隴縣中學的往事學生臺階當桌子蹲著吃飯

陝西寶雞隴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教育一直是薄弱環節,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學校克服困難堅持辦學,為高等學府培養了一批批合格的人才。

隴縣中學的往事學生臺階當桌子蹲著吃飯

陝西省隴縣中學是一所縣級重點普通高中,學校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隴縣縣城東大街。隴縣中學是在1939年抗日戰爭的艱苦階段,經由時任省教育廳中教科科長的石雨琴(隴縣人)倡議,省教育廳決定將省立第二中學部分為基礎西遷隴縣,委派校長陳廷瓚(解放後任貴州大學教授)創辦的。至今已有八十年曆史。

隴縣中學的往事學生臺階當桌子蹲著吃飯

隴縣中學誕生於1939年抗日烽火中,距今已有80年的辦學歷史。學校歷史積澱深厚,校風傳統優良,在2000年之前學校規模一直不大,最早隴縣鄉鎮有很多高中,最後為了節省開支,提高辦學質量只保留了隴縣中學一所學校,每年招生量不到三百人,在高考沒擴招之前考上大學的人很少,在2000年文理科考生錄取人數還沒突破兩百人,高考成績也不理想。

隴縣中學的往事學生臺階當桌子蹲著吃飯

主要原因是隴縣很多考生寧願讀中專,不讀高中考大學,很多優秀學生為了早日工作減輕家庭負擔都讀中專去了, 對隴縣中學來說是重大損失。辦學條件差,學生得從家裡拿小麥,交給學校,學校有專門老師負責收購小麥,按小麥斤數交加工費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灶費,再在學校的磨面房加工成麵粉,每天早晚都是土豆絲和稀飯,中午是麵條,學生拿飯票去打飯,每週一次改善伙食就要兩張飯票,才能見到葷味,學生打了飯沒有桌椅板凳,就到校園的臺階上把碗放在地上,蹲著吃,隴縣是落後,從開始到2004年,學校食堂沒有專門供學生吃飯的桌椅,現在想想和《平凡的世界》開篇的場景一樣,貧困的地區學校條件差是集中提現。

隴縣中學的往事學生臺階當桌子蹲著吃飯

而一牆之隔的衙門據說條件十分好,冬天有暖氣,而牆這邊直到2004年才有了暖氣,以前幾十年都是教室沒有暖氣, 師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為了知識改變命運為之奮鬥。

隴縣中學在2004年那年高考有了很大突破,辦學條件也得到改善,學校管理進了一步,記得2002年,那時記得那個校長姓蘭,學校一團糟,由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每年拿出幾百名額來擴招 ,於是縣城那些富貴子弟們有了玩耍的天堂,本來考不上成績差,家長們也死馬當做活馬醫,送到學校,記得我們班老師在前面講課,那些富貴弟子在教師後睡覺,打鬧常有的事,老師們也見怪不怪。最讓人痛心的是那年冬季,一些學生在校園裡放鞭炮,校領導氣的沒辦法。學校開大會,一些學生不停的鼓掌起鬨打鬧,現在看來十分可笑。

然而2003年不知什麼情況,隴縣中學換了一大批領導和老師,辦學條件很大的改善,新蓋教學樓,學生食堂條件也改善,學面貌為之一新。在後續的幾年隴縣也建立了第二高中,隴縣很多學子可以進入高等學府。靠知識改變了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