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是個好諡號嗎?除了劉備歷史上還有哪位皇帝或皇后諡號為烈?

幹彬


烈”當然是一個好的諡號,諡號是歷史上對的帝王皇后還有諸侯大臣以及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物,在他們死後依據其生平所作所為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具有高度概括性。


在《諡法考》中: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聖功廣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業成無兢曰烈;光大有功曰烈;戎業有光曰烈;剛正曰烈;宏濟生民曰烈;莊以臨下曰烈。

劉備作為中山靖王后裔,由於推恩令淪落至賣草蓆為生。但是不向命運屈服的他,通過自身的奮鬥以及手下的幫助終成霸業定鼎荊益建立蜀國與曹魏孫吳三分天下。劉備為人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饒。其死後諡號為昭烈帝,諡號大意為:劉備是一位謙虛有禮,聲名遠揚,對漢室有大功,對百姓仁慈的帝王。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劉備諡號中帶烈還有以下皇帝諡號帶烈:三國時期魏國曹睿―烈祖明皇帝,吳國孫堅―武烈皇帝。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李昪―烈祖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宋朝:宋神宗趙頊―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宋徽宗趙佶―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南宋理宗趙盷―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遼國:耶律阿保機―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金國:完顏晟―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明朝:朱由檢―莊烈愍皇帝。

皇后中帶烈最著名的便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原配陰麗華陰皇后。死後諡號為“光烈皇后”,陰皇后不僅貌美還智慧過人,生性仁愛孝順。相識於劉秀時劉秀還處於微末與其共度艱難,劉秀能光復漢室也有其一份功勞――故諡號中取烈。


總之,緣於西周的諡號讓後世人通過短短几字就瞭解其生平功與過。雖方便但是其中也恐有美化,我們還是要去偽存真啊


歷史熱知識


“烈”字在諡法中屬於上諡,所以“烈”在諡法中是美諡。關於諡號為烈的皇帝除了劉備以為最出名的是明思宗朱由檢,即崇禎帝。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聖功廣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業成無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業有光曰烈;剛正曰烈;宏濟生民曰烈;莊以臨下曰烈。——《逸周書·諡法解》

諡號始於西周,秦統一後廢除,西漢建立後恢復,諡號基本等同於後世對前人的蓋棺定論,而崇禎帝把自己掛樹上之後明朝就擁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弘光政權,也就是南明第一任君主,這時候南明給崇禎帝上諡號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簡稱孝烈皇帝,從這些繁瑣的文字中便可以看出南明這時把殉國的崇禎帝抬到了一個頂尖的高度。清朝時為崇禎帝上諡號為“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簡稱莊烈帝,以憐惜為主,也是一個美諡。

▲隋煬帝楊廣劇照

歷朝歷代中,凡是新朝為前朝亡國之君上諡號多是惡諡,列如隋世祖楊廣為陳後主上諡號為“煬”,這是一個十足的惡諡,或許是天道有輪迴吧!李唐王朝建立後又為隋世祖楊廣上諡號為“煬”。如此看來清朝為明朝的亡國之君上的諡號倒也能讓人信服,在清人修的《明史》中和清朝時時期有關崇禎帝的記載也多是稱之為莊烈帝為主。但崇禎帝到底有沒有資格被尊為“莊烈”?下面我們就進行分析。

▲崇禎劇照

首先要肯定的是崇禎帝確實是一個勤政的皇帝,勤政程度在歷朝歷代中也可以名列前茅。但是明實亡於萬曆帝的說法還有待商榷。因為崇禎帝雖然有很多優點,但自身的缺點更多,這些缺點也是崇禎帝只能帶領明朝走向滅亡而不能實現中興的主要原因之一。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之前筆者文章中多有介紹,今天這裡只說一下明朝滅亡原因中崇禎帝的“功勞”。

一、崇禎帝在哥哥明熹宗病榻前臨危受命,面對明王朝的爛攤子並沒有無從下手或手忙腳亂,首先除掉魏忠賢極其黨羽,鞏固了皇權也安撫了部分民心,更讓部分受過魏忠賢壓迫的官員更加賣力表現自己為崇禎效力。面對明末的局面崇禎帝無從選擇,只能勤政,勤政,再勤政。但很多時候崇禎帝都是有心無力,一邊要恪守祖宗的規則,另一邊又要考慮現實的局面。而這些因素造就了崇禎帝演技,更把虛偽二字和惺惺作態發揮到了極致!例如一邊頒佈罪己詔向天下人反思自己的過錯,回過頭又加派三餉,此事也一直被後人所詬病。



二、面對清兵的攻勢崇禎其實是很想議和的,但他心裡也一座牌坊,更有屬於自己的小傲嬌。但情形又逼迫的崇禎不得不向清朝靠攏,松錦大戰後明朝煞費苦心經營的松錦防線徹底潰散,明朝最後一支勁旅也化為灰燼,主帥洪承疇,祖大壽降清,後方農民軍愈剿愈烈。這些奏報刺激著崇禎帝心裡的底線。

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清太宗實錄》

崇禎帝心裡的底線就是不能和“賊寇”議和,大明的軍隊不能又一絲妥協,但當這些明軍不堪一擊的事實擺在崇禎御案前時崇禎心裡的底線動搖了,崇禎對於議和的態度變為求之不得,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臉面,恐天下人和後人恥笑,什麼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都是其次。所以崇禎帝只能在私下派遣松錦大敗的罪魁禍首也是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去清營商議議和之事,而皇太極對此的答覆也十分友好,那就是“可以議和”。不料兵部職方馬紹愉把陳新甲把從邊關發來的議和密函放在了桌上,陳新甲的侍從以為是普通的軍事情報(塘報)便像往常一樣把這封密函交給了各省地駐京辦事處傳抄。東窗事發後,崇禎帝為了顧及自己的顏面自然不能承認此事,把罪名全部按在陳新甲的頭上,草草結案!


▲馬嵬驛兵變

三、面對北方的攻勢崇禎帝並不是沒有想過放棄北京南下逃亡,在朝堂上崇禎帝也多次暗示諸大臣,可惜這些大臣都裝做一臉單純的樣子,閉口不談!因為這些大臣心裡明白,現在為崇禎了卻了心頭之患,日後朝廷南下的責任肯定全被推在自己身上,類似的事崇禎帝不只幹過一次。

當李自成的大順軍分兩路夾擊京師時又大臣提出讓太子南下發展勢力,崇禎帝開始猶豫了,可是突然被光時哼的一句話點醒:“幸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這正是崇禎帝所擔心的,唐玄宗的前車之鑑就擺在那裡,崇禎帝不想重蹈覆轍。崇禎帝連自己親生兒子都信不過,果然最是無情帝王家,江山社稷對他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

四、明思宗崇禎帝還有一個極其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剛愎自用,生性多疑甚至有些性格暴躁!崇禎帝在位十七年間更換五十位內閣大學士和十七位刑部尚書。十七年間連殺七位總督和十一位巡撫,僅山東德王被後金軍殺害一事一天之內就有三十六位大臣被殺,雖然說亂世用重典,但崇禎帝的這項記錄在中外歷史上也是實屬罕見!崇禎的性格也讓他和下面官員漸漸離心離德,互相猜忌,互相敵視,互相利用,這一現象在中國歷史中也是很難找出第二個!

莊烈之明察濟以憂勤,其不可以謂之亡國之君固也,而性愎而自用,怙前一往,則亦有不能辭亡國之咎者。——全祖望《明莊烈帝論》


▲闖王李自成

五、李自成率軍圍困京師之際崇禎並不是直接吊死煤山,他也怕死,只是當時無處可逃,不能不死!京師即將告破時,崇禎帶領數十名太監駕馬逃命,結果被城外射來的弓箭阻攔,轉身逃往朝陽們,沒想到成國公朱純臣把崇禎帝拒之門外,無奈眾人再逃往安定門,此事大門禁閉無一士兵給他開門,隨行太監拿來斧頭,把斧頭都劈斷了也打不開門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崇禎帝在萬念俱灰下只得回到宮中,拂曉,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崇禎不能落到李自成的手裡,他也不敢落到李自成的手裡,自縊是他最舒服也最體面的死法!臨死前把亡國責任全部推給大臣,避口不談自己過錯,或許崇禎帝臨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恐怕他這輩子還沒有反思過一次,最後惺惺作態的來一句“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多麼單純的皇帝啊!卻不知道自己當時有什麼資格和李自成講條件!更不知道他口中的賊是從何而來,這些賊當年是誰的子民!更忘了他自己壓榨百姓的時候百姓是什麼想法!

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明史·本紀第二十四》


▲明思宗朱由檢畫像

綜上所述,崇禎配不上“烈”這樣的上等美諡,但崇禎帝的不得不死讓他擁有了“烈”的美諡,另一方面是清朝為拉攏民心才給崇禎上諡號為“烈”,由此可見當時的諡號變得沒有那麼講究,這其中還摻雜了很大的政治成分!


明月清風閣


簡單來說,“烈”是個好諡號,而且劉備的諡號是“昭烈”,不是“烈”。

諡號是人死後對其蓋棺論定的評價,自上古就零星出現,但不規範,真正形成制度要到周朝。這時期出現了專門諡號集《諡法》,每當有天子、諸侯、卿大夫等大人物去世後,繼任者從《諡法》當中選定一或兩個符合逝者生前言行的,這就是他的諡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覺得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亂了尊卑,於是廢除。沒幾年漢朝就建立了,劉邦恢復了諡號,還一併承襲了被遺忘已久的廟號。劉邦本人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高”是漢朝原創,以示劉邦功最高,《諡法》裡沒有),司馬遷著《史記》時把兩個搞混,合體成高祖,反而造出一個新的廟號。

漢朝是第一個諡廟並行的帝制王朝,很多東西都成了典範,比如西漢皇帝除了劉邦以外,諡號當中都有一個“孝”字,這是為了體現漢朝以孝治天下,劉邦本人是創業之君,不用加。

後面就學會了啊,東漢建立者劉秀的諡號就是光武皇帝,不加孝,他兒子就是孝明皇帝了。蜀漢以漢室正統自居,劉備又是建國之君,諡號也不加孝,同時以漢光武帝為模板,諡號為昭烈皇帝。

諡號分三種:美諡表讚美,如文、武、明;惡諡表批評,如厲、靈、煬;平諡表同情,如哀、悼、殤。

劉備的諡號裡邊,“昭”和“烈”都是美諡,表示讚美。

《逸周書·諡法解》:
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聲聞宣遠曰昭;威儀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聖問達道曰昭;聖德嗣服曰昭;德業升聞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禮不愆曰昭;高朗令終曰昭;遐隱不遺曰昭;德輝內蘊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聖功廣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業成無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業有光曰烈;剛正曰烈;宏濟生民曰烈;莊以臨下曰烈。

除劉備以外,諡號裡邊有“烈”字的皇帝比較少,最有名的就是崇禎皇帝了,清朝給他上諡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都有“烈”字。


平沙趣說歷史


諡法有很多種版本,按照《逸周書,諡法解》的說法,烈屬於上諡,“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聖功廣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業成無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業有光曰烈;剛正曰烈;宏濟生民曰烈;莊以臨下曰烈”,簡單說,諡號為“烈”的人(諡號並非只有帝王才有,諸侯、有地位功業的大臣都可以有,甚至還有“文中子”(隋朝人王通)這樣的“私諡”)應該在其一生有文、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或者為擴大海外影響作出巨大貢獻,或者對民生有巨大幫助,或至少在儀表風度上給屬下留下深刻印象,等等。

“烈”在古代漢語中最初的意思,是“業”的通假字,“事業、功業”最初也寫作“事烈、功烈”,因此諡為“烈”的人一般都要求功業不凡。比如戰國時的趙烈侯(趙籍),是趙從晉國家臣升格為諸侯的關鍵人物,在位期間開疆拓土、保境安民,打敗勁敵中山國,並將都城從行動不便的中牟,遷到了易於進取的邯鄲,從此奠定了趙國作為戰國強國的基礎;韓烈侯韓取在位期間國勢強盛,屢屢戰勝鄭國,為最終滅鄭遷都定下基調;楚考烈王熊在位期間攻滅魯國,讓一度因白起入郢趨於沒落的楚國為之一振……漢朝衛青諡號為“長平烈侯”,他本人是善終,這個“烈”同樣是“功業”之意。

進入帝王時代,“烈”最初的含義沒有什麼變化,因此最初獲得這個諡號的不論是否皇帝,基本上都是讚美其文治武功的原始意義,如劉備諡號漢昭烈皇帝,這個“烈”就是歌頌其“恢復漢統”的“功業”,而不是諷刺其在夷陵之戰中碰得頭破血流然後活活氣死“變成烈士”.。

但到了唐宋以後,“烈”在公眾眼中的意思逐漸和“業”分離,而帶有“壯烈”之類“犧牲性含義”,雖然仍然是美好的意思但終究給人“不得善終”的異樣感,因此自此以後諡號中通常只有一兩個字的臣子雖然諡中“烈”仍然不少,但有此諡號的很多都是“烈士”,比如清代名將任舉,因為在金川之役中英勇戰死,諡“勇烈”,湘軍、楚軍將領滕家勝.、高連升、李佑厚分別諡“武烈”、“勇烈”、“壯烈”,他們也無一例外是在戰場上戰死的。

明清兩代帝王的諡號都很長,最長的努爾哈赤,諡號長達25個字,可以說但凡美諡幾乎“一網打盡”,但偏偏“烈”卻絕少出現:明代包括死後追尊的皇帝在內,有“烈”在諡號中的只有一個崇禎(南明弘光帝諡“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順治改諡“莊烈愍皇帝”),清朝則一個也沒有,而崇禎恰是明清兩代唯一一個無爭議的“烈士皇帝”(明建文下落不明,南明幾個皇帝不受官方承認)。

而在明以前,諡號中有“烈”的皇帝要多一些:

宋代帝王諡號有“烈”的有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神宗(初諡“英文烈武聖孝.”,後改“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體元顯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四版都有“烈”字)、南宋理宗(建道備u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四位,這四位都是善終,他們的“烈”都是“功業”本意,其中太宗滅宿敵北漢,神宗擊敗西夏,理宗“端平入洛”,聯合蒙古消滅金朝,雪了靖康之恥。可見,宋代的“烈”遵循了諡法古意。

唐代帝王只有最後一任皇帝李柷諡號“昭宣光烈孝”有一個“烈”字,他不過是朱溫傀儡,後被害死,其“烈”顯然已是“烈士”之意,而非有何“功業”可言——事實上這個諡號也是消滅了朱溫後梁政權、自稱“恢復唐朝”的後唐第二位皇帝李嗣源給的。

五代十國帝王諡號有“烈”的,有後唐懿祖朱邪執宜(諡“昭烈”,追贈)、後蜀高祖孟知祥(諡“文武聖德英烈明孝”);

遼金帝王諡號有“烈”的,有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諡“大聖大明神烈天”)和他的皇后(述律平,臨朝稱制,諡“貞烈”)、金景祖完顏烏骨廼(追贈,諡“英烈惠桓”),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初諡“文烈”,改諡“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德宗完顏宗幹(海陵王完顏亮生父,追尊並諡“憲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後金世宗追廢為遼王,改諡“忠烈”),遼金兩代諡號中有“烈”的帝王沒有一個“烈士”;

西夏唯一諡號有“烈”的帝王是開國皇帝李元昊(諡“武烈”),他是被兒子謀殺的,勉強算“烈士”,但得到這個“烈”應該還是出於其繼承父親“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戰略併發揚光大,多次擊敗宋、遼軍隊並稱帝一方的“豐功偉績”。

南北朝和十六國時期諡號為“烈”的帝王有陳始興王陳道譚(陳霸先長兄,追封,諡“昭烈”)、前涼張茂(前趙劉曜諡“威烈”)、張重華(東晉諡“敬烈”)、前秦世祖苻堅(後秦諡“壯烈天王”)、西燕肅宗慕容泓(諡“烈文”)、代王拓跋翳槐(諡“烈”)。這些人的情況比較複雜,其中陳道譚是在侯景之亂中為梁朝戰死,苻堅是被追諡他的後秦姚萇所害,屬於“烈士”,但他們同時也確有配得上“烈”諡法本意的事蹟,而其他幾位則並不是“烈士”。

除了這些帝王之外,諡號中有“烈”的還有大名鼎鼎的“安史之亂”始作俑者安祿山(諡號“大燕昭烈皇帝”),他是被兒子謀殺、詐稱“被賊人所害”的,算不算“烈士”就不好說了。

綜合來看,唐代以前帝王諡號一般只有一兩個字,出於“概括主要事蹟”的考慮,很少會把“烈”當成諡號,唐以後“烈”很容易被理解為“烈士”、“不得善終”,因此雖然諡號越來越長,但帝王諡“烈”的同樣不多。

其實就算在諡號的發源地——東西周,“烈”也並非沒有被濫用:東周烈王姬喜就沒什麼“功業”可言,東周威烈王姬午更是“三家分晉”的當事人。


陶短房


烈是130個上諡中的其中一個,是一個好的諡號。

以下是部分含有烈的帝王:

劉備:昭烈皇帝

孫堅:武烈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