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哪几场战争可以称的上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隔壁老王么


淮海战役就是这样一场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一场伟大的战役。

我们看看当时我军都有哪些人参加:

总前委书记:邓小平。

总前委成员包括五人,分别是: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和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方面: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

华东野战军方面:陈毅和粟裕

山东兵团:许世友,苏州兵团:韦国清

当然了还有很多将军,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都知道淮海战役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场伟大的战役,因为正是这一场战役,让我们彻底的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

蒋介石的主力军,也是在这一次战役中被歼灭的。这一次战役之后,蒋介石不得不考虑退守台湾了。

可以说正是淮海战役的胜利,让我们走向了光明与和平。

这一次战役的大致是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粟裕的华野军和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对峙。

蒋介石看到自己的第七兵团被围,他就临时组建了第十二兵团,有黄维带领来解救黄百韬。

当然了黄维并没有能够接触到黄百韬,他就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围住了。

就是在这个期间粟裕的华野军,歼灭黄百韬的第七兵团,黄百韬兵败自杀。

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和黄维的第十二兵团的对峙。

当时黄维的兵团被围困在碾庄一代,因为他们是孤军,这样的战役,打持久战是不利于他们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缺少粮食,缺少衣物,军心涣散.....。

在这期间蒋介石也在想办法营救他们,给他们投放粮食和衣物。但是,大部分都没有投放进去,而是掉到了我们的阵地上。

最后蒋介石不得不让杜聿明带领几个兵团来救黄维。

淮海战役的第三个阶段,粟裕的华野军对阵杜聿明兵团。

粟裕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就把目光放在了杜聿明身上。他深知绝不能给杜聿明和黄维碰头的机会。

否则,他们两人的兵团那么大,一旦他们合二为一,我们在想要歼灭他们根本就不可能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粟裕死死围住杜聿明的兵团不放。

最终,粟裕俘虏了杜聿明,刘伯承俘虏了黄维。

这两个国民党重要的高级将领被俘虏之后,也就标志着淮海战役我们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不才讲史


百团大战就是这样一场典型且伟大的战役。

我们说一下参加百团大战的将领和谋士都是哪些人:总策划和指挥就是朱德总司令、前方总指挥彭德怀,前方参谋长左权,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肖克.......

这些人都是智勇双全的伟大将领,人民心目中最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大元帅里就占有了五个,真可谓是猛将如云。

可以说当年正是因在这些优秀的将领和谋士的带领下,我们才取得了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的。

大家都知道百团大战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可以说在我们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每一个人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打的这一次战役的。

彭德怀等很多将军,他们更是深入到前线来指挥战役。

正是在指挥百团大战的时候,彭德怀在前线指挥战役的时候,他的身旁就接连爆炸了几枚炸弹,形式真的是万分危险。

但是,彭德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怀从容不迫,指挥有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带领者中国八路军,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百团大战总共歼灭日伪军四万余人,这也是中国战场上抗战以来第一次取得大规模作战的伟大胜利。

正是这一次战役,大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为中国抗日战争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百团大战取得胜利之后,毛泽东也写来了祝贺信,并且说这样的战役,若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多组织几次。

所以说百团大战就是这样一场典型的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伟大战役。


史学达人


湘江战役,共和国的七位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同时参加,还有邓萍,董振堂,左权,陈赓、李天佑,黄克诚,陈光,杨成武,耿飙,肖华、张宗逊、黄劲功,李英华,易荡平,陈树湘等一大批红军高级将领,浴血奋战,这在我军的历史上是少见的,可以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

红军 担任战役的最高军事指挥员是博古、李德、周恩来、朱德。参战的部队是:

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共辖:红一师、红二师、红十五师。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参谋长邓萍,(后)叶剑英,共辖:红四、五、六师。

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参谋长刘伯承,共辖:红十三师、红三十四师(即湘江血战中的全军后卫,全师几乎无人生还。)

红八军团:军团长周昆、政委黄更、参谋长黄睿,共辖:红二十一、二十三师。

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后)何长工、参谋长郭天民,共辖:红三、二十二师。

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政委肖华。

国民党参战部队及指挥员有:桂军5个师、粤军4个师、中央军及湘军16个师、贵州王家烈部分军队共30余万人。主要指挥员有白崇禧、何键、王家烈、章亮基、陶广、陈光中、李觉等人。

经过5天的激战,红军虽然杀出了一条血路,取得胜利,但损失惨重。从长征时的8万6千人,一下子锐减到3万多,殿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军团六师18团和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灭。其余各部编制在湘江之战均只剩不足半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江水,当地老百姓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zj史海拾贝


中国历史上称得上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战争真的是太多了。

我们说一个对新中国成立起着关键作用的这么一场伟大的战役吧,这一场战役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南昌起义。

我们都知道南昌起义是周恩来领导的,这场战役为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下面我们看看南昌起义的参与人:

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人除了周恩来担任了总理,其它人都被授予了元帅之职)。

参加南昌起义的还有:

叶挺、粟裕、陈赓、许光达、萧克、周士第、杨至成、陈奇涵等人。

所以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候,真可谓是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人聚集在了一起,才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南昌起义打响了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正是这一次战役之后,在中国诞生了一支为人民而战的队伍。

这一次起义对于中国的革命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从此之后,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工农红军开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中国的革命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正是在这些人的参与下,他们开始带领中国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我们都知道,战场起义后,在周恩来、朱德等人领导下工农红军开始了为人民而战的道路。

后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还有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纷纷打响。

这就是南昌起义带来的一连串的反应,正是各地起义军的响应,才彰显了南昌起义的伟大性。

后来毛泽东开始带领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带领着中国人民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所有的国内外反动派,为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特意把南昌起义的这一天,当做是建军节,可见,这一次战役对于新中国成立来说具有多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汉史趣闻


淮海大战,国共双方在关内能打的精锐都上了。

共产党方面,出动了在关内两个最大的重兵集团,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总共60万人加500万支前民工:

一、中原野战军

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两位响当当的大人物,不世出的英雄。刘帅和小平同志当之无愧的新中国开国元勋,小平同志还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一纵队司令:杨勇,第二纵队司令:陈再道,第三纵队司令:陈锡联,这三个是开国上将。

第四纵队司令:陈赓,开国大将。

第六纵队司令:王近山,第九纵队司令:秦基伟,第十一纵队司令:王秉璋。这三个是开国中将。

二、华东野战军:

司令员兼政委:陈毅,代理司令员兼代理政委:粟裕,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后来的国务院副总理。这三位一样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不世出的英雄。

第一纵队司令:叶飞,第十纵队司令:宋时轮,开国上将;

第三纵队司令:孙继先,第四纵队司令:陶勇,第六纵队司令:王必成,第八纵队司令:张仁初,第七纵队司令员成钧,第九纵队司令员聂凤智,第十三纵队司令员周志坚,鲁中南纵队司令员钱钧,开国中将;

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渤海纵队司令员袁也烈,开国少将。

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开国上将。

还不包括各纵队下面各师长,旅长,其中还有开国中将周希汉,王近山这种悍将猛将。看看这阵容,

国民党方面,华东的所有兵团全上,从华中又抽调了黄维第12兵团,华中的嫡系只剩下了宋希濂第14兵团。

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

第12兵团司令:黄维,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第18军,第10军,第14军,第85军,这是陈诚赖以起家的“土木系”骨干,第18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辖:第5军,第74军,第12军,第70军,第72军,第116军;这是当年杜聿明中国远征军的老底子,第5军也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第7兵团司令:黄伯韬,辖:第25军,第43军,第44军,第63军,第64军,第100军。

第6兵团司令:李延年,辖:第39军,第54军,第96军,第99军

第9兵团司令:李弥,辖:第8军,第9军,第115军

第16兵团司令:孙元良,辖:第41军,第47军

第8兵团司令:刘汝明,辖:第55军,第68军。

加上两个绥靖区配属部队,国军部署在淮海战场的总共34个军,86个师,80万人的兵力。

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在淮海战场鏖战66天,双方精兵强将尽出,结果国军完败,被歼灭55.5万人,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1个绥靖区,解放军损失也达13.7万人。这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损失最大的一仗。


每日一段历史


土城之战。

这是遵义会议之后,这场战争云集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一任总理周恩来,两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杨尚昆,七位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以及陈赓、宋任穷等200名将军都参加了战斗,可谓是猛将如云。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根据刘伯承、聂荣臻的建议,放弃原定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为北上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大家在毛主席的率领下撤出遵义城,逐次向北转移,在川黔交界的赤水、土城地区集中,准备渡江北上。

在红军北上的途中,川军郭勋祺部也尾追而至。行军途中,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共同察看了沿途地形,发现道路两侧均系山谷地带,如果追兵孤军深入,红军便可以利用两边山谷的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合围夹击歼灭该敌。

1937年1月27日毛泽东命令在土城镇以北的红2师继续北上,同先头已抵达旺隆场的红1师相机夺取赤水城;以红3军团3个师,占领土城东北5公里的607.5至杨柳庄一线南面高地,以红5军团2个师占领青杠坡至一碗水一线北面高地,从南北夹击歼灭郭勋祺部;干部团在土城以东两公里处的白马山作预备队,对尾追之敌展开一场“歼灭战”。

1月28日晨5时,土城战役打响。彭德怀、董振堂分率红三、五军团在青杠坡首先向郭、潘两旅的结合部发起攻击,战役随之展开,与敌激战于石高嘴、尖山子、老鸦山、猴子垭等高地。川军占据南部更高地形拼命抵抗。经过连续几个小时激战,没有取得较大战果。

战斗异常激烈,交战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拉锯战”“消耗战”。更严重的是,红军从俘虏的番号中发现原来的情报有误,原来敌人的发报我们收到后,把‘旅’错误翻译成了‘团’,因此估计敌人是四个团的兵力,但是川军不是4个团6000多人,实为6个团万余人,还有后续部队,且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

“旅”和“团”一字之差的情报失误,让毛泽东痛心疾首、刻骨铭心,毛主席急令红1军团红2师火速返回增援,以求变被动为主动。在战争发展到这紧急关头时候,毛泽东果断命令陈赓、宋任穷率军委纵队干部团发起反冲锋。

等到红2师返回后,中革军委认真分析了形势,重新调整了进攻部署,决定再次向青杠坡敌军发起总攻。战事危急,朱德总司令亲临前线统一指挥,指战员备受鼓舞,士气大增,巩固了阵地。但是由于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伤亡都很大,战局对红军不利。毛主席当机立断,决定撤出战斗,迅速渡过赤水河。

1月29日,红军在土城、猿猴两地一渡赤水,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继而放弃了北渡长江的计划,迅速转向川滇黔三省边境国民党军设防空虚的云南扎西地区集结,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对于土城之战毛泽东主席生前曾经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土城这一仗,由于及时渡过了赤水,摆脱了尾敌,改变了被动局面。部队果断地变为轻装,甩掉了包袱,行动更自由了,更能打运动、游击战了。这又为后来三次渡赤水打胜仗,创造了有利条件。”


帝国烽火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三国时期有不少的战役,可以称得上是影响整个中国的。而在这些众多的战役中,我觉得汉中之战绝对称得上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在汉中之战前,曹操已经占领了张鲁盘踞的汉中,而刘备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终于拿下了四川。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和曹操之间的矛盾自然就相对尖锐起来。而刘备拿下四川的时候,处于相当不稳定的状态,所以当时刘备给了一部分利益给孙权,唆使了孙权出兵攻打合肥,把曹操的吸引力给吸到那边去了,暂时保住了四川的安全。

不过这终究不是个办法,因为汉中在曹操手中,刘备的四川就一直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所以刘备自然整军备战,最终决定夺取汉中。曹操当时由于内部不稳定,所以并没有亲临前线,而是派夏侯渊,张郃,曹洪等人镇守汉中,采取防御的态度,所以就给了刘备一个机会,刘备派张飞进攻张郃,最终打败了张郃。

随后刘备率军进攻夏侯渊,曹操得知消息之后,安定了内部,然后率领大军来到汉中。两军可谓是数次战斗,绝对称得上是三国时期最豪华的一场战役。就将领来说,刘备这一边除了关羽之外几乎所有的名将都出战,而曹操那边除了张辽等少数几人之外,也都来到汉中。而谋士来讲,双方的谋士几乎全部出动,豪华程度,几乎是空前的。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的重要将领夏侯渊被黄忠杀死,这可谓是整个汉中具有决定性的一战。在夏侯渊战死,而其他各方不顺利的情况下,曹操最终决定退出汉中,但是也将汉中的人口全部迁走。

虽然这场战争非常的豪华,但事实上主要是因为曹操并没有太太把汉中当回事,所以最终当做鸡肋舍掉了。而对于刘备来说,汉中绝对是重要地方,如果汉中拿不到手里,四川就始终处于危险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力较弱的刘备最终拿下了汉中。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一、秦灭赵之战——参战双方名将:王翦、李牧

这是一场打了十几年的战争,初期王翦的秦军获胜,于是赵国连忙派李牧应战。李牧、王翦,俩人都是上榜战国四大名将的人物,终于要交战一起了。于是,双方你来我往的,打了5年,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后来王翦用反间计让赵王杀了李牧,才得以取得战争胜利。

二、秦灭楚之战(第二阶段)——参战双方名将:王翦、项燕

最初秦始皇派李信和蒙武这俩人去,结果被项燕杀的落荒而逃,秦始皇没办法,亲自去请王翦出战。王翦应战后,一直坚守不出,项燕没了耐心,便撤兵了,谁知这时王翦突然发起追击,项燕大败。

三、巨鹿之战——参战双方名将:项羽、章邯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这也是项羽的成名之战,对方领军人物是章邯和王离。在这场战斗之前,章邯率领的秦军,可是把各路起义军打的服服帖帖,而这一战,遇上了项羽。最后王离军被全歼,8个月后,又打的章邯20万大军被迫投降!

四、垓下之战(前哨战)——参战双方名将:项羽、韩信

垓下之战硬碰硬最激烈的部分,是前期项羽和韩信的交手。一个西楚霸王,一个千古兵仙,这俩人的碰撞,该有多激烈!战争结果:项羽小胜,韩信稍退。但依然四面楚歌,抵不住汉军推进,最终项羽在乌江自刎。

五、汉中之战——参战双方名将:黄忠、赵云、张飞、夏侯渊、张郃

没有火攻的计谋,没有水淹的侥幸,三国中难得的一场硬碰硬的大战,刘、曹双方精锐尽出,谋士如云,耳熟能详的五虎将、五子良将都有出动,最后,刘备战略上胜利,曹操上将夏侯渊被杀。

六、西陵之战——参战双方名将:陆抗、羊祜

两个人都是名将,在这场战斗中斗智斗勇,但最后因为羊祜队友杨肇大败,迫不得已羊祜部队撤退,事后羊祜还被降了职。

七、郾城之战——参战双方名将:岳飞、金兀术

抛开民族感情客观来说,金兀术作战还是很不错的,也是金朝堂堂正正的名将了,发明的拐子马都很不错,但这个名将,遇见岳飞总是败!岳飞就是他的克星!

八、朱元璋北伐(第二次)——参战双方名将:徐达、汤和、蓝玉、李文忠、王保保、贺宗哲、蛮子、哈剌章等等

朱元璋这边,徐达等一众名将几乎全部上阵;北元那边,也是几乎全部名将到场。朱元璋分东、中、西三路进军,徐达率领的主力中路军竟然还败了,李文忠也是胜负参半,双方打的真叫一个激烈。

九、万历朝鲜战争——参战双方名将:李如松、麻贵、祖承训、陈璘、丰臣秀吉、小西行长、李舜臣、权栗、柳成龙等等

这场堪称古代东亚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战争,参加的名将真是大牌云集,阵容超级豪华,双方都有超级精彩的表现,又有重大的失误,最终日本战败退出朝鲜。

十、宁远之战——参战双方名将:袁崇焕、努尔哈赤

一个是明朝的中流砥柱,一个是大清的创始人,这俩人的军事能力,都非常强,这场宁远之战,袁崇焕以数千人,击败努尔哈赤6万人。


风嫱遥度天际


淝水之战,其实就是一次阵容华丽的的战役,光皇帝、国君、国主(包括前任和未来的)就有六个以上。东晋和前秦,都拿出了公元四世纪华夏范围内的最强阵容。不过对于苻坚来说,自己一方的名将多半都有反骨。

东晋一方:

宰相 谢安

江淮方向统帅 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 谢石

将领:徐兖二州刺史前锋都督 谢玄;辅国将军 谢琰;龙骧将军 胡彬;广陵相 刘牢之;此外还有安丰太守王先、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

荆州方向统帅 车骑将军都督七州诸军事 桓冲

将领:冠军将军 桓石虔;襄城太守 桓石冲;辅国将军 杨亮;前将军 刘波;以及随郡太守夏侯澄等人。

前秦一方:

秦王 苻坚

前军统帅 阳平公 苻融

将领:骠骑将军 张蚝;抚军将军 苻方;卫军将军 梁成;左卫将军 毛当;平南将军 慕容暐(前燕皇帝);冠军将军 慕容垂(后燕皇帝);参军 郭褒;扬州刺史 王显;弋阳太守 王詠;尚书左仆射 权翼;仆射 张天锡(前凉国主);尚书 朱序;建威将军 慕容德(南燕皇帝);龙骧将军 姚苌(后秦皇帝)等等。

慕容垂为怂恿苻坚发动南征,曾说过“满朝皆是韩信、白起一样的良将”。这话真不假,慕容垂自己就不在韩信之下。张蚝、毛当、姚苌、慕容德、权翼等人也都是第一流的猛将和谋士。但是,这些人却有不少在淝水之战后,成了前秦的掘墓人。(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中国历史上只要算得上大仗的,都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尤其是春秋战国期间、汉末三国期间、南北朝期间、安史之乱期间、五代十国期间、两宋期间、元末明初期间,太平天国期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