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構造柱能起到承重作用嗎?

用戶3553919913655


一,從自建房的地基來看,地基是條形基礎而不是獨立基礎,梁是地梁不是地圈樑。條形基礎和地梁受重是一條帶狀而不是點狀。地圈樑只是起連接作用而不是承受重量的。

二,從構造柱所在的位置來講,一般在房屋四個角和T型牆交接處,不是所有交界處都有構造柱。並且構造柱的鋼筋不需很大,圈筋大小和牆寬保持一致。施工工序是邊砌牆邊執構造柱邊放牆垃筯,以保證構造柱和牆體之間的連接性。

三,從建房屋順序來看,自建房是先把四周的磚體高度砌好了,再支頂板,封邊模,執鋼筋等工序。最後澆築混凝土。

四,從重力傳遞來看,樓板或屋頂上的貨載把重力傳遞給樓板,樓板再傳遞給圈樑,圈樑並沒有把重力傳遞給構造柱而是傳給了其下面的牆體。牆體再傳遞給了地梁,地梁又傳遞給了地基。

綜上所述,自建房構造柱沒有也不能起到承重作用。




從林開史


構造柱不作為主要受力構件。

承重柱是結構構件,起著主體承重的作用。

構造柱是構造構件,它與圈樑對圍護結構起著整體加固的作用。

承重柱是先施工。

構造柱是主體施工後,砌築圍護結構時一起施工。

構造柱的柱內配筋一般是以構造為主,角筋為4根12的即可,再加以箍筋6或8的間距200即可,因為構造柱是不承受力的,只作為房子設計圖結構體系中的抗震構造措施而設置。


承重柱內配筋是要經過計算後得到的,一般需要對整個房屋的荷載,然後通過pkpm等結構分析軟件進行計算,得到柱子的軸力,彎矩,剪力的受力特性,根據受力的大小,來進行合適的配筋。


構造柱一般設計在房間的四個角,樓梯的四個角,房屋的拐角處這些部位,與圈樑和牆體連接。

承重柱的縱向受力鋼筋必須為三級鋼,而且大小要16以上。


構造柱,主要不是承擔豎向荷載的,而是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的。


構造柱通常設置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置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置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置成封閉狀。


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沉降,圈樑的設置要求是宜連續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置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度(為被堵截圈樑的上平到附加圈樑的下平),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樑設置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40mm。

從施工角度講,構造柱要與圈樑地梁、基礎梁一起作用形成整體結構。與磚牆體要在結構工程有水平拉接筋連接。如果構造柱在建築物、構築物中間位置,要與分佈筋做連接。


住宅在線


自建房構造柱能起承重作用嗎?我認為構造柱不僅僅只是起承重的作用,而且還能更好的加固牆體之間的連接。



1:房子的結構決定了構造柱的作用。

這要從房子的基礎開始說起。房子的基礎為一週地腳梁,構造柱一般都在四角和每個房間的連接處。每層房子在砌完牆以後再去裝構造柱模板,構造柱與磚的連接為齒狀。


在樓面的圈樑鋼筋會全部與構造柱的鋼筋聯結,而房間的屋面鋼筋又和圈樑鋼筋連接,所以在澆築完混凝土後,樓面的重量會壓在圈樑上,而圈樑的立足則在構造柱上,雖說牆面會減輕部分重量,但絕大多數的重量會壓到構造柱上。這也是為什麼構造柱的鋼筋要比樓面鋼筋粗的原因。

2:構造柱不可乎視的連接作用。

上面講了,構造柱與牆體的連接為齒狀(馬牙槎),還有一個佃節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在砌構造柱邊牆時,師傅會每間隔一段用二三個鋼筋從構造柱穿插放入砌牆的磚塊中,從牆體齒狀連接和穿插鋼筋,讓澆築完混凝土的構造柱和牆面牢牢的連接在一起,又能防止牆面開裂。

結束語。

許多人認為構造柱沒有承重效果是錯誤的,構造柱不僅承重,還能抗小型地震,而且房子構造結構要比框架結構在費用上要少得多,所以在自建房中,許多人都選用抅造結構。


家居新理念


農村建房設置構造柱應是從現代城市房屋設計施工中移植過來的。建築設計規範要求應在建築物的牆內適宜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柱並與圈樑連接,共同作用,以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稱為構造柱。


構造柱主要設置在建築的外牆四角、橫牆與外縱牆交接處、較大洞口的兩邊等處,一般是根據規範構造要求設計的,而不是根據建築的實際受力情況經計算設計的主要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而不承擔豎向荷載。

在實際建築物中,構造柱主要是作為抗震設防措施而設置的。建築物中設置構造柱、圈樑等設施,萬一發生地震,可保證有更多的逃生時間。

在農村建房中,不論是由構造柱、圈樑和磚牆構成的磚混結構建築。或者是框架結構中根據構造需要設置的構造柱,構造柱都不是承重受力構件。

框架結構,建築物力的傳遞過程是:人或物把力(也就是重量)→樓板→框架樑→框架柱→基礎→地基(即地面)。

磚混結構傳遞過程是:人或物把力(也就是重量)→樓板(→圈樑)→牆→基礎→地基(即地面)。所以沒有力傳遞給構造柱,一般情況下構造柱只是承擔自重


造價磚家


農村自建房的構造柱能不能起到承重作用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能起到承重作用,但是構造柱的承重作用卻是次要的,之所以叫做構造柱而不叫承重柱也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先來看看設置構造柱的其中幾個最基本條件,然後咱們就可以從這些條件中看出構造柱的真正作用,是為了咱們農村自建房的承重還是為了讓牆體結構更加牢固。

農村自建房設置構造柱的第一個必要條件,在磚牆的拐角處和不同厚度的牆體交接處,應該設置構造柱。

為什麼在這樣的位置還必須設置構造柱呢?按照承重受力來說,在這樣的“7”字形或者“T”字形的牆體處,承重能力會更加強,根本沒必要設置構造柱。這樣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這時候的柱就是為了增加牆體的強度而設置。



農村自建房設置構造柱的第二個必要條件,牆長超過5米,必須在牆長中間設置構造柱。

我們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砌圍牆這種工作,當圍牆的長度超過5米以上,而中間沒有柱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牆體晃動的非常厲害。但是當我們在中間設置一條構造柱的時候,馬上整個牆體變得穩當無比,別說晃動,哪怕就是用力去推都非常困難。


之所以從這兩個角度來舉例,也就是為了說明農村自建房的構造柱,雖然能夠承擔一定的荷載,但是更主要的作用卻是為了增加牆體結構強度,增強牆體橫向受力的能力,這才是磚混結構中的構造柱最終功能所在。
(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自建房構造柱要說不能起到承重效果也是不對的,畢竟構造柱是也用鋼筋混凝土倒製出來的,那其承受力肯定比紅磚牆強。只是我們磚混結構的自建房其構造柱和圈樑的功能是用來穩定房子的,並不像框架結構一樣是完全負重的,所以磚混結構的構造柱和圈樑在設計時,先天就沒有承重的想法,而是平均分配在各個牆壁上。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將一個構造柱左右的牆壁全部拆掉。先不說構造柱,就說其上的圈樑,它能單獨全部承受上部樓層的重量嗎?估計很難吧,因為其中的圈樑大小、鋼筋擺放都不是按照框架結構來設計的,也就承受不住上面樓層的壓力。


構造柱的原理也一樣,如果左右牆壁全拆除,構造柱可能開始還承受得住,畢竟構造柱內同樣有鋼筋,且受力是垂直向下的。可如果這樣將牆壁全拆掉之後,構造柱的底座圈樑受力情況就會改變,以前是幾米長的地圈樑同時受力,現在卻集中到了一個點,而磚混結構的地圈樑又不是這樣設計的。像框架結構的柱子基腳不是有一個大的混凝土平臺、就可能是立井形式倒製出來的,這樣的基腳可完全承受住水泥柱的垂向力,而不會出現沉降。可如果是磚混結構就可能會因單獨一點的受力不夠而出現沉降。


可見,我們自建房的構造柱雖然也能承重,但如果將其想像成有如框架結構的立柱那樣大作用,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在房子設計前就註定了構造柱是用來穩定自建房的結構這一用途的。


湘村小之草


首先我初步判斷自建房是砌體結構,當然,不管是砌體結構還是框架結構,構造柱的名字就註明了他只是“構造”,不能承擔荷載。構造柱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房屋的整體性,對抗震有利。就相當於開車裝了一車貨物,四周設置幾個鋼管支撐的意思一樣,不考慮他的作用,只是輔助構造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