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中國曾進口過哪些美國武器?

科羅廖夫


F-16、F-14、A-10都差點買到!

【網友惡搞的中國空軍塗裝的F-14,必須承認PS水平不錯】
中美兩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處於蜜月期,這期間美國將中國的提高到了準盟友級別,也就是說美國可以向北約國家出售的二類武器,都可以向中國出售。這就包括了大量的戰鬥機、海軍艦艇、炮兵武器、坦克、核戰指揮裝置等等。我們也和美國展開了強大的軍事技術合作,合作項目雖然大部分最後因為中美關係破裂,都流產了,但很多還是留給中國不少的技術。中美兩國最大的合作,或者進口武器項目就是戰機,中國空軍在上個世紀80年代時候,主力還是大批殲-6,就算是少數殲-7、殲-8也無力和蘇軍的米格-29、蘇-27,甚至米格-23、蘇-15戰鬥機相提並論,戰鬥機差代太多了。

【可惜沒有錢,要不然F-16就全套引進了】
於是中國找到了美國方面,美國方面也是十分願意對華出口戰機,美國一口氣拿出了F-16、F-14戰鬥機,A-10強擊機,甚至美國F-16“雷鳥”表演隊還來到了南苑機場進行戰機性能展示和表演,但最終中國由於資金問題沒有選擇採購美國主力機型,而是採用了希望美國洛馬幫助改進殲-8II戰鬥機,也就是“和平典範”,最終中美關係破裂後,殲-8戰機被了回來。而中國空軍還是購買了24架黑鷹直升機,對於美國推銷的CH-47支奴幹直升機選擇了放棄,並且選擇了2架C-130運輸機民用版L-100。

中美陸軍合作包括了“美洲豹”坦克,陶氏反坦克導彈,但這些陸軍項目都徹底流產。同時中美海軍項目也十分不順利,比如美國計劃對華推銷“基德”驅逐艦,因為這是伊朗海軍訂購的4艘戰艦,但由於美國單方面扣押,美國海軍只好收入掌中,美國海軍基於脫手就想賣給中國,可中國那個時候並沒有太多資金,所以基德級驅逐艦最終沒有購買。


出鞘


在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從美國進口過大量先進武器,那時候,只要有錢,除了核武器什麼都能買得到。由於有蘇聯的共同威脅,那時候中美關係非常緊密,被稱為“中美蜜月期”。

中國和美國進行了比較廣泛的軍事合作交流,中國購買了不少當時非常先進的武器裝備。其中在1984年,中美雙方簽訂了購買24架S-70C民用“黑鷹”直升機的合同,合同包括24架單價為600萬美元的“黑鷹”直升機、3套單價78萬美元的外掛式副油箱系統。另外,中國還購買了4組AN/TPQ-37炮偵雷達、5臺LM-2500-20燃氣輪機以及少量MK-46輕型魚雷、陶式反坦克導彈、“霍克”中程防空導彈等武器用於試驗和評測。

其中不少美製武器都有收穫,例如儘管美國在後來實施制裁,最終中國沒能更大範圍裝備使用LM2500燃氣輪機。但中國後來在引進烏克蘭的GT25000燃氣輪機並進行國產仿製時,就借鑑了不少LM2500燃氣輪機的技術,例如新增箱體式罩體將燃氣輪機完全罩住,以降低機艙工作溫度和噪聲,還增加觀察窗、照明系統、軌道,以方便日常維護保養。目前國產化的GT25000燃氣輪機已成為052C/D、055驅逐艦的動力。此外,其他美製武器裝備也進行了仿製,例如中國基於MK-46研製了魚-7型魚雷。

不過,這些武器裝備中中國收穫最大的裝備應該是S-70C“黑鷹”直升機,後者已成為全球一款幾乎無法超越的經典通用直升機。當初S-70C“黑鷹”直升機交付後,很快便承擔起中國青藏高原地區的空中運輸任務,極大改善中國高原地區的快速運輸能力。另外,“黑鷹”直升機還在08年汶川大地震等抗震救災行動發揮了極為重要救援運輸作用,立下了汗馬功勞。

“黑鷹”直升機最大的作用應該就是為中國直-20通用直升機的研發提供很多直接的借鑑參考,中國的直-20通用直升機憑藉著後發優勢,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

要知道,其實研發一款直升機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中國目前很多直升機都是依靠仿製才發展起來的。例如直-8系列直升機是仿製於法國的“超黃蜂”直升機、直-9的仿製對象是法國的“海豚”直升機,未來中國的重型運輸直升機還需要和俄羅斯進行合作研發以降低研發難度。假如當初中國沒有引進“黑鷹”直升機,中國斷然不可能在2013年年末就首飛了直-20通用直升機,屆時中國發展中型通用直升機將面臨非常艱難的挑戰。

未來直-20通用直升機的意義、地位將不亞於運-20、殲-20、轟-20這些同為20系列的空中裝備。直-20通用直升機除了會推出通用運輸型號、艦載型號,還將改裝為偵察指揮型號、特種搜救型號、民用消防救援型號甚至是用於特種投送作戰的隱身型號,簡而言之,未來直-20通用直升機將成為中國海陸空三軍都非常倚重的直升機。


科羅廖夫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和西方國家關係開始緩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結束了長期敵視局面,並開啟了長達十年的“蜜月期”。

在整個80年代,西方國家大幅取消對華武器禁運,在裝備採購和技術合作方面大開方便之門。中國也根據自身需要,本著量力而為的原則,引進了不少較為先進的裝備,對中國軍事現代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總的來看,西方陣營的美國、法國、英國等幾個國家向中國出口的裝備和技術還是不少的,比方說黑鷹直升機、小羚羊直升機、海豚直升機、超級大黃蜂直升機、陶氏反坦克導彈、MK系列魚雷、LM2500發動機、MTU柴油機以及多種型號的雷達系統等,但總的採購數量並不多,畢竟剛剛開放的中國財力非常有限。

下面,具體梳理一下從美國採購的軍事裝備和達成的合作項目,其中的很多合同都被美方單方面取消了。

第一,S-70黑鷹直升機。

美軍現有黑鷹直升機多達1300餘架,是美軍空中運輸和突擊的主要力量。1984年,中國耗資2億美元,從美國西科斯基公司購入24架S-70“黑鷹”直升機,儘管購入的是民用版,但依然具備優秀的性能。

該機在中國軍隊服役長達30年,曾經是解放軍唯一能夠有效執行高原任務的直升機備受軍隊好評。黑鷹和後來經過改進的俄羅斯米-17/米-171直升機,共同支撐了中國陸航在高原地區的天空。除了執行軍事任務,黑鷹還在多次搶險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正是由於軍方對黑鷹直升機的充分肯定,才使得科研機構以此為參照研發了全新的直-20通用直升機。目前,直-20已經正式裝備部隊,並將成為三軍通用的10噸級直升機平臺,極大地提高中國軍隊空中突擊、海上反潛能力。

第二,AN/TPQ-37遠程相控陣炮兵偵查雷達。

AN/TPQ-37綽號“火力發現者”,1980年裝備美軍,在當時算是很先進了。雷達主要用於測定敵方火炮、火箭炮和戰役戰術導彈發射陣地。通過跟蹤彈丸軌跡描繪出彈道,外推出武器的發射陣地座標。對火炮作用距離30千米,測距精度達35米。

80年代末,解放軍曾以6200萬美元價格訂購4套,美國交付了2套,後2套因中美關係惡化沒有交付。儘管2套雷達系統數量有限,但是我國軍工機構由此獲得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發了SLC-2和BL904兩型車載遠程/中近程相控陣炮位偵察雷達,戰術性能超過了美國的軍售版本。

第三,LM2500燃氣輪機。

美國GE公司生產的LM2500燃氣輪機在船用發動機領域可謂鼎鼎大名,直上世紀70年代誕生以來,在全球銷量高達2000多臺,佔據了全球艦船燃氣輪機的絕大部分份額,這個成就幾乎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美國海軍半數以上的軍艦都使用這種動力。除了北約國家軍艦,日本的金剛級、愛宕級宙斯盾艦和韓國的世宗大王級宙斯盾艦,也都裝配了LM2500燃氣輪機。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開始建造第二代驅逐艦052型時,從美國購買了4臺LM2500燃氣輪機,計劃裝配於112號哈爾濱艦和113號青島艦。052型

首艦112號哈爾濱艦是中國第一艘安裝燃氣輪機的軍艦,也搭載了不少西方武器和傳感器,被稱為“中華第一艦”。

但是,待第二艘113號青島艦建造之時,卻遭遇了美國的武器禁運,2臺LM2500發動機合同被取消,113艦迫不得已將發動機換成了從烏克蘭引進的DA50燃氣輪機。

美國禁售LM2500發動機,給中國海軍現代化進程帶來嚴重影響,其後建造的051B型驅逐艦深圳艦,不得不回到蒸汽輪機時代,服役時已是1999年。也就是說,一臺發動機導致中國海軍驅逐艦更新步伐推遲了10年,可謂教訓慘痛。

第四,MK46-2系列反潛魚雷。

MK46-2型反潛魚雷直徑324毫米,採用先進的OTTO熱動力推進系統,最高航速45節,最大航程11千米。導引頭為主被動聯合聲導,非常靈敏可靠,能夠同時適應深水和淺水環境。

80年代初期,中國耗資800萬美元天價,從美國採購4枚Mk-46 Block 2魚雷,隨後對這型魚雷進行了反向工程,並於1990年完成研製。此後,又結合意大利的A224輕型魚雷技術,進行了技術混合改進,最終發展出魚7型魚雷,成為中國水面艦艇的標準反潛武器。中國魚-8型反潛導彈就以魚-7魚雷為戰鬥部。

這項引進對中國海軍意義重大,最主要的是掌握了OTTO熱動力技術 ,由此還促進了魚五型大型反潛魚雷的研製,使得中國常規潛艇第一次具備了反潛作戰能力。

第五,和平典範計劃。

這項計劃本來應該是中美合作的巔峰,但最終也由於美國禁售而夭折。

1987年,中美簽署價值5.5億美元的協議,美國向中國出口55套殲-8II改進設備。中方於1989年將兩架殲-8II送至美國,由美方人員進行改進。美方給出的改進方案主要在火控系統方面,將F-16同期的火控系統移植給殲-8II,其中的火控雷達選定為AN/APG66,使得殲-8II航電水平有了全面提升。

美國對華禁售後,總承包商格魯曼表示能夠繼續完成合同,但要求中方追加3億美金費用,被中方回絕,美方隨即扣押了剛完成改裝的殲8-II,直到1992年才歸還中國。目前,這架改裝過的殲8-II保存於中國航空博物館。

80年代末,美國格魯曼公司還曾向中國提供過“超7”戰鬥機設計方案,儘管最終同樣夭折,但主要的設計構型保留下來,之後演化為中、俄、巴三方合作的FC-1戰鬥機,也就是今天在巴基斯坦空軍服役的JF17戰鬥機。

第六,“美洲虎”坦克。

80年代末,中美雙方提出了聯合研製“美洲虎”坦克的項目,雙方各提供40%的部件,其餘20%由國際承包商負責。後由於美國單方面終止協議,項目在裝配完成“美洲虎Ⅰ”和“美洲虎Ⅱ”原型樣車後就夭折了。

“美洲虎”其實就是59式坦克的改進型,保留了底盤和扭杆懸掛裝置,增加了兩對託帶輪。坦克乘員4人,戰鬥全重40噸,動力裝置改用美製8V-92TA型8缸柴油發動機,公路最大速度55千米/小時。主要武器是英國生產的L7系列105毫米坦克炮,配彈34發,可發射所有北約制式105毫米坦克炮彈,包括最新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美洲虎”配備先進的觀瞄設備和抽菸裝置。

由於“美洲虎”繼承了蘇式坦克外形低矮小巧的優點,外部造型又具有西方坦克稜角分明的特色,正面投影比西方同類坦克小得多,在同時期屬於較為先進的車型。

第七,CH-47直升機和C-130運輸機。

這兩種機型都少量採購,但最終都沒有進入軍隊服役,也沒有引進相關技術。

CH-47“支努干”直升機:中美協議先引進6架進行試用,隨後可能引進生產技術,實際只有1架進入中國,並以中國民航塗裝進行飛行展示。但由於價格高昂,引進生產計劃流產。

C-130“大力神”運輸機:以

民航渠道向美國購買2架C-130運輸機,編號分別為B-3002和B-3004,此後兩架飛機被轉賣他國。

在中美蜜月期,中方意向採購的武器裝備還有很多,甚至F-16戰鬥機、F-14戰鬥機都曾進入採購視野,但美國一方面存有警惕心態,對有些中國需要的關鍵技術和裝備限制出售;另一方面美國軍售價格也確實昂貴,4枚

MK46-2魚雷就高達800萬美元,這個價格在當時已經是驚人的天價了,畢竟剛剛開放的中國最緊缺的就是外匯。

因此,雙方這種並不算平等的軍事採購與合作,本就難以長期持續,加之關係惡化,大量合作項目也就只能中止。所幸的是,中國憑藉自力更生、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心,一步一個腳印推進軍事現代化進程,終於在30年後的今天,基本實現了軍事裝備的自主研發製造,殲20隱身戰機、055萬噸大驅、99A主戰坦克、東風41、東風17等一大批裝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反過來思考,如果當年中美軍事合作順利,說不定很多自研裝備會如同當年的運-10飛機一樣,成為美國技術和產品的犧牲品。從這個角度理解,當年的禁售和封鎖,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和動力!


軍備解碼


回到中西方蜜月期的時代,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西方關係緩和。1980年3月,美國對華武器出口級別上調為P類(友好的非同盟國)。1983年,對華武器出口級別又上調為V類,與西歐盟國相同,如英法德等。中美之間一度形成準戰略伙伴關係,
兩國進入長達十年的蜜月期。

這期間雙方軍事合作範圍很廣,除了直接引進,其實還有很多合作項目,由於題目所限,我們先來一波大家耳熟能詳的裝備。

一、黑鷹直升機

1984年,我國從西科斯基公司購入24架S-70“黑鷹”直升機(民用版),由於具備良好的高原性能,在後期購入米-8直升機之前,一直充當高原主力服役無可替代。

歷經三十多年,大家所期待的國家同類版本直-20終於也上線了。

二、C-130運輸機

當初武器裝備基本以民用途徑購買,引進黑鷹時見識了配套運輸的C-130性能之後,通過民航渠道,向美國購買了2架C-130(L-100型號,民用版),編號分別為B-3002和B-3004。不過長期用於往返日本的海鮮運輸,到了後期因為缺乏配件於1999年又返銷美國作為貨運飛機。

民航塗裝的C-130運送黑鷹S-70直升機

三、LM2500燃氣輪機

LM2500燃氣輪機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上世紀60年代研製,我國購買了5臺引進後用於“哈爾濱”(舷號112)艦,這是中國首型採用燃氣輪機並服役的艦艇。時不我待,後來就只能專注於烏克蘭的GT25000燃氣輪機了。

四、AN/TPQ-37遠程相控陣炮兵偵查雷達

這是一款美國上世紀70年代研製,1981年裝備部隊的創新產品 ,主要用於偵察定位敵方火炮發射陣地位置。我國總計引進4套總計6200萬美元(實際僅交付兩套)。

畢竟十年時間有限,更多的是讓中方科研人員看到國外先進的理念,以及發展趨勢等。除了直接採購外,還有很多雙方合研裝備,只是時間有限,大多半途而廢,不過在此期間留下的經驗對後來自主研製產生很大幫助。

1、CH-47“支努干”直升機,原來雙方協議先引進6架CH47進行試用,隨後再引進生產線進行組裝。

2、以59式進入魔改的“美洲虎”坦克,已試製了兩輛樣車。

3、NFV-1步兵戰車,在86式步兵戰車底盤上安裝美國炮塔,火炮更換成1門M242型25毫米“大毒蛇”機關炮。已生產樣車,並參展。


河東三叔


首先就是S70直升機。80年代美軍已經開始大規模裝備黑鷹運輸直升機了,不過我國接觸到的不是黑鷹直升機,而是其民用型S70直升機。由於飛行性能好,其能夠在高原等地區正常使用,不會像其他直升機一樣容易出現問題,再加上運輸能力較佳,後來我國引進了24架,主要部署在高原山地較多的西南地區。而如今我國的直20也正式服役,其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S70直升機的影響。

LM2500燃氣輪機。一些老軍迷還會記得曾有著“中華第一艦”之名的113“青島”號導彈驅逐艦,該艦和112“哈爾濱”號驅逐艦在我軍中可以算得上極為特殊,因為兩艦大量使用了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的技術裝備。而在最為核心的動力部分,使用的就是從美國進口的LM2500燃氣輪機,因為當時我國自研的多款燃氣輪機綜合表現都不是很理想,因此選擇了這款產品。

MK46魚雷。回答中有觀點認為是80年代我國購買的MK46魚雷促使了魚7魚雷的發展,但是實際上我國獲得MK46的時間更早一些,我國在70年代末偶然獲得了MK46魚雷的實物,隨即開始了對其的研究工作。而最終的產物就是國產版的魚7魚雷。

C130運輸機。C130是一款性能很不錯的運輸機,不過當時我國採購的2架沒有裝備部隊,而是交給中國民航使用。但是在使用了十餘年之後,這兩架C130被轉賣給了南非,後又轉手賣回給了美國人。


戰爭之王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在面對來自北方“共同的敵人”的軍事壓力下,我們同美國開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蜜月期”,在這一時期我們從美國購買了不少武器裝備學到了不少技術,有些那個時候買的武器裝備甚至現在都還在用,接下來筆者就來盤點一下當時都從美國購買了哪些武器!

1、C-130“大力神”運輸機 該運輸機作為一代神機,皮實耐用,深受多國喜愛,奈何當時我國資金不夠,且受到限制,所以只是讓民航購買了2架低配版的C-130運輸機,後來也為軍隊幹了不少活!後來這2架C-130運輸機又被賣給了南非,南非又賣給了美國!

2、MK46-2魚雷 由於當時我們的魚雷技術有所欠缺,所以花費800萬美元購買了4枚324毫米口徑的MK46-2反潛魚雷,那時候主要是為了引進了該魚雷的技術,也為我們魚雷的發展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3、S-70C“黑鷹”運輸直升機 購買黑鷹直升機這個很多軍迷應該都聽說過,1984年的時候該買了24架S-70C“黑鷹”直升機以及相關配套設備,大概花了1.5億美元,也正是因為購買了“黑鷹”直升機後來沒錢買CH-47“支奴幹”直升機了!由於“黑鷹”直升機優秀的高原性能,陸航對其是愛不釋手,一直服役了30年!

4、LM2500燃氣輪機 為了解決水面艦艇動力反面的問題,當時我國一口氣從美國購買了4臺LM2500燃氣輪機 ,並且想得到相關技術,不過後來關係惡化也就沒了下文,4臺LM2500則裝到了2艘052型驅逐艦之上!

5、“陶”式反坦克導彈 當時全球第一陸軍是北方的“鋼鐵洪流”,對於龐大的坦克群沒有有效的反制手段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當時的美國“陶”式反坦克導彈技術成為了我們的引進重點之一,似乎後來我們的“紅箭”也有不少“陶”式導彈的身影!

除此之外,55架次殲-8戰機也被美國送到美國,進行了航電和雷達方面的升級;而較為可惜的就是當時本來還可以購買F-16戰機、CH-47“支奴幹”運輸直升機以及大名鼎鼎的F-14“雄貓”戰機的,但奈何當時沒錢這些都錯過了!


天下布武


80年代,對中國影響最大的美國武器,在我的記憶中,一個是響尾蛇導彈,一個是美國的TPQ-36雷達。前者與我國後來的霹靂2、紅旗7和海紅旗7有不小影響,後者對我國反炮兵雷達發展有借鑑作用。

中國獲得美製響尾蛇導彈不是引進的,而是繳獲的。

在我空軍軍史記載中,對“九二四溫州灣空戰”是這樣描述的:1958年9月24日,中國空軍殲5戰機編隊與臺軍的24架F-86戰鬥機編隊在浙江溫州地區上空遭遇,我空軍飛行員王自重戰機掉隊,單機被臺灣12架F-86圍困,王自重放手一搏,近戰格鬥5分鐘,擊落敵兩架F-86後,但自己也被F-86發射的AIM-9B“響尾蛇”導彈擊中,壯烈犧牲,被追記一等功。這是世界空軍史上第一次實戰中空空導彈取得的戰績。也正是這次空戰讓我方獲得未爆炸的AIM-9B“響尾蛇”,隨後啟動“55號”工程。

中國獲得美國的TPQ-36雷達是在“中美蜜月期”。1987年,中美簽署“友好軍事援助”協議,其中包括《美國陸軍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售四部AN/TPQ-37雷達裝備以及隨機備件和技術保障》,1988年美國陸軍根據協議向我軍出口兩部。

我軍通過部隊使用和大量試驗認為,AN/TPQ-37雷達具有相當好的優越性和先進性:偵察範圍大,發現概率高,定位精度高,速度快,機動性能好,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高。

90年代,我國自研的BL904型中程炮位偵察雷達問世(即704A型雷達),。採用相控陣體制,除了外形稍小,基本上可看作是美製AN/TPQ-36雷達的山寨型,配屬在PLZ-45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專用於出口。


理智悍虎


在上世紀80年代,儘管中美關係處於“蜜月期”,但是中國進口的美國武器裝備真不多,遠不如從歐洲進口的。沒買太多美國武器裝備,主要是因為我們當時太窮。

中美正式建交之後,美國就開始逐步放鬆對華武器禁運。1983年,美國更是將中國從出口管制的P組升為V組,與其西歐盟國標準一致。對華武器出口武器除少部分可能對美國產生威脅的進攻性武器之外,其他所有武器均可對華出口。1985年6月,中美簽署軍事合作協議,涉及的武器裝備項目很多。

但是,我國當時手頭的外匯很少,只有20多億美元,而且還有歐洲那邊的武器裝備等著考察採購,能分出來買美國的錢就更少了。真算下來,到美國重新對華武器禁運之前的那幾年,也就買了24架S-70C-2民用版“黑鷹”直升機、2架C-130運輸機的民用版L-100-30(買回來給了中國民航)、4部AN/TPQ-37遠程炮兵定位雷達、5臺LM2500燃氣輪機,陶式反坦克導彈、霍克防空導彈技術。至於MK46魚雷,一直是個謎。

“黑鷹”直升機是在1984年7月與美方簽訂的採購合同。包括24架“黑鷹”直升機,單價600萬美元;3套外掛式副油箱系統,單價78萬美元;維護直升機所需的工具、備件等,總價1.5億美元。

4部AN/TPQ-37雷達是1987年買的,總共花了6200萬美元,平均每部雷達售價1550萬美元。在當年外匯極度緊缺的情況下,花高價買炮兵定位雷達,說明我軍的眼光是很好的。

美國當時對華推銷F-16戰鬥機,我們買不起,於是才有了“和平典範”工程,用美式機載航電改裝殲8II;類似的改裝還有“美洲虎”坦克、NFV-1步兵戰車等,但這些改裝計劃都因中美關係惡化而被迫終止。(S)


聯合防務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關係都很不錯,一方面是中國改開主動接觸世界,另一方面是中美存在共同的利益點,我們把那個年代稱為“中美蜜月期”。在這個所謂的蜜月期裡面通過與美方的接觸我們的確進口了不少武器,美國也買過中國的武器,但是更重要是我們學習到了很多先進的理念,這比武器本身要重要,更為現在中國的裝備突飛猛進奠定了一些基礎。下圖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殲7II用來補充4477中隊,當做假想敵

以前有過一個類似問題:“我國曾進口過一些美國先進裝備,收穫最大的是什麼?”。當是我給的答案是: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管理思想。中美合作其實根本不在於中國到底進口了幾架飛機、幾臺燃氣輪機,中國從美國身上學到的現代化設計思想、標準化的價值遠遠高於這些設備,為中國後來的軍事裝備的發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我們舉個簡單地例子:殲-8II的“和平典範”改造,當時美國人發現殲-8II每種電子設備所採用的的接口甚至電壓都不一樣,改造難度極大,美國人沒辦法將整個供電系統重新設計,也算是讓美國同行看了個笑話,不過中國跟著美方工程人員將戰機供電系統學了個遍。1553B數據總線,將機載/艦載設備信號進行統一處理,把看似相互獨立的系統進行整合,大大提高效率,中國後來開發的武器裝備包括殲-20在內都是應用了數據總線的技術。還有標準化和管理理念,這些其實中國在以前也有,但是貫徹的不徹底或者說有名無實,中國通過參觀美國的現代化工廠才發現軍用標準化的真正意義。所以這些思想和理念比那些裝備本身要重要的多,裝備只能幫中國解決一時的問題,但是思想可以幫助中國解決未來的發展問題,意義自然大的多。

下圖為參與“和平典範”的中方團隊

回到正題吧,關於中國進口的美國武器,大家最熟悉的應該還是西科斯基飛機公司生產的S-70直升機,也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黑鷹”民用版,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的通用直升機,也是一款具備非常優秀高原飛行性能的直升機。中國於1984年億600萬美元的單價引進24架,到現在仍然在服役,2008年汶川地震時因為其出色的高原性能而發揮重大的作用。中國正在研發的直-20通用直升機就被認為是借鑑了一部分“黑鷹”的技術。

AN/TPQ-37遠程炮位偵察雷達,這個價格比“黑鷹”要貴,單價達到1500萬美元,當時一共引進4部。中國曾經在90年代對AN/TPQ-37進行過實彈偵查測試,對152毫米加榴炮彈的有效偵測距離為27公里,偵測率為95%,推定對方炮兵陣地誤差54米。中國以AN/TPQ-37基礎上發展出了373遠程炮位偵查雷達且性能超過美國原版

LM2500燃氣輪機,世界上裝機數量最大的燃氣輪機,中國於上世紀80年代引進5部2.5萬馬力的LM2500並將其中4臺應用於中國海軍112“哈爾濱”和113“青島”艦。目前這兩艦仍然在北部戰區海軍服役。不過原本寄予希望的LM2500隨著80年代末的那件事而不了了之,中國隨後轉為烏克蘭UGT250000型燃氣輪機並且發展出QC-280燃氣輪機

TFE-731-2A渦扇發動機,原本計劃用於K-8高級教練機,最初引進6臺,但是也是隨著那次事件不了了之。之後改用烏克蘭AI-25TLK渦扇發動機和渦扇11

其實當時中國的經濟水平並不強,所以美國還推銷過不少別的裝備但是中國也沒有錢買,比如下圖為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的F-16在北京南苑進行飛行表演,當時有意推銷F-16但是也不了了之。

還有包括C-130運輸機、CH-47(波音234)運輸直升機都是在中國進行過飛行測試的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中國並沒有把美國當成全部希望,或者說中國從一開始就想把這些東西實現“中國化”,因為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才算踏實,否則永遠被別人掐著。中國在這方面心裡也很清楚,美國與中國的接觸或者說賣給中國武器是因為有蘇聯這個共同的敵人,如果他消失了……中國的軍工能有今天的實力還是要感謝老一輩軍工人的長遠眼光,至少中國不會受制於人


雛菊西瓜Peterpan


自1979年中美建交後,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在80年代開始日益密切,特別是有由於美蘇爭霸在80年代時,美國處於下風,整體上處於守勢,由於局勢的關係,美國對與中國的拉攏特別傷心,這樣可以讓蘇聯分散資源,處於東西夾擊之中,所以在80年代中美關係處於蜜月期。

面對蘇聯支持的越南在中南半島稱霸以及北方鐵甲洪流的威脅,中國對美國的態度也發生的轉變,同時改革開放需要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兩者一拍即合,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國門剛剛打開,軍事技術與西方國家落後很大,所以在意識到差距之後,中國開始了大量引進國外軍事裝備,其中以法國、美國、英國和意大利為首,法國的直升機、英國的雷達電子設備、意大利的對空導彈是當時引進的重頭戲。

法國的直升機被大量引進,包括小羚羊武裝直升機、SA321直升機(直8)和SA-365N“海豚”直升機(直9)。

那時候美國對中國的軍售市場期望很大,很多東西都擺上了貨架,包括F-16、C-130、CH-47等先進戰機,但是中國當時資金有限,只能合作改裝殲-8戰機。

當時美軍的雷鳥飛行隊的F-16還專門在北京的南苑機場做了飛行表演,但是當時美國計劃賣給中國的“猴版”F-16,採用的J79渦噴發動機,而不是F100渦扇發動機。導致整機跨音速攔射和格鬥能力大幅度下降,航程也嚴重縮水,而且J79發熱量比F100要大得多,所以在發動機上加裝了約一噸多的隔熱板,同時也增加了一個旁通閥門,來為發動機提供空氣冷卻。 

C-130其實已經在中國試飛了,不過試飛的是民用版本,其實到最後這一架民用版的C-130也是沒有購買的。

最終中國引進24架黑鷹通用直升機,這24架黑鷹直升機到現在還在陸軍航空兵服役,特別是其裝備的兩臺通用電氣T700渦軸發動機發動機,單臺功率1165千瓦(1560軸馬力),特別適合在高原地區使用,是中國陸航進藏運輸的主力機型,最大起飛重量9185公斤,轉場航程大於500公里,外部貨物鉤可以起吊3630公斤重的貨物,內部油箱1370升。黑鷹直升機特別適合中國陸航,具有結構簡捷、易於維修、安全可靠等突出特點,飛機上的T700發動機只有兩個保險絲,其改進型甚至取消了保險絲,所需的隨機工具也不多;而俄羅斯米-8直升機的發動機有很多處需要用到保險絲,隨機工具甚至多達45件。“黑鷹”直升機的安全性更是一流的,據稱它保持著從13米高空墜落、機內成員不受傷的紀錄。

同時在海軍裝備方面,美國出售了當時最為先進的LM2500艦用燃氣輪機,每臺30600馬力(22506千瓦),效率達到了36.2%。共有4臺,中國用於052型驅逐艦上,112艦”哈爾濱“號上就是使用了LM2500燃氣輪機,要知道韓國的世宗大王級宙斯盾艦、日本的金剛級和愛宕級宙斯盾艦、伯克級驅逐艦都是用的LM2500燃氣輪機,不過後面關係惡化,美國就停止了供貨。

AN/TPQ-37遠程相控陣炮兵偵查雷達,當時計劃引進4臺,共6200萬美元,結果禁運前交付了2臺。它對火炮作用距離為30千米,對火箭炮為50千米,對導彈不小於100千米;對火炮的測距精度為35米,對火箭炮為70米。對擁有世界最大規模陸軍和炮兵部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言,2套AN/TPQ-37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在AN/TPQ-37的基礎上,中國研製成功了SLC-2車載機動遠程相控陣炮位偵察雷達,性能全面超過美國版。

還有殲8II改裝中美方的技術設備。包括2架樣機及4套火控系統最後還是給了中國,其中包含改裝的:APG-66雷達、平顯、下顯、1553B數據總線、大氣數據計算機、駕駛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