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红云225478248


阿司匹林主要是由苯甲酸等药物组成的,用于抑制血小板聚成等作用,通常可用于只来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冠心病等疾病。直接用水口服便可,正常的长阿司匹林肠溶片是经过肠道吸收的,对胃黏膜没有刺激作用,应该空腹口服刚开始服用,建议睡前服用,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为6:00~12:00而阿司匹林在服药后3~4 h候才能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才服用本品,则不能起到最佳保护作用。18:00~24:00是人体血小板生成的活跃时段,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其作用更有时效性。夜间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还能够有轻度的降压作用。

具体用法用量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服用。有的病人可能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或者是急性心肌梗死,这个情况下阿司匹林的剂量可能会加大强化治疗。若长期服用该药,偶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耳鸣等副作用。生活上要注意休息,多喝水等。阿司匹林除了治疗以外还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所以说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提提前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提前口服。


另外一方面阿司匹林什么时候服用需要根据阿司匹林的剂型,如果是普通的阿司匹林,可能会经过胃肠道吸收,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病人有可能会出现胃炎,胃溃疡,也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但是成人片的话阿司匹林肠溶片,大部分还是经过肠道吸收,肠溶阿司匹林不会在胃中释放,所以不会引起胃痛等刺激症状。这既减轻了对胃的刺激,也方便阿司匹林在肠道中的吸收。但如果进食后服用,一方面食物会稀释或中和胃酸,甚至“碱化”胃的酸性,导致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外衣”在胃中就被溶解;另一方面,食物也使得药片无法快速通过胃进入肠道

但是如果有些病人会有明显的胃炎,胃溃疡吃完空腹吃完以后可能出现胃黏膜的刺激症状,比如说胃疼反酸烧心,所以说这种情况的话,建议还是饭后口服,减少对胃黏膜肠道的刺激作用。


哪些人不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1、抗凝药的使用者

2、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人

3、有哮喘症状的人

4、胃溃疡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近期内有手术史

7、患有严重动脉硬化伴高血压者

因为阿司匹林这种药物的特殊性,它有治疗作用肯定也会有药品的副作用,所以说最好除了规律用药以外,需要监测一下血常规,便常规,必要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大便的颜色,看看有没有消化道出血,有没有贫血的症状。



很多老年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有的时候便潜血是检查不出来的,其实作为常规的院前基本上都会检查便常规看看,有的便潜血是肉眼看不到的,容易漏诊。所以说长期吃阿司匹林的病人需要观察有没有贫血帽,有没有黑便,有没有胃疼胃酸,胃酸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如果一旦发现症状需要及时的就医,有医生根据您具体的情况来调整药量,必要的时候排除一下有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的症状,提高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精神科汐炜医生


阿司匹林应该怎么吃?

1)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可以持续7~10天(即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以此角度来讲,每天任何时间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2)饭前还是饭后吃?

现在的绝大部分阿司匹林都是肠溶制剂,有一层耐酸的包衣,保护它顺利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如在餐中或餐后服,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释放阿司匹林药物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空腹服用,但是前提条件是选用肠包衣好的肠溶阿司匹林片。而不带有“肠溶片”字样的阿司匹林片,建议饭后服用。至于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现在的观点是——随意。

3)阿司匹林需要吃几片?

这的看你买的药片的“规格”,也就是一片含有多少mg(毫克)的阿司匹林。依照目前的数据,阿司匹林的预防剂量,一般体重的成人在75-150mg,市面上的药物主要是25mg和100mg规格的常见。也就是说,25mg一片的,每天一次,一次3-4片。100mg一片,一次一片,也是每天一次。

4)阿司匹林哪家好?

众多阿司匹林制剂当中首推拜耳药业的拜阿司匹灵,品质杠杠的,17块钱30片,普通群众都能接受。

5)牢记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服药后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3个月时达高峰,服药期间注意大便颜色情况,如有黑便、大便发红及时停药并就医。



神经内科宋璞医生


这个问题,王药师来回答您。楼主的胃部不适其实是阿司匹林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虽然如此,阿司匹林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患者的死亡率,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巨大。

不仅如此,阿司匹林还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因此,它也常被称作神药!虽是神药,但也难免会有争议,再加上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急性中毒等,所以阿司匹林真的不能随便吃!



2018年,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专家研究团队得出结论: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险中等的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基本没有益处!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吃法很简单,这是由于其作用机理十分明晰。


阿司匹林药品怎么吃?

人体内 80% 以上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就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每天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可把新生成的、有功能的血小板抑制住,即能维持 90% 以上的血小板不发挥作用,因此,阿司匹林只需要一天服用一次就够了。

根据2019的专家共识,以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1.40-70岁成人;

2.缺血风险增高:初始风险评估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10年预期风险≥10%,且经积极治疗干预后仍然有≥3个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或难于改变。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阿司匹林不仅可抗血小板聚集,还可解热、镇痛、抗风湿。但因解热、镇痛、抗风湿这些作用已被不断上市的新药所替代,所以,现在使用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根据剂型的不同,阿司匹林分为普通剂型、肠溶剂型。不同的剂型,服药的时间、服药的方式也不一样。

服药时间:普通剂型餐后半小时服药,肠溶剂型餐前半小时服药

阿司匹林普通剂型即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片一进入胃内,在胃酸作用下即开始分解。由于阿司匹林可损伤胃粘膜,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片的患者需在餐后半小时服药。这样,与食物混合在一起,可明显减少阿司匹林与胃黏膜的接触,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害。

阿司匹林肠溶剂型即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抗胃酸分解,进入肠道才分解,这样可大大减小对胃黏膜的损害。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在胃中停留太久,否则也会被胃酸分解。故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空腹服用,最好是饭前半小时服用。

服药方式:普通剂型可嚼可吞,肠溶剂型整片吞服

阿司匹林片服药方式没有多大讲究,反正进入胃内就开始分解,可以嚼服,也可以整片吞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就有讲究了。阿司匹林肠溶片有一层抗胃酸分解的外壳,目的是减少胃内分解,减少胃黏膜损害。若损害了这一层外壳,就失去了抗胃酸分解的作用,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整片吞服。

但请注意了,如果有疑似急性心梗、脑梗的患者,为了短时间内强化抗血小板,可以嚼服300mg阿司匹林,无论是阿司匹林片,还是阿司匹林肠溶片。目的是为了让阿司匹林快速吸收,发挥抗血小板作用。若此时吞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3个小时以后才能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医学莘


关于阿司匹林大家心中的疑问是最多的,无论是怎么吃药?怎么预防并发症?可以说,提起阿司匹林有说不完的话。那么,阿司匹林应该如何服用?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却非常非常大。今天张大夫就简单来说一说。

首先,需要特别声明的是,不同病情的患者,吃阿司匹林的办法也不一样。具体有哪些不一样,那是由病情决定的,阿司匹林肯定不是所有人都一个吃法。比如说你如果使用阿司匹林解热镇痛,那么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吃法肯定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说说,我们生活中大部分人最常见的情况下如何吃阿司匹林。对于普通人生活中,最常见到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是因为需要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国内一般推荐患者75mg或者100mg口服阿司匹林。如果是100mg一片的拜阿司匹林一般就是一天一次,一次一片。如果是25mg一片的小肠溶阿司匹林,一般是一天一次,一次3片或者4片。

当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要特别注意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比如说注意查血常规和便常规,注意大便颜色等等。


张之瀛大夫


可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首先要知道阿司匹林是用来治疗什么疾病的。阿司匹林原本是一种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的药物,可以起到退热止痛的作用,比如感冒发热时退热,头痛发作时止痛等,现在很多人感冒时仍然在选择阿司匹林来治疗。

后来在临床使用中发现,阿司匹克林在体内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血小板是起止血的一种血红胞,它通过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而发挥止血作用,平常我们看到的皮肤出血后会在出血处开成血痂就是这个原理,所以阿司匹林作为了一种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被用于梗塞性心脑血管病预防治疗中。

所以,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要看是否存在发生梗塞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并不是人人都需要服用。存在这种风险的人群主要包括:

  1. 患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死、心脏搭桥及支架术后、心房颤动、瓣膜性心脏病等
  2. 存在下列情况至少三种及以上的人:
  • 男性年龄在50以上、女性在绝经期
  • 真系亲属中患有心血管疾病
  • 长期吸烟
  • 体重超重或肥胖
  • 患有高血压
  • 患有糖尿病
  • 患有高脂血症

如果符合以上的条件就应当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服用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尽可能选择肠溶型阿司匹林,这种剂型的阿司匹林可以抵抗胃酸而减少对胃粘膜的损伤,最大限度地避免消化道出血的不良反应。
  • 每天以服用100mg为宜,注意看药品的剂量,100mg/片的每天服一片,50mg/片的需要服两片
  • 全天早中晚都可服用,并没有疗效上的差别,关键是要做到每天服用
  • 普通型阿司匹林注意在饭后立即服用,而肠溶型阿司匹林宜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目的是避免胃酸对药物溶解的影响,避免对消化道的刺激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反应主要有两个方面:

1.化学刺激,阿司匹林的主要结构水杨酸就有比较强的酸性,虽然经过乙酰化处理,但是仍旧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2.药理作用,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COX),减少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但是前列腺素在胃部有形成胃屏障,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服用阿司匹林之后由于前列腺素合成的减少,对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就降低,胃粘膜对抗胃酸侵蚀的能力就下降,引起胃粘膜的炎症、溃疡……


那应该如何服用以减少胃粘膜的刺激?

要看剂型!!!!

如果是普通片、普通胶囊或分散片,为了相对减少阿司匹林的化学刺激,可以餐后服用,这样与食糜混合在一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与胃黏膜的接触;

如果是肠溶片或肠溶胶囊,这个就需要空腹服用。

肠溶剂型的质量要求是在酸性环境下,肠溶材料不得崩解(时间最短不能少于2小时),将药物释放,而在碱性环境下30分钟内崩解。空腹服用药物在10多分钟药物就能排空到十二指肠,不会在胃内崩解;如果饭后服,一般混合食物下胃排空时间为4~6小时,如果肠溶剂型在饭后服用,很可能会提前在胃内崩解释放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胃肠道刺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论药物剂型怎样、药物服用时间怎样,能够减少的也只有阿司匹林的化学刺激,对于药理作用的原因导致的胃肠道反应还是会存在的,因此就算选择肠溶剂型还是会有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当服用阿司匹林之后,出现明显的腹痛、胃烧灼感,甚至出现黑便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调整药物方案。


爱心脏工作室


阿司匹林作为一个经典药物,我们首先是用它作为解热镇痛来使用,后来发现其小剂量口服有抗血小板的作用,而今越来越多的作用层出不穷,被推上神坛,那么谁都可以吃这个药吗?不是……是药三分毒,一定要把握指证。

阿司匹林确实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而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如没有适应症,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会有危险。 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呢?

第一、明确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脑梗死、外周血管缺血疾病等

。 这些情况是明确的,估计大多数医生都明确,关键就是预防性给药长期困扰着大家。

第二、哪些情况需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

1、高脂血症: 胆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4.9mmol/L,年龄≥55岁。

2、糖尿病: 年龄≥50岁,伴以下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胆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C≥3.4mmol/L或高密度<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3、高血压: 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高密度<1.04mmol/L

4、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

5、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异常。 如果是小于50岁,或大于70,这两个年龄阶段,您并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就暂时无需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您是50-70岁之间,需要根据上述具体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情况,综合评估来决定是否服用阿司匹林。




那么阿司匹林应该饭前还是饭后服用呢?

如果是阿司匹林片,建议饭后或是与餐同服,廷尉其对消化道刺激极大,这也是有了阿司匹林肠溶片。 而如果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空腹吃。其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来说其吸收延迟3-6小时。 减少对胃的刺激和损伤。

那么大家现在是否可以对号入座,您是否需阿司匹林,针对您阿司匹林品种,选择口服时间及是否需要口服。


心血管王医生


最近听说阿司匹林是床头救命三大宝贝之一,所以很多心脑血管病患者都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该药真的有这么神奇吗,需要如何进行服用,有什么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最初应用到临床上是因为其可以解热镇痛,对发热、疼痛类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近些年却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预防心梗、脑梗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甚至在心梗发作的急性期,快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把死亡率降低20%-30%,所以把阿司匹林称为床头三宝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那么在阿司匹林服用期间有哪些东西需要注意?1.注意剂量和时间。一般推荐的剂量是50-100mg/日,而关于早上吃还是晚上吃,目前并没有很统一的意见,因此哪个时段服用不是重点,贵在坚持,长期的疗效是持续性的。2.在与其他抗凝药一起服用时,一定要注意出血的风险。在脑梗的急性期,很多医生会建议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抗,但是一定要注意服用的时间,出血的可能性。3.与其他刺激胃肠道的药同时服用时也要注意。一些镇痛药,如布洛芬,对胃肠道也会有刺激作用,所以同时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必要时可以加服胃粘膜保护药。4.在手术之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服用阿司匹林史,一般会停止服用7天,否则手术期间出血风险太大。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席之位,但是副作用也存在,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安全的服用。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阿司匹林目前的用途主要有2个。

第一个是抗血小板

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说白了就是抗血栓,包括血栓高危人群的预防以及病发后的治疗,这种用途一般为晨起空腹服药,因为需要长期用药,为了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临床多采用小剂量规格的阿司匹林肠溶片

第二个是解热镇痛作用,但基本已被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替代。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都是大剂量规格的普通片,为了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总结一下:抗血栓是小剂量肠溶片,晨起餐前服用,解热镇痛是大剂量普通片,餐后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