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薛小落


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

阿司匹林作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预防心梗复发、预防中风、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形成。降低心血管发病风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刺激胃肠道,有出血的风险。用的合适,利大于弊,那么就是“神药”。用错了,弊大于利,那么就是“毒药”。所以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是需要医生来综合分析,权衡利弊的。

那阿司匹林到底适合哪些人长期服用呢?

目前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二级预防的推荐药物,不推荐应用于一级预防。那什么是一级预防什么又是二级预防呢?说直白点一级预防就是目前没有病,预防得病。二级预防是已经病了,但是预防病情加重。如果已经确诊了心脑血管疾病,为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心梗、中风等致命情况,只要是没有胃溃疡等禁忌症,必须吃阿司匹林预防。还有就是虽然未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但有多项高危因素,如年龄在50~70岁,有抽烟习惯、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那么经医生评估后,可以吃阿司匹林预防疾病的发生。

哪些人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1、胃溃疡患者不要用阿司匹林。如有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其他胃病要慎用阿司匹林,由医生评估利弊后决定是否需要用。

2、血压过高,未进行治疗及控制者也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如果血压过高,比如都180/110mmHg以上了,这种情况脑出血的风险就非常大,所以这种情况下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可先将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后再考虑服用。

3、对阿司匹林过敏、有出血倾向的人禁用阿司匹林。

4、切记孩子禁用阿司匹林。孩子服用会引起一种严重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叫瑞氏综合征。可导致孩子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5、痛风患者。阿司匹林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可能诱发痛风。尿酸高的人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如即有血栓的风险又伴有高尿酸,这时候就要医生来定夺是否能吃阿司匹林了。建议用其它的抗血小板药来代替阿司匹林。既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又不会增加痛风的发生率。

阿司匹林吃多大剂量合适?

医学指南上推荐的阿司匹林服用剂量是75-325毫克/天。即使是服用的325毫克/天也属于低剂量的范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过相关文章:“体重70公斤以下的人群:服用75-100毫克的阿司匹林是恰当的。目前方便购买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剂型有25毫克/片的,也有100毫克/片。如果是从国外购买的还有81毫克/片的。总之如果体重在70公斤以下,每天吃1片100毫克的或吃3-4片25毫克的都是可以的。合适的剂量是治疗的基础。服多了过犹不及,服少了又起不到治疗作用。

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吃?

阿司匹林确实对胃有刺激,甚至能造成胃溃疡。如果是普通片为了减少刺激建议餐后吃。但是随着医学进步,现在阿司匹林都做成了肠溶片。肠溶片就是到肠道中才溶解的剂型。空腹吃阿司匹林这样可以快速通过胃,很快就到小肠中,更好地避免对胃的刺激。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空腹吃。


春蕾用药小助手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阿司匹林并不陌生,我们大多数人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是我们真的了解阿司匹林吗?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到底有什么好处和风险?

我们常说的阿司匹林一天一片是只100mg的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剂量不同效果不一样,比如大剂量阿司匹林是用来解热镇痛的,当然不能一天一片。长期服用100mg左右的阿司匹林才能预防和控住心脑血管疾病,市面上还有一种25mg的阿司匹林,一天一片也不行,因为最少需要3片,也就是75mg,这样才能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阿司匹林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简单说就是预防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上学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去公园赏鱼,经常会拿一把鱼食撒在鱼水里,这时候鱼儿就会都游过来吃食,于是鱼越积越多。平时没人喂食的时候,鱼就会分散在池塘中。我们的血管随着年龄增加及各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就会形成血管垃圾,但是这些血管垃圾包裹在血管内壁。当某种条件下,这些垃圾就会穿透血管内壁,这些垃圾就好比鱼食。血小板就是鱼儿,看到鱼食的勾引,拼命聚合在一起,就会形成血栓。血栓在心脏血管就是心肌梗死,在脑血管就脑梗死。我们吃阿司匹林的目的,就是抑制阿司匹林聚集,就是别让鱼儿聚起来,即使你们看到鱼食,但我们也放了化学物质,鱼儿也不会游过来吃食,也就减少了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就预防了心肌梗死、脑梗死。

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1、已经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脑梗死、严重的颈动脉狭窄等等,这些是必须吃阿司匹林,不管是20岁还是90岁。

2、如果还没有发生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我们要不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呢?小于70岁的人,目前还是根据10年心血管疾病评分,具体评分要根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家族史等等综合评估才能决定要不要吃阿司匹林。

3、70 岁以上老人如果没有明确心脑血管疾病,肯定不用吃阿司匹林,即使是高危人群,只要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就不要吃阿司匹林。还有就是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也不用阿司匹林。

为什么阿司匹林要每天一片?

血小板是有寿命的,一般血小板的寿命是七天,每天都会有新生的血小板更新换代,为了更好的一抑制血小板聚集,需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才能使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得到抑制。

大家最担心的就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会引起出血,没错,药物就是双刃剑,阿司匹林既然能预防血栓,那肯定会造成出血风险增加。这也是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吃阿司匹林,只有吃完阿司匹林能得到更大的好处,才有必要吃。还有就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并不是发生在大部分人身上,而是少数人身上。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的风险

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是肠溶阿司匹林一定要空腹吃,如果是普通阿司匹林一定要餐后吃,这样会减少胃刺激。

阿司匹林除了会引起胃部症状或出血外,还可能导致尿酸升高,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黏连,使凝血因子不易释出,因而延长出血时间。以上血液损伤可以表现为肢体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外在表现。千分之二左右的患者可能出现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者休克。

但对于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患者,阿司匹林还是能明确的明显的带来更多获益,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阿司匹林该吃则吃,不该吃千万别吃,严格把握适应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监测大便及血常规,观察是否有出血。

【受维权勇士保护,抄袭必究!】


心血管王医生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诞生于1899,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具有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用于治感冒、发热、牙痛、关节痛等疾病的治疗,而且小剂量阿司匹林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广泛的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因此,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75毫克或者100毫克),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梗塞等。这已经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认可,张大夫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尽量选用肠溶型阿司匹林,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



而是药都可能存在毒副作用的道理,大家都懂。阿司匹林也不能例外。如过敏、消化道出血、出血时间延长等,也可能会诱发哮喘或者肝肾功能损伤等。但阿司匹林是否使用,要衡量收益风险比,以及副作用发生的几率。

所以,有阿司匹林适应症而没有禁忌症的朋友,请按时服用。


张之瀛大夫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基本上指的是每天75~100mg的小剂量应用,这种应用一般有如下的益处:

  • 对于具有心血管疾病较高风险,但还没有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对于已经换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例如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可以预防再次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脑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是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

  • 对于心脏支架术后、搭桥术后、瓣膜置换术后,阿司匹林也是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

  • 在美国的指南当中,阿司匹林还被观察到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几率,被推荐用于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阿司匹林可以抗血小板,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相反的,其最常见的风险,就是容易造成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出血。当并非所有人都容易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的人群比较容易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 既往消化道溃疡或慢性消化道炎症病史;

  •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烟酒史等;

  • 反流性食管疾病;

  • 同时服用皮质类固醇、其他抗凝药物等;

  • 年龄>65岁;


家有好医


众所周知,阿司匹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款“万能神药”。为什么说它是万能神药呢?首先,阿司匹林的药品名称是乙酰水杨酸,最早阿司匹林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因为它本身就具有抗炎、抗风湿、解热以及镇痛的作用。阿司匹林不但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所以很快就成为了家庭药箱必备的药品。不仅如此,后续的研究更加令人惊喜,阿司匹林的益处不仅限于此。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还具有预防心脏病和中风,延缓心血管疾病,降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二次复发率的作用。另外,2017年有科学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消化道癌的发病率,他甚至进一步表示,不仅限于消化道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2018年,阿司匹林被证实能够降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同年,阿司匹林又被证实能够降低女性卵巢癌的发病率和能够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是不是很惊喜?这么看来阿司匹林简直是一个宝藏药物。

但以上所说的一切,都并不代表着医生推荐每日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划重点,关于推荐每日服用阿司匹林这一点,还有待研究证实。

原因如下,阿司匹林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所以有消化道疾病的人一定要慎用。其次,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男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是普通男性的二倍。最后,阿司匹林对肝脏和神经系统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

综上,建议不要自行决定长期低剂量的服用阿司匹林。


咚咯隆咚


阿司匹林被很多老年人当成了神药,不管有病没病,每天都要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其实这种做法很可能没有好处反而带来风险,阿司匹林是一种药物,既然是药物,就要对症应用,而不是随随便便不经过医生指导,自己想吃了就买回来吃的!

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的确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但是长期服用我们也需要看人群,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有这几类人:

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人群,需要预防,有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确实存在动脉血栓风险的人群,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这些人群是有明确的阿司匹林使用指征的,才能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

如果你没有适应症,一切正常却非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药物可能会带来胃粘膜刺激,同时还可能会带来出血的风险,比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等。所以,如果并没有阿司匹林口服适应症存在,不要自己觉得好,就随便买回来长期服用。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阿司匹林是一个经典的老药,也被很多人神化成无所不能的老药,关于阿司匹林是否要吃?什么时间吃?有什么益处和风险,一直都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内容之一。今天,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每天吃阿司匹林,都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一、哪些人才需要吃阿司匹林?

事实上,阿司匹林作用再多,效果再好,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吃阿司匹林,那么哪些人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呢?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第一就是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第二类就是有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而不是中危或是低危人群。第三类是有动脉血栓风险的人群,比如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阿司匹林口服。这些人群是有明确的阿司匹林使用指征的,使用阿司匹林才会获益。


二、阿司匹林每天都吃有哪些获益?

阿司匹林只有有适应症才需要口服,那么口服阿司匹林以后,我们都会有哪些获益呢?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不可逆的和血小板结合,进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急性血栓事件发生,减少血小板参与的血栓事件的发生。所以阿司匹林主要用于二级预防,一级预防的指征也主要用于高危患者。阿司匹林的获益主要是减少心梗,脑梗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急性血栓事件,进而减少死亡等相关并发症。


三、阿司匹林口服有哪些风险?

既然不是一个每个人都需要口服的药物,也就意味着阿司匹林的口服和其他药物一样,也都有其相关副作用。阿司匹林口服以后,其主要副作用就是出血的相关风险,比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等。其次就是胃肠道反应以及阿司匹林哮喘、过敏、不耐受等等。也正因为如此,如果没有阿司匹林口服适应症的患者,不建议口服阿司匹林。


看懂了吗?阿司匹林虽然作用显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口服阿司匹林,而且如果没有口服阿司匹林的适应症,口服阿司匹林以后反而增加相关风险,没有获益。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很常用的药物之一,也有不少老年患者当做保健药品服用。实际上,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阿司匹林也不例外。所以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才应该服用。

哪些患者应该服用阿司匹林?带来的益处是什么呢?

1.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如冠心病、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或颈动脉斑块患者等。

这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是减少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

如高血压、糖尿病伴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严重慢性肾病患者,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等。

这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是避免发生发生心血管事件。

服用阿司匹林,存在哪些风险呢?该怎么办?

换句话说,就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平时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要及时诊治。

1.胃肠道反应

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如黑便等(这时应立即就医)。

为减少阿司匹林副作用,应注意服药方式。对于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饭前20-30分钟服用,而阿司匹林普通片,建议与餐同服。

2.出血

表现为皮肤青紫或出血点,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如出血轻微,可观察,出血量大,需及时就医。

3.哮喘

很少部分患者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诱发哮喘发作,这种情况,是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的。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和你所属人群类别、阿司匹林的剂型和剂量密切相关。

不同的人群类别,益处和风险不同

如果你属于普通人群,没有相关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等,也没有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未来10年无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那么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对你可能没有益处,只会带来风险,如胃黏膜损害引起的腹痛、消化道出血、溃疡,肝肾损害,尿酸异常等;如果你属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人群,益处目前不好评估,国内的主流观点认为有一级预防指针的患者应每日服用阿司匹林,但近来国外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效果持保守态度,他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阿司匹林带来的风险可能大于益处,故针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患者,建议在专科医师的评估下使用,应用指针为获益大于风险;如果你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人群,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益处是大于风险的,因为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9-25%,非致死性心梗可下降33%左右,非致死性脑梗可下降25%左右。


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益处和风险不同

阿司匹林有普通剂型和肠溶剂性两种规格。普通剂型在胃中溶解,对胃黏膜的损伤较大,肠溶剂性在肠道中溶解,对胃黏膜的损伤较小。故如果你服用的是肠溶剂型,相比于普通剂型,发生胃黏膜损害的风险相对较小,益处相对较多;如果服用的普通剂型,发生胃黏膜损害的风险则相对较高。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益处和风险不同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达到预防心梗、脑梗的作用,该剂量范围为75-150mg/日。不同的厂家,阿司匹林的规格不一样。有25mg一片的,有30mg一片的,有50mg一片的,也有100mg一片的。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如果你所服阿司匹林的规格为25-50mg之间,这对你也没有什么益处,因为服用阿司匹林受益的最低剂量为75mg。如果你服用的阿司匹林超过100mg,甚至超过150mg,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会增加,风险可能高于益处,因为超过该剂量范围的阿司匹林,不会增加抗血小板的效应,但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学莘


阿司匹林,其有效成分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临床常见用药。阿司匹林目前主要普通片、肠溶片、泡腾片等多种剂型,其中最主要的是肠溶片。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能阻止血栓形成,因此小剂量(75-100mg)的阿司匹林常被临床上做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类药物。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可用于发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服用阿司匹林哪些需要注意的?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是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也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也可出现过敏反应,多为易感者。因此,并不是每个中老年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适用症包括:

1.心肌梗死的一级二级预防。

2.脑梗死患者的一级二级预防。

3.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

4.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

5.血管成形术后。



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包括:

1.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2.血友病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3.易出血体质患者。

4.有阿司匹林和其他兹体类抗炎药物过敏史患者。

5.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

阿司匹林服用时,推荐使用肠溶片,因其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小。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