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潮州菜源於廣東潮州 (今潮汕) , 簡稱潮菜, 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與廣州菜、 客家菜並稱為粵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粵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 年上 海世博會上,潮府館展現以潮州菜為核心的潮汕文化,是廣東五館之一,。2017

年韓國麗水世博會上, 潮府館作為中國飲食唯一代表,潮州菜再次引起世人的關 注。潮州菜具有嶺南文化特色,主要有烹飪海鮮見長、鬱而不膩、葷菜素做、 湯菜鮮美、用料廣泛、刀工精巧、注重造型、口味清純、講究食療養生、輔以各 種佐料(醬碟)等特點,其中最大特點是借重海鮮、注重生猛清鮮。潮州菜主要的烹調法有:潮嘉 風月》。2.潮州菜 潮州菜源於廣東潮州 (今潮汕) , 簡稱潮菜, 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與廣州菜、 客家菜並稱為粵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粵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 年上 海世博會上,潮府館展現以潮州菜為核心的潮汕文化,是廣東五館之一,。2017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年韓國麗水世博會上, 潮府館作為中國飲食唯一代表,潮州菜再次引起世人的關 注。潮州菜具有嶺南文化特色,主要有烹飪海鮮見長、鬱而不膩、葷菜素做、 湯菜鮮美、用料廣泛、刀工精巧、注重造型、口味清純、講究食療養生、輔以各 種佐料(醬碟)等特點,其中最大特點是借重海鮮、注重生猛清鮮。潮州菜主要的烹調法有》、 獅 絨繡、釘金繡、 金絨混合繡、線 繡等品種 分抽通、刺繡、 補布、鉤針編結 四大類 分陳設瓷、日用 瓷、建築衛生瓷 和特種陶瓷等大 類 藝人江根影響較 大潮汕木雕題材廣泛、構圖飽滿、多層鏤空、 開元寺唐代木魚、 木雕 擅用金色、形神兼備 蟹簍潮繡浮雕藝術效果,色彩,針工細膩, 子頭》《安春鳥》《九 富於立體感 源於潮繡,產生於 1887 年,是從 龍屏風》《吹蕭引鳳》 高檔玻璃紗 《雙鳳朝牡 丹》檯布 釉下點褐彩瓷器, 《友抽紗紡織物上抽秀勾結多花紋圖樣的 藝術品 制瓷歷史悠久,潮州素有“中國瓷 都”之城,積澱深厚 刀法精細, 常有大塊空白, 各種物 象圖紋少有雷同, 南北、 中外特色潮州陶瓷誼通花瓶》、《雙福瓷 花籃》《天球瓶》和堆 雕花瓶系列等潮汕剪紙各種飾品等

的結合,流派眾多 鄉土氣息濃厚, 以竹作架, 用絹綢 林樂笙作品:安春鳥》《九 富於立體感 源於潮繡,產生於 1887 年,是從 龍屏風》《吹蕭引鳳》 高檔玻璃紗 《雙鳳朝牡 丹》檯布 釉下點褐彩瓷器, 《友抽紗紡織物上抽秀勾結多花紋圖樣的 藝術品 制瓷歷史悠久,潮州素有“中國瓷 都”之城,積澱深厚 刀法精細, 常有大塊空白, 各種物 象圖紋少有雷同, 南北、 中外特色潮州陶瓷誼通花瓶》、《雙福瓷 花籃》《天球瓶》和堆 雕花瓶系列等潮汕剪紙各種飾品等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的結合,流派眾多 鄉土氣息濃厚, 以竹作架, 用絹綢 林樂笙作品》、《水漫金山寺》 《九曲黃河陣》等 清康熙年間南澳總兵 《慶壽圖》屏風金漆 畫,《潮州八景》潮汕花燈裱成空心人物, 表面淡施粉彩, 描 繪衣飾 以紅、黑或素做底色,金粉,或摻至少有 400 多年 歷史 主要用於建築雕 梁畫棟的裝飾及 神龕、櫥櫃、屏 風、饌盒、茶盤 等 手法與木雕相漆畫銀粉或其他色彩作顏料,金碧輝 煌,古樸典雅以造型繪畫為基礎, 運用剪裁的瓷潮汕嵌瓷片鑲嵌在屋脊、 簷下照壁的建築裝 飾藝術汕頭媽嶼天后廟、 揭陽 蓮花精設似,選材廣泛, 注重對稱,色彩 鮮豔明快,

(四)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互相影響、 互相吸收而逐漸形成的。下面從歲時節俗、生活習俗、信仰習俗、其他習俗這幾 部分進行簡要的闡述。

1.歲時節俗 潮汕地區大部分節俗與其他地區中國傳統節俗類似, 同時也融入了潮汕地區 獨有的地域特色,形成一些獨有的特色。(詳見表四) 表四:水漫金山寺》 《九曲黃河陣》等 清康熙年間南澳總兵 《慶壽圖》屏風金漆 畫,《潮州八景》潮汕花燈裱成空心人物, 表面淡施粉彩, 描 繪衣飾 以紅、黑或素做底色,金粉,或摻至少有 400 多年 歷史 主要用於建築雕 梁畫棟的裝飾及 神龕、櫥櫃、屏 風、饌盒、茶盤 等 手法與木雕相漆畫銀粉或其他色彩作顏料,金碧輝 煌,古樸典雅以造型繪畫為基礎, 運用剪裁的瓷潮汕嵌瓷片鑲嵌在屋脊、 簷下照壁的建築裝

揭陽 蓮花精設似,選材廣泛, 注重對稱,色彩 鮮豔明飾藝術汕頭媽嶼天后廟、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快,

(四)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互相影響、 互相吸收而逐漸形成的。下面從歲時節俗、生活習俗、信仰習俗、其他習俗這幾 部分進行簡要的闡述。

1.歲時節俗 潮汕地區大部分節俗與其他地區中國傳統節俗類似, 同時也融入了潮汕地區 獨有的地域特色,形成一些獨有的特色。(詳見表四) 表四》)和„畛域?(《文選薛注》)的古義)。營老爺是一種祭祀活動,在晚上進行,村裡的青壯年會抬著八抬大轎,抬著 老爺在村裡的大路和小巷遊行,隊伍龐大,隊伍包括標手(扛標旗)、牌手(舉 牌)、轎伕,樂手組成。一般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在一個鎮內每日一村各村輪 流進行。祈求今年風調雨順,全村平安。營大老爺由鄉閭的伯公祭祀發展而來,為鄉間社神的祭祀,本來只是一種宗 教儀式,後來由於在祭祀過程出現了某種社會組織形式增加了其他的功能。潮汕各地的大老爺名目眾多。其中有進入朝廷規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關 爺、媽祖等等;有佛道諸神,如南極大帝、玄天上帝、呂祖等;更多的是民間創 設奉祀的雜神,如三山國王、安濟聖王、雙忠聖工、雨仙爺、水仙爺、龍尾爺、 珍珠娘等。除了營老爺,潮汕信仰習俗中,還有包括觀神、賽神、祈雨等活動。4.其他習俗 潮汕還有眾多其他習俗,如婚姻習俗、喪葬習俗、禮儀習俗等,各業也有自 身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各種行業習俗,內容豐富,暫不贅述。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五)語言文學 語言是潮汕文化最具區別性特徵的元素,隨著潮汕地區對外交流的增強,潮 汕人移民海外並融入當地文化,潮汕話成為區別群體身份越來越重要判別標準。潮汕方言是連接全世界潮人,凝聚潮人力量的重要紐帶。潮州方言(Teochew),即潮州話、潮汕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語 系次方言,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樸典雅,詞彙豐富,語法 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與其他語言有很大區別。在歷史的長河中, 潮汕地區誕生了眾多以潮汕方言為載體的優秀文學樣式及 藝術作品。 1.潮州歌冊 潮州歌冊是潮汕最流行的說唱文學,從彈詞演變而來。潮州歌冊由潮汕方言 編寫,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為七字句,四句為一組,押韻以組為單位。它是在 潮汕資本主義經濟從萌芽到發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對於文化生活迫切需求的 情況下產生的,其文化價值和審美情趣主要體現在反映政治道德、風物人情、階 級矛盾上。以往深受潮汕婦女喜歡,但現在唱歌冊的人越來越少。2.民間文學 潮汕民間文學主要以民間故事口頭流傳的形式存在,數量眾多,具有濃郁的 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 關於歷史人物的傳說很多,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 值及歷史文化價值。但目前散佚各地,需抓緊進行採集與整理工作,防止失傳。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月容夫人的傳說》 《鴛鴦鐵屐桃》 《夢龍滌瓜》 等。3.潮州歌謠 潮州歌謠大多以表現日常生活和農事活動為主,將知識性與趣味性、堆砌與 靈動結合起來,在居民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是傳播知識、陶冶情趣、日常活動 的重要方式。潮汕歌謠在內容形式上主要包括情歌、生活歌、滑稽歌、敘事歌、儀式歌、 兒歌、過番歌這七種。代表作品有《搖鼓叮咚聲》、 《天頂一條虹》、 《天烏烏》 4.潮汕民諺 潮汕民諺大多是經過提煉的韻語和短句, 多數使用方言口語創作, 音節明快, 易上口。在內容上,農諺豐富,商業諺語多而精闢,事理類民諺佔很大比重。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六)曲藝文化 潮汕曲藝文化根植於潮汕大地,以服務於潮人生活為目的,聲腔和語言均具 潮汕風味,與潮人生活緊密相連,是潮汕大地上誕生的一朵奇葩。潮汕曲藝最傑出的代表主要集中體現在潮劇,潮樂及潮汕歌舞這三方面。

1.潮劇 潮劇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以 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及獨特的表演形式, 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 外。潮劇是潮汕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人之間情誼的重要紐 帶。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是一個已有 4 4 0 多年曆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崑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 民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間藝術,如潮語、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潮繡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有劇目與潮人及其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聲腔、 語言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表演藝術和舞臺藝術別具一格,注重小、佻、俐、巧的表演等特點。潮劇著名的傳統劇目有,長戲《荔鏡記》 《蘇六娘》,摺子戲《掃窗會》 《蘆林會》《辯本》《鬧釵》《刺梁驥》《鬧開封》《龍井渡口》《桃花渡口》等。2017 年 5 月 20 日,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在廣州成立“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在一大批潮劇藝術家的努力 下,潮劇也不斷創新,融入更多新素材新元素,出現了一大批諸如《雅娘》《唐 詩宋詞》 這樣的優秀現代潮劇作品, 湧現了像張怡凰、 鄭健英等優秀表演藝術家。揭陽市揭東縣 “小梅花潮劇團” 的出現引起人們對潮劇藝術的發展寄予更多的關 注與展望。2.


潮樂主要流行於潮汕地區及福建部分地區,是古老的民間樂種之一,中原古潮樂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樂傳入潮汕地區後,受方言、民情影響,與當地民間曲調相互滲透,並吸收弋陽 腔、崑曲、漢調、秦腔、道調和法曲,溶合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潮州音樂。特色樂器有二絃、嗩吶和深波。二絃聲音尖亮高亢,是弦詩樂的主奏樂器。深波是寬邊大鑼, 用軟槌擊奏, 音色渾圓純厚。此外還有椰胡、 揚琴、 小三絃等。

潮樂分廣場樂和室內樂兩大類:文選薛注》)的古義)。營老爺是一種祭祀活動,在晚上進行,村裡的青壯年會抬著八抬大轎,抬著 老爺在村裡的大路和小巷遊行,隊伍龐大,隊伍包括標手(扛標旗)、牌手(舉 牌)、轎伕,樂手組成。一般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在一個鎮內每日一村各村輪 流進行。祈求今年風調雨順,全村平安。營大老爺由鄉閭的伯公祭祀發展而來,為鄉間社神的祭祀,本來只是一種宗 教儀式,後來由於在祭祀過程出現了某種社會組織形式增加了其他的功能。潮汕各地的大老爺名目眾多。其中有進入朝廷規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關 爺、媽祖等等;有佛道諸神,如南極大帝、玄天上帝、呂祖等;更多的是民間創 設奉祀的雜神,如三山國王、安濟聖王、雙忠聖工、雨仙爺、水仙爺、龍尾爺、

珍珠娘等。除了營老爺,潮汕信仰習俗中,還有包括觀神、賽神、祈雨等活動。4.其他習俗 潮汕還有眾多其他習俗,如婚姻習俗、喪葬習俗、禮儀習俗等,各業也有自 身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各種行業習俗,內容豐富,暫不贅述。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潮汕民俗,曲藝,文學文化

(五)語言文學 語言是潮汕文化最具區別性特徵的元素,隨著潮汕地區對外交流的增強,潮 汕人移民海外並融入當地文化,潮汕話成為區別群體身份越來越重要判別標準。潮汕方言是連接全世界潮人,凝聚潮人力量的重要紐帶。潮州方言(Teochew),即潮州話、潮汕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語 系次方言,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樸典雅,詞彙豐富,語法 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與其他語言有很大區別。在歷史的長河中, 潮汕地區誕生了眾多以潮汕方言為載體的優秀文學樣式及 藝術作品。


1.潮州歌冊 潮州歌冊是潮汕最流行的說唱文學,從彈詞演變而來。潮州歌冊由潮汕方言 編寫,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為七字句,四句為一組,押韻以組為單位。它是在 潮汕資本主義經濟從萌芽到發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對於文化生活迫切需求的 情況下產生的,其文化價值和審美情趣主要體現在反映政治道德、風物人情、階 級矛盾上。以往深受潮汕婦女喜歡,但現在唱歌冊的人越來越少。2.民間文學 潮汕民間文學主要以民間故事口頭流傳的形式存在,數量眾多,具有濃郁的 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 關於歷史人物的傳說很多,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 值及歷史文化價值。但目前散佚各地,需抓緊進行採集與整理工作,防止失傳。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月容夫人的傳說》 《鴛鴦鐵屐桃》 《夢龍滌瓜》 等。3.潮州歌謠 潮州歌謠大多以表現日常生活和農事活動為主,將知識性與趣味性、堆砌與 靈動結合起來,在居民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是傳播知識、陶冶情趣、日常活動 的重要方式。潮汕歌謠在內容形式上主要包括情歌、生活歌、滑稽歌、敘事歌、儀式歌、 兒歌、過番歌這七種。代表作品有《搖鼓叮咚聲》、 《天頂一條虹》、 《天烏烏》 4.潮汕民諺 潮汕民諺大多是經過提煉的韻語和短句, 多數使用方言口語創作, 音節明快, 易上口。在內容上,農諺豐富,商業諺語多而精闢,事理類民諺佔很大比重。

(六)曲藝文化 潮汕曲藝文化根植於潮汕大地,以服務於潮人生活為目的,聲腔和語言均具 潮汕風味,與潮人生活緊密相連,是潮汕大地上誕生的一朵奇葩。潮汕曲藝最傑出的代表主要集中體現在潮劇,潮樂及潮汕歌舞這三方面。 1.潮劇 潮劇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以 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及獨特的表演形式, 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 外。潮劇是潮汕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人之間情誼的重要紐 帶。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是一個已有 4 4 0 多年曆史的古老劇種,主要吸收了弋陽、崑曲、梆子、皮黃等特長,結合本地 民

間藝術,如潮語、潮州音樂、潮州歌冊、潮繡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有劇目與潮人及其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聲腔、 語言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表演藝術和舞臺藝術別具一格,注重小、佻、俐、巧的表演等特點。潮劇著名的傳統劇目有,長戲《荔鏡記》 《蘇六娘》,摺子戲《掃窗會》 《蘆林會》《辯本》《鬧釵》《刺梁驥》《鬧開封》《龍井渡口》《桃花渡口》等。2017 年 5 月 20 日,潮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在廣州成立“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在一大批潮劇藝術家的努力 下,潮劇也不斷創新,融入更多新素材新元素,出現了一大批諸如《雅娘》《唐 詩宋詞》 這樣的優秀現代潮劇作品, 湧現了像張怡凰、 鄭健英等優秀表演藝術家。揭陽市揭東縣 “小梅花潮劇團” 的出現引起人們對潮劇藝術的發展寄予更多的關 注與展

.潮樂 潮樂主要流行於潮汕地區及福建部分地區,是古老的民間樂種之一,中望。2

原古 樂傳入潮汕地區後,受方言、民情影響,與當地民間曲調相互滲透,並吸收弋陽 腔、崑曲、漢調、秦腔、道調和法曲,溶合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潮州音樂。特色樂器有二絃、嗩吶和深波。二絃聲音尖亮高亢,是弦詩樂的主奏樂器。深波是寬邊大鑼, 用軟槌擊奏, 音色渾圓純厚。此外還有椰胡、 揚琴、 小三絃等。

潮樂分廣場樂和室內樂兩大類》《西遊記》為藍本引伸出的雜神的供奉也所在多有。4. 佛教:

供奉以釋迦摩尼為主的諸佛和以觀音為代表的諸菩薩及諸羅漢、 護法神以及本地歷史上的一些高僧。除此,還有上一世紀

八、九十年代直接從東

南亞請來的一些南傳佛教的佛像,如潮州的泰佛殿、汕頭市區金銀島的四面佛、 惠來的玉佛殿等。5. 基督教:

大體上是鴉片戰爭後傳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一些派別。教徒人數增加迅速,宗教活動正規。6. 行業祖師神:

如木匠供魯班,花農供水鮮花娘娘,紡織工人供奉軒轅和 嫘祖、黃道婆,茶商供陸羽,藥行醫者奉孫思邈,商業供趙公元帥和關羽等。7. 其他宗教:

還有最近流行在海外潮汕人間比較流行的德教等。此外如伊 斯蘭教等雖曾傳入本區,但影響甚微。整體上潮汕宗教呈現出宗教門類齊全、信眾投入超常、神明世俗化、非宗教 化 (各宗教之間界限模糊, 許多宗教習俗融在一起) 、 虔誠心理強烈 (逢神必拜) 、 極富創新、利用精神等特點。潮人宗教信仰所之所以具有上述諸多特點,究其根源頗為複雜。如自然地 理環境的因素,依山傍海,山地平原交錯,河流密佈,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生活 其中的不同人群,使各種自然神靈有了孕生的前提;又如“省尾國腳”長期遠離 國家政治、 文化中心的人文環境,使得各種信仰很幸運地躲過種種政治風暴的衝 刷而得以沉積下來; 而本地人口構成中絕大部分原是不同時期於境外不同區域遷 來的移民, 他們分別帶來了原住地的神靈;亦農亦商或捕魚於海等多樣的求生方 式,客觀上使人們具有多樣化的神靈需求;加之,上世紀 80 年代之後,本區經 濟發展迅速, 百姓比較富裕, 有能力為宗教事務投資, 這就使其搞起有關活動來, 轟轟烈烈,有聲有色,從而為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耕田如繡花” 這是潮汕人做事精細性格的生動比喻,也是對潮汕 (八)農耕文化

農業最為 形象的概括;潮汕靠海,地勢平坦,且人多地乏,獨特的自然環境及歷史文化變 遷,形成了潮汕獨特的農耕文化。潮汕農耕最突出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精耕細作”,而且潮汕人把這四個字在 農業生產中發揮到極致。潮汕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精耕細作的品質,在長期的運作 中逐步形成輪作、間作、混作和套作等一系列耕地制度。根據不同情況採用多種 不同的耕作方法與管理技術,善於開拓利用五旁地(溝旁、池旁、路旁、屋旁、 堤旁)種植農作物相互間優化組合,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間。同時注重優選良種。

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 潮汕人根據生產農業經驗, 總結形成了眾多科學內涵豐富、 文學價值高、 地方特色明顯的農諺。可以從這些農業中蠡測出潮汕農耕文化的特 點。潮汕地區地跨熱帶和亞熱帶兩種自然氣候形態, 在自然和人文的雙重作用下, 形成眾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及與之相關的文化典故等 (九)潮商文化 潮商是潮州商人(亦稱潮汕商人)的簡稱,它是中國傳統三大商幫(另兩個 為徽商和晉商)之一,其淵源可追溯至明代(如表五),歷久不衰、影響深廣。相 對其他地區的商人,潮商有更高的世界性聲譽。世界傑出華商協會公佈的“2017 年全球華商富豪 500 強” , 著名潮商李嘉誠以 1794 億元資產名列榜首, 而前 200 名富豪中潮商就有 20 名,佔 10%。潮商是全球華商中最有影響力的族群。表五:

潮商形成歷史一覽表 年代 唐宋 重要事件潮汕航海歷史悠久:

福建-潮州-廣 州航道成為潮汕與外部世界聯繫 的主要通道 明實行“海禁”政策,潮汕海商為了影響範圍潮汕—南海西部的西 洋航線(唐),潮汕— 日本航道(宋) 東洋及菲律賓等部分 南洋地區 西南行:

自南澳取西南代表人物—— 林道乾(澄海)張 璉、林鳳(饒平) 吳平(南澳)明朝生存和自身利益, 組織海寇武裝商 人集團進行海上貿易 清雍正,紅頭船漂洋過海,“潮商” 問世, 並逐漸響徹海內外; 康熙四方向,藉助東北季風, 經南海諸島再西南行, 可抵馬來半島與新加 坡(即馬辰); 而直達天津。鄭達、鄭信(祖 籍澄

、陳旭年(海 陽)等清朝十七年(1708), 潮汕各縣在蘇商號 捐資, 海)、沈以 成

在蘇州重建潮州會館, 標誌著潮商開始有了完善的商幫組織。東北行:

經福建、江浙鄭智勇、張煜南 1860 年汕頭開埠,是“遠東„惟一 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恩格斯 語),出現第潮汕移民高潮,契約 華工與自由移民共存 控制“汕-香-暹-叻國際 貿易圈”,以泰國為中 心, 影響整個南洋地區 兄弟、餘有進、 陳慈利家族、陳 弼臣、謝慧如、 謝易初、高繩芝 等 李嘉誠、陳偉南、明末清初民國及改潮商對香港的國際貿易自由港地民國時期的中國、 二戰

革開放前位情有獨鍾, 實現了家族企業的多 元化和國際化; 海外潮商在印支戰 亂期間遭受劫難, 被迫流離, 遍及 歐、美、澳等地,重新創業 潮商在改革開放中走出本土, 抓住 機遇,闖珠三角,入滬寧杭,挺進 中原後逐步在港澳影響加 大、 印支戰亂後向世界 各地擴散庒世平、楊受成、 林百欣、張恭榮、 林樂文、鄭暉、 謝國民等 黃光裕、李澤鉅、 李澤楷、朱孟依、改革開放 至今全世界鄭通亮、馬化騰、 李東生、黃茂如、 黃俊欽等潮商的文化特質可以用五個字進行概括:

精(精打細算)、拼(冒險開拓精 神)、信(講求信義)、義(建立在同鄉關係上的團結凝聚)、親(根親觀念強, 回報家鄉)。潮商會:

早在清朝時期,為維護共同的利益、溝通商業信息等原因,在全國 各地組建了商會性質的潮州會館;近年來隨著潮商勢力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 潮商會組織成立,目前全世界潮商社團組織約 100 多個,遍及世界各地,促進潮 商向前發展。2017 年 5 月由國內外 20 個潮人商會和潮人聯誼會共同發起召開潮商大會的 倡議,並商定首屆潮商大會在汕頭召開,今後每兩年召開一次,由各地潮汕商會 輪流承辦。截止到 2017 年,潮商大會已經舉行了四屆;目前潮商大會是潮商群 體中最具影響力的組織會議之一。(十)華僑文化 潮汕人最早是從中原地區遷移到廣東一帶,定居於海邊,因善於外出打拼及 經商,現分佈海外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潮汕流行“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的 說法。據有關部門估計,海外有華人華僑 5000 萬,而潮汕人有 1000 多萬,約佔 20%。在歷史上共出現三次重要的潮汕海外移民浪潮:

第一次大規模的潮汕移民出現在明代,由於明朝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間

進行海上貿易,“以海為生”的潮汕人為了生存及自身利益,叛逆東南逃, 這部分人成為潮汕移民的先驅。

第二次移民浪潮出現在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放寬海上貿 易政策,潮汕貿易發展迅速,潮汕人紛紛乘紅頭船出海,海外逐漸形成潮人居住 區,在國內也形成一大批著名僑鄉;樟林港、紅頭船、針路圖等是這段潮人過番 歷史最鮮明的寫照及記憶。第三次移民浪潮出現在近代, 是潮汕移民的高潮, 當時主要受西方列強侵略, 汕頭開埠通商, 契約華工及自由組成了這次移民高潮的主體。這次移民高潮影響 巨大,初步奠定了現在潮人遍全球的格局。潮汕移民歷史長,人數多,分佈廣。目前海外潮人遍佈世界五大洲,五十多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東南亞的潮汕華僑人數最多,80%以上的海外潮人分佈在東 南亞各國,其中泰國人數最多,其次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越南、柬埔寨、 老撾、菲律賓等國

家和地區;在歐美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等 國;此外在澳洲、巴西、新西蘭等國也有相當多潮人聚集。

1.僑批文化 僑批文化是潮人移民史、 創業史及廣大僑胞對所在國和祖國經濟社會發展所 作貢獻的歷史真實見證。潮汕的“僑批”專指海外潮人通過民間渠道寄回國內, 連帶家書或簡單附言的匯款;近年來重新被發現的大量潮汕“僑批”,因其數量 之眾,歷史文化價值之深,引起了國內外對潮汕“僑批”文化及潮人過番史的再 次關注與研究。潮汕“僑批”分為僑批信和僑批款,僑批信指僑民寄回國內的家書或簡單附 言, 僑批款指寄回國內的匯款, 其內容無不反映了海外潮人難以抗拒的故土情結。僑批局:

它是在 19 世紀水客業的基礎上產生的 ,隨著僑批業務的增加在當 時的各種客觀條件下逐漸發展起來 ,於 20 世紀 30 年代前後形成了功能齊全、 縱橫交錯的經營網絡。僑批局按功能可分為收攬局、中轉局、投遞局三種基本類 型:

按規模及經營網絡又可分為大、中、小型三類批局。各類批局各具特點 , 共同構成了僑批的經營網絡 。潮汕僑批局對當時潮汕地區經濟的影響很大。2.著名的潮人社團組織 潮汕人根親觀念強,講求信義,海外潮人團結合作,建立各種同鄉會及社團 組織,相互合作,共同維護潮人團體利益;經過長期的發展,現在有一百個同鄉 會、會館、商會、聯誼會等潮汕社團組織分佈在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都分佈在 國外。影響力較大的有泰國潮州會館、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新加坡潮州八

邑會館、法國潮州會館、香港潮州商會、香港潮州會館、澳洲潮州同鄉會等;這 些社團組織在維護當地潮人利益,促進潮人合作團結,提高潮人影響力及地位等 方面具有重大貢獻。國際潮團聯誼會年會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潮人組織, 是世界潮人大團 結、大發展的標誌。由馬來西亞馬潮聯會(即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首先倡 議,得到了世界各地潮人的響應。年會每兩年舉行一次,首屆年會由香港潮州總 會主辦,年會宗旨是聯絡同鄉,促進聯繫。截止到 2017 年,年會總舉行了 13 屆。3.世界潮人慈善 潮人事業取得成就後, 積極投身於各種公益慈善事業, 回報家鄉, 回報社會。歷史上潮汕華僑對潮汕地區乃至國家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都有傑出的貢獻。從近 代的印尼華僑張煜南兄弟集資興建潮汕鐵路, 泰國潮僑高繩芝創辦汕頭開明電燈 公司和自來水公司, 到近代的李嘉誠捐資建設汕頭大學,莊世平捐資建設眾多醫 院、 學校、 體育館、 圖書館等。再到現代新生代潮人精英施斌 (王老吉董事長) , 馬化騰,黃光裕等人得慈善義舉。潮汕善堂是潮汕地區帶有民間信仰色彩的民間慈善機構。目前, 全國只有潮 汕地區附近以及潮人聚居的地方才存在這種已融合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間慈善機 構。這種組織形式也被當地人認為是他們潮人獨特文化,並已成為潮人自我認同 的重要內容之一。潮汕善堂不僅分佈在潮汕本地, 還分佈在世界潮人聚居的地區, 是世界潮人進行慈善義舉的重要機構,也是成為團結聯繫潮僑與故鄉、祖國的重 要紐帶之一。第四章“號脈”

一、潮汕文化歷史地位從上面對潮汕文化內涵特點、發展過程、文化構成要素及具體文化內容的分 析可以看出,潮汕文化具有極強的融合能力和擴散能力。在融合能力上, 潮汕文化源於中原和江浙文化, 但中原文化一經傳入, 便會

被潮汕文化所融化而創造出不遜於中原, 甚至超過中原的奇蹟。如潮州工夫茶, “粵素不產茶,所給皆閩產”,但潮汕人所製作的工夫茶卻舉世聞名。又如潮劇 原是從南戲脫胎,經過數百年的改進和提高,現已是中國特有劇種。此外潮樂和 潮州大鑼鼓也是如此; 在擴散能力上, 潮汕水網密佈, 對外交流頻繁, 華僑眾多, 潮汕文化通過這些渠道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潮汕文化在國內外具有相當的影響而具有一定的歷史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 幾方面:

從經濟發展史上來說:

在農業方面,潮汕的農業向來以園藝式耕作技術和高 產聞名於世;在手工業方面,潮汕著名的產品和產業更是不勝枚舉,上面已作詳 細分析,從潮繡、木雕、

陶瓷,到潮菜,眾多工藝技術飲譽海內外;在商業上, 潮商是中國三大傳統商幫之一,歷史悠久,且經久不衰,近年來呈現不斷壯大的 趨勢,在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相當的國際地位。在對外關係上, 潮汕對外貿易和潮人海外創業活動對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經 濟發展都起過作用,影響深遠。此外,潮商及汕頭(樟林)在中國海上貿易史的 地位不容忽視。在政治鬥爭史上, 潮汕歷代發生的政治事件有不少是全國政治鬥爭的反映或 續演。從宋末的抗元, 到黃岡丁未起義, 到南昌起義的進駐潮汕, 無一不是如此。在潮汕名賢方面,潮汕當地不但名賢輩出,先後出現“前八賢”“後八賢” 羅大綱、丁日昌等大批名賢;也是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的重要基地,出現“十相 留聲”,“韓公治潮”,王陽明,

,林則徐等事蹟及文化。 蘇軾

二、潮汕文化發展挑戰現今潮汕文化發展面臨一系列挑戰,主要來自於內在和外在兩方面: 從內在方面:首先是對潮汕傳統文化的挖掘、研究、整理、宣傳不足,潮汕 文化應有的地位未引起社會的關注與認同, 如潮汕在海上絲路的地位就一直未受 到重視與正當的評價。從上個世紀 90 年代開始,以饒宗頤教授為代表的一大批 文化學者開創“潮學”研究,出現如饒宗頤、黃挺等對潮汕文化頗有造詣的文化 學者,但潮汕文化還需不斷地進行研究宣傳,以提升其影響力和地位。此外,近

年來由於人們文化保護意識的薄弱及一些短視行為, 眾多文化遺存及文化傳統受 到較為嚴重破壞。從外在方面:

挑戰主要來自於社會發展變革、西方文化衝擊及浮躁的市場 經濟影響;隨著熟悉潮汕人文歷史掌故的老一輩人逝去,年輕一代能瞭解、熟悉 潮汕文化根底的人越來越少;同時,隨著教育普遍使用普通話,潮汕話中那些富 有特色、具有“語言化石”意義的表達方式正在逐漸消失;除了有政府扶持的大 型演出團體和研究機構能

在市場經濟中求得生存、保持繁榮之外,過去遍及縣鎮 的潮劇潮藝潮樂演出已應者寥寥,隊伍萎縮;城鎮改造有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現 代化的傾向,把物質形態的潮汕文化連根拔起;過去“四點金”、“下山虎”等 傳統建築樣式在現代新建的民居已很少。

第五章“展望”儘管存在著諸多挑戰, 但潮汕文化畢竟有深厚的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其發 展前景仍然是光明的。潮汕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不僅出自社會發展繁榮的客觀需 要,更由於它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揭陽潮人城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項目定位於打造潮汕文化休閒旅遊度假 聖地,潮汕文化是整個項目的靈魂,也是最核心的資源要素之一。近年來,我國 類似的文化旅遊發展迅速,湧現出諸西安曲江新區、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杭州 宋城等一大批文化旅遊集團及

成功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