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潮州菜源于广东潮州 (今潮汕) , 简称潮菜, 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与广州菜、 客家菜并称为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 年上 海世博会上,潮府馆展现以潮州菜为核心的潮汕文化,是广东五馆之一,。2017

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上, 潮府馆作为中国饮食唯一代表,潮州菜再次引起世人的关 注。潮州菜具有岭南文化特色,主要有烹饪海鲜见长、郁而不腻、荤菜素做、 汤菜鲜美、用料广泛、刀工精巧、注重造型、口味清纯、讲究食疗养生、辅以各 种佐料(酱碟)等特点,其中最大特点是借重海鲜、注重生猛清鲜。潮州菜主要的烹调法有:潮嘉 风月》。2.潮州菜 潮州菜源于广东潮州 (今潮汕) , 简称潮菜, 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与广州菜、 客家菜并称为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 年上 海世博会上,潮府馆展现以潮州菜为核心的潮汕文化,是广东五馆之一,。2017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上, 潮府馆作为中国饮食唯一代表,潮州菜再次引起世人的关 注。潮州菜具有岭南文化特色,主要有烹饪海鲜见长、郁而不腻、荤菜素做、 汤菜鲜美、用料广泛、刀工精巧、注重造型、口味清纯、讲究食疗养生、辅以各 种佐料(酱碟)等特点,其中最大特点是借重海鲜、注重生猛清鲜。潮州菜主要的烹调法有》、 狮 绒绣、钉金绣、 金绒混合绣、线 绣等品种 分抽通、刺绣、 补布、钩针编结 四大类 分陈设瓷、日用 瓷、建筑卫生瓷 和特种陶瓷等大 类 艺人江根影响较 大潮汕木雕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多层镂空、 开元寺唐代木鱼、 木雕 擅用金色、形神兼备 蟹篓潮绣浮雕艺术效果,色彩,针工细腻, 子头》《安春鸟》《九 富于立体感 源于潮绣,产生于 1887 年,是从 龙屏风》《吹萧引凤》 高档玻璃纱 《双凤朝牡 丹》台布 釉下点褐彩瓷器, 《友抽纱纺织物上抽秀勾结多花纹图样的 艺术品 制瓷历史悠久,潮州素有“中国瓷 都”之城,积淀深厚 刀法精细, 常有大块空白, 各种物 象图纹少有雷同, 南北、 中外特色潮州陶瓷谊通花瓶》、《双福瓷 花篮》《天球瓶》和堆 雕花瓶系列等潮汕剪纸各种饰品等

的结合,流派众多 乡土气息浓厚, 以竹作架, 用绢绸 林乐笙作品:安春鸟》《九 富于立体感 源于潮绣,产生于 1887 年,是从 龙屏风》《吹萧引凤》 高档玻璃纱 《双凤朝牡 丹》台布 釉下点褐彩瓷器, 《友抽纱纺织物上抽秀勾结多花纹图样的 艺术品 制瓷历史悠久,潮州素有“中国瓷 都”之城,积淀深厚 刀法精细, 常有大块空白, 各种物 象图纹少有雷同, 南北、 中外特色潮州陶瓷谊通花瓶》、《双福瓷 花篮》《天球瓶》和堆 雕花瓶系列等潮汕剪纸各种饰品等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的结合,流派众多 乡土气息浓厚, 以竹作架, 用绢绸 林乐笙作品》、《水漫金山寺》 《九曲黄河阵》等 清康熙年间南澳总兵 《庆寿图》屏风金漆 画,《潮州八景》潮汕花灯裱成空心人物, 表面淡施粉彩, 描 绘衣饰 以红、黑或素做底色,金粉,或掺至少有 400 多年 历史 主要用于建筑雕 梁画栋的装饰及 神龛、橱柜、屏 风、馔盒、茶盘 等 手法与木雕相漆画银粉或其他色彩作颜料,金碧辉 煌,古朴典雅以造型绘画为基础, 运用剪裁的瓷潮汕嵌瓷片镶嵌在屋脊、 檐下照壁的建筑装 饰艺术汕头妈屿天后庙、 揭阳 莲花精设似,选材广泛, 注重对称,色彩 鲜艳明快,

(四)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吸收而逐渐形成的。下面从岁时节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其他习俗这几 部分进行简要的阐述。

1.岁时节俗 潮汕地区大部分节俗与其他地区中国传统节俗类似, 同时也融入了潮汕地区 独有的地域特色,形成一些独有的特色。(详见表四) 表四:水漫金山寺》 《九曲黄河阵》等 清康熙年间南澳总兵 《庆寿图》屏风金漆 画,《潮州八景》潮汕花灯裱成空心人物, 表面淡施粉彩, 描 绘衣饰 以红、黑或素做底色,金粉,或掺至少有 400 多年 历史 主要用于建筑雕 梁画栋的装饰及 神龛、橱柜、屏 风、馔盒、茶盘 等 手法与木雕相漆画银粉或其他色彩作颜料,金碧辉 煌,古朴典雅以造型绘画为基础, 运用剪裁的瓷潮汕嵌瓷片镶嵌在屋脊、 檐下照壁的建筑装

揭阳 莲花精设似,选材广泛, 注重对称,色彩 鲜艳明饰艺术汕头妈屿天后庙、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快,

(四)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互相影响、 互相吸收而逐渐形成的。下面从岁时节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其他习俗这几 部分进行简要的阐述。

1.岁时节俗 潮汕地区大部分节俗与其他地区中国传统节俗类似, 同时也融入了潮汕地区 独有的地域特色,形成一些独有的特色。(详见表四) 表四》)和„畛域?(《文选薛注》)的古义)。营老爷是一种祭祀活动,在晚上进行,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 老爷在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 牌)、轿夫,乐手组成。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 流进行。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全村平安。营大老爷由乡闾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为乡间社神的祭祀,本来只是一种宗 教仪式,后来由于在祭祀过程出现了某种社会组织形式增加了其他的功能。潮汕各地的大老爷名目众多。其中有进入朝廷规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关 爷、妈祖等等;有佛道诸神,如南极大帝、玄天上帝、吕祖等;更多的是民间创 设奉祀的杂神,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双忠圣工、雨仙爷、水仙爷、龙尾爷、 珍珠娘等。除了营老爷,潮汕信仰习俗中,还有包括观神、赛神、祈雨等活动。4.其他习俗 潮汕还有众多其他习俗,如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礼仪习俗等,各业也有自 身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业习俗,内容丰富,暂不赘述。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五)语言文学 语言是潮汕文化最具区别性特征的元素,随着潮汕地区对外交流的增强,潮 汕人移民海外并融入当地文化,潮汕话成为区别群体身份越来越重要判别标准。潮汕方言是连接全世界潮人,凝聚潮人力量的重要纽带。潮州方言(Teochew),即潮州话、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语 系次方言,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 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有很大区别。在历史的长河中, 潮汕地区诞生了众多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的优秀文学样式及 艺术作品。 1.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是潮汕最流行的说唱文学,从弹词演变而来。潮州歌册由潮汕方言 编写,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组,押韵以组为单位。它是在 潮汕资本主义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对于文化生活迫切需求的 情况下产生的,其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反映政治道德、风物人情、阶 级矛盾上。以往深受潮汕妇女喜欢,但现在唱歌册的人越来越少。2.民间文学 潮汕民间文学主要以民间故事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数量众多,具有浓郁的 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说很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及历史文化价值。但目前散佚各地,需抓紧进行采集与整理工作,防止失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月容夫人的传说》 《鸳鸯铁屐桃》 《梦龙涤瓜》 等。3.潮州歌谣 潮州歌谣大多以表现日常生活和农事活动为主,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堆砌与 灵动结合起来,在居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传播知识、陶冶情趣、日常活动 的重要方式。潮汕歌谣在内容形式上主要包括情歌、生活歌、滑稽歌、敘事歌、仪式歌、 儿歌、过番歌这七种。代表作品有《摇鼓叮咚声》、 《天顶一条虹》、 《天乌乌》 4.潮汕民谚 潮汕民谚大多是经过提炼的韵语和短句, 多数使用方言口语创作, 音节明快, 易上口。在内容上,农谚丰富,商业谚语多而精辟,事理类民谚占很大比重。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六)曲艺文化 潮汕曲艺文化根植于潮汕大地,以服务于潮人生活为目的,声腔和语言均具 潮汕风味,与潮人生活紧密相连,是潮汕大地上诞生的一朵奇葩。潮汕曲艺最杰出的代表主要集中体现在潮剧,潮乐及潮汕歌舞这三方面。

1.潮剧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 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 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 外。潮剧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 带。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 4 4 0 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 民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有剧目与潮人及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声腔、 语言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别具一格,注重小、佻、俐、巧的表演等特点。潮剧著名的传统剧目有,长戏《荔镜记》 《苏六娘》,折子戏《扫窗会》 《芦林会》《辩本》《闹钗》《刺梁骥》《闹开封》《龙井渡口》《桃花渡口》等。2017 年 5 月 20 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在广州成立“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在一大批潮剧艺术家的努力 下,潮剧也不断创新,融入更多新素材新元素,出现了一大批诸如《雅娘》《唐 诗宋词》 这样的优秀现代潮剧作品, 涌现了像张怡凰、 郑健英等优秀表演艺术家。揭阳市揭东县 “小梅花潮剧团” 的出现引起人们对潮剧艺术的发展寄予更多的关 注与展望。2.


潮乐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及福建部分地区,是古老的民间乐种之一,中原古潮乐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乐传入潮汕地区后,受方言、民情影响,与当地民间曲调相互渗透,并吸收弋阳 腔、昆曲、汉调、秦腔、道调和法曲,溶合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潮州音乐。特色乐器有二弦、唢呐和深波。二弦声音尖亮高亢,是弦诗乐的主奏乐器。深波是宽边大锣, 用软槌击奏, 音色浑圆纯厚。此外还有椰胡、 扬琴、 小三弦等。

潮乐分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文选薛注》)的古义)。营老爷是一种祭祀活动,在晚上进行,村里的青壮年会抬着八抬大轿,抬着 老爷在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 牌)、轿夫,乐手组成。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在一个镇内每日一村各村轮 流进行。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全村平安。营大老爷由乡闾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为乡间社神的祭祀,本来只是一种宗 教仪式,后来由于在祭祀过程出现了某种社会组织形式增加了其他的功能。潮汕各地的大老爷名目众多。其中有进入朝廷规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关 爷、妈祖等等;有佛道诸神,如南极大帝、玄天上帝、吕祖等;更多的是民间创 设奉祀的杂神,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双忠圣工、雨仙爷、水仙爷、龙尾爷、

珍珠娘等。除了营老爷,潮汕信仰习俗中,还有包括观神、赛神、祈雨等活动。4.其他习俗 潮汕还有众多其他习俗,如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礼仪习俗等,各业也有自 身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业习俗,内容丰富,暂不赘述。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潮汕民俗,曲艺,文学文化

(五)语言文学 语言是潮汕文化最具区别性特征的元素,随着潮汕地区对外交流的增强,潮 汕人移民海外并融入当地文化,潮汕话成为区别群体身份越来越重要判别标准。潮汕方言是连接全世界潮人,凝聚潮人力量的重要纽带。潮州方言(Teochew),即潮州话、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语 系次方言,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 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有很大区别。在历史的长河中, 潮汕地区诞生了众多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的优秀文学样式及 艺术作品。


1.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是潮汕最流行的说唱文学,从弹词演变而来。潮州歌册由潮汕方言 编写,有曲有白,一般曲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组,押韵以组为单位。它是在 潮汕资本主义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对于文化生活迫切需求的 情况下产生的,其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反映政治道德、风物人情、阶 级矛盾上。以往深受潮汕妇女喜欢,但现在唱歌册的人越来越少。2.民间文学 潮汕民间文学主要以民间故事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数量众多,具有浓郁的 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说很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及历史文化价值。但目前散佚各地,需抓紧进行采集与整理工作,防止失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月容夫人的传说》 《鸳鸯铁屐桃》 《梦龙涤瓜》 等。3.潮州歌谣 潮州歌谣大多以表现日常生活和农事活动为主,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堆砌与 灵动结合起来,在居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传播知识、陶冶情趣、日常活动 的重要方式。潮汕歌谣在内容形式上主要包括情歌、生活歌、滑稽歌、敘事歌、仪式歌、 儿歌、过番歌这七种。代表作品有《摇鼓叮咚声》、 《天顶一条虹》、 《天乌乌》 4.潮汕民谚 潮汕民谚大多是经过提炼的韵语和短句, 多数使用方言口语创作, 音节明快, 易上口。在内容上,农谚丰富,商业谚语多而精辟,事理类民谚占很大比重。

(六)曲艺文化 潮汕曲艺文化根植于潮汕大地,以服务于潮人生活为目的,声腔和语言均具 潮汕风味,与潮人生活紧密相连,是潮汕大地上诞生的一朵奇葩。潮汕曲艺最杰出的代表主要集中体现在潮剧,潮乐及潮汕歌舞这三方面。 1.潮剧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 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 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 外。潮剧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 带。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 4 4 0 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 民

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有剧目与潮人及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声腔、 语言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别具一格,注重小、佻、俐、巧的表演等特点。潮剧著名的传统剧目有,长戏《荔镜记》 《苏六娘》,折子戏《扫窗会》 《芦林会》《辩本》《闹钗》《刺梁骥》《闹开封》《龙井渡口》《桃花渡口》等。2017 年 5 月 20 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在广州成立“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在一大批潮剧艺术家的努力 下,潮剧也不断创新,融入更多新素材新元素,出现了一大批诸如《雅娘》《唐 诗宋词》 这样的优秀现代潮剧作品, 涌现了像张怡凰、 郑健英等优秀表演艺术家。揭阳市揭东县 “小梅花潮剧团” 的出现引起人们对潮剧艺术的发展寄予更多的关 注与展

.潮乐 潮乐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及福建部分地区,是古老的民间乐种之一,中望。2

原古 乐传入潮汕地区后,受方言、民情影响,与当地民间曲调相互渗透,并吸收弋阳 腔、昆曲、汉调、秦腔、道调和法曲,溶合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潮州音乐。特色乐器有二弦、唢呐和深波。二弦声音尖亮高亢,是弦诗乐的主奏乐器。深波是宽边大锣, 用软槌击奏, 音色浑圆纯厚。此外还有椰胡、 扬琴、 小三弦等。

潮乐分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西游记》为蓝本引伸出的杂神的供奉也所在多有。4. 佛教:

供奉以释迦摩尼为主的诸佛和以观音为代表的诸菩萨及诸罗汉、 护法神以及本地历史上的一些高僧。除此,还有上一世纪

八、九十年代直接从东

南亚请来的一些南传佛教的佛像,如潮州的泰佛殿、汕头市区金银岛的四面佛、 惠来的玉佛殿等。5. 基督教:

大体上是鸦片战争后传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一些派别。教徒人数增加迅速,宗教活动正规。6. 行业祖师神:

如木匠供鲁班,花农供水鲜花娘娘,纺织工人供奉轩辕和 嫘祖、黄道婆,茶商供陆羽,药行医者奉孙思邈,商业供赵公元帅和关羽等。7. 其他宗教:

还有最近流行在海外潮汕人间比较流行的德教等。此外如伊 斯兰教等虽曾传入本区,但影响甚微。整体上潮汕宗教呈现出宗教门类齐全、信众投入超常、神明世俗化、非宗教 化 (各宗教之间界限模糊, 许多宗教习俗融在一起) 、 虔诚心理强烈 (逢神必拜) 、 极富创新、利用精神等特点。潮人宗教信仰所之所以具有上述诸多特点,究其根源颇为复杂。如自然地 理环境的因素,依山傍海,山地平原交错,河流密布,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生活 其中的不同人群,使各种自然神灵有了孕生的前提;又如“省尾国脚”长期远离 国家政治、 文化中心的人文环境,使得各种信仰很幸运地躲过种种政治风暴的冲 刷而得以沉积下来; 而本地人口构成中绝大部分原是不同时期于境外不同区域迁 来的移民, 他们分别带来了原住地的神灵;亦农亦商或捕鱼于海等多样的求生方 式,客观上使人们具有多样化的神灵需求;加之,上世纪 80 年代之后,本区经 济发展迅速, 百姓比较富裕, 有能力为宗教事务投资, 这就使其搞起有关活动来, 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从而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耕田如绣花” 这是潮汕人做事精细性格的生动比喻,也是对潮汕 (八)农耕文化

农业最为 形象的概括;潮汕靠海,地势平坦,且人多地乏,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变 迁,形成了潮汕独特的农耕文化。潮汕农耕最突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精耕细作”,而且潮汕人把这四个字在 农业生产中发挥到极致。潮汕地区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品质,在长期的运作 中逐步形成轮作、间作、混作和套作等一系列耕地制度。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多种 不同的耕作方法与管理技术,善于开拓利用五旁地(沟旁、池旁、路旁、屋旁、 堤旁)种植农作物相互间优化组合,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间。同时注重优选良种。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 潮汕人根据生产农业经验, 总结形成了众多科学内涵丰富、 文学价值高、 地方特色明显的农谚。可以从这些农业中蠡测出潮汕农耕文化的特 点。潮汕地区地跨热带和亚热带两种自然气候形态, 在自然和人文的双重作用下, 形成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典故等 (九)潮商文化 潮商是潮州商人(亦称潮汕商人)的简称,它是中国传统三大商帮(另两个 为徽商和晋商)之一,其渊源可追溯至明代(如表五),历久不衰、影响深广。相 对其他地区的商人,潮商有更高的世界性声誉。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公布的“2017 年全球华商富豪 500 强” , 著名潮商李嘉诚以 1794 亿元资产名列榜首, 而前 200 名富豪中潮商就有 20 名,占 10%。潮商是全球华商中最有影响力的族群。表五:

潮商形成历史一览表 年代 唐宋 重要事件潮汕航海历史悠久:

福建-潮州-广 州航道成为潮汕与外部世界联系 的主要通道 明实行“海禁”政策,潮汕海商为了影响范围潮汕—南海西部的西 洋航线(唐),潮汕— 日本航道(宋) 东洋及菲律宾等部分 南洋地区 西南行:

自南澳取西南代表人物—— 林道乾(澄海)张 琏、林凤(饶平) 吴平(南澳)明朝生存和自身利益, 组织海寇武装商 人集团进行海上贸易 清雍正,红头船漂洋过海,“潮商” 问世, 并逐渐响彻海内外; 康熙四方向,借助东北季风, 经南海诸岛再西南行, 可抵马来半岛与新加 坡(即马辰); 而直达天津。郑达、郑信(祖 籍澄

、陈旭年(海 阳)等清朝十七年(1708), 潮汕各县在苏商号 捐资, 海)、沈以 成

在苏州重建潮州会馆, 标志着潮商开始有了完善的商帮组织。东北行:

经福建、江浙郑智勇、张煜南 1860 年汕头开埠,是“远东„惟一 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恩格斯 语),出现第潮汕移民高潮,契约 华工与自由移民共存 控制“汕-香-暹-叻国际 贸易圈”,以泰国为中 心, 影响整个南洋地区 兄弟、余有进、 陈慈利家族、陈 弼臣、谢慧如、 谢易初、高绳芝 等 李嘉诚、陈伟南、明末清初民国及改潮商对香港的国际贸易自由港地民国时期的中国、 二战

革开放前位情有独钟, 实现了家族企业的多 元化和国际化; 海外潮商在印支战 乱期间遭受劫难, 被迫流离, 遍及 欧、美、澳等地,重新创业 潮商在改革开放中走出本土, 抓住 机遇,闯珠三角,入沪宁杭,挺进 中原后逐步在港澳影响加 大、 印支战乱后向世界 各地扩散庒世平、杨受成、 林百欣、张恭荣、 林乐文、郑晖、 谢国民等 黄光裕、李泽钜、 李泽楷、朱孟依、改革开放 至今全世界郑通亮、马化腾、 李东生、黄茂如、 黄俊钦等潮商的文化特质可以用五个字进行概括:

精(精打细算)、拼(冒险开拓精 神)、信(讲求信义)、义(建立在同乡关系上的团结凝聚)、亲(根亲观念强, 回报家乡)。潮商会:

早在清朝时期,为维护共同的利益、沟通商业信息等原因,在全国 各地组建了商会性质的潮州会馆;近年来随着潮商势力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 潮商会组织成立,目前全世界潮商社团组织约 100 多个,遍及世界各地,促进潮 商向前发展。2017 年 5 月由国内外 20 个潮人商会和潮人联谊会共同发起召开潮商大会的 倡议,并商定首届潮商大会在汕头召开,今后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各地潮汕商会 轮流承办。截止到 2017 年,潮商大会已经举行了四届;目前潮商大会是潮商群 体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会议之一。(十)华侨文化 潮汕人最早是从中原地区迁移到广东一带,定居于海边,因善于外出打拼及 经商,现分布海外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流行“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的 说法。据有关部门估计,海外有华人华侨 5000 万,而潮汕人有 1000 多万,约占 20%。在历史上共出现三次重要的潮汕海外移民浪潮:

第一次大规模的潮汕移民出现在明代,由于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

进行海上贸易,“以海为生”的潮汕人为了生存及自身利益,叛逆东南逃, 这部分人成为潮汕移民的先驱。

第二次移民浪潮出现在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放宽海上贸 易政策,潮汕贸易发展迅速,潮汕人纷纷乘红头船出海,海外逐渐形成潮人居住 区,在国内也形成一大批著名侨乡;樟林港、红头船、针路图等是这段潮人过番 历史最鲜明的写照及记忆。第三次移民浪潮出现在近代, 是潮汕移民的高潮, 当时主要受西方列强侵略, 汕头开埠通商, 契约华工及自由组成了这次移民高潮的主体。这次移民高潮影响 巨大,初步奠定了现在潮人遍全球的格局。潮汕移民历史长,人数多,分布广。目前海外潮人遍布世界五大洲,五十多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的潮汕华侨人数最多,80%以上的海外潮人分布在东 南亚各国,其中泰国人数最多,其次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越南、柬埔寨、 老挝、菲律宾等国

家和地区;在欧美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 国;此外在澳洲、巴西、新西兰等国也有相当多潮人聚集。

1.侨批文化 侨批文化是潮人移民史、 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所在国和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 作贡献的历史真实见证。潮汕的“侨批”专指海外潮人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 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近年来重新被发现的大量潮汕“侨批”,因其数量 之众,历史文化价值之深,引起了国内外对潮汕“侨批”文化及潮人过番史的再 次关注与研究。潮汕“侨批”分为侨批信和侨批款,侨批信指侨民寄回国内的家书或简单附 言, 侨批款指寄回国内的汇款, 其内容无不反映了海外潮人难以抗拒的故土情结。侨批局:

它是在 19 世纪水客业的基础上产生的 ,随着侨批业务的增加在当 时的各种客观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 ,于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形成了功能齐全、 纵横交错的经营网络。侨批局按功能可分为收揽局、中转局、投递局三种基本类 型:

按规模及经营网络又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批局。各类批局各具特点 , 共同构成了侨批的经营网络 。潮汕侨批局对当时潮汕地区经济的影响很大。2.著名的潮人社团组织 潮汕人根亲观念强,讲求信义,海外潮人团结合作,建立各种同乡会及社团 组织,相互合作,共同维护潮人团体利益;经过长期的发展,现在有一百个同乡 会、会馆、商会、联谊会等潮汕社团组织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都分布在 国外。影响力较大的有泰国潮州会馆、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新加坡潮州八

邑会馆、法国潮州会馆、香港潮州商会、香港潮州会馆、澳洲潮州同乡会等;这 些社团组织在维护当地潮人利益,促进潮人合作团结,提高潮人影响力及地位等 方面具有重大贡献。国际潮团联谊会年会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潮人组织, 是世界潮人大团 结、大发展的标志。由马来西亚马潮联会(即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首先倡 议,得到了世界各地潮人的响应。年会每两年举行一次,首届年会由香港潮州总 会主办,年会宗旨是联络同乡,促进联系。截止到 2017 年,年会总举行了 13 届。3.世界潮人慈善 潮人事业取得成就后, 积极投身于各种公益慈善事业, 回报家乡, 回报社会。历史上潮汕华侨对潮汕地区乃至国家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都有杰出的贡献。从近 代的印尼华侨张煜南兄弟集资兴建潮汕铁路, 泰国潮侨高绳芝创办汕头开明电灯 公司和自来水公司, 到近代的李嘉诚捐资建设汕头大学,庄世平捐资建设众多医 院、 学校、 体育馆、 图书馆等。再到现代新生代潮人精英施斌 (王老吉董事长) , 马化腾,黄光裕等人得慈善义举。潮汕善堂是潮汕地区带有民间信仰色彩的民间慈善机构。目前, 全国只有潮 汕地区附近以及潮人聚居的地方才存在这种已融合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慈善机 构。这种组织形式也被当地人认为是他们潮人独特文化,并已成为潮人自我认同 的重要内容之一。潮汕善堂不仅分布在潮汕本地, 还分布在世界潮人聚居的地区, 是世界潮人进行慈善义举的重要机构,也是成为团结联系潮侨与故乡、祖国的重 要纽带之一。第四章“号脉”

一、潮汕文化历史地位从上面对潮汕文化内涵特点、发展过程、文化构成要素及具体文化内容的分 析可以看出,潮汕文化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和扩散能力。在融合能力上, 潮汕文化源于中原和江浙文化, 但中原文化一经传入, 便会

被潮汕文化所融化而创造出不逊于中原, 甚至超过中原的奇迹。如潮州工夫茶, “粤素不产茶,所给皆闽产”,但潮汕人所制作的工夫茶却举世闻名。又如潮剧 原是从南戏脱胎,经过数百年的改进和提高,现已是中国特有剧种。此外潮乐和 潮州大锣鼓也是如此; 在扩散能力上, 潮汕水网密布, 对外交流频繁, 华侨众多, 潮汕文化通过这些渠道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潮汕文化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方面:

从经济发展史上来说:

在农业方面,潮汕的农业向来以园艺式耕作技术和高 产闻名于世;在手工业方面,潮汕著名的产品和产业更是不胜枚举,上面已作详 细分析,从潮绣、木雕、

陶瓷,到潮菜,众多工艺技术饮誉海内外;在商业上, 潮商是中国三大传统商帮之一,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近年来呈现不断壮大的 趋势,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相当的国际地位。在对外关系上, 潮汕对外贸易和潮人海外创业活动对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 济发展都起过作用,影响深远。此外,潮商及汕头(樟林)在中国海上贸易史的 地位不容忽视。在政治斗争史上, 潮汕历代发生的政治事件有不少是全国政治斗争的反映或 续演。从宋末的抗元, 到黄冈丁未起义, 到南昌起义的进驻潮汕, 无一不是如此。在潮汕名贤方面,潮汕当地不但名贤辈出,先后出现“前八贤”“后八贤” 罗大纲、丁日昌等大批名贤;也是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的重要基地,出现“十相 留声”,“韩公治潮”,王阳明,

,林则徐等事迹及文化。 苏轼

二、潮汕文化发展挑战现今潮汕文化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主要来自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 从内在方面:首先是对潮汕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整理、宣传不足,潮汕 文化应有的地位未引起社会的关注与认同, 如潮汕在海上丝路的地位就一直未受 到重视与正当的评价。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以饶宗颐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 文化学者开创“潮学”研究,出现如饶宗颐、黄挺等对潮汕文化颇有造诣的文化 学者,但潮汕文化还需不断地进行研究宣传,以提升其影响力和地位。此外,近

年来由于人们文化保护意识的薄弱及一些短视行为, 众多文化遗存及文化传统受 到较为严重破坏。从外在方面:

挑战主要来自于社会发展变革、西方文化冲击及浮躁的市场 经济影响;随着熟悉潮汕人文历史掌故的老一辈人逝去,年轻一代能了解、熟悉 潮汕文化根底的人越来越少;同时,随着教育普遍使用普通话,潮汕话中那些富 有特色、具有“语言化石”意义的表达方式正在逐渐消失;除了有政府扶持的大 型演出团体和研究机构能

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保持繁荣之外,过去遍及县镇 的潮剧潮艺潮乐演出已应者寥寥,队伍萎缩;城镇改造有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现 代化的倾向,把物质形态的潮汕文化连根拔起;过去“四点金”、“下山虎”等 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新建的民居已很少。

第五章“展望”尽管存在着诸多挑战, 但潮汕文化毕竟有深厚的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其发 展前景仍然是光明的。潮汕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出自社会发展繁荣的客观需 要,更由于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揭阳潮人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定位于打造潮汕文化休闲旅游度假 圣地,潮汕文化是整个项目的灵魂,也是最核心的资源要素之一。近年来,我国 类似的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涌现出诸西安曲江新区、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杭州 宋城等一大批文化旅游集团及

成功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