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林冲和杨志谁厉害?

古梁镛


《水浒传》中,林冲和杨志谁厉害?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认为《水浒传》中的林冲比杨志更厉害。因为:第一,林冲的职业就是专门教授军人枪棒的,他的枪法要胜过杨志一筹;第二,林冲与杨志斗过一次,不分胜负,但再斗下去,林冲胜的概率大;第三,林冲狠起来只有武松能和他相比;第四,林冲能胜过鲁智深,而鲁智深又能胜过杨志,所以林冲能胜过杨志。

第一,林冲的职业就是专门教授军人枪棒的,他的枪法要胜过杨志一筹。

林冲和杨志都曾在官府公干,林冲没有上梁山之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什么人才有资格当这样的教头?毫无疑问是经过层层选拔,从众多的枪棒高手里面选出来的精英,一定有扎实的、超群的武艺,这种精英武功的特点是几乎找不到破绽,是职业高手中的高手。他们以此谋生,靠的就是超群绝伦的武功。同时,他作为枪棒教头,具有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训练强度,基本上达到了人们常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是他们的饭碗。相比之下,杨志的确也不赖,出身将门,但很明显,根据他的口述,他小时候流落在关西,可见已经没有了父母,他的武艺没有得到家门真传,也就是失去了“将门之后”的实际威力。很有可能一身武功都是跟别的师父学的。而林冲的枪法得自父亲真传。在这一点上,林冲武功要胜过杨志。

第二,林冲与杨志斗过一次,不分胜负,但再斗下去,林冲胜的概率大。

林冲上了梁山之后,没想到凭着自己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威名,又有小旋风柴大官人的荐举信,再凭着自己满腹真诚的话语,居然连上梁山入伙都成了难事。起始,梁山之主王伦死活不肯让他入伙,被杜迁、宋万和朱贵一番言语逼迫,不得已而勉强同意他上山入伙,又提出个条件,要他纳份投名状来,林冲偏偏碰上杨志这个硬茬儿。两个人都是手拿朴刀,在雪地里展开一番恶斗。林冲爱刀如命,屡次想看高俅的宝刀,后来原意花一千贯买了一口宝刀(实际就是高俅的),足见林冲也是个使刀的高手。杨志能有祖传宝刀,说明也有祖传的刀法。两人斗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负,将要分出胜负时被王伦叫停了。从林冲能率先跳出圈子来看,林冲掌握了主动权,一般只有武功更胜一筹的人才能掌握这种主动权,可见林冲胜的概率更大。

第三,林冲狠起来只有武松能和他相比。

林冲和杨志相比,表面上看,似乎都是性格比较软弱的那一类,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林冲遇到事情是能忍则忍,不愿意多事,但如果突破他的底线,当他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时候,他就会来个彻底爆发,爆发之后,下手就特别心狠手辣,绝不留丝毫余地。看他对付陆谦等人,当他无意中听到了陆谦、富安等人的对话,他才彻底明白了高俅、陆谦等人就是要置他于死地才肯罢休,他知道退无可退了,就痛下杀手,当场三人被他彻底解决,这种绝杀的狠辣,也只有武松能和他有得一拼了。相比之下,杨志才是真正比较胆小怯懦的人。遇到事情他的第一个办法就是逃跑,能跑则跑,能躲则躲。这种个性和思维习惯在具体生死搏斗中,是明显缺乏那股狠劲和那种气场的,生死搏斗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狠者胜。所以,林冲获胜的概率更大。

第四,林冲能胜过鲁智深,而鲁智深又能胜过杨志,所以林冲能胜过杨志。

林冲和鲁智深的交往很值得玩味,也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鲁智深的武功比不上林冲。林冲和鲁智深的相识完全是偶然,他闲逛看到鲁智深给那几个泼皮表演武功,看得尽兴,忍不住喝彩。林冲和鲁智深就此结识。两人似乎从未真正交过手,但很奇怪的是,二人的关系中,似乎都是鲁智深主动示好林冲,林冲反倒表现得比较冷淡,甚至鲁智深救过他一命,也没有发现林冲和鲁智深走得多近。这就说明,鲁智深对林冲更多的是一种钦佩,当然不是钦佩林冲这种怕惹事的个性,那就只有钦佩林冲的武功了。鲁智深倒是和杨志在树林里酣畅淋漓地干过一架,这里又是鲁智深先主动跳出圈子,而且杨志认为自己刚刚只敌得他住,说明两人这一番打斗中鲁智深占了主动权,同时,杨志明显更被动,拼尽了全力才刚好抵挡住了,如果再打一会儿,杨志必输。


乔鞅


《鹧鸪天》:千古高风聚义亭,英雄豪杰尽堪惊。智深不救林冲死,柴进焉能擅大名。人猛烈,马狰狞,相逢较艺论专精。展开缚龙屠虎手,来战移山跨海人。

这词说的是林冲棒打洪教头一回,怎么看都像是把鲁智深夸了一回,终究不让枪棒专精的林教头专美。

林冲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墙上写下八句五言诗,写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篷。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气的自夸一回。

仿间英勇多推林教头,雪夜上梁山本有诗赞:天罡地煞下凡尘,托化生身各有因。落草固缘屠国士,卖刀岂可杀平人?东京已降天蓬帅,北地生成黑煞神。豹子头逢青面兽,同归水浒乱乾坤。又说到青面兽那儿去了。林冲正没好气,对手来了!

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泼贼,杀不尽的强徒!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飞也似踊跃将来。林冲见他来的势猛,也使步迎他,睁怪眼,竖虎须,挺朴刀,抢将来斗那大汉。二人如林下虎斗岩下虎,似云中龙斗水中龙;却似马超逢翼德,浑如敬德战秦琼。斗来半晌没输赢,战到数番无胜负。龙虎斗成平手盘!

都说:马上林冲了得!枪棒更强。挺起蛇矛,直奔呼延灼,连斗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两人正是对手;那杨志亦逞威,大战呼延灼,两个斗四十余合,不分胜负。呼延灼见杨志手段高强,暗夸: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端的十八般武艺惊人。

正是:曾向京师为制使,花石纲累受艰难,霓虹气逼斗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虎体狼腰猿臂健,跨龙驹稳坐雕鞍,英雄声价满梁山。人称青面兽,杨志是军班。

看杨志,气冲斗牛,宝刀安宇宙,弓箭定人间。这林冲可是输在了气势上否?


雾都湿气


林冲和杨志谁厉害?

为回答这个问题,特意粗略地重读了一遍《水浒传》,越读越觉得难以回答。

1.论武艺难分伯仲

林冲是在落草梁山之际,王伦不想留他,故难为他必须先弄一个“投名状”——杀一个人。逼 得林冲没办法,只好下山潜伏。刚好碰到了杨志。这才有了二人唯一的一次比武。

书中写道:但见残雪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一上一下,似云中龙斗水中龙,一往一来,如岩下虎斗林下虎。一个是擎天白玉柱,一个是架海紫金梁。那个没些破绽高低,这个有千般威风勇猛。一个尽气力望心窝对戳,一个弄精神向胁肋忙穿。架隔遮拦,却似马超逢翼德,盘旋点搠,浑如敬德战秦琼。斗来半晌没输赢,战到数番无胜败。

您看,斗了半天,只打个平手,没见高低之分。哪怕是恸阵的心态都没有。

仅凭这一点,说谁更厉害都是空口无凭。


2.论资历不相上下

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论武艺自然不可小觑。尤其地处京门,首要之地 ,能掌管习训禁军,岂能是庸常辈。

而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候杨令公之孙,仅凭家世名声就震聋发聩。没有武艺高强这个标签,如何能在江湖上行走。

论在梁山名望。林冲是马军五虎上将。杨志是八骠骑先锋。

林冲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回肠荡气,杨志有“汴京城杨志卖刀”千古流传。

林冲有“林冲水寨大火并”惊心动魄,杨志有“杨志押送生辰纲”落走他乡。

林冲有“豹子头生擒一丈青”危急救主,杨志有“青面兽双夺宝珠寺”勇破山门。

纵观《水浒传》全书,林杨二位豪杰一身武艺确难分出高下。

3.论结局道同途归

最令人痛心的是,二人结局并没有战死沙场,而是双双染病而亡。《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叙述,宋江带众弟兄征方腊回返。比及起程,不想林冲风瘫不能痊,只好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视,后半截而亡。......丹徒县又申将文书来报,说杨志已死,葬于本县山园。在上表朝庭的名单中:于路病故正偏将佐十一名,正将五名中,开头既是林冲和杨志。

我一直以为,像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等平常人物,让他们死得寻常也就罢了。像林冲杨志等赫赫有名的英雄豪杰,理应死得轰轰烈烈,三嗟三叹才好。而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离去,确让人不胜唏嘘。让人不得不怀疑,施耐庵老先生智者千滤,结尾是否有些草率!


综上所述,无论说林冲和杨志谁更厉害,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故回答:

林冲和杨志,不相上下,各有千秋,用平分秋色来论定,比较合适。


文化一家人


林冲、杨志武艺相当,但若加上其他因素,应当是杨志要比林冲厉害一点。题主所问,并不仅指武艺,是要比这二人的综合实力。如果从这个角度回到这个问题,杨志要稍胜林冲半筹。

林冲大战杨志遗憾平局

有直接交战的记录就好比较了,林冲与杨志就曾经有一次直接对话,双方硬实力展露无遗。这一仗,是在梁山脚下开打的。

林冲上了梁山,但王伦要他取投名状,三天之内提着人头再入伙。林冲挎着腰刀,提了朴刀,在僻静小路上等单身客人过往,从中取事。苦等两天半,终于等来了青面兽杨志。

因为林冲事先抢了杨志雇人跳的一旦钱物,青面兽要讨将回来,林冲则要杀杨志,两个便在山坡下恶斗起来。这两人都使朴刀,这就为比较他们的武艺统一了标准。但是,大战三十回合后,两人没能分出胜败。

于是,两人又加赛十个回合。此时,施耐庵写道:“佂斗到分际”,也就是说眼看就要分出胜败了。但是,王伦到了,他喝住二位好汉,止住了争斗。这场比试就此以遗憾的以平局收场。

施耐庵很是招人烦,如果让他们再战十个回合,大概就没有题主这个提问了。不过,我判断,如果真的再打下去,林冲将胜出。这也是后来林冲排名第六,位列五虎将第二名,而杨志则排名第十七,八骠骑位居第三,地位差林冲一个档次的原因。

呼延灼是林冲杨志武艺的重要参照

林冲杨志分别与呼延灼有过交手记录。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为大将,挑战梁山泊。此役,宋江亲自调兵遣将,林冲作为二路先锋,与呼延灼有一场恶战。

这一次,施耐庵满足了读者愿望,让林冲与呼延灼公平的打了一架。原本,秦明是打头阵的,一共五阵摆明了是要与呼延灼搞车轮战。秦明刚刚见到呼延灼,正要开打,林冲到了,大叫:“秦统制少歇,看我战三百合,却理会!”。

于是,呼延灼接住林冲厮杀。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正打到兴头上,花荣却来多事,在阵门下大叫道:“林将军少息,看我擒捉这厮!”花荣是三路先锋,也该轮到他上阵了,林冲便拨转马头回了本阵。呼延灼也佩服林冲的武艺,不再出战,也回到了阵门下。

这场大战即便再打下去,林冲恐怕有些胜机,因为,接下来杨志跟呼延灼有一场恶战。

这是呼延灼从梁山泊败走后,又被桃花山的周通他们偷了踢雪乌骓马。呼延灼便向青州慕容知府借兵攻打桃花山。李忠情知不敌,请来二龙山鲁智深杨志助战。

那鲁智深先出阵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接着,杨志恼了,飞马与呼延灼交战。这二人打了四五十个回合,没有分出胜败。不过,呼延灼见杨志武艺高强,一眼就瞧科鲁智深、杨志“不是绿林中手段。”

两人虽然战平,但呼延灼先与鲁智深战了五十回合,接了六十二斤重的水磨禅杖,气力上要吃点亏。如果公平对打,呼延灼要稍强于杨志。

呼延灼厉害点,估计六十回合后就要在林冲面前处于下风了。所以,杨志的武艺要稍低于林冲。既然如此,为何又讲杨志要比林冲稍微厉害点呢?

杨志心机比林冲深

失陷花石纲,完全是杨志监守自盗。要不,一个逃犯,从哪里得来的一旦钱物?后来,失陷生辰纲则是倒卖花石纲的报应。虽然生辰纲不是杨志弄丢的,但此人因为太想做官,一门心思的要投靠门路,便遭到了梁中书的暗算,借他之手把生辰纲失陷了。这也是机关算尽,自己把自己算计进去了。

林冲虽然也有这样的毛病,但总算比杨志要坦荡一些。林冲不敢害人,每次都是自保,不会为一个目标去死拼,不到万不得已不敢下死手。

杨志则不然,手段比林冲毒辣,遇到牛二纠缠,便手起刀落杀了一个泼皮无赖。林冲关键时刻也下得黑手,火并王伦虽然是为了泄愤,但确实有点过份。尽管如此,林冲杀王伦的理由总比杨志杀牛二要讲得过去些,也更容易博得读者朋友的同情。

习武之人讲究“一打胆,二打眼,三打手不善”,意思是打架先得有胆量,然后是眼要快,迅速看出对手的破绽,寻机制敌。第三条也很关键,既然得手就要敢下手,不把对手弄服了,对手就得反击你。会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林冲武艺很高,但因其性格原因,与一流高手对决鲜有胜绩。杨志虽然武艺不及林冲,但为了自己的利益敢打敢拼,虽然也不能战胜一流高手,但若与林冲搏命对打,林冲也不见得能够全胜。倘若比心黑,林冲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因为林冲不是厉害人,杨志却是“天暗星”。


绿野萍踪01


先说结论吧,无论是马上还是马下,林冲的实力都是高于杨志的。

在林冲刚上梁山时,王伦并不愿意留他,他发现林冲此时杀心不重,就以投名状为条件让林冲三天内去杀个人表明心意。前两天倒也有人经过梁山泊,但这些行人不是成群结队出现,就是林冲不忍下手。等到第三天,林冲遇到了提着财务的杨志,二人就地鏖战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段有个争议很大的词叫“分际”,二人正斗到分际可以理解位两人即将拉开武艺水平,也可以理解为二人斗的难解难分,考虑到林冲杀柳元这种货色都得五十回合,那如果四十回合后就能和杨志分出高下,那杨志的水平不就和柳元差不多了。

所以逻辑文史姨姑且认为四十回合的时候二人还是平手的。但王伦的叫停多少证明了杨志并没有强过林冲的可能。众所周知王伦是不愿意让林冲留在山寨的,如果他和杨志打斗会落败,那杨志就相当于替王伦赶走了林冲。可在王伦眼里,林冲此战是要赢啊,或许待会杨志的人头就会被送上山来,所以一向小肚鸡肠的王伦决定叫停这场打斗。

自然,杨志步斗的功夫,是比不上林冲的。

无独有偶,杨志在二龙山外和鲁智深也有过一场遭遇战,二人依旧是步斗,鲁智深见杨志手段高强,觉得这位大哥不是一般人,就叫停了打斗问杨志姓甚名谁。杨志在脱离战斗的第一时间多少有些惊恐,他坦言自己刚刚抵得住大胖子的攻击,言外之意就是鲁智深的禅杖每一击都对其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自然他步斗也是不如鲁智深的。

如果比马上,杨志没和林冲打过,但毫无疑问二人的分水岭依旧是四五十回合,为什么这么说。在呼延灼攻打梁山失败后流落在青州一带,心情不爽的他去投奔慕容知府,并准备先荡平三山贼寇表现一下自己的本领。这呼大炮在此篇章内就和鲁智深有过打斗,骑着白马的鲁大师与呼延灼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时杨志也想活动下筋骨,就接着鲁智深的节奏上阵,但他对付一个体力受损的呼延灼,再四五十回合后也只能选择率先退场。

可见杨志的马上功夫是不如呼延灼的。而呼延灼在攻打梁山时可是和林冲打了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再加上青州城外呼延灼又和秦明又过撕扯,足以证明鲁智深、林冲、秦明、呼延灼四人的武力水平是在同一层级上。这样一来,马上打不过呼延灼的杨志,自然也不是林冲的对手。

杨志在八骠中排第三位,实力不会高于花荣和徐宁,但毫无疑问,杨志的水平在梁山也算一流了。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白马王子,也不一定是唐僧,或许他还是鲁智深呢…


逻辑文史游


《水浒传》中,林冲和杨志有过打斗,这个情节发生在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林冲与那汉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高山处叫道:“两个好汉不要斗了。”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

这里林冲与杨志打了三十回合,不能分胜败,两人再打了十个回合,快要分出胜负的时候,突然被白衣秀才王伦劝停。

从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林冲在这次打斗中,是快要赢了杨志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王伦的出现。

一、王伦是当时梁山的头领,他见林冲武艺高强,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不想林冲入伙,所以故意为难林冲要纳投名状。

王伦观察二人的打斗,林冲快要战胜杨志,那就意味着林冲能取得投名状而入伙梁山,所以王伦赶紧叫停,他不想林冲杀死杨志,并且接着的小说情节就是叙写王伦劝杨志上梁山,希望以此来牵制林冲。

就是说,通过王伦这个角色的衬托,林冲与杨志的武功,孰高孰低,已立判高下。

二、两个人兵器的使用上,林冲是处于下风,但依然能胜杨志。林冲有小张飞的称号,擅长丈八长矛与枪棒,而这次打斗,他使用的兵器是不擅长的朴刀,杨志使用的就是自己擅长的朴刀,这种情况下,林冲依然能战胜杨志,说明林冲的武艺是远高于杨志。

三、林冲是个正义的人,这次与杨志打斗是为了纳投名状,做的是违背人伦法纪的事情,因此他心理上是胆怯的,武艺肯定没有百分之百发挥。

杨志则不同,理不亏,是林冲等人抢了他的钱财,他自然要拼尽平生所学的武艺与林冲厮杀,这种情况下仍然不是林冲的对手,再次证明林冲的武艺更厉害一些。

两个人的武功传承于何处?

在《水浒传》中,没有具体说林冲师承何人,但在《说岳全传》中,有说林冲的师傅是周侗,而且卢俊义、史文恭是他的同门师兄弟,甚至岳飞还排在这三人之后,还有后来的武松也是周侗的徒弟。因此,林冲的武功之高,可见一斑。

杨志是宋初因抗辽而闻名的杨家将的后代,他的功夫自然是家传。按理说,杨志擅长的兵器应当是杨家枪,但他最擅长的却是朴刀,在枪棒的武艺上,只在大名府使用过,略胜索超。这说明杨志并没有得到杨家枪的精髓。

二人在《水浒传》中排名

林冲、杨志都属于三十六天罡,林冲排名第六,杨志排名第十七。

林冲是五虎将之一,排名第二。

杨志是八彪骑之一,排名第五。

从综合排名来看,林冲是远远胜于杨志。而且人们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之说,意思是说骑马作战,林冲非常厉害,地面作战,武松非常厉害。

因此,林冲不管马上还是马下,作战能力都比杨志厉害。但在性格上,杨志比林冲干脆,杨志杀泼皮无赖牛二,非常直接,而林冲面对高衙内调戏自己的娘子、还有押他的公差董超薛霸刁难,都极其隐忍。

林冲与杨志,最后都是因病逝世。

“爱”悟空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情怀。感恩相遇,更感谢您的关注、点赞和留评,谢谢~


我就是竹韵


当然是林冲更厉害!

觉得杨志的武艺和林冲不相上下的,肯定是因为林冲曾和杨志在梁山东山脚下的那次打斗,结果是四、五十合内两人未分胜负。

但是,这是有原因的。

1、当时林冲使的是一口朴刀。

他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最擅长的应该是枪棒。后来他冲锋陷阵一直拿的也是丈八蛇矛枪。即使考虑到步下作战长枪不太方便,也要拿棒或者棍吧!但是他为什么拿了一口朴刀呢,这是林冲要达到的目的造成的。林冲要向王伦交一份投名状,具体就是要拿一个人的脑袋给他,所以他最终是要割人头的。割人头的话枪棒当然不如朴刀好使了,所以林冲带了朴刀出来。

2、林冲有点儿托大。

林冲对自己有多大本事是相当了解的。他认为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只要出现个人,自己上去就能三下五除二解决掉。自己完不成任务只是因为没人来。

所以,当他遇到杨志的时候,就把他当做自己购物筐里的一件物品一样,以为这肯定是手拿把攥的了。

没想到,杨志不是寻常的过往客商,而是个科班出身的练家子,手底下的功夫也很硬,要想赢他,自己必须端正态度,拿出真功夫才行。

就这么一转念的功夫,四、五十合已经过去了,接着王伦赶到,化解了这场打斗。两人算是平局收场。

如果继续打下去,我想林冲多半会赢。

再一个就是从鲁智深对两人的态度也可以看得出来,林冲的武艺要强于杨志。

鲁智深见林冲后,两人并没有交手,但是他对林冲的态度很谦恭,在后来的交往中,一直是把林冲当做亦师亦友的身份来看待。这里面有鲁智深和林冲的父亲林提辖有过一面之缘的缘故,肯定也有对林冲的武艺服气的原因。

而鲁智深在第一次见杨志的时候则不同,两人先是一通烂打,虽然也是未分胜负。但是接下来两人相认后,则是和一起撸串,打野的兄弟一样大吹大擂。可见,鲁智深并没有对杨志的武艺特别推崇。

由此可见,在鲁智深的眼中,林冲的武艺是要高过杨志一点点的。

三是有个具体案例对比。

林冲在三打祝家庄的时候,不到十合就生擒了扈三娘。

一丈青飞刀纵马,直奔林冲。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斗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

而呼延灼在做朝廷命官带兵攻打梁山时,和扈三娘打了十合以上,并没有能赢下。

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一丈青。两个斗到十合之上,急切赢不得一丈青,呼延灼心中想道:“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许多合,倒恁地了得!”

后来,呼延灼又和杨志在桃花山下交过手,大战四十余合未分胜负,两人暗自佩服对方。

当下杨志出马,来与呼延灼交锋。两个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败。呼延灼见杨志手段高强,寻思道:“怎的那里走出这两个来?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杨志也见呼延灼武艺高强,卖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

考虑到呼延灼刚和鲁智深打了五十余合,气力上吃点亏,真实实力是要比杨志高一点的。


那么,现在可以得出结论,他们三人之间的实力对比大约可以看作林冲>呼延灼>杨志。


田获三狐


林冲需下山杀一人缴投名状,不想碰着杨志,两人大打四十回合刚要分出胜负,却被王伦喊停。那么,如果真分出胜负,到底是林冲胜,还是杨志赢?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五虎将排第二,在水泊梁山拳棒功夫仅次于卢俊义,和五虎首将关胜不分上下。而杨志是将门之后,武举探花,实力当然不容小觑。但如果从《水浒》给我们的这些个人资料来比较,林冲的实力显然会更强一些。

林冲擅长马上拼杀,杨志则是步兵统领。战场上有马匹协助就是如虎添翼,想当初隋唐第五条好汉伍云召武功高强,还死在没尾驹之下。而林冲和杨志初次遭遇,林冲以己之短对杨志之长,硬是战了四十回不分胜负。所以,如果林冲和杨志各拿强项对杀,林冲有了马匹助力,必胜。

当然,两个高手过招不仅凭武力,也需靠智力,那么林冲和杨志两人的智商如何?从林冲身陷白虎堂来看,林冲确实智商一般,毫无心机。而杨志千般防备,也被吴用智取生辰纲。从行事作风看,杨志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如果他在和林冲的对战中能巧用计谋,战胜林冲也不无可能。

总之,如果单从武力值去比较,林冲显然胜杨志。但凡事无绝对,考虑天时地利等因素,杨志也不无战胜林冲的可能。要不,统一三国的不就是吕布了吗?





烟斗的传说


盈盈笑语不复返,昔日英颜宛犹在。逝时不留尘,念及心已哀。夜阑烛光寒,莲花诵心斋。宿命镜中月,梦里照花台。这是林冲纪念扈三娘写的《菩萨蛮》。




01

时值残雪初晴,天朗云散。林冲形单影只,独立在扈三娘墓前,悲恸不已。

睦州一战,扈三娘和王英战死沙场。睦州城破,损兵折将不少。

宋江扼腕悲痛,众将士黯然不已。清扫战场,把战死众将收殓尸骸,予以厚葬。扈三娘和王英埋于梁山后腰,墓碑相邻。

转眼数月已过,坟茔积雪,长草丛立。 林冲前来凭弔,立墓前良久,呆呆出神。

遥想攻睦州前夕,林冲夜访扈三娘,在山顶喁喁夜话,后被王英撞见,扈三娘左右为难,割舍不下。林冲心中悲愤,绝尘而去。

这一去,从此人鬼殊途,隔墓悬望。倘若扈三娘愿与林冲远走高飞,远离凡尘俗世,找个清净之地,隐姓埋名,岂不逍遥?

可世事难料,运途多舛,当时又有谁能想到现在的境况呢?

林冲心藏愧疚,当初若是强行力阻,不顾王英颜面,也不会沦落到这般田地。曾想与武松在北山酒栈那一战,武松说过的那一番话,至今历历在心。

武松道:“你的女人至少还在,你每天可以看到她,跟她说说话,这份幸福不是谁都有。我的女人已经死了。我只能跟自己说话,自己喝酒。如果说痛苦,难道你比我更痛苦么?兄弟,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放在心里就好。只要她过得好,过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何必执著地去强求呢?”

如今佳人已逝,英颜宛在。扈三娘现已看不到,也不能陪他说说话了。说放在心里,她过得开心就好,可她真的开心么?自己一辈子隐忍,从来不主动争取,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

想到自己被高俅陷害,刺配充军,差点被陆谦富安害死。张贞娘被高衙内苦苦相逼,自缢而亡。

好不容易与扈三娘情投意合,自己却隐忍不发,最终扈三娘战死沙场。

现朝廷腐败,佞臣当权。宋江又愿招安归附朝廷,与高俅蔡京为伍。本来自己与高俅有不共戴天之仇,若是归附,如何面对仇人?

往事一件件如白马过隙,涌现心头。古人云:天地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刻此景,句句印心。不由心中悲凉,难以抑制。看天地之大,哪里才是安身立命之所?

林冲心中早无牵挂,与其两手空空,行尸走肉一般过活,不如一死图个痛快。心念至此,刷地抽出腰刀,便往脖子上勒去。

02

突然空中风声疾劲,一块石头飞掷而至。啪的一声,击中林冲刀柄,不由拿捏不住,震落在地。

林冲抬头,喝道:“是谁?”只见数丈之外站着一个人,手抱单刀,口嘬一根长草,络腮短须,悬鼻方脸,正是杨志。

只听杨志冷笑道:“动不动就寻死,岂是男子汉大丈夫行径。”林冲怒道:“与你何干?”

杨志道:“是与我无关,只是路过,过来拜拜我的兄弟王英,想不到看到你,哭得像个娘们一样,寻死觅活的,老子一看就来气。”

林冲哼了一声,道:“这是我的事,你自扫门前雪便是,其他你管得着么。”杨志嘿嘿笑道:“老子最烦人哭哭啼啼,要死就滚到远远一边死去,奶奶的,死在老子面前,便是不行。”

林冲大怒,指着杨志道:“上次与你在林中山路战了半晌,若不是有人拉开,岂能让你侥幸躲过。今日无需多话,先吃我几刀再说。”说着拾起单刀,冲将过来。

杨志大笑道:“也好,今日我们比个胜负,且看你的能耐。”当下寒光一闪,掣出钢刀,迅如闪电,对着迎面而来的林冲砍去。

林冲心中本来有气,竟不闪避,硬扛硬,当下挥刀横撩。只听铛的一响,刀刃相交,火星四溅,两人各退一步。

两人心里暗暗钦服,刚才双刀相撞,劲道刚猛,两位双手不由一颤。

杨志自清风道长门下学艺,道长悉授木人飞鸟心法,运用于刀枪棍棒,闯荡江湖,难逢敌手。

因单刀便于携带,便专注刀法修炼,等到成年,刀法日臻精湛,江湖之上,无人能抵他三刀两式。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擅长棍棒长矛,刀法并不专长。但作为教头,十八般武艺,样样俱通。虽使刀不及长矛,但运刀如链,与杨志交手,并不落下风。

杨志心沉如磐石,凝神望着林冲。林冲大喝一声,刀法变幻,在空中疾划出片片雪影,刀光幢幢,形成一堵四面剔透的刀林,席卷而至 。

天空原本天朗气清,转眼间,便彤云堆铅,朔风微扬,不一会儿,飘飘扬扬,下起了小雪。

微雪衬着林冲的刀光,更显耀眼。杨志目光如电,觑得闪烁吞吐之中,必有破绽可寻。当下单刀如虹,疾砍横挡。

丈远的圈子,刀光纵横,大开大阖。俗话说:单刀看手,双刀看走。两人单刀相博,手腕必然变化多端,时不时这头撩腕花,那头剪腕绕。刀风激荡,旁侧松林枝叶纷纷削落。

只听铛的一声大响,两人单刀又相互荡开,各自迅速后退,凝立不动。

只见杨志肩头被划破,血慢慢流淌了下来。林冲大腿和肋腹火辣般疼,低头一看,鲜血也缓缓渗出。两人刚才比试,均有受伤。

杨志和林冲相对站立。雪花飘落在他们的衣服、头顶和脸上。

杨志暗想:“等雪下得紧,他的眼睛眨上几眨。趁当口,我便出手。”过了半晌,雪越落越大,雪花落在林冲的眼睑上,林冲忍不住霎了霎眼。

杨志觑准时分,手腕一抖,单刀迅如闪电疾刺林冲喉头。林冲先缓后急,也疾刺杨志喉咙。

杨志刀先到,林冲也见机时快,本能微侧,刀锋在林冲脖子划了一条长长的血痕。接着杨志再迅速回挡,可林冲的刀法也是急快,回档只撩了半边,刀尖微歪,在杨志的脸上划了一道口子。

林冲大喝一声,刀刃回转,砍在杨志的刀刃上。两刀被迅猛力道相撞,铮的一声,双刀顿时断成两截。

林冲弃刀,飞起一脚,直接杨志腹部。杨志手持断刀,横切林冲足胫。林冲中途回脚,避开断刀,又随即弹出,踢落杨志手中的断刀。

杨志欺身上前,挥拳向林冲面门击去。林冲矮身避开,倏地钻入杨志背后,双手缠抱杨志后腰,两足一绊,两人同时摔倒。

因贴身相近,两人施展擒拿功夫,一个锁喉,一个错腿。同时用力,锁得杨志面色憋得通红,一个错腿的林冲被拗得骨头咯咯作响。

过了半晌,林冲手劲缓缓卸力,放开杨志的喉咙。杨志感觉喉头一畅,知道林冲不愿再战。便也放开了林冲的大腿。

两人翻个身,面仰朝天,望着雪花翩翩而落。杨志喃喃道:“林兄,该忘的就忘,不该忘的留在心底就好。 以后你想醉,找我就好了。”

林冲默然不答,过了良久,幽幽道:“有的东西,如果能说忘就忘,那该有多好。”

杨志慢慢站起,道:“忘不忘是你的事,我希望你能记得找我喝酒。”说着便转身离去。

林冲依然躺在雪地里,血已凝结住。看着大地上下,银装素裹,雪花漫飞,空荡荡寂然无声,只剩下人,雪,苍穹,不由心中黯然,不胜悲凉。



湾火


豹子头林冲一代宗师周侗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八十万进军教头,梁山五虎将,精通各种兵器,拳脚工夫更是了得,一杆丈八蛇矛枪冲锋踏阵所向无敌。青面兽杨志,著名杨家将杨业老令公之传孙,谁人不知杨家枪天下无敌,其祖母余太君更是女中豪杰,武艺传自杨志这一代,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三十六路拳脚无一不晓。也称当世顶尖高手。若与林冲相比,并列冠军,棋鼓相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