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像後海那種由白紙規劃出來的新興住宅片區都是房價高地!


在深圳,像後海那種由白紙規劃出來的新興住宅片區都是房價高地!

轉自 深圳jacky

在深圳,新興住宅區的“新”字,可能是被絕大多數置業者追逐,而追逐者本身卻又說不明道不清,但已實實在在影響著房價走出分化行情的一個重大因素。

大概在2005年前後,我們家庭開始為移居深圳做準備,每到週末就跑深圳看房。

當時我們的目標很純粹:讓小孩入讀深圳的好學校,並希望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小孩與優秀的同齡人一起長大。再就是住房本身要兼備宜居性。

看了N多片區、N多樓盤,轉了一大圈之後,有一天,已經買了中旅國際公館的老鄉無意中說了一句正中我下懷的話,他說:“在深圳,你很難找到像香蜜湖這樣周邊沒有城中村,完全由一張白紙規劃出來的新興住宅片區。”

於是,我們果斷成為了香蜜湖的業主,一住就是十幾年。

站在今天,回望當年我們置業的邏輯,我發現,這個邏輯在今天依然適用。

房價最高的南山,其實真正高的是在後海整一片填海區域上新建起來的新樓盤(現在才被稱作深圳灣)。而後海濱路以西的舊樓盤的房價完全就不是一個層次的,更別說南山老城區那邊的小區。

龍華的紅山片區,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這樣鶴立雞群被金錢追逐的耀眼片區,大概還能舉出好幾個案例。

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在一張白紙上規劃出來的新興片區、新式板樓、高規格落地的學校、高贈送(未來可能絕版了)。總之,就是一個高級的“新”字!

今天我到羅湖桂園街道租賃所辦事,我就在想,要是羅湖能有那麼一大塊處女地拿來規劃一個全新的新興住宅區,其房價大概率也是會上天。

移民城市居民年輕化,城市多中心,城中村無處不在,深圳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像香蜜湖這樣周邊沒有城中村,完全由一張白紙規劃出來的新興住宅片區”,永遠是稀有的,也是最具宜居性的,特別是那些緊鄰就業中心的新興住宅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