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為何要將首都從聖彼得堡遷回莫斯科?

用戶68996591


1156年尤里·多爾哥魯基大公用木牆和護城河構築起一座防禦工事——這就是今天克里姆林宮最早的雛形。很快以早期的克里姆林宮為中心形成了若干商業、手工業和農業村落,到13世紀初這裡已發展成為一座繁華的城鎮——這座城鎮就是如今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1236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西征歐洲,羅斯諸公國全被其席捲。1240年拔都在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帳汗國。在蒙古人統治羅斯諸公國時期位於奧卡河與伏爾加河交匯處的商業要道之上的莫斯科迅速發展壯大——莫斯科大公國通過為蒙古可汗徵收貢賦和征討不聽號令的公國而取悅於蒙古金帳汗廷,而莫斯科大公國則利用蒙古人的威勢趁機削平群雄,逐漸完成了羅斯諸公國的統一。1480年日漸強大起來的莫斯科大公國擺脫了蒙古的統治,到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國已兼併了特維爾、普斯科夫和里亞贊等羅斯公國,又從立陶宛人手中收復了斯摩稜斯克,至此一個北起白海、南至奧卡河、東臨烏拉爾山、西達第聶伯河的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宣告誕生。由於俄羅斯國家是由崛起於莫斯科地區的莫斯科大公國演變而來,因此在莫斯科大公國統一羅斯諸公國的過程中莫斯科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統一後的俄羅斯的首都。

公元1435年地跨歐亞、享國千年的拜占庭帝國在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凌厲攻勢下終告滅亡,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逃到羅馬教皇處避難。後來在羅馬教皇的主持下莫斯科大公國的大公伊凡三世與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實現了聯姻,此後莫斯科開始被稱為第三羅馬,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圖案開始出現在莫斯科大公國的國徽、國璽以及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塔樓上,莫斯科的城市規劃也開始有意識地效仿羅馬城的結構。16-17世紀莫斯科自內向外形成了三層環形防禦體系:基塔哥羅德、白城和土城。然而在1712年彼得大帝卻放棄了這座俄羅斯歷史上這座歷史悠久的首都,轉而在他剛從瑞典人手中奪取的涅瓦河畔營建了一座新都。那麼彼得大帝為什麼要建立一座嶄新的城市並用其取代莫斯科的首都地位呢?

當彼得大帝在1689年登上俄國皇位時他所統治的廣袤疆域中只有阿爾漢格爾斯克這一個出海口。這時的俄羅斯事實上是一個閉塞的內陸國——儘管擁有漫長的北方海岸線,但在那個缺乏破冰技術的年代北冰洋航線是根本沒什麼利用價值的,即使是作為唯一出海口的阿爾漢格爾斯克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封凍的。在1700~1721年的大北方戰爭中彼得大帝拉攏波蘭、丹麥等國成功戰勝了瑞典,佔領了芬蘭灣、里加灣、卡累利阿、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這是一片海路相間、煙霧茫茫、狼群出沒的荒涼之地,入海口被淤泥堵塞,河水倒灌現象嚴重。這裡既缺少穩定的淡水資源,又沒有可供開採的大量木材,以致於當時幾乎沒人認為這裡適合興建城市。然而此時正致力於建設強大海軍和開拓國際貿易的彼得大帝卻決心將這裡打造成為俄國面向歐洲的出海口。彼得大帝對俄羅斯進行了一場效法西方的激進式改革,在他眼中莫斯科充滿太多腐朽陳舊的保守事物了,與他所要構建的嶄新俄羅斯完全不相配,他需要更便捷地接受在他眼中更為先進的西歐文化。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使其在涅瓦河畔建立起一座新城——聖彼得堡,1712年彼得大帝就急不可耐地將都城遷往新建的聖彼得堡,要知道這時與瑞典的北方戰爭尚未結束,聖彼得堡還處於雙方對峙前沿地帶。

彼得大帝去世的1725年聖彼得堡已發展成為設施完備的都市:其居民人數已達到8萬人,這佔俄國全部城市人口的1/8左右。然而這時聖彼得堡的首都地位並不穩固——1729年彼得大帝的孫子彼得二世將首都遷回了莫斯科。僅僅一年後彼得二世就感染天花而亡,俄羅斯帝國的首都隨即又遷回到聖彼得堡。1737年成立的聖彼得堡建築委員會開始系統進行城市房屋的規劃設計和調整工作。1754年由祖籍意大利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的冬宮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如今這已成為聖彼得堡的地標性建築——正如克里姆林宮是莫斯科的地標性建築一樣。十月革命後冬宮被闢為艾爾米塔日博物館,一共350間展廳中收藏有270萬件文物、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這令其成為與中國的故宮博物院、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齊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1866年清政府派出赴俄訪問的使節在筆下記錄道:”彼得堡乃俄國都城也,人煙輻輳,街道寬闊,週五十餘里,樓閣高聳,宮殿輝煌,人民五十三萬六千,足稱各國都城之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沙皇俄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處於敵對狀態,而聖彼得堡城市名稱中的”堡“來源於德語詞源,於是在1914年7月後聖彼得堡改名為彼得格勒——”格勒“一詞就是俄語中”城市“的意思,所謂彼得格勒就是指彼得大帝的城市。

1917年俄國相繼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在這一過程中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炮打冬宮成為了十月革命中的標誌性事件。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的是異常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沙皇政權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殘部蠢蠢欲動,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仍在進行——東線戰場上的德軍並沒因俄國內部的革命而停止向東進攻。芬蘭宣佈脫離俄國而獨立,波羅的海三國也獨立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處於一片混亂之中,俄國國內的混亂狀態已使前線俄軍毫無戰意可言。到1918年3月德軍已逼近彼得格勒,而從沙俄脫離出去的芬蘭也與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處於對立狀態,彼得格勒的安全已得不到保障。好在俄國從來不乏戰略縱深:1812年5月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率領使用12種語言的57萬大軍遠征俄羅斯,結果俄羅斯人憑藉自己遼闊的戰略縱深實行堅壁清野的戰術,儘管拿破崙攻佔了莫斯科,可隨著戰線的延長就使軍隊的補給日益困難,俄國人趁機利用自己對天氣和地形的熟悉發起反攻,最終拿破崙的57萬徵俄大軍只有不到3萬人回到法國。1918年的蘇俄政府在嚴峻的安全形勢下不得不考慮遷都事宜,而最適合的自然就是莫斯科了——儘管自彼得大帝遷都聖彼得堡以來莫斯科已由首都降為陪都,但600餘年的建都史仍使其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擁有無比崇高的地位,作為陪都的莫斯科依然還是俄羅斯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1755年莫斯科建立了俄國第一所大學──莫斯科大學(今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1851年莫斯科的鐵路修通。更為重要的是:莫斯科是繼彼得格勒後較早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城市,蘇維埃政權對這裡控制力度相對較強,從而使其遠離白軍殘部的威脅。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很多人都認為蘇聯之所以遷都莫斯科是因為戰略安全 這是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選擇思想開放,融入西方,還是思想保守,拒絕融入西方。

眾所周知,德國的龍興之地是現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柯尼斯堡);而俄羅斯帝國的龍興之地並非莫斯科,而是聖彼得堡。

雖然俄羅斯最早是以莫斯科為根據地,但能夠奠定俄羅斯帝國基礎的卻是在聖彼得堡彼得一世改革。在彼得一世之前的俄羅斯,雖然軍事實力也強,但不過是和波蘭、立陶宛等周邊國家一樣的舊貴州軍事國家。只有彼得一世改革奠定了現代化俄羅斯的基礎,才是俄羅斯、蘇聯、俄羅斯聯邦能夠持續存在的基本架構。

因此俄羅斯的龍行之地是聖彼得堡,而非莫斯科。莫斯科只是俄羅斯的發源地。

來看地圖:

藍線連線了波羅的海主要城市:聖彼得堡——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呂貝克——格但斯克——柯尼斯堡——里加——塔林。

以聖彼得堡為首都意味著俄羅斯積極融入西方的開放海洋時代。

1697年彼得一世出使歐洲的經歷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思想基礎。在彼得一世前,俄羅斯對歐洲事務基本不參與,除非是瓜分波蘭這些奪取土地的事情。

但在彼得一世定都聖彼得堡這個出海口時,俄羅斯就積極參與歐洲事務。

通過波羅的海,進入北海,就到了英法二國。海洋路線遠比陸地要輕便、快捷。

在比對德國和俄羅斯:

1、兩國都是因為在出海口城市進行改革而興隆:柯尼斯堡是宗教改革,聖彼得堡是彼得一世改革;

2、兩國都是以軍事為驅動力,都有積極擴張的源動力;

3、都是從附屬國起家:德國的普魯士原本是波蘭附屬國;俄羅斯的莫斯科大公國是金帳汗國附屬國。


蘇聯定都莫斯科

蘇聯定都莫斯科可以:

1、遷都可以避開俄羅斯帝國206多年的文化沉澱,拒絕接受彼得一世確立的開放融入西方政策;

2、聖彼得堡太有革命傳統,不利於穩定統治

:第一次俄國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都是在聖彼得堡發生;遷都到莫斯科這個沒有革命傳統的地方,可以有效控制和統治;

3、莫斯科處於內陸,可以讓蘇聯產生安全心理。

簡單說,遷都莫斯科,可以讓蘇聯閉門造車。斯大林獨裁統治也就是這樣產生。

聖彼得堡由於傳統的思想開放政策,很容易威脅蘇聯的統治,不如穩定保守的莫斯科。

但定都莫斯科實在是太保守了。說句實話,蘇聯定都可以有三個選擇:

1、聖彼得堡,繼續積極參與西方事務——但蘇聯不願意,思想上回歸保守;

2、基輔,定都基輔好處很多:基輔大公國都城所在、金帳汗國統治中心、在東歐和巴爾幹爭霸;若定都基輔,東歐地區基本是俄羅斯實力範圍,俄羅斯就成為新的東羅馬帝國,興許還能奪回伊斯蘭堡。

3、莫斯科,這是最差選擇。

定都基輔的勢力圖:

當然,如此一來,烏克蘭也就不存在了。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主要就是從軍事上考慮。

以往沙俄時期,芬蘭是沙俄的盟友,沒有什麼威脅。

但蘇聯建立以後,芬蘭倒向西方,和蘇聯對立。

聖彼得堡的位置不好,陸地距離芬蘭只有180公里,幾乎沒有戰略縱深。

海洋上,聖彼得堡就在波羅的海邊。

敵人一旦掌握制海權,可以隨意從波羅的海登陸聖彼得堡。

從軍事上來說,這非常不利。

事實也是如此。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列寧格勒北面芬蘭一側的芬軍東南、卡累利阿2個集團軍,於6月底分別在彼德羅扎沃茨克和維堡方向,對蘇軍北方方面軍發起猛烈的進攻。

蘇軍用盡全力才抵抗住,但最終還是被突圍,列寧格勒被團團包圍了800多天,造成最多150萬人死亡,其大部分人不是被打死,而是餓死。

在872天的圍城戰中,在1941年至1942年間的冬季,當所有雀鳥、老鼠及寵物被生還者吃光後。在1942年1月至2月每天死亡約7000 - 10 000名居民,其中大部分緣於飢餓。

城內的居民為了活命,開始吃屍體。列寧格勒警察因而組成一個特別師,阻止人吃人現象。

大家看看,如果把首都設在聖彼得堡,會怎麼樣的下場。


薩沙


十月革命在聖彼得堡取得勝利,作為沙皇的首都聖彼得堡戒備森嚴,但是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艱苦的時期,沙皇軍隊損失慘重,不得已將衛戍首都的部隊也都調往前線了,因此布爾什維克黨人才能在首都奪取政權,這是歐洲革命少有的成功案例。



但是,依靠工人和農民起家的布爾什維克不可能在聖彼得堡生存,原因就是這裡地近北極寒冷帶不是俄羅斯的農業區,因此農民少得可憐。又因為聖彼得堡是海港城市,本身沒什麼工業資源,也不是俄國鐵路網的核心,即便作為沙皇首都200多年它依然不是帝國的大型工業區,工人的數量少的可憐,依靠工人和農民立身的蘇俄顯然不可能在聖彼得堡長住。


(工業區有武器、農村有兵員)

在尼古拉二世改革之後,俄國的紡織、冶金、造船、機械製造工業蓬勃發展,聖彼得堡成為造船業的集散地,但是舊都莫斯科承載了大部分的重工業企業和紡織工業,這導致它的工人數量達到驚人的300多萬人。莫斯科的工業企業佔到全國的6%,但這裡工人在全國範圍的比重將近一半。可見莫斯科既是支撐戰爭的工業中心,又是布爾什維克發展的最肥沃土壤,因此列寧選擇遷都莫斯科。


(佈列斯特條約簽署後的歐洲形勢,可見聖彼得堡還是安全的)

其次,《佈列斯特合約》簽訂之後蘇俄面臨嚴重國際危機,英國率先佔領了摩爾曼斯克港大有順勢南下攻佔聖彼得堡的可能。由於沙俄時代的海軍曾被日本毀滅,重建過程很倉促,造成保衛港口首都的海軍力量十分薄弱。

(沙俄遺留下來的戰列艦)

僅有的四艘甘古特級戰列艦全部部署在波羅的海,但是《佈列斯特合約》簽訂幾個月德國就支撐不住了,協約國海軍大有通過丹麥進入波羅的海的可能,沒有足夠海軍力量爭奪波羅的海制海權的蘇俄,只能選擇遷都到內地的莫斯科。


看看上圖的蘇俄內戰形勢圖就能明白,莫斯科才是布爾什維克控制區的核心地帶,這裡是最安全的部分!而原沙俄首都聖彼得堡距離波羅的海前線近在咫尺!因此並不適合做布爾什維克的大本營。


兵器世界


首先,要糾正一下題目中的一個嚴重錯誤,遷都的不是蘇聯而是蘇俄。

蘇俄的範圍要比蘇聯廣,除了我們通常意義的蘇俄,還可以指沙皇時期。蘇俄的時間是1917年11月7日——1991年12月25日。它是一個國家指的是十一月革命後的俄羅斯。

蘇聯的範圍要比蘇俄窄,它指的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十幾個社會主義的國家聯盟的統稱。

蘇俄與蘇聯的區別在於,蘇俄指的是沙皇時期或者是十幾個國家中的一個,蘇聯指的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國家聯盟的統稱。

至於為什麼要從聖彼得堡遷往莫斯科,這主要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因為當時正好是一戰期間,蘇俄正在和德國開戰,那個時候德國已經佔領了塔林,塔林位於波羅的海地區,已經離聖彼得堡很近了,不太安全。



至於為什麼是莫斯科,則是考慮到能夠居中,更好的控制各個方面。


漫話五千年


1、十月革命勝利之初,一戰還在繼續,俄國是單方面宣佈退出戰爭,但德國和蘇聯的戰爭狀態並沒有結束,德國當時還佔據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塔林等地區,這些德國佔領區離聖彼得堡的距離太近,加之國內白軍蠢蠢欲動,繼續定都在聖彼得堡不再安全;

2、蘇聯領土遼闊,莫斯科位於蘇聯的中心,為了能夠控制國家的各個方向,莫斯科更適比聖彼得堡更具有優勢;

3、相對其他城市莫斯科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在1910年,莫斯科6%大企業中集中了全國大約49%的工人。1917年的十月革命勝利後,在莫斯科大力發展了汽車製造業,紡織加工工業,工業的發展為莫斯科成為首都奠定了物質基礎。


社會我亮哥


俄羅斯的首都以前在舊俄時期為基輔,莫斯科,彼得大帝當政時為了給當時的內陸國家俄羅斯大帝國找一個出海口,傾全國之力∧發動了數次對瑞典人的戰爭,終於在芬蘭灣,涅瓦河畔奪取了一個波羅的海的入海口。

當時的彼得堡除了幾個碉堡什麼都沒有,沙皇彼得大帝用了強制性的手段把土豪們從莫斯科和下諾夫哥羅德等地區強遷到彼得堡,由於河口區地勢低,全部都是爛泥,只有運來抗蝕腐的松樹樹幹,充當地下基礎,土豪貴族們叫苦不迭。

這樣才建成的彼得堡,為了城市建設和軍備補充,彼得大帝狂徵稅負,發明了按眼珠的顏色徵稅的辦法。

沙皇俄國有了港口,農產品能更快更方便運住英法等國,加強了俄羅斯人的擴張能力,十月革命後,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革命者也是首先在聖彼得堡奪取了政權,但是由於德軍繼續進攻俄羅斯,列寧的紅色政權只有簽定恥辱的〈佈列斯特條約〉割地賠款,退出協約國同盟,同德國單獨講和。這樣又激怒了同德國苦戰的英法,1919年英法聯軍騰出手來,英國大洋艦隊直接去威脅涅瓦河口的彼得格勒,蘇維埃政權丶只有把首都內遷到莫斯科才能抵抗十四國的武裝干涉。


user4210272105487


因為安全問題,俄國首都自彼得大帝以來定在彼得格勒。俄國首都自彼得大帝以來定在彼得格勒,一戰爆發前,俄羅斯帝國內有芬蘭,波羅的海三國以及波蘭,而當時的彼得格勒擁有非常大的戰略縱深。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為了儘快從一戰中撤出,和當時的德國簽定了《佈列斯特合約》,這個合約非常苛刻,其中規定蘇俄承認芬蘭獨立,芬蘭西南部的奧蘭群島也歸於芬蘭,波羅的海三國也在後來紛紛獨立, 此時的彼得格勒的外圍屏障全部都沒有,周邊全都是對蘇聯非常敵對的國家。特別是蘇聯當時的海軍非常弱小不足以保衛彼得格勒這個沿海城市。

而且當時的蘇聯正在陷入內戰,蘇維埃的政權非常脆弱,所以彼得格勒作為首都不足以控制蘇聯如此廣袤的國土。所以當時處於蘇聯腹地的莫斯科是非常合適的首都所在地。

蘇聯政府於1918年3月從彼得格勒(後改名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1922年12月莫斯科正式成為蘇聯首都。

現在看來這項決定非常正確,因為二戰爆發後,莫斯科正式由於有非常廣袤的縱深,以空間換時間,才能將德國阻擋在莫斯科城下,如果蘇聯的首都在彼得格勒,而德國盡全力只進攻那裡的話,列寧格勒是守不住的。




醫藥獵頭李


十月革命勝利後,布爾什維克政權最初的首都是在彼得格勒。新政權成立後在1917年10月26日(11月8日)頒佈的第一個法令就是《和平法令》。出於自身戰略需要,唯一響應的國家就是德國,它在11月27日表示可以談判。不過它並不是為了解決兩線作戰困境,而是準備利用蘇維埃俄國的困境,進一步蠶食和吞併對方。

1917年1月3日,俄德雙方開始在德國佔領的佈列斯特開始和談。12月15日簽署停戰協定。12月22日正式舉行和平談判。

1918年2月10日至3月3日, 正是蘇維埃俄國與德國進行佈列斯特和約談判的關鍵時刻。2月18日德國藉口蘇維埃俄國沒有很好履行停戰協議以及佈列斯-利托夫斯特和談破裂,發起了大規模進攻,很短時間就攻佔了整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已經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一部分。

為了對蘇維埃俄國施壓,德國的飛機在此期間每天以飛行高度1000至3000米的編隊形式出現在彼得格勒上空,試圖突破城市。

2月21日,列寧發出了“社會主義祖國在危險中”的號召,號召廣大人民積極參加紅軍,抵抗侵略者的進攻。 2月23日,年輕的紅軍在納爾瓦和普斯科夫城下擊退敵軍。此後1923年這天被稱為紅軍日,1946年改稱蘇聯建軍節,1995年俄羅斯改為祖國紀念者日。

2月24日,德軍提出最後通牒,條件則比2月9日的更為苛刻。

對於當時的蘇俄政權來說,佈列斯特談判的關鍵在於“失去空間,贏得時間” 。在這個大背景下,列寧考慮的問題是首先保存住蘇維埃政府。為了以防萬一,他當機立斷要求將首都遷往莫斯科,也就是離德俄戰線更遠一些的地方。顯然,列寧做出這樣的決策是預見到了局勢的危急性。因為如果失去了彼得格勒,也就將失去蘇維埃政權。列寧甚至考慮過“也許,我們即將迎戰;可能明天我們把莫斯科也放棄,然後,再轉入進攻。。。”

1918年2月26日,人民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政府機關遷往莫斯科。決議除了遷移政府機構和領導人員之外,還要求無論如何立即搬走國家銀行、黃金和國家有價證券印刷廠和疏散莫斯科的貴重物品。這個決議表明了列寧為了保住蘇維埃政權,不惜與德國單獨媾和,簽訂和約,甚至最後與德國破釜沉舟一戰的決心。

3月3日,佈列斯特和約正式簽署,蘇維埃俄國以極大代價(失去78萬平方公里土地和5600萬人口,喪失27%可耕地、26%鐵路、73%鋼鐵冶煉和89%煤礦開採)換來了暫時與德國中止戰爭關係。1918年11月13日蘇維埃政府宣佈廢除該和約。

3月11日,即佈列斯特和約簽字後的第8天,列寧和政府成員乘專列到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 同一天,莫斯科電臺廣播瞭如下通告:“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政府、人民委員會和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工人、士兵、農民哥薩克代表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已經來到莫斯科。聯絡地點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


榮華之武器堂


彼得堡是一個海港城市,一個海軍實力不強的國家把首都放在海邊都是不安全的,八國聯軍從天津上岸兩天就能到北京,慈禧逃往西安,八國聯軍也就不敢追了,以八國聯軍那點兵力追到西安去還真不夠一路的民兵暗殺用的。敢把首都放在海邊的首先得有支強大的海軍來保衛。十月革命中由於列寧掌握了海軍,海軍大炮一響就宣告了革命成功,就是誰掌握了海軍誰就能控制彼得堡。但隨後的對德戰爭中紅軍慘敗,簽了喪權辱國的佈列斯特條約,條約除規定要割讓土地和賠款外,還要把波羅的海艦隊交給德國,紅軍失去在波羅的海有海軍的權力,海軍官兵拒絕交出戰艦,把船自沉了。所以蘇俄這時已沒有海軍,任何一個海軍強國都能把軍艦開過來炮轟彼得堡,嚴重時還可以直接登陸進攻直接拿下。再加上芬蘭獨立,彼得堡在陸地上也成了一個邊境城市,芬蘭陸軍或者別國借路進攻,都只要兩天就能攻到彼得堡。彼得堡西邊是大海沒有海軍防守,北邊是芬蘭,在重炮射程之內,哪個國家敢在這種環境下定都?列寧決定遷都是在德軍兵臨城下時決定,遷往莫斯科有廣闊的縱深保護才能安全,否則德軍一個突擊列寧就得當俘虜了。德國投降後,英國又組織聯軍干涉俄國內戰,英國是海軍強國,炮轟彼得堡是很容易的,但把軍隊打到莫斯科就做不到了。彼得堡只有在海軍和陸軍都非常強大時候能保持全線進攻狀態時才能當首都。

直到二戰前夕,蘇聯強迫芬蘭換地,芬蘭不同意打了仗,以上百萬的傷亡才給彼得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戰略縱深,同時吞併波羅的海三國,組建相當強的海軍,才算給彼得堡相對安全的環境,即便是這樣,德軍也是幾天內就突擊到列寧格勒外圍,很快就完成包圍,但由於格寧格勒鄰湖,德軍無法把整個湖包圍,蘇軍還能從湖上補給才算守住,這還是因為列寧格勒地位已不重要,德軍沒有使用重兵攻城,如果首都在這裡,用不了一個星斯就會被德軍打破,德軍將主要兵力用於突擊莫斯科方向了,莫斯科數百公里的縱深才救了蘇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