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了幾組數據…為什麼感覺一個企業的納稅要比利潤高很多呢?

小圈圈白


有的企業繳的稅比利潤多,這是實情。尤其是現在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市場萎縮低靡情況下,更是屢見不鮮。

我國現行稅制除增值稅是價外稅,其他稅費都進"稅金及附加"會計科目,屬費用類賬戶。只要是虧損或微利企業,企業繳的稅一般都比利潤高。

另外,筆者想借此機會解釋一下為什麼有的企業家說中國稅負比美國高。這種說法有誤讀。這是由中美不同稅制造成的。中國稅收以流轉稅為主、所得稅為輔,納稅主體多是企業,所以中國企業家覺得稅負重;美國稅制以所得稅為主、財產稅為輔,沒有開徵增值稅,納稅主人是個人,所以美國企業覺得稅負不重。整體稅負兩國差不多。


老黃牛000903


納稅比利潤高這在企業裡最正常不過了,或許很多人難以理解,但是如果有仔細算算我國的各類稅賦,你就會發現這個情況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企業的稅賦

一家國內經營的企業,一般而言最少要繳納的稅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增值稅:按銷售收入13%徵收(這還是2019年才下調的,之前是17%),當然如果你是小規模納稅人,現在的增值稅稅率只要3%

2、附加稅:附加稅包括城建稅、教育附加費、地方教育費,這兩者是按照增值稅來徵收的。城建稅按繳納的增值稅的7%繳納;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3%繳納;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2%繳納。三者合計要繳納增值稅的12%。

3、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4、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

5、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所以說,對於企業,即使你把土地拍賣下來了,也建了房產了,並非說就與世無關了,你每年仍然要按照稅法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以及房產稅。

6、車船稅:

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7、企業所得稅:稅率25%,按照企業的利潤總額乘以25%。

為什麼會超過?

一家企業,只要你有營收,那麼肯定要繳納增值稅及附加稅,如果你有房地產和車輛,這些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這些固定的稅額也不能少;因此就算企業最終虧損,能免掉的也就是所得稅而已(所得稅要企業有利潤才繳納),其餘的稅額都有繳納。

另外就算上述全部稅額合計數低於淨利潤,這也只是企業明面上的利潤而已,如果這個錢要真正的進入投資者個人的口袋裡,那麼他還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所以一家企業其他的稅額不管,即使一年稅前賺錢了1000萬元,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250萬元),就剩下750萬元,若再分配的給股東的話,要再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又去掉150萬元,真正拿到投資者手中就600萬元而已,基本一半沒了。


鯉行者


以生產行業一般納稅人企業為例,假設該行業無消費稅!

一、增值稅的特點:雁過拔毛

增值稅是流轉稅的一種,以商品和應稅服務的銷售額為主要徵稅對象,是按照不同行業設置稅目或稅率,是在生產和流通領域產生的。古語有云: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種,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錢。說的正是這個意思,不管公司有沒有利潤,都要繳納增值稅,是一種雁過拔毛的霸道式的存在。

二、利潤特點:有錢捧個錢場

利潤=收入–支出,其中收入和成本都不含增值稅額,是拔過增值稅這個毛之後的數據。

收入包括主營主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條收入是商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包括直接銷售原材料收入等,收入不含增值稅。

支出包括原材料等業務成本、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等。

這樣,利潤可能大於零,也可能小於零,利潤大於零時,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那古時唱戲的說,有錢捧個錢場,沒錢捧個人場,就是這個意思,沒有錢交你好歹也是個公司啊。

三、參照利潤表:二者關係沒有那麼親密

我們可以看出,稅=增值稅+稅金及附加+所得稅+其他,稅額大於淨利潤就不是什麼值得驚奇的事情了,二者關係並不親密!



財經黑幕


太簡單了,100塊利潤,13的增值稅,你還有87,87的25%是所得稅,65.25,要提現20的所得稅,到手52.2。不知道我算的對不對。但是這個是理想情況下的,搞點福利就虧了😂


封雪寒


現在的徵稅方式主要分為直接稅和增值稅兩種,直接稅只對商品收稅,直觀,明瞭,讓人明明白白。增值稅隱含在商品生產的每個環節過程中,相當於高利貸中的複利,看似很低卻奇高無比,這種方式收稅人們對稅收無感,最大的好處是有助於弱化人們自己是納稅人的權利意識。發達國家都是直接稅,極少數國家採用增值稅,而這個國家包括我們。


井口看天


一、企業利潤一般指淨利潤,也就是稅後利潤。虧損的企業一大堆,虧損的上市公司也一大把,難道說虧損企業就不用交稅?那是不可能的!他們的納稅額肯定是大於淨利潤的。

二、即使您看到的是稅前利潤,也就是利潤總額,那也完全是有可能低於稅務總額的,企業盈利不高的就會如此!

一般來說,企業要交納的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分紅稅、消費稅、城建稅等等。

企業所得稅,它是在企業利潤總額的基礎上進行徵稅的,它是指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稅率(各類型企業稅率不一樣)。

但是企業並不是只需繳納所得稅,其他的稅種一個不能少。企業繳納的稅與利潤總額並不完全成正比例關係。所以稅收總額大於利潤總額也是正常的。



其實20586


有個問題,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有重複的吧。企業所得最終還是要給每個人的吧?所以掛著企業的名字收一次,發給每個人最終什麼分紅,工資啥的還要收一次所得稅。一直不明白企業這個主體有什麼,說到底不還是人嘛?人幹活掙錢交稅;難道企業是個機器人,可以自己幹活掙錢。所有的稅,說到底還是在對人徵稅,企只不過掛個名字而已。


shuiwuyinyue


一般企業需要繳納的稅包括: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隨著業務的發展,企業涉及的稅種會更多,比如房產稅、土地增值稅、消費稅、關稅等。

增值稅

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企業繳納多少增值稅和企業的利潤沒有啥關係。

一家企業只要有業務,就會涉及增值稅,增值稅繳納的多少取決於企業發生了多少收入以及取得了多少可以用於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對應的費用如果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經營企業不應該發生的費用),不僅增值稅不能抵扣,而且企業所得稅稅前也不得列支。對應的費用如果用於個人消費、集體福利、免稅項目、不徵稅項目、非正常損失的,增值稅也不能抵扣。

企業有收入就有增值稅銷項稅額(這部分包含在客戶給的價款中),如果沒有足夠的可以用於抵扣的進項稅額(企業發生的成本費用對應的增值稅部分,包含在企業支付給供應商或者商家的價款中),就得繳納增值稅。增值稅的稅負率每個行業都不一樣,企業的增值稅稅負率(增值稅/營業收入)在2%-10%不等,企業的利潤率(淨利潤/營業收入)小於增值稅稅負率時,繳納的增值稅就會比取得的利潤還多。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雖然由企業進行申報,而且也經常體現在納稅數據中,但個人所得稅是由員工個人承擔的,只由企業代扣代繳。所以,個人所得稅和企業利潤也沒有關係,只取決於員工的工資水平以及各項社保、專項附加扣除等。

企業所得稅

提到企業利潤,通常是指會計報表上的淨利潤。淨利潤要經過一系列的調整變成應納稅所得額,然後乘以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從而計算出企業所得稅。

也就是說,企業所得稅雖然和淨利潤相關,但並不一定低於淨利潤。打個比方,有家企業2019年取得淨利潤10萬元,結果企業有一筆40萬的費用是老闆自己報班的費用,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前不能扣,要調整,應納稅所得額就變成了50萬元(10萬元+40萬元)。假設這家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25%,要交12.5萬元(50萬元*25%)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大於企業利潤。

綜上,企業繳納的稅費大於企業利潤並不少見,對企業來說多分析下具體原因,有針對性的減少稅負。


墨非鳴


很多工廠企業的經營利潤的45%左右都是稅,剩下的利潤用來支付各種開支,最後還剩的就是老闆個人的利潤了,還得再交最後一次個人所得稅。就算生意虧本了 該交的稅一分不能少,這導致很多企業喜歡把錢大量投入到房地產上,屯房 屯寫字樓 單身公寓等 出租或等升值用來抵消交的稅。再牛掰的炒房團在企業集團面前都是渣渣 我們的高房價 這些人才是幕後真正推手。房價如果大跌 最先死的是這些超級大房東 他們如果突然大量破產倒閉 造成的動盪也不可估量,所以大城市的房價永不可能大跌的。扯遠了


我是顧家好男人


這個和我國稅制結構有關。

稅種根據其是否可以轉嫁,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

直接稅主要由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財產稅等構成;間接稅主要由消費稅、增值稅以及教育費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等構成。

而我國是以商品服務稅為主體的稅制體系,做為一般商品稅設置優化了增值稅 做為特定商品稅設置優化了消費稅,也就到說是以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為主,有學者統計過直接稅與間接稅比重:我國直接稅與間接稅的稅收比值大致為30:70。

而增值稅、消費稅等企業主要稅種的間接稅,計稅依據是企業的增值額和銷售收入,也就是說企業實現了銷售,就要繳納間接稅,和企業利潤無關,直接稅是企業盈利繳納,企業沒有利潤依然會有間接稅產生,而企業盈利除了間接稅還有直接稅,因此當企業虧損或者接近虧損,可能會出現企業利潤低於稅收的情形。

比如商業零售行業增值稅稅負率2.5%,企業所得稅稅負率1.5%,當企業利潤率接近或者小於綜合稅負率時,就會出現稅收大於利潤的情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