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伯邑考是个怎样的人物?

古梁镛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长,母太姒,是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周文王共有十个儿子,分别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伯邑考在商做人质,为商纣王驾车。后来商纣王将伯邑考杀了,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周文王是假装不知,还是真的不知,不动声色地吃了商纣王赐的肉羹。纣王认为周文王并不如传说中的那样是个圣人,因为他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而不自知。由此放松了对周文王的警惕,周文王得以逃脱。伯邑考因为肉羹一事,成为周文王儿子中最悲情的一个,也是武王伐纣最早被牺牲掉的人。



《封神演义》里他的故事具有了神话的成份,具说他为了救被囚的父亲周文王,带宝物进献给纣王,因其美,被妲己看中,欲引诱,伯邑考不从,恼怒之余被妲己反咬一口,说伯邑考调戏她,纣王怒而杀伯邑考,才有了后面肉羹之事。

封神里伯邑考因其孝道忠厚,被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




俚说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长子,在《封神演义》中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他精通琴艺。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孝子。当时因为他的父亲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作为孝子的伯邑考非常担心西伯侯的安危,出于孝心,于是他就带着三样异宝去朝歌献给商纣王,希望能救出西伯侯。


但是当伯邑考去到朝歌后,因为他长的英俊,所以当时的妲己就看中了伯邑考,于是妲己就引诱伯邑考,但却遭到伯邑考的拒绝和斥责,伯邑考此举因此惹怒妲己,故而妲己非常痛恨伯邑考,最终导致伯邑考遭到极其悲惨的结局,被做成丸子给西伯侯吃。

西伯侯精通卜卦,他虽然由卦象得知伯邑考的遭遇,但为了骗取商纣王,西伯侯只得忍着悲痛吃下丸子。

伯邑考是伐纣时第一个去世的正神,后来武王伐纣成功后,姜子牙主持封神之事,因伯邑考的忠孝,所以伯邑考被封为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为尊贵之神,其代表的不仅是尊贵,而且还代表着权利、帝王。


那历史上的伯邑考是怎样的人呢?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他的母亲是太姒。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正室,她和周文王一共生了十子,长子就是伯邑考,次子是周武王姬发,三子是管叔鲜,四子是周公旦。

历史上的伯邑考生卒年不祥,有的记载的是周文王姬昌十三岁时,生下伯邑考,十五岁生下周武王姬发。

而后来至于周文王姬昌为什么立次子姬发为继承人,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说法就是大家熟知的,因为伯邑考去世的早,所以作为周文王次子的姬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继承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周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为继承人的。因为伯邑考虽然颇为孝顺,是个孝子,周文王姬昌和太姒所剩的十个孩子,因为太姒非常贤良,故而伯邑考十兄弟从小就受到他们母亲的教导。

但所谓人的智慧和才能不同,在伯邑考十兄弟中,只有周文王次子姬发、四子周公旦才德最高,所以他们就周文王最得力的助手。

而周公旦是姬发的弟弟,他们两个既然才德最高,所以周文王姬昌就立了次子姬发而舍伯邑考了。


后来周文王姬昌因触怒商纣王而被囚禁,伯邑考于是就去了人质,而给商纣王驾车,但是后来伯邑考最终被杀了。


中孚鉴


近日,封神演义再次迎来了新的版本,新的剧情,新的角色,说实话,可把我雷得不行。

而不管是老版还是新版,有一个很是悲情的角色始终是不变得,他就是伯邑考,这个舍身救父却惨遭不幸的人物,今天便来好好说一下历史中的伯邑考。

很多人都看过封神演义,其中的伯邑考是姬昌长子,当然历史中也是如此,而封神演义中,伯邑考与苏妲己青梅竹马,日久生情,伯邑考长相俊美、最擅长的乃是琴艺,可弹还魂曲。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听从姬昌的话,带着西岐贡品来到朝歌企图营救姬昌。由于人长得帅,又有才,还带着大批珍宝。如此高富帅的形象自然是会得到美女青睐。而当时已被狐妖附身的苏妲己也是其中之一,主动投怀送抱。可伯邑考乃是正人君子,油盐不进,屡屡被拒绝的苏妲己非常生气。


所以伯邑考便被妲己设计为企图要非礼她,后被纣王剁成肉馅做成肉饼来测试姬昌的忠诚,姬昌虽然占卜得知真相,但为了能够活着回到西岐报仇,忍痛吃下了爱子。后来回到西岐,伯邑考三魂化作了玉兔,被受女娲之命的嫦娥带到了广寒宫。

后来商纣政权被推翻,姜子牙封神,伯邑考残魂被封为紫微大帝,全名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总管帝星,代表着帝王、皇权,地位极其崇高。

历史中的伯邑考虽不似神话中传奇,却也是可怜之人,伯邑考,自然是姓姬的,名考,古有“伯仲叔季”,以伯为首,而邑一字则表示其世子身份啦,所以人称伯邑考啦,伯邑考死于文王之前,史书中关于其死因也是不甚详细,

后世中有传说伯邑考乃是为帝辛所杀,倒是与封神演义有相似之处,文王姬昌被囚禁于朝歌,而作为其长子的伯邑考便作为了质子留在纣王身边,为纣王驱车驾马,纣王杀伯邑考,将其做成肉羹。


更言道“圣人应该不会吃自己儿子的肉做的羹”,姬昌吃下逃离朝歌,伯邑考死后,武王姬发被立为太子,而不是伯邑考的儿子。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关于其死因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说他是因病早逝的,因为在其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分封天下,其中并没有提到分封伯邑考的后人。如果伯邑考不是早死,那应该会有子嗣。


白话历史君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

       伯邑考是后人疑问中美丽的传说

武王弟兄十人,都姓姬名“某”,唯有老大以伯邑考之名传世“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见《史记-管蔡世家》),后人多有附会,说伯是老大的意思、邑是官名、考是其名,也有道理,人家本来就叫“姬考”吗。关于其历史存在,一说其被纣王所害,一说其早亡,一说其被废,不一而足,这种事谁也别企图想说服谁,一哥俗人,以俗人这心态度之。

其一、不可能被立为太子,姬考是长子是见于正史的,说文王十三岁得伯邑考、十五岁得武王发也是有后人考证的(《毛诗正义》),说其被立为太子而被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要知道以嫡长子为中心的宗法制是周公旦创立的,西伯时立太子当从殷商之法则,殷人是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恐怕是要大打折扣的,母系部族的强大与否、天地神明的暗示如何等恐怕是殷人所热衷的。况且西伯父亲季历的继位就是两个伯父“让贤”而来的,《史记-周本纪》说“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是有点明白,人家文王的老娘、老奶奶好啊,那二位恐怕就不行了啊。

   其二、死于纣王之手的可能性不大,从“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的记载来看,其没有参与讨伐殷商的战争,至于说文王被囚前羑里,是大臣用贿赂的手段把文王买出来的,没见伯邑考为纣王驾车的记载,如果纣王是你,用仇家的儿子为自己“开小车”,你放心吗?至于做成肉包子之类,恐怕唯有封神之小说家言了。

   其三,早死是有可能的。说“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应该是事实,在整个讨伐殷商的过程中未见其缩影,文王死后,直接是“太子发立,是为武王”,没有提及这位大哥,分封时也没有见到分封其后人,要知道周公以所谓的“德”公行天下,连久远的五帝后人都有封地,况自己的大哥侄子吗?看来不仅是死了,而且是早死。

早死的人可以附会更多的今人传奇,化作兔子也算美丽,后世不是有个早死的世子叫赵德芳的吗?成了人们心中的“八贤王”妇孺皆知的噢。





一哥于一


伯邑考是中国历史上周文王的的长子,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囚禁攸里多年不能回家,长子伯邑考是个孝子,也很有才,擅长音乐。为了搭救父亲,带上珍宝千里迢迢来到商朝的首都朝歌见纣王献宝,纣王已有释放周文王的意思,可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遇上妲己这个狐狸精没完没了的纠缠,伯邑考没有顺从妲己的无理要求,妲己便恼羞成怒,在纣王面前说了伯邑考的坏话,纣王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不但没有释放周文王姬昌,而且还残忍的杀害了伯邑考,剁成肉馅烙成肉饼让周文王吃,周文王会算挂,算出大儿子遇害了。纣王派人给送的肉饼就是儿子的肉。文王假装不知,不得已吃了儿子肉做成的肉饼,此时此刻的我周文王是心如刀绞。商纣王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周国的一致痛恨,周武王举全国之兵讨伐残无人道的殷纣王。灭了纣王统治。推翻了商朝,建立周王朝。


勇往值钱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哥哥,他相貌堂堂,能力出众,是为大孝子,为了替父赎罪而到朝歌,被妲己所害而死。商纣王下令把他剁成肉饼,制成肉丸给其父姬昌吃,以此试探陷害姬昌。后姬昌奋发图强,在儿子姬发手里击溃商纣王,一雪前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