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羊常見病有哪些,怎麼防治?

遊書斌


在養羊當中,常見的多發病主要有11種,嚴重阻礙養羊業的發展,下面就講一下這11種常見病的防治方法簡介如下:

1、感冒

羊感冒多發於天氣多變的早春和初秋,該病以病羊體溫升高、精神萎靡、突然不食為主要特徵。

治療方法:青黴素4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安痛定0.4毫升/千克體重皮下注射,1日2次,連用3天。

2、拉稀

拉稀是羊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拉稀分為水樣拉稀和拉痢兩種,引發原因很多。

3.1水樣拉稀

處方1:矽碳銀0.4片/千克體重,磺胺脒0.4片/千克體重,1日2次,連用2天。

處方2:慶大黴素1.6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皮下注射,1日2次,連用3天。

3.2拉痢

處方1:磺胺眯0.4片/千克體重,1日2次,連用2天。

處方2:慶大黴素1.6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1日2次,連用2天。

預防羔羊拉稀:使用羔羊壯

1,羔羊出生第一天 ,吃初乳前後都行,用小勺取粉末3-5g送入口中,或者加溫水灌服,犢牛10-20g。

2,出生15天,羔羊、犢牛各口服或者拌料2-3次,每次5-10克,犢牛20-30克。治療腹瀉用量同上,一般每天1-2次,連用2-3天,如果效果不理想請配合治療球蟲的藥物。

3、異食癖

病羊以食毛、塑料紙、土等為主要特徵。

治療方法一:鈣片0.4片/千克體重,複合維生素B 0.4片/千克體重,魚肝油0.4粒/千克體重,1日2次,連用3天。

治療方法一:易癖消拌料,連續使用7天可減少95%的吃毛。

4、羔羊軟癱

羔羊不能吮吸,呼吸加快、心率加快、四肢無力,有時兩前蹄跪地或者後肢拖地行走,強力驅趕步態不穩。

治療方法:軟癱靈,重症每天2次,每次20~30ml;輕型病例每天1~2次,連服2~3天,輕症一般2-3次可以治癒。

預防:初生羔羊,一袋可灌服20只,在羔羊出生後第1天、第3天、第5天每天1次,每次10~15ml,可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

5、爛嘴病

該病是由大分子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以口腔病變為主要特徵。傳染迅速,多發於冬春季,長途運輸易發生。該病的死亡率極低,但危害性很大。

治療方法一:採用冰硼散塗以患處,1日2次,2-3天即可痊癒。

治療方法二:採用黴毒清塗以患處,1日1次,2-3天即可痊癒。

6、應激

羊運輸、更換環境或者氣溫等因素改變之後導致的感冒、拉稀、流鼻涕等症狀。

治療:應激素,在運輸前按每隻羊30-50克拌料喂1-2次,一天一次;運輸到家後每隻羊30-50克,拌料一天一次,連喂3-5天,冷熱應激以後連喂3-5天,可以大幅度減輕應激造成的發燒、咳嗽、流鼻涕、拉稀、口炎或者口瘡的發生。特別嚴重的配合磺胺和多西環素拌料。

7、胎衣不下

該病以母羊分娩後胎衣滯留不下為主要特徵。

治療方法:宮炎丸兩粒,用工具導入母羊子宮,即能促進胎衣排出,還能促進子宮儘快恢復。

8、酸中毒

羊因 過食精料(玉米、大麥、稻穀、麩皮等)和青貯料,導致發生瘤胃酸中毒。 患羊死前張口吐舌,甩頭蹬腿,高聲咩叫,口內流出泡沫樣含血液體。病程較緩慢,病初患羊興奮甩頭;後精神沉鬱,食慾廢絕,目光無神,呈現嚴重脫水症狀,並伴有腹瀉。

治療方法一:碳酸氫鈉配合磺胺,拌料飼餵。

9、撐死病

此病一般由於羊偷食玉米、大豆、高粱等精料過多而引發酸中毒而死亡。

治療方法:輕者內服硫酸鈉或靜注小蘇打;重者施行洗胃術。

10、不發情

該病多由於遺傳或生理疾病所致,主要表現為病羊到生理成熟期後仍然遲遲不發情。

治療方法:三合激素12毫升/千克體重,皮下注射,注射後3日內發情不配,待到18日後發情再進行配種。

預防:宮炎丸一粒,母羊產後導入子宮,促進母羊子宮恢復,提前5天發情。

注意:對於久治不愈的遺傳因素導致的不發情的母羊,為了提高養殖效益,要進行及時淘汰。

11、肺炎

該病以流涕、咳嗽、體溫升高為主要特徵。

處方1:鏈黴素8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青黴素8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安痛定0.4毫升/千克體重,皮下注射。

處方2:卡那黴素6萬國際單位/千克體重,安痛定0.2毫升/千克體重,肺部7-9肋間用16號人用細針頭肺內注射。

12、瞎眼

該病春秋多發,易傳染,危害性不大。主要症狀為眼結膜嚴重充血,流淚、有眼屎。嚴重者眼瞼腫脹。

治療方法:一般採用氯黴素眼藥水滴眼,1日4~5次,2~3天即可痊癒。

13、羊鼻蠅

羊鼻蠅俗稱“掉鼻”,是由於羊鼻蠅蛆引起的以流濃稠鼻液、打噴嚏、甩鼻為主要特徵的寄生蟲病,該病以春、夏、秋三季節多發。

處方1:阿福丁0.25毫克/千克體重內服,一般1次即可治癒。

處方2:敵百蟲0.2%~0.3%溶液滴鼻,1日3次,連用2天.

14.乾瘦病



園林藝術小品景觀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不同品種的羊均可感染,以一歲以內,膘情好的多發。發病季節多在初春和秋末。其特徵是死快,真胃和十二支腸出血水腫和壞死。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

(一)、臨床症狀

突然發生,往往不出現臨床症狀,急性死亡。病程稍長的病羊離群獨處,臥地,不願走動,強迫行走時,運動失調。腹部膨脹,有疼痛感,排出黑色稀糞,磨牙。體溫一般正常,飲食慾廢絕。發病後通常數分鐘至數小時痙攣而死,很少延長一天以上的病例。

(二)、病理變化

屍體迅速腐敗,膨脹,剖開有惡臭,天然孔流出血樣液體,可視粘膜充血呈蘭紫色。胸腹腔及心包積液,心內外膜有出血點。肝腫大,呈土黃色。真胃和指腸出血水腫和壞死。

(三)、診斷要點

羊快疫由於病程短,缺乏特徵病狀,要結合流行病學和病理解剖變化綜合判定。

1、由於病程短,來不及治療,所以應注射羊快疫—猝疽—腸毒血癥三聯苗進行預防。對病死羊應深埋,對用具,圈舍用20%漂白粉或3%燒鹼液消毒。

2、0.5%高錳酸鉀溶液250毫升,灌服,每天一次。

3、非常粉針和注射用硫酸鏈黴素,每公斤0.2—0.5萬單位,敗血康10—20毫升,分別肌肉注射,每天2次。

3、來一針注射液,每頭每次2—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主要是B型產氣莢膜桿菌引起初生羔羊的急性腸道傳染病。本病發生於7天以內,以2-3天發病最多。病羔是主要傳染源,病源隨糞便排除,汙染羊圈,用具母羊體表和乳頭,健康羔羊經消化道,臍帶或傷口傳染。其特徵是劇烈腹瀉和神精症狀,死亡率很高,給羊業帶來嚴重的危害。

(一)臨床症狀

潛伏期1-2天。病初羔羊精神萎頓,垂頭弓背,不吮乳。腹脹腹痛,腹瀉,糞便呈粥樣或水樣,顏色呈灰白色,黃色或黃綠色,惡臭。病羔虛弱脫水,眼球下陷,皮毛粗亂,臥地不起而發生死亡。

(二)病理變化

真胃內有未消化的凝乳塊,小腸充血,發紅,潰瘍,腸子膜淋巴結腫大,充血。心包積液,心內膜有出血點,肺充血或瘀血。

(三)診斷要點

7日齡以內羔羊下痢,很快死亡,即可診斷為羔羊痢疾。

1、搞好圈舍清潔衛生,做好羔羊的防寒保暖,防止受涼。吃足初奶併合理哺乳,防止飢飽不均。圈舍和用具可用萬毒殺5%來蘇兒消毒。

2、神針999注射液,每頭每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3、腸炎寧注射液,每頭次3-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藍舌病

藍舌病是反芻動物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不分品種,年齡均容易感染,由各種庫蠓傳播,多發生於夏季和早秋季節。其特徵是發熱,口腔、鼻腔和胃腸粘膜發生潰瘍性炎症。病程為6-14天,發病率為30-40%,死亡率2-30%,有時可高達90%,多由於併發肺炎或胃腸炎而死亡。

(一)臨床症狀

潛伏期為3-8天,體溫升高40.5-41.5C。。厭食、精神萎頓,落後於羊群。口流涎,上唇水腫,口腔粘膜充血後發紺呈青紫色。口腔唇、齒齡、頰、舌粘膜糜爛,致使吞嚥困難,口腔來惡臭。鼻流粘液性分泌物,鼻腔周圍結成幹痂,阻寒空氣流通,引起呼吸困難,和鼻幹聲。病畜喜臥,不願走動,強迫行走,出現跛行或用膝行走。消瘦無力,有的便秘或腹瀉,糞中帶血,多併發肺炎和胃腸炎而發支死亡。

(二)病理變化

主要見於口瘤胃、心、肌肉、皮膚和蹄部。口腔糜爛出現深紅色區,舌齒齡、硬顎、頰粘膜和唇水腫,舌發紺,故稱藍舌病。瘤胃有暗紅色區,皮下和肌肉出血,心肌、心內外膜、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粘膜有小點出血。

(三)診斷要點

根據口和唇腫脹糜爛,舌發紺,跛行以病理變化即可作出診斷。

1、雞胚化弱毒疫菌和牛胎腎細胞致弱的組織苗進行預接種。對圈舍定期進行消毒,殺滅吸血蟲,防止本病的傳播。

2、天牧雙驕粉針和注射用硫酸鏈黴素,每公斤體重0.5-2萬單位,敗血康每頭每次10-40毫升,分別肌肉注射,每天2次。

前胃弛緩

前胃弛緩是前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降低,肌肉收縮力減弱,瘤胃內容物運轉緩慢,菌群失調,異常發酵引起的一種消化不良綜合症。其臨床特徵為厭食,瘤胃蠕動力減弱,反芻減少。本病主要發生牛、羊,特別是舍飼的發病率較高,佔前胃疾病75%。嚴重影響牛羊的生長髮育和生產力,給養牛(羊)業帶極大的危害。

(一)臨床症狀

急性前胃弛緩,患畜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廢絕,反芻減少甚至停止,咀嚼無力,噯氣增多,瘤蠕動暗減弱。體溫、脈搏、呼吸一般正常。慢性的病畜,逐漸消瘦,全身衰弱無力,皺毛粗亂,鼻鏡乾燥,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最後因衰竭而死。

(二)病理變化

瘤胃和瓣胃脹滿,皺胃下垂,內容物乾燥。瘤胃和瓣胃粘膜有出血班。

(三)診斷要點

根據病畜食慾減退,反芻異常,前胃蠕動減易,消化功能發生障礙。病畜精神沉鬱,鼻鏡乾燥。

1、加強飼營理,注意飼料保營,飼料的多樣化,不要隨意更換飼料。

2、食慾旺注射液,牛每頭每次10-30毫升,羊每頭每次5-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3、清熱健胃散,牛每頭每次50-100克,羊每頭每次20-50克,拌入飼料中口服或灌服。

瘤胃臌氣

瘤胃臌氣是因前胃神經反應性降低,收縮力減弱或採食了大容量易發酵的的飼料,在瘤胃內菌群作用下,異常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引起瘤胃臌脹。本病多發生於牛、羊,春夏秋牧草旺盛季節,特別是放牧的家畜容易發生本病。

(一)臨床症狀

本病多發生在採食過程中或採食後突然發病,腹部急劇臌大,肷窩部突出,按壓腹壁緊張富有彈性,叩診呈臌畜,聽診瘤胃蠕動音消失。病畜精神沉鬱,食慾反芻、噯氣停止。腹痛病畜起臥不安,後肢踢腹,拱背搖尾。呼吸困難,結膜發紺,心跳加快,站立不穩,最後倒地不起,室息而死。

(二)病理變化

瘤胃粘膜有出血班,角化上皮脫落。肺充血,肝和脾臟被壓迫呈貧血狀態,漿膜下出血。

(三)診斷要點

採食發大量易於發酵飼料,採食中或採食後突然發病,瘤胃臌脹,呼吸困難,即可作出診斷。

1、注意飼草保營,防止發黴變質。飼料注意合理搭配,防止飢餓和過食。

2、為發排出氣體,可將舌拉出或在口腔內含一個木棒,促進胃中氣體排除。

3、用鴨血或雞血,將殺後取血直接灌服,防止繼續發酵。

4、土菸葉一斤,煎水1000毫升,灌服,阻止繼續發酵。

胃腸炎

胃腸炎是畜禽常見多發性疾病,主要是胃腸粘膜及其層組織的炎症。由於胃和腸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緊密相關,胃或腸的器質性損傷和機能紊亂,容易相互影響。因此,胃和腸的炎症多同時發生或相繼發生。

(一)臨床症狀

病畜精神沉鬱,飲欲增加,食慾廢絕。可視粘充血併發黃染。口腔乾燥,氣味惡臭,舌面皺縮。腹痛,喜臥回頭顧腹。馬、豬、犬病初出現嘔吐。腹瀉。腹瀉,糞便呈水樣,混有粘液或未消化的飼料,惡臭。肛門鬆弛,排糞失禁,呈現裡急後重。病畜急劇脫水,眼球下陷,腹部捲縮。呼吸淺表,心博動加快。最後因脫水,心力變竭而發生死亡。

(二)病理變化

腸內容物混有血液,惡臭。粘膜出血,水腫,組織壞死和脫落,遺留下爛班和潰瘍。

(三)診斷要點

根據全身症狀,食慾紊亂,腹瀉和糞便中的病理性產物即可作出診斷。

1、加強飼養營,保持圈舍清潔衛生。注意飼料的保營和調配,防止黴變飼料飼餵家畜家禽。

2、瀉痢停散,每頭每次10-40克,豬5-20克,拌入飼料中飼餵或灌服。菌不怕可溶性粉每頭每次牛10-50克,豬5-20克,拌入飼料中飼餵或灌服。

3、鳴牌止痢王注射液或消腫解毒王注射液,每頭每次牛10-40毫升,豬5-2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肝片吸蟲病

肝片吸蟲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蟲之一,人和其它畜禽均能感染。肝片吸蟲體扁平,外呈葉片狀,從膽管中取出時呈棕紅色。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珠肝炎和膽囊炎,併發生全身性中毒現象和營養不良,尤其對幼畜危害相對嚴重,發育不良或引起大批死亡。

(一)臨床症狀

夏未和秋季發病率較高。病初體溫升高,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廢絕,腹瀉。可視粘膜蒼白,嚴重貧血,逐漸消瘦,生長髮育弛緩,病畜被毛粗亂,眼臉、胸腹下水腫。腹瀉,糞便呈粥樣,或便秘和腹瀉交替發生。病畜極度衰竭而發生死亡。

(二)病理變化

腸壁和肝組織損傷,肝腫大,肝包膜上有纖維素沉積,引起慢性膽襄炎,慢性肝和貧血。

(三)診斷要點

根據臨床症狀,流行病學特點,糞便及剖解等綜合進行判定。

1、注意動物飲水和飼草衛生,定期對圈舍消毒和動物進行驅蟲。

2、硫雙二氧酚,牛每公斤40-60毫克,豬羊每公斤80-100毫升,雞每公斤150-200毫克




苗子在農村


一、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病、人畜共患傳染病。羊多為最急性,突然發病,眩暈,可視黏膜發紺和天然孔出血。

臨床症狀:羊發生該病多為最急性或急性,表現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顫抖、磨牙,呼吸困難,體溫升高到40-42℃,結膜發紺;從眼、鼻、口腔、肛門等天然孔流出帶氣泡的暗紅色或黑色血液,且不易凝固,數分鐘即可死亡,羊病情緒緩和時,表現為興奮不安,行走搖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黏膜發紺,後期全身痙攣,天然孔出血,數小時內即可死亡。

防治措施:(1)預防:在發病率高的地區,每年應堅持給羊注射∏號炭疽芽孢苗,每隻皮下注射1毫升。對疑似炭疽病的羊,要嚴禁剖檢、剝皮和食用,病羊屍體應深埋,病羊離群后,全群用抗菌藥3天,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對汙染墊草、糞便等要燒燬;對汙染的羊舍、用具及地面要徹底消毒,可用10%熱鹼水或0.1%昇汞溶液或20%-30%漂白粉等連續消毒3次,每次間隔1小時。(2)治療:應在嚴格隔離條件下進行治療。病初,可皮下或靜脈注射炭疽血清50毫升,4小時後若體溫不退,可再注射30毫升。對亞急性病羊,可用青黴素治療,按每千克體重1.5國際單位肌肉注射,每8小時一次,連用3天。

二、口蹄疫

本病又稱“口瘡”或“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臨床症狀:患羊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食慾低下,常於口腔黏膜、蹄部皮膚上形成水皰、潰瘍和糜爛,有時病變也見於乳房部位。口腔損害常在唇內面、齒齦、舌面及頰部黏膜發生水皰和糜爛,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狀。若單純口腔發病,一般1-2周可望痊癒;而當累及蹄部或乳房時,則2-3周方能痊癒。一般呈良性經過,死亡率為1-2%。羔羊發病則常表現為惡性口蹄疫,發生心肌炎,有時呈出血性胃腸炎而死亡,死亡率可達20-50%。

防治措施:

(1)預防:第一,無病地區嚴禁從有病國家或地區購進動物及動物產品、飼料、生物製品等。第二,無口蹄疫地區,一旦發生疫情,應採取果斷措施,患病動物和同群動物全部撲殺銷燬,被汙染的環境嚴格徹底消毒。第三,口蹄疫流行地區,堅持免疫接種。用與當地流行毒株型一致的口蹄疫弱毒疫苗或滅活疫苗接種動物。第四,當動物群發生口蹄疫時,應立即上報疫情,確定診斷,劃定疫點、疫區和威脅地區,實施隔離封鎖措施,對疫區和受威脅區未發病動物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2)治療:羊發生口蹄疫後,一般經10-14天可望自愈。為促進病畜早日康復,縮短病程,特別是防止繼發感染和死亡,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及時對病羊進行治療。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錳酸鉀洗漱,糜爛面塗以1-2%明礬溶液或碘酊甘油(碘7克、碘化鉀5克、酒精100毫升、溶解後加入甘油10毫升);蹄部可以用3%來蘇爾或3%紫藥水洗滌,幹後塗拭松餾油或魚石脂軟膏等,並用繃帶包紮;乳房可用2-3%硼酸水洗滌,再塗拭青黴素軟膏或其他防腐軟膏,並定期將奶擠出以防止發生乳房炎;惡性口蹄疫患畜除局部治療外,可補液強心(用葡萄糖鹽水、安鈉咖),或口服結晶樟腦,每日兩次。

三、羊布氏桿菌病

羊布氏桿菌病是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人獸共患傳染病。布氏桿菌分牛、羊、豬三型,每型還有若干生物型,其中羊有3個亞型。致病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羊型、豬型和牛型。

臨床症狀:主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發炎及各種組織的局部病灶,母羊受胎率下降、孕畜流產。公羊發生睪丸炎等病變,有點病羊發生關節炎、滑液囊炎等。

防治措施:畜牧獸醫及飼養工作人員,由於接觸病羊及其產品,特別是對病羊助產時接觸胎兒、胎衣、羊水及陰道分泌物而感染。羊飼養單位應建立健全獸醫防疫衛生制度,加強防病知識的宣傳,注意個人防護,對工作人員定期進行體檢,發現病人及時治療,必要時對健康人員注射疫苗。常用布氏桿菌疫苗有

(1)布氏菌活疫苗(M5株)用於預防牛、羊布氏桿菌病,免疫期為36個月。皮下注射1頭份,或滴鼻1頭份,或口服接種25頭份。注意事項:在配種前1-2個月接種較好,妊娠母畜及種公畜不進行預防接種;接種時應做局部消毒處理;對人有一定的致病力,預防接種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感染或引起過敏反應;用過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應做無害化處理。

(2)布氏桿菌活疫苗(S2株)用於預防羊、豬、牛布氏桿菌病。免疫期:羊36個月,牛24個月。用法及劑量:口服接種疫苗不論年齡大小羊,每隻4頭份;注意事項:稀釋後,限當日用完。拌水飲服或者灌服時,應注意用涼水。若拌入飼料中應避免使用含有添加抗生素的飼料、發酵飼料或者熱飼料。

動物在接種前、後3天,應停止使用含有抗生素添加飼料和發酵飼料。本品對人有一定的致病力,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用過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應進行無害化處理,用過的木槽可以用日光消毒。

四、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膘情較好的青年綿羊,以突然發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損害為特徵。

臨床症狀:病羊往往來不及表現臨床症狀而突然死亡。死亡慢者,不願行走,運動失調,腹痛腹瀉,磨牙抽搐,最後衰弱昏迷,體溫高到41℃,口腔、鼻孔流出紅色帶泡沫的液體,病程極短,多於數分鐘至幾小時內死亡。死屍迅速腐敗膨脹,可視黏膜充血呈暗紫色。

防治措施:

(1)預防:常發區定期注射羊厭氣菌病三聯苗或五聯苗或羊快疫單苗,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克。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消毒,嚴防寒冷襲擊或吃霜凍飼料。

(2)治療:可選用青黴素肌肉注射,每天兩次;或口服磺胺嘧啶,每次5-6克,連服3-4次;將10%安鈉咖與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混合,靜脈注射。

五、羊腸毒血癥

羊腸毒血癥又稱軟腎病、類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腸道內繁殖產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急死、死後腎臟多見軟化為特徵。

臨床症狀:多呈急性病例。病羊突然不安,迅速倒地,昏迷,呼吸困難,繼而窒息死亡。病程慢的表現為初期興奮不安,空嚼咬牙,轉圈或撞擊障礙物,隨後倒地死亡。病羊瀕死前,出現腹瀉,糞便混有黏液和灰白色假膜,有惡臭氣味。鼻流白沫,口色蒼白,在昏迷中死亡。本病一般體溫不高,病程為1-4小時(長者不超過24小時)。

防治措施:

預防:加強飼養管理,做到精、青、粗和多汁飼料均勻搭配,防止羊食入過多的精料或採食過多的多汁嫩草。在本病流行季節前,給羊注射一次羊快疫、猝殂、腸毒血癥三聯菌苗。當年出生的羔羊,宜在哺乳期和斷奶後各注射1次三聯苗,兩次間隔40-50天。

治療:本病死亡快,多數羊來不及治療。病程稍長時,可採取下列治療方法:

(1)用土黴素肌肉注射,每天3次;

(2)將青黴素與鏈黴素混合,肌肉注射,每隔6小時注射1次,連注3-4次;

(3)在嚴重脫水時,靜脈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和10%安鈉咖,每隔3-5小時注射1次。

六、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由B或C或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等可參與致病。

臨床症狀:潛伏期1-2天。病羊精神不振,孤獨呆立,臥地不起。有時先表現腹痛,繼而發生腹瀉、糞便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惡臭;後期排出帶有泡沫的血便,高度衰竭,迅速死亡。有時病羔腹脹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糞,但表現出神經症狀,四肢癱軟,臥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後昏迷。頭向後仰,體溫降至常溫以下,若不緊急救治,常在10小時左右死亡。

防治措施:

(1)預防: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母羊夏季抓膘冬季保鏢工作,保證新生羔羊健壯,乳汁充足,增強羔羊抗病力。做好計劃配種工作,避免在寒冷季節產羔,注重羔羊保暖。產羔前對羊舍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產羔後,用碘酊消毒臍帶。做好預防接種,通常在每年秋季給母羊注射五聯苗或單苗,產前2-3周再接種一次。做好藥物預防,可在羔羊生後12小時內,口服土黴素,每天1次,連服3天,能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

(2)治療:病初可用土黴素加等量胃蛋白酶,水調灌服,每天兩次;或用青黴素、鏈黴素聯合注射。對發病較慢、排稀糞的病羔,將磺胺脒、鞣酸蛋白、次硝酸鉍、碳酸氫鈉混合後,水調灌服,每天三次。對已下痢12天以上的羔羊,可灌服增減烏梅湯,每天1-2次。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對初生羔肌注0.5-1毫升能起到保護作用,肌肉注射3-10毫升,則能治療有明顯症狀的病羊。

七、羊傳染性膿皰病

羊傳染性膿皰病俗稱“羊口瘡”,是由羊口瘡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膚、黏膜形成丘疹、膿皰、潰瘍及疣狀厚痂為特徵。

臨床症狀:潛伏期4-8天。臨床上分為唇型、蹄型、外陰型及混合型,以唇型較為常見。

(1)唇型:病羊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鏡上出現散在的小紅斑,逐漸變為丘疹和小結節,繼而成為水皰、膿皰,破潰後結成黃色或棕色的疣狀硬痂。若為良性經過你,則經1-2周,痂皮乾燥、脫落而康復。若嚴重病例,患部繼續發生丘疹、水皰、膿皰、痂垢,並相互融合,波及整個口唇周圍及眼瞼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積痂垢;痂垢不斷增厚,基部伴有肉芽組織增生,整個嘴唇腫大外翻呈桑椹狀隆起,影響採食,以致病羊日衰而死亡。個別病例常伴有繼發感染,如引起深部組織化膿、壞死,口腔黏膜發生水皰、膿皰和糜爛,肺炎等。

(2)蹄型:於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膚上形成水皰、膿皰,破裂後形成潰瘍。病羊跛行,長期臥地,衰竭而死。

(3)外陰型:母羊表現為黏性和膿性陰道分泌物,在腫脹的陰唇及附近皮膚上發生潰瘍,乳房和乳頭皮膚上發生膿皰、爛斑和痂垢。公羊表現為陰鞘腫脹,出現膿皰和潰瘍。

防治措施:

(1)預防:進羊時做好檢疫消毒,勿從疫區購羊或畜產品。保護羊的皮膚和黏膜不受損傷,經常撿出飼料、墊草中的芒刺;加喂適量的食鹽和其他礦物質,防止羊啃土或啃牆引起損傷。

(2)治療:及時隔離病羊,先用水楊痠軟膏軟化垢痂,除去垢痂後用0.1-0.2%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面,再塗以2%龍膽紫、碘甘油或土黴素軟膏,每天1-2次。蹄型則將蹄部置於2-3%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1分鐘,連泡3次;或用3%龍膽紫溶液、1%苦味酸溶液或土黴素軟膏塗拭患部。

八、肝片吸蟲病

肝片吸蟲病又稱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蟲寄生於肝臟膽管內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膽管炎,同時伴有全身性中毒現象和急性症狀時,可導致消瘦,體重下降。

症狀:

(1)急性型:常因在短時間內遭受嚴重感染所致。病羊初期發熱,衰弱,易疲勞,精神沉鬱,食慾減少或消失,體溫升高;很快出現貧血、黃疸和肝臟腫大等症狀,重者多在數天內死亡。

(2)慢性型:多見於耐過急性型期或輕度感染後的病羊。主要表現為貧血,黏膜蒼白,眼瞼及體軀下垂部位(如下頜間隙、胸下、腹下等)發生水腫,被毛粗亂,易斷;食慾減退或消失;肝腫大和腸炎。經過1-2個月後,病情逐漸惡化,衰竭死亡;或拖到春天,飼養管理條件改善後可逐步恢復。

防治:

(1)預防:定期進行預防性驅蟲,在寒冷地區通常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分別進行一次全群驅蟲;在溫暖地區,1年可進行3次驅蟲。消滅中間宿主椎實螺,一是在湖沼池塘周圍飼養鵝鴨;二是藥物殺滅椎實螺;三是處理好糞便及病原汙染物,病羊的羊糞應收集起來泥封發酵,病羊肝臟和腸內容物應深埋或燒燬。

(2)治療:常用的驅蟲藥物有硫雙二氯酚(別丁),口服劑量為每千克體重100毫克,但服藥後有拉稀現象,可自行恢復正常(4月齡以下羔羊不宜服);丙硫咪唑(抗蠕敏),口服劑量為每千克體重12-15毫克,對成蟲具有良好的驅除效果。

九、蟎病

蟎病有稱羊疥癬、疥瘡等,是由疥蟎和癢蟎寄生於體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蟲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常在短期內引起羊群嚴重感染,危害十分嚴重。

症狀:病發初期,因蟲體小刺、剛毛和分泌的毒素刺激神經末梢,引起劇癢,可見羊不斷在圈牆、欄柱等處摩擦;在陰天、夜間、通風不好的圈舍及隨著病情的加重,癢覺表現更為劇烈,繼而出現丘疹、結節、水皰,甚至膿皰;以後形成痂皮和龜裂。當患疥蟎時,常始發於羊皮膚柔軟且毛較短的部位,主要是頭部如唇、口角、鼻面及耳根部位等,病變逐漸向周圍蔓延形成如干涸的石灰,故稱為“石灰頭”。當患羊瞞病時,病始發於被毛稠密和溫度、溼度比較恆定的皮膚部分,如背部、臀部及尾根部,以後再向體側蔓延,很快感染髮病。常見用口啃咬蹄蹬患處,羊毛溼潤,冬季患處掛白霜。

防治:

(1)預防:每年定期對羊藥浴。應對新調入的羊隔離檢查後再混群。經常保持圈舍衛生、乾燥和良好通風,並定期對圈舍和用具清掃和消毒。及時治療和隔離可疑羊。

(2)治療:一是局部療法,可選用殺蟲脒,配製成0.1%-0.2%水溶液塗搽患處;在患處直接塗搽兔癬一次淨,此藥是由山東農業大學獸藥廠生產;辣椒菸葉合齊,配方為辣椒500克、菸葉1500克、水1500-2500毫升,混合後煮沸,熬至500-1000毫升,濾去粗渣,使用時加溫到60-70℃,每天一次,連用7天;二是藥浴療法,此法適用於養羊較多、氣候溫暖、普遍發病或預防用藥等情況;三是可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針劑或片劑進行治療,注射或服用7天后再用藥1次。在治療的同時,要對病羊接觸的地方進行消毒。

十、酸中毒

症狀:通常在進食大量精料後6-12小時出現症狀。起初,病羊抑鬱、低頭、垂耳,腹部不適,然後側臥,不能起立,昏迷而死。叩擊病羊瘤胃部位,有震水聲,眼結膜充血。病程約持續12-18小時。

防治:

(1)預防:羔羊進入育肥期後,改換日糧不宜過多,讓瘤胃微生物在適應期內能自行調整。育肥圈應有較大面積,防止羔羊搶食,日糧中可進入適量的碳酸氫鈉(小蘇打),可縮短瘤胃適應期。

(2)治療:在發現早期症狀時,即灌服制酸劑(碳酸氫鈉、碳酸鎂等)。方法是取450剋制酸劑和等量活性炭混合,加溫水4升,胃管灌服,每千克體重10毫升,可同時灌服青黴素。

十一、瘤胃積食

即瘤胃充滿多量食物,使正常胃的容積增大,胃壁急性擴張,食糜滯留在瘤胃引起嚴重消化不良的疾病。該病臨床特徵為反芻、噯氣停止,瘤胃堅實,疝痛,瘤胃蠕動極弱或消失。可繼發於前胃弛緩、瓣胃阻塞、創傷性網胃炎、腹膜炎、皺胃炎及皺胃阻塞等疾病過程。

診斷:發病快 ,採食、反芻停止,初病不斷噯氣,隨後噯氣停止,腹痛搖尾或後蹄踏地,腹痛,咩叫。後期病羊精神萎靡,左側腹部輕度膨大,肷窩略平或稍突出,觸診硬實。瘤胃蠕動初期增強,以後減弱或停止,呼吸促迫,脈搏增數,結膜發紺。嚴重者可見脫水,發生自體酸中毒和腸胃炎。

防治:嚴格飼養管理制度,加強對羊群檢查,建立合理的飼餵和放牧操作程序。治療應遵循消導下瀉,止酵防腐,糾正酸中毒,健胃,補充液體的治療原則。消導下瀉可用石蠟油、人工鹽或硫酸鎂,芳香氨醑,混合口服。止酵防腐可用石蠟油、陳皮酊。糾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氫鈉靜脈注射。心臟衰竭的,可用10%安鈉咖注射液或10%樟腦磺酸鈉注射液肌肉注射。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衰竭時,可用尼可剎米肌肉注射。

十二、腸胃炎

症狀:病羊不願行走,大多躺臥,眼半閉,將頭彎向側方,對周圍事物無反應。食慾消失,反芻停止;口腔黏膜發紅、乾燥,眼球下陷;有時表現腹痛不安;鼻樑、耳根、角根、四肢末端變冷。腹瀉是胃腸炎的主要特徵症狀,常為持續性,有惡腥臭味,糞中有黏液、膿液和血液,但糞量不多;如不及時救治,病羊3-5天后往往發生嚴重失水和中毒,以致昏迷死亡。

治療:對嚴重腹瀉病羊,可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另外配合收斂劑如鞣酸蛋白或次硝鉍。為防止胃腸內容物腐敗,可選用內服0.1%高錳酸鉀每天1-2次或灌入澱粉漿,內加磺胺脒和碳酸氫鈉。為吸附腸內有毒物質,可內服藥用炭。失水嚴重時,可用葡萄糖鹽水或複方氯化鈉溶液或10%葡萄糖溶液靜脈注射;也可用苦參每千克體重1克,研為細末,加水衝開1次投服,每天1劑。


小牛出沒


大家好,我是農小二。

對於在農村中養殖的來說,牛羊豬是比較常見的養殖,在養殖這些家畜時,疾病是比較令人頭痛的,今天就和大家說一下,在農村中養殖羊的話會出現哪些常見的疾病。

最容易出現的疾病就是內科疾病,而在內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腸胃炎,朝元不用說家畜了,人也是非常容易得的。在患有腸胃炎一段時間內的表現主要有精神萎靡腹瀉以及食慾下降等現象,我不及時的進行救治的話,是具有傳染性的,很可能是整個羊群都患上腸胃病。

在羊患有腸胃炎的時候,可以選擇使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注射來進行消炎,也可以選擇給羊口服的方式來進行。或者使用痢菌淨也是可以的。

再有就是傳染性疾病,而在這種疾病中最常見的就是肺炎和胸膜炎,屬於急性傳染性疾病,羊在患病後會出現呼吸道感染的症狀,表現為精神萎靡,呼吸困難。這兩種病是傳染性極快的,在嚴重時會造成羊群的死亡。

在發現羊在患有肺炎和胸膜炎時,要及時的用葡萄糖注射消炎,再輔助以紅黴素病情較為嚴重時,可以選擇叫獸醫以及向當地的畜牧站求助。

再有就是寄生蟲病,這種病是在養殖各種家畜時都會出現的一種疾病,會造成羊群出現厭食症狀,精神萎靡也是非常常見的。造成這種病的原因主要是環境的問題,要及時的清掃羊舍消毒下菌。

如果出現了寄生蟲病可以選擇使用硝氯酚來進行防治。

再有比較容易出現的疾病,就是感冒以及飼料中毒,這都是在日常的護理過程中不細心而出現的,雖然比較常見,但也不是非常嚴重的疾病。


農小二SN


有幾點,參考一下

1、羊口腔炎

羊的口腔炎是一種發生在其他病狀之上的病,常見於一些外傷病和中毒性以及黴菌性病狀,羊一般患上這病可能的途徑有長期吃一些非常鋒利非常尖的植物枝杈、桔柑或者誤食了氨水這類強鹼性的食物或水源都是有可能引發的。

2、瘤胃積食

這是一種因為瘤胃佈滿了大量的飼料而產生的,而這些飼料不消化,導致堆積在胃中,超出了胃的最大體積,導致整個胃發生膨脹,嚴重消化不良,可能發生這類情況吃的食物為採食過量的粗飼,像一些變質或發黴的飼料都是會引發這種病的。

3、瘤胃鼓氣

這種有些地方的俗話就稱其為脹氣,脹氣主要是因為羊的肚子內有草料發酵產生的氣體形成的,如果不及時排出長期滯留在肚子裡會出問題。

4、腸痙攣

腸痙攣多發於羊在高溫下進行暴飲暴食產生的症狀,而且在吃完後就喝冷水或者身體受到冷的刺激,比如淋雨,就會在體內形成寒氣,刺激小腹強烈收縮,使羊非常痛苦。

擴展資料:

養羊注意事項:

一、放牧時間:放牧時間要儘量選擇較為涼爽時,上午要早出早歸,下午要晚出晚歸。露水較大時出牧時間應稍晚,注意不能讓羊吃露水草,吃了容易引起羊脹氣。

二、防暑降溫: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要選擇林蔭地放牧,以防中暑。同時採取剪毛、加強通風,以利於羊體表散熱。

三、環境衛生:羊舍羊圈地面要乾燥、衛生、通風。羊舍、運動場要經常打掃,並定期消毒。

四、增水補鹽:夏季高溫,應保持羊的飲水盆有新鮮、清潔的水並讓羊自由飲用。同時每千克羊體重添加0.2克食鹽,以維持羊只機體內酸鹼平衡。

五、搞好驅蟲:夏季母羊普遍產羔結束,可用阿維菌素驅除體內線蟲及體外蝨、蟎、蜱、蠅蛆等寄生蟲。

六、防病治病:要根據免疫程序注射羊四防、口蹄疫、羊痘等疫苗。並隨時注意觀察羊的精神狀態、食慾和糞便情況。當發生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立即隔離,及時請獸醫進行觀察治療,對病死羊的屍體要深埋或焚燒。


辰似星雲


養殖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無論哪一種畜禽,都有易感的疫病,農村裡有句俗話說,養殖是血財,雖然說是迷信的說法,但在實際的養殖行業中確確實實的有不少實例,證明了這個說法。

實際上,這種說法主要來源於民間,在過去傳統的養殖經驗來說的。

過去的養殖都是一家一戶的散養,農民也沒有經濟實力來搞規模養殖,以家庭為單位的傳統養殖,佔據了養殖行業的半壁江山。對家畜家禽疫病防控也是做有做無的不是太多認真,因為都是散養,疫病的傳播渠道也不是太多。

但是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顯現出重要性,規模養殖戶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

新的疫情也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開放也是不斷產生變異和更新,像山羊易感的疫病也是也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山羊豆,口蹄疫,籃舌病,小反芻獸疫,布氏桿菌病,炭怚,山羊關節炎腦炎,流感,痢疾等等。

針對各種病情使用不同藥物治療,對症下藥是關鍵,比如,籃舌,炭疽等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只有使用弱毒疫苗,滅活疫苗還亞單位疫苗進行防控,小反芻獸疫一旦發生只有撲殺。

流感和痢疾較容易治療,可以注射消炎滅菌藥物,像青黴素,慶大黴素等,飼料中適當添加葡萄糖,維生素e等。

當然平時的飼養也必須注意適當的通風,採光,

飼料的營養和質量,以及合理的飼養密度,日常防疫,都和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控制是重要的環節。





皖北負翁


1、羊口腔炎

羊的口腔炎是一種發生在其他病狀之上的病,常見於一些外傷病和中毒性以及黴菌性病狀,羊一般患上這病可能的途徑有長期吃一些非常鋒利非常尖的植物枝杈、桔柑或者誤食了氨水這類強鹼性的食物或水源都是有可能引發的。

2、瘤胃積食

這是一種因為瘤胃佈滿了大量的飼料而產生的,而這些飼料不消化,導致堆積在胃中,超出了胃的最大體積,導致整個胃發生膨脹,嚴重消化不良,可能發生這類情況吃的食物為採食過量的粗飼,像一些變質或發黴的飼料都是會引發這種病的。

3、瘤胃鼓氣

這種有些地方的俗話就稱其為脹氣,脹氣主要是因為羊的肚子內有草料發酵產生的氣體形成的,如果不及時排出長期滯留在肚子裡會出問題。

4、腸痙攣

腸痙攣多發於羊在高溫下進行暴飲暴食產生的症狀,而且在吃完後就喝冷水或者身體受到冷的刺激,比如淋雨,就會在體內形成寒氣,刺激小腹強烈收縮,使羊非常痛苦。

擴展資料:

養羊注意事項:

一、放牧時間:放牧時間要儘量選擇較為涼爽時,上午要早出早歸,下午要晚出晚歸。露水較大時出牧時間應稍晚,注意不能讓羊吃露水草,吃了容易引起羊脹氣。

二、防暑降溫: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要選擇林蔭地放牧,以防中暑。同時採取剪毛、加強通風,以利於羊體表散熱。

三、環境衛生:羊舍羊圈地面要乾燥、衛生、通風。羊舍、運動場要經常打掃,並定期消毒。

四、增水補鹽:夏季高溫,應保持羊的飲水盆有新鮮、清潔的水並讓羊自由飲用。同時每千克羊體重添加0.2克食鹽,以維持羊只機體內酸鹼平衡。

五、搞好驅蟲:夏季母羊普遍產羔結束,可用阿維菌素驅除體內線蟲及體外蝨、蟎、蜱、蠅蛆等寄生蟲。

六、防病治病:要根據免疫程序注射羊四防、口蹄疫、羊痘等疫苗。並隨時注意觀察羊的精神狀態、食慾和糞便情況。當發生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立即隔離,及時請獸醫進行觀察治療,對病死羊的屍體要深埋或焚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