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歷史上明朝皇帝朱棣攻入皇宮時,他沒有著急登基而是殺盡宮中美女,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看?

何昆峰


朱棣在史上雖有不世之功,但因為靖難之役也使身上背上了不少的爭議,但燕王朱棣靖難成功之後,首先攻入皇宮的朱棣卻沒有著急登基,卻忙著給皇帝“報仇”

被逼反的燕王朱棣

朱元璋本準備傳位與朱標,但朱標後來生病,最終先於朱元璋去世,這時候的朱元璋為了護住朱允炆登基,也除掉了朝中的一些大將。

並且朱棣排行老四,本來大哥朱標什麼條件都不錯,也有能力壓住下面的兄弟,但後來生病了,前面兩個哥哥也犯了事被剝奪皇子地位,另外一個也遇到事情最後身亡了。

這時候的朱棣開始對於皇位變得躁動,因為按照長幼順序的話,現在也輪到他了。

但朱元璋一意孤行的將皇位給了朱允炆,而朱棣看到這個事情已經變成了這樣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在邊境做著一個燕王。

可朱允炆太心急了,一登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削藩,這個削藩也不是像其他朝代的削藩一樣,而是直接“貶為庶人”

這時候的朱允炆根基未穩,力量也沒有完全控制,就急著削藩。

最開始的幾個藩王都束手就擒了,沒有反抗,也沒有榮華富貴,其中不乏有貶為庶人和不惜以自焚的方式來反對朱允炆的削藩!

但朱允炆對此卻熟視無睹,而朱棣看到朱允炆這樣毫不留情削藩的時候也與其坐著等死還不如奮起反抗,博一下呢,所以他就起兵了。

在朱棣起兵的時候,朱允炆也有無數的機會可以將朱棣消滅掉,但朱允炆就像是一個送兵給朱棣的一樣,一直束手束腳。

而朱棣就這樣將侄子從皇位上拉了下去。

失蹤的朱允炆與“復仇”的朱棣

攻入皇宮的朱棣第一件事並不是登基,而是開始找起了朱允炆建文帝,想要知道朱允炆的下落,於是將後宮的人全部都聚集到了一起。

目的就是為了詢問朱允炆的下落,這時候後宮中的所有人都說建文帝死在了戰亂中,被大火燒死了。

這時候的朱棣就生氣了,雖然建文帝是死於火災,並不是他導致的,也不用背上謀權篡位的黑鍋,即使這時候的朱棣已經將建文帝的後代圈禁了起來。

但朱棣的內心還是想要幫朱允炆“報仇”的,畢竟那是一代皇帝,於是以這些人沒有保護好皇帝為由全部都處死了。

其實在旁觀的角度看,朱棣這樣子做完全就是掩耳盜鈴,但也沒有人敢說這件事情,但對於國家來說,治理好國家才是最重要的!


三書青史


朱棣的靖難有多艱難就不用說了,吃了這麼多苦,也該享享福了。

在他踏進南京皇宮時,並沒有立刻宣佈稱帝,並沒有勝利衝昏了頭腦,而是先把建文帝身邊的親信和姿色上乘的宮女集中起來,向他們盤問建文帝的下落,朱棣想借他們之口說出建文帝是死在戰火中的,當他們按照朱棣的想法說出了建文帝在犧牲在戰火中時,就達到了他的目的,當這些人不在了就算朱允炆沒有死也是死了。這樣他才能安心的坐上皇位。

因為皇帝也就是自己的侄子,這個罪名不能背,他不用有任何的心理負擔,加上建文帝沒有自己的一兒子早夭,另一兒子據說被囚禁五十多年,朱允炆沒有立太子,朱棣自己作為他的叔叔就更順其自然地替他掌管這個江山啦。知道這些真相的宮女還沒來得及對外人說起就朱棣全搞死了,悲哀啊,自古無情帝王家。



古代人都講究一個正統,作為朱元璋的直系血脈,朱棣繼承這個位置也算是名正言順,但是又不想背上一個殺侄子的罪名,群眾還是很講究的,皇帝雖然可以用武力壓制民變,但是管不住千千萬民眾的嘴巴,找個由頭,自己也能順利登基,這就是帝王心術。

雖然手段很殘忍,但是如果朱允炆登基也不一定有朱棣做的好,朱棣雖然用不正當的方法謀奪了皇位,但是他對於明朝的治理也是有目共睹的。畢竟在奪得皇位以後還不能治理好國家,那才是真正的沒皮沒臉,同時也會引起民眾的憤懣!


胖波侃歷史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朱元璋的幾十個兒子之中才能最為出眾的一個,但是,因為他不是長子,所以縱使他有當皇帝的野心,卻也跳脫不了朱元璋所定下的規矩。

更何況,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實際上也不是什麼庸才,也不是什麼婦人之仁的人,他13歲時便知道如何收買人心,22歲時便開始處理政事,後來朱元璋更是為了朱標專門開設詹事院,能力可見一斑。

所以,朱標活著的時候,朱棣只能老老實實地當他的藩王,即便有取代朱標的想法,也不敢冒頭。

不過,誰也沒有料到的是朱標竟然會在37歲的時候英年早逝,朱標的死可以說是改變了明朝和歷史的走向。

如果朱標沒死的話,朱棣絕不敢造反。

如果朱標沒死的話,讓他當幾年或幾十年皇帝,為他兒子朱允炆鋪好了路,朱棣也幾乎沒有造反的可能。

然而,朱標死了,最終導致了叔叔造了侄子的反這一幕的發生。

朱標一死,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棣能服威望遠高於他的朱標,能服一個毛還沒長齊、也沒有絲毫功勳和威望的朱允炆?顯然不能。

朱允炆在黃子澄和齊泰這兩個“狗頭軍師”的慫恿下,在時機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猝然進行削藩,殊不知這正好給了朱棣一個向他發難的突破口,一個名正言順地向他發難的理由,於是,朱棣在1399年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了“靖難之役”。

雖然朱棣知兵,可是說到底他手裡那點兵是幾乎沒有可能打敗朱允炆的,可是,朱允炆確實是一個廢物,到底也年輕了點,好好的一手牌到了他的手裡竟然成了廢紙一堆。

朱允炆不會識人和用人,偏又好聽人讒言,臨陣換帥,用了一個李景隆坑了幾十萬人,這個可能也要怪他爺爺,沒給他留下幾個人,留下的人卻又擅守不擅攻。

朱允炆的婦人之仁也害了他自己,已經撕破臉皮了還在唧唧歪歪什麼別讓我背上殺叔叔的罵名,你要是贏了,誰會罵你,誰敢罵你?可你要是輸了,肯定無數人罵你是個蠢貨、慫貨。

此外,朱允炆得罪的人太多了,朱棣的手都能伸到宮裡收買太監了,實際上,朱棣能夠靖難成功也少不了太監的出力。

朱允炆手裡的牌,即便是慢慢打,不自亂陣腳的話,耗也能耗死朱棣,朱棣之所以能夠取勝,勝便勝在一個“快”字,因為他耗不起,他的經濟實力不允許他耗。

但是,朱允炆亂了,被他視為股肱之臣的黃、齊兩人也慌亂了。

所以,朱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讓朱允炆成為了歷史,從此以後明朝的路由他朱棣說了算,朱棣也因此影響和改變了此後二百餘年的歷史走向。

不過,據說朱棣攻入南京皇宮之後,卻沒有急著登基,反倒是在宮裡大開殺戒,更讓人奇怪的是他所要殺的人竟然是宮裡的女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只是此事不見於正史,所以我姑妄說之,也請各位姑妄看之,究竟是真是假也請自去思辨。

朱棣不急於登基,反急於處死宮中美人的原因,或有三個。

朱棣率軍攻入皇宮之後,實際上沒有找到朱允炆的人,朱允炆最後去了哪?沒有人知道,但是,朱棣直接對外宣佈朱允炆被燒死了,還有模有樣地讓太監“出帝后屍於火中”,然後又給他操辦了一場葬禮。

朱棣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不管朱允炆到底死沒死,他就是要讓朱允炆被燒死一事成為定案,不然他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而來,清君側完成了,朱允炆還活著的話,他仍然得乖乖回北平去。

所以,朱允炆必須死。

可是,宮中耳目太多了,有些太監算是朱棣的幫手,但是妃嬪和宮女呢?她們說到底是朱允炆的女人,到時候將朱棣作假的事說出去怎麼辦?

所以,只能用一個字——殺!

此外,朱允炆不管怎麼說也當了四年的皇帝,宮裡放著這麼多的美人,他總不可能不臨幸吧?

這麼一來,被朱允炆臨幸過的女人有沒有可能對他產生了感情,又或者懷上了他的孩子?

如果只是對他有感情,對他忠心的話倒還好,只要時間一久這種感情和忠心也會慢慢變淡。可如果是懷了朱允炆的孩子的話,這個孩子一旦生下來,難保不會在將來被有心人利用,從而威脅到朱棣的帝位。

朱棣會留著這事慢慢去查嗎?顯然不會,如果真有這麼一個懷著朱允炆的孩子的女人存在的話,朱棣只要慢一步,這個女人很可能便會在忠於朱允炆的人的保護下逃出皇宮,到時候朱棣到哪找人去?

所以,事急從權,朱棣仍然還是隻能用這一個字——殺。

最後,朱棣急著處死宮人的原因可能還和他自己有關係。

朱棣雖然說自己是馬皇后所生,明史中的記載也說他“母孝慈高皇后”,可是,偏偏在民間有不同的聲音——朱棣不是馬皇后的兒子。

可是,朱棣廣而告之地告訴所有人:我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這事便變得很蹊蹺,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強調?是不是心虛?

對於朱棣生母的說法也有好幾個版本,一說他的生母是元妃,說朱棣實際上是元順帝的兒子;一說他的生母是高麗送過來的貢女的兒子;也有的說他的生母是達定妃。

總之,說法不一。

對於這些謠言,朱棣能怎麼辦?除了肯定地告訴所有人自己確實是馬皇后的親生兒子,他只能將宮中一些可能知道箇中所以然的老人給一刀殺了。

他一直強調自己是馬皇后的親生兒子的原因也很簡單,意在說明他是朱元璋的嫡子,在朱元璋的嫡長子和嫡長孫先後死去之後,他朱棣擁有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權!


寧糊塗


朱棣攻入皇宮時沒有殺盡宮中美女!

朱棣不滿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做皇帝,便調集兵馬以“清君側”的名義殺到南京城,來到皇宮門口的時候他卻不著急進去,因為他在等侄子的“皇位轉讓書”。但沒想到朱允炆也是暴脾氣,本著我得不到就毀掉的想法,一把火點了皇宮!這讓朱棣很鬱悶,清君側只是幫助君王清除奸臣,這下卻把皇帝逼死了。

不過朱棣也沒客氣,他進入皇宮後開始著手處理後事,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永樂。如果說朱棣進皇宮就殺盡宮女,那麼在宮內的大小事務如何執行?難道讓自己帶來的士兵去做宮女的活嗎?顯示是不可能!朱棣屠殺宮女的記錄在我們國家的史料上並沒有記載,而是記載於古代朝鮮的《朝鮮李朝實錄》!

據《李朝實錄》記載,朱棣兩次屠殺宮女,數量達3000人左右!

  • 朱棣第一次屠殺宮女,是因為寵妃權氏突然暴斃,隨後有宮女揭發權氏是被人毒殺。朱棣大為憤怒,馬上調查這件事,只要有關聯的宮女和太監均被處死,這次事件共有數百人喪命;

  • 朱棣第二次屠殺宮女,是由於宮內有人告發宮女與太監“對食”。本來這種事在歷代宮廷中都很常見,並非什麼大事,但由於朱棣的寵妃王氏剛死,而且據傳言朱棣在生理上有缺陷,因此對這種事情完全不能容忍。在處理這個事件中不斷有宮女被施以酷刑,有些宮女受刑不過,為了能夠逃脫刑罰而編造了一些謊言,說後宮有人想要造反!

要知道不管什麼朝代,造反都是最高等級的大罪!朱棣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非常重視,於是本來只是小小的“對食”事件,最後變成了一場清剿反賊的惡戰。整個事件共有三千多人為此喪命,基本都是宮女和太監。

朱棣兩次屠殺宮女的事件都只是記載於朝鮮古書中,可信程度有多高無法考證,有人認為這是朝鮮故意抹黑朱棣,就是為了不想再向大明朝進貢宮女,因為當時的宮女很大一部分是朝鮮進貢而來。


水煮汗青


我們可以試著去分析朱棣從起兵到登基這一路的心理變化,也許從中能明白朱棣為何會在登基前殺盡宮中女人。

當年朱允炆登基後便開始削藩,先後削了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齊王,其中湘王自焚而死,其餘皆被廢為庶人,在削了這些藩王后,朱允炆就把目標轉移到了朱棣身上,他先是派人掌控了北京城,然後奪了朱棣的兵權,削了朱棣的王府護衛,可以說這時候的朱棣真的成了朱允炆的掌中玩物,之後朱允炆暗中派人準備逮捕朱棣,幸運的是那個人原是朱棣的手下,在這關鍵時刻降了朱棣,由此朱棣裝瘋殺掉朱允炆派到北京的官員並起兵。

所以說朱棣起兵從某方面來講確實是逼不得已,本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朱棣又不是那種甘心“忠朱允炆”的人,本來朱允炆登基他就有些不服氣,再被這個毛頭小子逼到如此地步還不如反了。

起兵後,雖然朱棣以及他的手下大將都是能征慣戰之人,也多次打了勝仗,但奈何兵微將寡,面對朝廷上百萬的大軍圍剿,根本無法取得徹底勝利,而且幾次敗仗對朝廷來說也根本沒有傷筋動骨,所以起兵前三年,燕軍前景一直不明朗,甚至好幾次朱棣本人都差點戰死沙場,直到朱棣決定繞過濟南直搗南京城,這才打破僵局。


這麼看來,朱棣這一路走來都是萬分危險的,多次的九死一生使他明白了只有奪得皇位才能倖免一死,為了皇位他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畢竟這是關乎自己身家性命的大事。

朱棣就是抱著這種心理進入南京城的,攻入皇宮後,宮內大火,一切都成了廢墟,這時候朱棣迫不及待的抓來宮女太監們問他們朱允炆的下落,他們的回答是皇上葬身火海了,於是朱棣順勢找來一具燒焦的屍體,大聲痛哭,就這樣朱允炆“死了”。

朱允炆“死後”,眾人勸朱棣登基,朱棣並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在楊榮的提醒下先到朱元璋陵墓前哭訴一番,再殺掉宮中女人太監還有反對他的建文舊臣。

那麼朱棣到朱元璋陵前哭訴這我們都能理解,無非就是為自己辯解一下不是真心想要謀反之類的,而殺盡宮中女人太監大臣又是為何?


前面說過朱棣決心登基,誰都不能阻止,所以任何威脅到他皇位的因素他都會及時扼殺在搖籃中,既然宮內的人說朱允炆葬身火海,那就將計就計,對外宣稱朱允炆死了,然後殺掉宮中所有的前朝舊人,不管他們說的“朱允炆葬身火海”這件事是真是假,只要他們都死了,這件事即便是假的也成真的了,所以為了不讓他們有機會把“建文帝失蹤”的消息帶到民間,而且宮內的女人中也許有曾被朱允炆臨幸過而暗結珠胎的,也為了斬草除根,朱棣才會對這些人痛下殺手。而殺掉建文舊臣也能向天下人表示自己當初確實是為了“清君側”而無奈起兵,死的這些大臣都是奸臣,都是我曾要幫助朱允炆誅殺的對象。

所以朱棣這麼做都只是為了保證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與正統性,只能說權力鬥爭歷來都是殘酷的,我們普通人或許哪天就成了這種鬥爭下的犧牲品,真的是“命如草芥”。


鹹魚閒聊


明朝歷史上有兩位鐵血帝王,一位是開國帝王朱元璋,一位是篡位之君朱棣。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能動手的事情絕對不動嘴。在這方面,朱棣甚至超過朱元璋,殺人的時候甚至都不會告訴對方原因。



明朝立國初年,朱元璋確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因此其長子朱標被立為皇太子,其餘諸子成年後被分封各地為王。朱元璋晚年為了穩固明朝江山,曾經大肆屠殺功臣宿將。後來太子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更是將能征善戰的將領全部屠殺殆盡,因此北方軍權全部落到了諸王手中。

當時北方軍事實力最強者為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寧王朱權。不過朱元璋並沒有從這幾人之中挑選繼承者,而是因為嫡長子繼承製,選擇了朱標的長子朱允炆。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時,便深深地感受到了諸王叔父勢大難以控制。



朱元璋去世的前幾年,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先後去世,因此朱棣從宗族尊卑和權勢上成為了諸王之首,並且開始和周王朱橚及齊王、代王等擁兵自重。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果斷削藩,因此激起了朱棣等人的反抗。

公元1399年七月,朱元璋去世僅僅一年以後,朱棣在北平起兵,後來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便攻陷南京。南京城破之後,朱允炆不知所終,但此時的朱棣礙於朱元璋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所以根本無法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所以朱棣開始否定朱允炆繼位的合法性,並且試圖消除朱允炆對於大明王朝的影響。



朱棣進入南京皇宮時,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皇宮內的宮女,詢問朱允炆的下落。在找到幾具已經燒焦的屍體後,經過太監和宮女的指認,確定就是朱允炆及其皇后和他長子朱文奎的屍體。雖然屍體已經焦黑,無法辨識,但朱棣也懸著的心也總算放下來了一點。

確認了朱允炆屍體後,朱棣最害怕的就是朱允炆可能留有子嗣,所以開始懷疑朱允炆可能會臨幸過某個宮女。但這種事情根本無法一一查詢,於是朱棣本著寧可錯殺三千,也不能放過一個的原則,下令處死了南京皇宮內所有的宮女。



處死宮女之後,朱棣還將朱允炆僅有的兩歲幼子朱文圭送到了鳳陽長期囚禁。直到50多年後明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復辟之後,對同樣被囚禁朱文圭心生憐憫,才將其釋放,但釋放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朱棣奪位之後,曾經短暫的定都南京。因為居住於南京皇宮之內,所以害怕這些宮女受到過朱允炆的恩惠會謀害自己,所以出於對不確定因素的恐懼,便將宮女全部處死了。



以此看來,最是無情帝王家。朱棣為了名正言順的繼位,不僅屠殺了支持朱允炆的官員,更是將朱允炆身邊的宮女全部屠殺殆盡,其鐵血殘酷可見一斑。


我是越關


一.皇帝寶座由來:

朱棣通過靖難之役搶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帝寶座的橋段,大家都熟知了,這不做闡述。

二.朱棣的性格:

聰明(從小聰慧);善忍(建文帝當皇帝之後,卻沒有表露出不滿,暗暗培植勢力);善裝(被懷疑造反期間,裝瘋賣傻,騙過小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逃回北平藩王府);猜忌狠毒(大肆屠殺宮女,誅方孝孺十族)。

三、為什麼要開展2次大屠殺後宮宮女呢?

1.朝鮮愛妃也走了,不是正常過世,而是塑料姐妹花的呂氏謀害?

當皇帝的時候已經42歲了,他卻是個十分好戰的皇帝,時常御駕出征。公元1410年,生性喜好戰爭的明成祖朱棣親自率軍出征漠北。出征之前,他特地帶上權賢妃作為隨侍嬪妃宮女,隨軍出塞。但是令朱棣沒有料到的是,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嬪妃竟然在大軍凱旋迴宮的路上得病身亡,葬於嶧縣。

本以為是正常得病而死,想不到卻是同是侍奉在隨駕途中的宮女呂氏謀害身亡(朝鮮實錄記載權賢妃被毒殺。),明成祖朱棣十分惱怒,根本就沒有細查與審案,直接就開展第一次後宮大屠殺100多人,不過這第一次屠殺不是永樂初年,而是永樂八年的事情了。

這件事緣由卻只是朝鮮賈呂氏沒有得到寵幸,心理扭曲,聯合呂氏對自己的姐妹下毒手。

2.後宮骯髒的事,大肆打擊男人自尊心

好不容易又找了個心愛的女人王氏,準備讓她母儀天下之時,生病去世了。朱棣這個男人傷心欲絕,想不到這時候他聽到朝鮮宮女賈呂跟宦官私通這種骯髒的事情之後,他承受不了,雖然賈呂與宦官都上吊自殺。但朱棣開始對皇宮後宮的宮女進行審查之後,發現要“刺殺朱棣的謀反語言”,那就是犯了皇帝的大忌。朱棣對皇宮後宮的宮女與宦官進行大規模的屠殺,據說差不多有3000多人,基本上把整個後宮都給他殺掉了。

據另外一種說法說:“這件事刺激到朱棣,主要是朱棣生育有問題,就是有男性疾病”,造成無法大規模寵幸後宮,故各位看官是否知道朱棣後來的子嗣其實是非常少的。

3.朱棣晚年的昏聵,猜忌,狠毒

朱棣晚年身體衰弱疾病纏身,脾氣變得非常暴躁,經常因為小事懲罰朝廷官員和後宮下人,整個朝廷的人心裡都非常害怕。這也繼承他老爸朱元璋的一模一樣的性格,這也是封建帝王早年勵精圖治,晚年昏聵猜忌,弒殺的真實寫照。

故封建帝王的性格脾性導致跟隨他的命運各有不同,宮女宦官這下層的人那有什麼自由與地位可言,只是封建帝王的刀下亡魂,故可悲可嘆。


歷史伴讀小二


這麼做看起來有一些不太理解,但是事實上你仔細去想想這件事情就十分理所應當了。

其實吧,關於這個朱允炆到底有沒有死歷史上面存在疑問是很多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朱允炆死的時候他死沒死,沒有真正地目擊證人,有人就會說了,皇宮裡這麼多的人,朱允炆放了這麼大一把火,怎麼可能就沒看見朱允炆的屍體,朱允炆人到底跑哪兒去了呢?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朱允炆的屍體有沒有找到,這個肯定是沒有找到,為什麼?鄭和七下西洋的時候,朱棣交給鄭和的一道明確的意思就是難下去找一下朱允炆到底還活沒活著。

皇宮就在那裡,朱允炆那把大火,也不可能燒的朱允炆連灰都不剩吧?為什麼連屍體都沒找到呢?這有可能是兩個問題,第一朱允炆的屍體被隱藏在了廢墟之下,當時找的時候沒有找到第二朱允炆跑了。

無論是哪種情況,對於朱棣來講這個情形都不容樂觀,為什麼他雖然拿下了南京,可事實上這和朱允炆自己犯糊塗有關,如果說萬一有人藉著朱允炆沒死再來搞一次清君側,那豬弟這腦袋是一個頭兩個大!(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無論怎樣朱允炆必須死在這場大火裡面,本管他到底是跑了還是屍體沒找到。

可是呢,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萬一有哪個不長眼的出去傳聞說朱允炆沒死,沿著某條密道逃出去了,那這樣的話一傳十十傳百,老百姓都不知道皇宮裡究竟發生了什麼,萬一他們把這句話當成真的傳多了別人就信了,那朱允炆就算死了,在老百姓眼裡還是沒死,而且大家可以振振有詞地說出一大堆所謂的證據,哪怕說這話的人已經被朱棣聽起來找到給宰了,但也沒用啊。

所以說今天所有在皇宮裡面的太監必須得上他從北方帶我的視頻那收拾跟著自己一起從北方打到南方的老戰友了,他放心,但是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在皇宮裡的這幾千宮女和太監,只要這些人跑出去一個,那對於朱棣來講都是大麻煩。

所以朱棣把皇宮的幾千宮女和太監全部抓起來,全部都給殺掉,有人覺得是很狠毒,但事實上這對於這場戰爭已經算得上是最好的,能夠畫上休止符的手段,萬一逃出去一個太監一個宮女,萬一被人給利用起來,萬一這人還嘴特別大,那整個天下還得再繼續面臨戰火的荼毒。

今天我把所有能夠目擊朱允炆逃出去的人全部都給殺了,我把那些能夠出去有資格傳謠言的人全給殺光了,那以後甭管朱允炆到底死沒死,哪怕他還活著跳出來說稱自己是朱允炆,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作證,他是真正的朱允炆,朱允炆是真的死了!


漩渦鳴人yy


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個!

靖難之役是中國明朝歷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地方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靖難之役的成功不僅改變了明朝皇位繼承人的家族支脈以及明朝歷史的進程,同樣也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明朝建立之後,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為了鞏固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決定除了任命嫡長子朱標為皇位繼承人之外,將其餘諸皇子分封到地方擔任藩王,藩王在管轄區內不僅僅擁有高貴的地位,手中還擁有一定的軍事力量,而且藩王對分封地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力和治理能力,正是由於藩王擁有這些權利進而替大明皇帝看守一方。因此,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在朱元璋在位之時,與其他兄弟一樣,被冊封為燕王,駐守北京城。並且手中握有雄兵10萬,抵抗北元對轄區的侵擾和戍守邊疆。



然而在朱元璋去世之後,由於其長子朱標先於朱元璋去世,因此朱元璋將皇位直接傳讓給皇太孫朱允炆。朱允炆繼位之後,對於手握重兵霸據一方的藩王叔叔們十分忌憚。因此便著手削藩。在這樣的情況下,燕王朱棣受到了來自皇權的瘋狂打壓。最終燕王朱棣在裝瘋賣傻騙取侄子朱允炆的信任之後。起兵發動靖難之役,率兵南下直指首都南京城。


經過了三年多的鬥爭,燕王朱棣可謂是九死一生。但是由於明惠帝朱允炆的優柔寡斷以及燕王朱棣的堅持,最終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但是抵達南京城後的朱棣,見到的是熊熊的大火燃燒著皇城,明惠帝朱允炆卻不知所終。只找到了兩具燒焦後疑似明惠帝朱允炆和其皇后的屍體。

由於燕王朱棣無權繼承皇位,但是在明惠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甚至被烈火燒死之後,燕王朱棣登上大明王朝的皇帝之位。為了以絕後患朱棣對明惠帝朱允炆的兄弟和子嗣進行了嚴格的監管。而且朱棣更做了一件“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個”的決定。將明惠帝朱允炆後宮之中的所有宮女全部殺死。避免這些宮女之中有人曾經受到過明惠帝朱允炆的寵幸並且暗懷龍種。日後為明惠帝朱允炆留下一兒半女,成為自己的心頭大患。



當然也有人說燕王朱棣在登基為帝之前,之所以將前皇城內的宮女全部殺害。也可能是擔心有些宮女曾經受到過明惠帝朱允炆的恩惠。因此這些宮女中可能有人在以後服侍自己的過程中伺機謀害自己。因此朱棣決定將原皇城內的宮女全部殺害,一個不留。為的就是永絕後患確保自己的皇位江山永固。

最是無情帝王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自己的侄子明惠帝朱允炆,並且對明惠帝朱允炆及其忠實的擁護者進行了殘酷的報復。使得大明王朝的皇位繼承人由長子朱標一支轉移到四子朱棣一支!


珞珈山的貓


中華民族在秦始皇統一六國起到辛亥革命結束清朝統治的兩千多年裡,王爺叛亂並且成功的可以說寥寥無幾朱棣是最成功的,某種程度上說是唯一如此的也並不為過,因為他不僅僅武裝篡位成功還坐穩了江山並且開創了著名的永樂之治。叛亂對於王爺來說是十分危險的,是失敗率極高的,前有漢景帝時期,七國起義,後有明朝正德年間的寧王起義,皆以失敗告終。

在說清楚為何朱棣攻應天皇宮後不久,就立馬開始屠殺宮中女子特別是美女而不是清理整頓,準備登基之前我們先聊聊他們老朱家自己的那些家事。

英明神武的洪武大帝,為了子孫後代能坐穩江山,想盡辦法,終於終三十年時間實行了一套他認為最保險的政治系統,可他駕崩沒幾年自己欽點的繼承人就被自己兒子攆下皇位,葬身火海,或者是藉助火海逃之夭夭總之下場悽慘,十分耐人尋味。

明朝創始人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純粹的農民出身而坐上皇位的並且所創立的王朝時間超過兩百年,他沒有任何世家身份,沒有任何背景和班底。所以所靠只有自己,他少時父母因為元朝殘酷統治身染瘟疫相繼去世,隨後大哥去世,最慘的是連一個像樣的墓地都沒有,朱元璋嚐盡人間的疾苦。歷經數十年終於登上了皇位,對於百姓他盡心盡力,可為了子孫統治,他卻殺盡功臣,特別是在兒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更加暴戾。朱標是朱元璋最為滿意的繼承人,除了他長子的身份,也有他為人的敦厚,對於弟弟他是標榜的兄長,對於臣子,他是溫良賢德的太子,如果說朱標能夠多活二十年我們的明朝可能是另外一副面孔至於為何朱標如此受寵大概是朱元璋知道日後的江山需要的是仁厚的帝王,而不是像他這樣過於殘暴,可惜他英年早逝,太子死了那些有實力的藩王都蠢蠢欲動,其中四皇朱棣是被稱讚為最像朱元璋的皇子,中國歷史上四皇子格外容易當皇帝,真的很巧,大概在朱棣眼裡自己也該是除了太子以外最該當太子的事實似乎也正是如此,可惜朱元璋愛屋及烏,居然立皇孫朱允炆為皇太孫,準備讓他繼承皇位,朱棣大概在想,哥哥朱標比我年長,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為人敦厚,大臣都支持,沒辦法誰讓自己生晚了,他當皇帝我忍了,可是他兒子,居然也能踩在我的頭上,讓我屈膝下跪稱皇稱帝,高傲的燕王無法忍受,一團熊熊烈火正在朱棣的內心中燃燒,朱棣知道不將這團火發出來自己早晚要被焚燒而死只因他不甘心。

朱元璋最大的失算就是認為自己留給朱允炆的班底足夠對抗任何皇子,聰明如朱元璋如何不知外放的藩王權利過大,有朝一日如果造反又當如何,所以朱元璋制定了嚴格的軍事標準,和給朱允炆留下了他以為不錯的班底可惜他小看自己兒子了,也高估了自己的孫子。幾十萬的部隊被朱棣用了四年逐一擊敗,瓦解。

朱棣功進皇宮時大概內心是五味俱全的,他喜悅他終於實現了內心的夢想,他惆悵因為他逼死了自己的侄子,他違背了自己一生的偶像也是他父親朱元璋的遺願。

他認為自己的侄子會向自己投降,如果是那樣他會想留他一條活路或者要聽他幾句責罵,可惜朱允炆到死都願意再看他一眼,當他衝進皇宮時所看到的是漫天火光,似乎正是照應著自己的心火終於破殼而出熊熊燃燒,燒盡他的敵人,他終於從朱棣得內心得以釋放,但代價就是他眼前這般,皇宮死屍遍地誰是朱允炆,宮女太監無人能識。

對於朱棣殘殺皇宮美女,宮女等行為,有人說這是怕有美女懷有朱允炆的子孫,日後作亂,這太小瞧朱允炆和朱棣了,朱允炆再不濟想要將自己子女送出宮也是有能力的,永樂大帝又怎麼會擔心一個女子懷有所謂無法確認的龍種,而擔心自己的皇位,古代皇親國戚出生時都要向宗人府報錄信息,皇子更不列外,沒有身份卡碟的皇子是不被承認的,《還珠格格》那樣的劇情只存在小說中。

那擔心自己留在身邊日後不測,大可趕出皇宮,貶為庶女,要知道大開殺戒本就不詳,並不划算。

在我眼裡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朱棣他和自己的父親一樣,朱元璋死時,包括朱標死時,沒有皇子的妃子皆要陪葬,這條規定在朱棣的曾孫子手裡才廢除。而朱棣眼裡大概能為自己侄子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讓他死的並不孤單,他要這些女子為朱允炆殉葬。畢竟在朱棣就藩前,他是看著朱允炆長大的,而哥哥朱標對他也是盡心盡力,即便他日後殺盡哥哥後代。但他也竭盡全力開啟了永樂盛世,這難說不是在做給他父親看,他哥哥看,也是在給朱允炆看。你們可以安息。

以上皆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