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管發展歷史

得益於晶體管的出現,才有瞭如今電子產品的昌盛。因此,晶體管也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發明,它的出現為集成電路、微處理器以及計算機內存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自晶體管誕生到如今,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晶體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晶體管的誕生

在晶體管誕生之前,放大電信號主要是通過真空電子管,但由於真空管制作困難、體積大、耗能高且使用壽命短,使得業界開始期望電子管替代品的出現。1945年秋天,貝爾實驗室正式成立了以肖克利為首的半導體研究小組,成員有布拉頓、巴丁等人,開始對包括硅和鍺在內的幾種新材料進行研究。

1947年貝爾實驗室發表了第一個以鍺半導體做成的點接觸晶體管。但由於點接觸晶體管的性能尚不佳,肖克利在點接觸晶體管發明一個月後,提出了使用p-n 結面製作接面晶體管的方法,稱為雙極型晶體管。當時巴丁、布拉頓主要發明半導體三極管;肖克利則是發明p-n 二極管,他們因為半導體及晶體管效應的研究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獎。

晶體管因為有以下的優點,因此可以在大多數應用中代替真空管:

  • 沒有因加熱陰極而產生的能量耗損,應用真空管時產生的橙光是因為加熱造成,有點類似傳統的燈泡。

  • 體積小,重量低,因此有助於電子設備的小型化。

  • 工作電壓低,只要用電池就可以供應。

  • 在供電後即可使用,不需加熱陰極需要的預熱期。

  • 可透過半導體技術大量的生產。

  • 放大倍數大。

平面晶體管

平面工藝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半導體技術。該工藝是在Si半導體芯片上通過氧化、光刻、擴散、離子注入等一系列流程,製作出晶體管和集成電路。凡採用所謂平面工藝來製作的晶體管,都稱為平面晶體管。

平面晶體管的基區一般都是採用雜質擴散技術來製作的,故其中雜質濃度的分佈不均勻(表面高,內部低),將產生漂移電場,對注入到基區的少數載流子有加速運動的良好作用。所以平面晶體管通常也是所謂漂移晶體管。這種晶體管的性能

大大優於均勻基區晶體管。

傳統的平面型晶體管技術,業界也存在兩種不同的流派,一種是被稱為傳統的體硅技術(Bulk SI),另外一種則是相對較新的絕緣層覆硅(SOI)技術。平面Bulk CMOS和FD-SOI曾在22nm節點處交鋒了。其中,Bulk CMOS是最著名的,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種選擇,因此它多年來一直是芯片行業的支柱。但隨著技術的推進,Bulk CMOS晶體管容易出現一種被稱為隨機摻雜波動的現象。Bulk CMOS晶體管也會因此可能會表現出與其標稱特性不同的性能,並且還可能在閾值電壓方面產生隨機差異。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是轉向完全耗盡的晶體管類型,如FD-SOI或FinFET。

Bulk CMOS與FD-SOI兩者的區別在於後者在硅基體頂部增加了一層埋入式氧化物(BOX)層,而BOX上則覆有一層相對較薄的硅層。該層將晶體管與襯底隔離,從而阻斷器件中的洩漏。Intel是體硅技術的堅定支持者,而IBM/AMD則是SOI技術的絕對守護者。

晶体管发展历史

FinFet晶體管

平面晶體管主導了整個半導體工業很長一段時間。但隨著尺寸愈做愈小,傳統的平面晶體管出現了短通道效應,特別是漏電流,這類使得元件耗電的因素。尤其是當晶體管的尺寸縮小到25nm以下,傳統的平面場效應管的尺寸已經無法縮小。在這種情況下,FinFET出現了。FinFET也被稱為鰭式場效應晶體管,這是一種立體的場效應管。FinFET的主要是將場效應管立體化。

第一種FinFET晶體管類型稱為“耗盡型貧溝道晶體管”或“ DELTA”晶體管,該晶體管由日立中央研究實驗室的Digh Hisamoto,Toru Kaga,Yoshifumi Kawamoto和Eiji Takeda於1989年在日本首次製造。但目前所用的FinFet晶體管則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胡正明教授基於DELTA技術而發明,屬於多閘極電晶體。

晶体管发展历史

多閘極晶體管的載子通道受到接觸各平面的閘極控制。因此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方法可以控制漏電流。由於多閘極晶體管有更高的本徵增益和更低的溝道調製效應,在類比電路領域也能夠提供更好的效能。如此可以減少耗電量以及提升芯片效能。立體的設計也可以提高晶體管密度,進而發展需要高密度晶體管的微機電領域。

與平面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相比,FinFET器件具有明顯更快的開關時間和更高的電流密度。FinFET是一種非平面晶體管或“ 3D”晶體管。它是現代納米電子半導體器件製造的基礎。

2011年,英特爾將之用於22nm工藝的生產,正式走向商業化。從2014年開始,14nm(或16nm)的主要代工廠(臺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開始採用FinFET設計。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FinFET也成為了14 nm,10 nm和7 nm工藝節點的主要柵極設計。

GAA晶體管

而當先進工藝發展到了7nm階段,並在其試圖繼續向下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發現,FinFET似乎也不能滿足更為先進的製程節點。於是,2006年,來自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和國家nm晶圓中心的韓國研究人員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全能門(GAA)FinFET技術的晶體管,三星曾表示,GAA技術將被用於3nm工藝製程上。

GAA全能門與FinFET的不同之處在於,GAA設計圍繞著通道的四個面周圍有柵極,從而確保了減少漏電壓並且改善了對通道的控制,這是縮小工藝節點時的基本步驟,使用更高效的晶體管設計,再加上更小的節點尺寸,和5nm FinFET工藝相比能實現更好的能耗比。

晶体管发展历史

GAA 技術作為一款正處於預研中的技術,各家廠商都有自己的方案。比如 IBM 提供了被稱為硅納米線 FET (nanowire FET)的技術,實現了 30nm 的納米線間距和 60nm 的縮放柵極間距,該器件的有效納米線尺寸為 12.8nm。此外,新加坡國立大學也推出了自己的納米線 PFET,其線寬為 3.5nm,採用相變材料 Ge2Sb2Te5 作為線性應力源。

另據據韓媒Business Korea的報道顯示,三星電子已經成功攻克了3nm和1nm工藝所使用的GAA (GAA即Gate-All-Around,環繞式柵極)技術,正式向3nm製程邁出了重要一步,預計將於2022年開啟大規模量產。

結語

從平面晶體管走到GAA晶體管,代工廠的研發投入越來越高。在這個過程中,格芯和聯電接連放棄了14nm以下先進製程的研究,英特爾雖然公佈了其7nm計劃,但其已在10nm工藝節點上停留了很久。而三星也在7nm節點處落後於臺積電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臺積電幾乎包攬了市場上所有7nm的生意。

但先進工藝不會因為玩家變少而停滯不前,按照三星早早公佈GAA晶體管的最近狀態中看,其勢要在3nm節點處,與臺積電一爭高下。而臺積電方面除了有消息透露其將採用EUV光刻外,並無新的殺手鐧。在3nm節點處,新的晶體管會改變現有代工廠的市場地位嗎?晶體管未來還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都值得大家共同期待。

晶体管发展历史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202期內容,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