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廈門日報》緣

父亲的《厦门日报》缘

1

父亲的《厦门日报》缘

2

父亲的《厦门日报》缘

3

父亲的《厦门日报》缘

4

父亲的《厦门日报》缘

5

父亲的《厦门日报》缘

6

父親劉國樑,筆名劉鐮,曾是《廈門日報》的老作者。父親2002年移居廈門,2007年起擔任廈門市閩粵贛邊區革命史研究會副會長,晚年仍堅持每日閱讀《廈門日報》,直到2015年7月2日去世。

在整理父親遺物時,我找到了他老人家珍藏的作品剪貼本,最陳舊的一本被父親題名為“《廈門日報》創刊十週年紀念冊(1959.10.22)”。翻開這本剪貼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父親於1959年10月發表在《廈門日報》副刊的敘事長詩《革命老媽媽張龍地》(圖2)。長詩敘述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家在龍巖黃邦山的張龍地與丈夫梁雙貴,接受革命宣傳教育,毅然參加共產黨領導的秘密農會,從此開始了漫長、曲折、驚險、傳奇的革命生涯。1957年夏,革命老媽媽張龍地來到北京,7月26日,她(圖1左)在鄧子恢(圖1中)的陪同下,來到中南海懷仁堂,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父親一直珍藏著這張照片)。

父親創作的長詩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廈門青年紛紛給張龍地老媽媽寫信,關心她的生活和健康。1959年10月29日,《廈門日報》發表了《張龍地老媽媽給本市青年的信》(圖3,父親特意請張龍地老媽媽在剪貼本上籤了名),信中說:“我每次接到青年們的信,都想給個迴音,只怪我沒有文化,提不起筆,現在託人代筆。我經常想念廈門,因為廈門是個海防前線的英雄城市。你們知道嗎,我去過廈門。那是在1957年,我在北京見到了毛主席後回到福州,省委負責同志安排我到廈門參觀訪問,受到了市委同志熱情接待……”

1959年11月5日,《廈門日報》發表了劉遙的《青春常在——記革命老媽媽張龍地的晚年生活》(圖4),文章寫道:“回憶過去的艱苦歲月和為革命犧牲的同志,再看看今天美好的生活,就使得張龍地媽媽的革命熱情永不熄滅,青春常在。”

柯桂生髮表於1959年11月14日《廈門日報》的讀後感《動人心絃的詩篇——喜讀長詩“革命老媽媽張龍地”》(圖5)一文中寫道:“讀完全詩,就像看到‘一株蒼松立山巔’,革命老媽媽張龍地像松樹一樣挺拔。女英雄的事蹟本身就是一首動人的詩,它給人以強烈的詩的感受。作者用樸素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並把他熱愛老媽媽的情感和激動的心情,都灌注到詩行裡面,使長詩更加扣人心絃,增加了詩的感染力,也增強了長詩的教育作用。”

這篇敘事長詩也極大地影響了父親,劉鐮的筆名被《廈門日報》的讀者所熟悉,老媽媽張龍地的革命精神也促使父親紮根紅土地,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此後,父親又陸陸續續在《廈門日報》副刊發表了一些作品,其中1961年元旦的《迎新放歌》、1961年4月24日的《長憶支書老紅軍》等作品都被《廈門日報》編輯部評為好稿(圖6)。

有幸的是,這篇敘事長詩後來又被轉交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子恢同志,引起了他的重視。1961年11月,鄧子恢同志回龍巖視察,還抽空接見了父親,希望父親今後繼續以閩西革命鬥爭的光榮歷史為題材,好好進行創作,源源不斷地寫出好作品,讓子孫後代瞭解過去,珍惜現在,開拓未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