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者買商業醫保,還不如先買社保的職工醫保(年交二三千的),對嗎?

JTZ童裝店創業日記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1 題主的這個操作是對的,社保是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這個是普通家庭保障的基礎,商業保險始終是商業合同,是一個生意合同,而不是福利保障,社會福利和商業保障存在區別。我們在做保障規劃的時候,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先社保再商保,社保是基礎保障,商保做補充升級,沒有社保就配置商業保險,保費成本也比較高。

2 社保是成本最低,福利最好的保障規劃。也是普惠型的社會福利建設,我們的醫療保障和養老待遇都在不斷升級完善。如果是自由職業者,收入不穩定,選擇居民社保比較合適,個人繳費模式,自願繳費,而且繳費一年一次,繳費成本和壓力也比較低,其中的居民醫保250元一年,一個月20元就可以解決醫療保障和報銷問題。其中財政補貼了1000左右,這是最普惠的基礎醫療保障。

然後才是買商業的百萬醫療覆蓋社保外的用藥和花費問題。進行升級。醫保是損失補償型,是不能重複賠償的,一個社保醫保+一個商業百萬醫療保險就可以了,基礎醫療保障解決,我們再考慮其他的健康保障,還有之後的養老儲蓄問題。同樣也是社保養老第一,商業養老保險做補充升級。


路人蟻


很多自由職業者,不知道該如何繳納保險。有些人認為繳納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年兩三百元就夠了。然後應該購買商業醫保,因為它的保額比較高,費用還比較低。真的是這樣嗎?

商業醫療保險確實有其優點。比如保額特別高,能夠達到300萬到600萬,繳納的費用一年也就幾百到上千元。

但僅僅這一兩個優點,就能證明他比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划算嗎?

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如果我們有條件,首先應當購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原因之一,職工基本醫保有個人賬戶。

職工醫療個人賬戶,實際上相當於醫療保險給我們返還的費用,企業職工繳納的2%都會返還入個人賬戶,同時還有一部分企業繳納的費用。一些地方允許職工繳納不含個人賬戶的醫療保險,這樣費用會大大降低。

商業醫療保險實際上是掙我們錢的,也沒有個人賬戶返還,這屬於一種跟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樣的消費型保險。

原因之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待遇高。

商業醫療保險雖然號稱能夠報銷300萬到600萬,但是都是經過概率測算過,商業保險公司肯定不可能虧本。社會保險基金,政府不收取一分錢的費用,要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為主。很明顯,政府報銷的條件更寬鬆。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雖然沒有100%,但是它的起付線(門檻費)一般都在1000元以下。比如青島市是200元,500元,800元。深圳市是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北京市是300元,800元,1300元。杭州市是300元,600元,800元。

只要是符合醫保報銷目錄範圍內的,報銷比例能夠達到85~90%以上。個人負擔錢數並不高。

商業醫療保險的起付線,也就是免賠額是1萬元起步。除非是概率極低的癌症等疾病。

另外,保險能夠保險的支出範圍也是不可以任性的,必須是合理且必須。基本上是屬於醫療保險三個目錄可以報銷的範圍。



商業保險,最容易讓人忽視的就是事先告知制度。只要我們在參保以前是先得過某些疾病,沒有及時告知的話,如果保險後得了相關衍生疾病,就會被拒賠。



原因之三,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可以辦理退休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醫療保險繳費滿足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用繼續繳費,直接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能夠大大減輕參保人的負擔。

不過國家規定的年限全國並沒有統一,是以地方政府的規定為準。比如北京市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重慶市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上海和廣州是男女都是15年;深圳和杭州是男女都是20年。

退休之後,一般不僅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報銷待遇,而且還可以享受個人賬戶返還的待遇。

商業的醫療保險,原則上是年齡越大風險越高,因此繳費的錢數就越多,最高一年需要繳納五六千元。

雖然一些醫療保險的品種可以續保到100歲,可是100歲之後呢?社會保險是一直保障到你去世為止。

綜上所述,總體來看購買商業保險,肯定不如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安心、划算。


暖心人社


這是肯定的。

不論你是買哪種商業保險,都會要求有個保額,假設你購買的商業保險保額是100萬元,那麼你每年需要繳納的保險費差不多要一萬多元,而且很有可能需要連續繳納十年甚至二十年。

而你購買國家的醫療保險,每年繳費額不過三四千元,還有個人賬戶,現在基本保額都在每年五十萬元左右。

雖然國家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要求連續繳納,繳費期往往動輒就三十年左右,但是與商業保險相比還是具有很多優勢的。

比如允許帶病投保,無條件續保,保障額每年都可以漲,得了慢性病以後,還可以享受門診拿藥報銷待遇,每年的理賠額一年一清,理賠相對簡單等等。

國家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納的錢叫基金,這筆錢只能用於給參保人看病,基金所有運行的費用,包括工作人員,購買設備等等,都是國家單獨給撥款的,如果虧損國家還給補貼,與商業保險比具有絕對優勢。

商業保險需要營利,首先要給保險員一大筆提成,然後各種支出都需要從繳納的保險費裡面出,還要有利潤,最後理賠的錢能剩多少?與國家的醫療保險相比處於絕對劣勢。

我是七葉,具有豐富的社保知識,希望我的回答幫助到你。


七葉一支花


自由職業者買商業醫保,還不如先買社保的職工醫保(年交二三千的),對嗎?按照保險的性質可分為兩類。一,社會養老保險,二,商業保險。

社會保險是一份保障,也是一份家庭理財,人們把現在的錢,交納到社保局,為自己搞些積累,用於解決老來的保障問題。

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附加產品,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商業保險是以盈利為目的。

我覺得你是一位自由職業者,屬於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個人要承擔社保交費負擔,城鎮職工社保很適合你的選擇,他既有社會養老保障,也有社會醫療保障,只要堅持交費達到15年,便可終身享受社會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


志同道合179276449


樓主你好,自由職業者買商業性的醫療保險,還不如先買社保的職工醫保。這個想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社保永遠是我們的主要保險,一定要將社保當成我們的主要保險來使用,在擁有社保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去考慮選擇購買商業性的保險,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可以將商業性的保險當成我們的主要保險來使用!

因為商業性的醫療保險,它的保障效率是沒有我們社保當中的醫療保險,保障效率這麼好。所以說他也有許多特定的條款,可能最終對你滿足不了你所需要的一個醫保措施。因為我們都知道,醫療保險它的報銷比例是有限的,大約只有70%左右,所以說剩餘的30%你還是需要來自費進行解決。

在這樣的一個前提條件下,怎麼樣能夠讓自己報銷的比例更多呢,所以說我們就要參保一種補充性的醫療保險,也就是所謂的商業性的醫療保險,這樣的話可能會對自己所支出這30%的費用產生一定的報銷,那麼這樣的話會對自己的經濟壓力又會減輕,所以說這樣的組合搭配對自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千萬不要首先購買商業性的醫療保險,而應當首先去考慮社保的醫療保險。


社保小達人


樓主您好,自由職業者買商業醫療保險還不如先買社保的職工醫療保險,這樣的想法對嗎?這裡我可以很肯定,並且很明確的告訴你,你這樣的想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是值得提倡的。為什麼商業性的醫療保險,他永遠不能跟我們社保當中的醫療保險是相提並論的?

首先商業性的醫療保險雖然是有一定的保證,但是它的條款侷限性是非常多的。所以說我們不可以把這種商業性的醫療保險當成我們的主要保險來使用,因為這樣一來的話可能我們所享受到的利益就會大打折扣。畢竟商業性的醫療保險是由保險公司推出來的一種商品,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要以盈利為目的,所以說他們不可能把我們報銷放在首要地位,所以自己所受到的利益相應的也會是打折扣。

所以參保社保當中的職工醫療保險是比較恰當的選擇。因為社保當中的醫療保險只要符合你們本地區的報銷條件,基本上都是按照70%的比例來進行報銷的。那麼剩餘的30%是要自費來掏的,不過這剩餘的30%我們就有可操作的空間,比如說你去購買一份商業性的醫療保險來補充這30%的醫療費用,這樣的一個做法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可以把商業性的醫療保險當成主要保險來使用這樣的做法就不合適了。


懂社保


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保險。社保是基礎保險,但“保而不包”,一部分自費藥、進口藥、特效藥不能報銷,如果病人患上重病或急病,相當一部分費用需要自費,對病人來說負擔是巨大的,這樣就需要商保來補充。同時,商保也有弊端,就是病人一旦患病得到陪付後,可能合同會終止,即解除合同,並且由於有住院史等原因,在以後的日子裡再不承保商業保險了。而社保不論當年有無住院史,次年仍然可以續交費用,繼續享受待遇。

所以,從功能上講,社保與商保互為補充,不可相互替代。社保加商保才更好。

我是國家一級理財規劃師,歡迎交流。


楊天航CHFP


首先應該考慮社保,到老了有退休費,商業保險只是補衝,有主有次,看你手頭錢說話,。


打莊子


看年齡,如果四十左右,強烈建議改成職工醫保,我地叫靈活就業醫保。

看家庭情況,如果補交的費用可以承擔,強烈建議交職工醫保。

總之,先醫保,再商業!


天藍


商業醫保,要求你身體健康才能買,隱瞞病情不賠。

社保的醫保沒有這個限制。帶病也能享受保險,就憑這條,該買什麼還用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