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坦然面對,知足常樂,有多少人能做到?

做到問心無愧,便能心安理得,凡事坦然面對,學會知足常樂,有多少人能做到?你怎麼看?

題目夠長的,帶標點41個字,在頭條號發表還得精簡壓縮。問的也夠全面的,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坦然面對、知足常樂。涉及的人性方面——良知、理性、心態、慾念,也挺複雜的,只能給你一一來說。

一、於心無愧。如果雙方當事人因為一件事情,用上了“於心無愧”,說明已經出現了矛盾,這裡面一般有兩種情況:

(1)就是出現利益分配不公,分配方法上雙方看法認定不同。一般是主動方認為自己做的應該、合情合理,於心無愧,而被動方覺得自己委屈吃虧了。這樣的情況一般小事,只要雙方有著較好的關係基礎,以後還要合作打交道,通常情況下只要主動方有幾句柔和話,一般就可以把問題化解,達到息事寧人。只要自己確實於心無愧,做人厚道,沒有虧待人家,就可以心安理得。

(2)親戚朋友相互付出的的爭議,一般會出現在親戚間和曾經很要好的朋友間,由於不分彼此在一塊蜜月期過去,掰扯不清在相處期間各自付出的經濟爛帳,和誰對不起誰的情感糊塗題,都認為自己於心無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樣的事一般情況下也就是嘮叨嘮叨出出氣,清楚不了糊塗了,頂多的是以後不相往來。但願朋友間“君子之交淡如水”,少有點“既有今天,何必當初”的遺憾。

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坦然面對,知足常樂,有多少人能做到?

二、心安理得。“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也就是對心安理得最形象而且入木三分的註解。一個人做事算不算心安理得,不是自己站在自己立場上說了算的,而是得經過道德良知的天平衡量檢驗的,這個天平不是別的,就是你周圍的人心和他們雪亮的眼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你朋友圈的人對你的公認,是根據你一貫的行事做派來做出的。所以“心安理得”用在被大家公認的好人口裡,它才有真正的令人相信的含金量,用在人品低下的人的嘴裡就要大大的貶值,甚至成為笑柄。

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坦然面對,知足常樂,有多少人能做到?

三、坦然面對。根據意思有兩種情況出現人的這種冷靜坦誠姿態,一是在很大的矛盾糾紛面前,自己佔據著充分的理由和道德高地,所以有底氣,敢於坦然面對。二是自己的確做了某件錯事,而坦然面對,敢於負責。都是幹事業有作為的人們應該具備的優良品質。

四、知足常樂。與“人心不足蛇吞象”相對而言,是一種為人處世的理性和良知,也是我們歷史文化的傳統古訓之一,它啟迪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無休止的得隴望蜀,好高騖遠,最後弄得得不償失,甚至喪失原本的生活狀態,“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過,話又有個兩來說法。拿到現代年輕人身上,在追求事業的道路上,激烈競爭的社會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適時宜的知足常樂,固步自封,在自己的事業上喪失進取的後勁,導致前功盡棄,也是不可取的。

題主的命題用心良苦,四四一十六個字,都是為人處世、勸人向善的金玉良言,也是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該做到的起碼要求。

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坦然面對,知足常樂,有多少人能做到?

2019年11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