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服到底是誰設計的,為何如此設計?

孤獨的劍客16


清朝時期的官服研發者已經無法考證了。但是其中的資料還是可以追查的。其實清朝的官服和明朝是分不開的。

在歷史記載,清朝的官服是由明朝的罩甲而改編的 在大清沒入關之前,其實滿洲已經是半漢半滿了,在滿洲已經有很多的漢人和滿人雜居。漢人對滿人影響極大,漢人也就把明朝的罩甲帶到了滿洲,當時的女真匠人們借用了明朝的罩甲改編了屬於自己的一副服裝官服,所以隨著滿清入關,影響就變得越來越大,並且從滿清初年到大清末年都在沿用,近乎使用了300年,在女真本身的服裝基礎上加上了明朝的罩甲加衣改編,就這樣推行起來了。






鵬正


其實,追溯到滿清最開始那撥人,其實是大明的臣工。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的關係,讓他們與北蒙入主中原的元朝別具一格的特徵不同,清朝的官服本質上是對明朝官服的繼承、發展。

比如說,明朝就有明確規定,官服分文武秩,從一品到九品,文官官服前胸後背都會有方塊補子,補子上圖案為飛禽,武官則是走獸,準確地說是猛獸。

比如從一品到九品文官飛禽: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從一品到九品武官走獸:一品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羆,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大家一看便懂了,類似於仙鶴、黃鸝等,主風雅,是為文。麒麟、虎豹主肅殺,是為武。

其實這套儀制,最開始是唐武則天開始定下的,當時武則天隨喜好賞賜官員的服侍,上面就繡有飛禽走獸,但是並未普及。宋代,趙匡胤重文輕武,別具一格,宋的官服是沒有圖案的,十分簡單。元朝是蒙古人的底子,所以官服多以蒙古傳統方便弓馬為首要。明朝朱元璋文武兼治,開一代先河遺承了武則天這套理念,文武官服分開,讓人一眼明瞭。


所以,嚴格來說,到了清朝,這並不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去設計,因為清朝官服只需要按照明朝官服飛禽走獸來繡便好了。明清都是佔了唐朝武則天理念的便宜。

有點不同的是,明朝官服飛禽走獸是成雙入對,並且是絲線紋繡,補子方框較大。清的飛禽走獸則是單的,正背各一隻,補子是先紋繡好再繡到官服上,補子方框較小。

其它的不同便是服飾顏色與烏紗罷了。清朝時有六部,其中戶部轄官員人事,禮部轄官員儀制,因此,清朝的官服最終敲定是戶部與禮部聯合敲定的,兩部各派畫師與裁縫共同製作了官服。戶部根據圖案飛禽走獸不同分出了官員品秩,禮部確保官服之間有所區別,不可有半點類同逾越。


不書


清朝官服主要是承襲明制,然後加入了滿人特色。順治九年(1652年)頒發了《大清服色肩輿永例》,對文武百官的服飾作了具體的規定。這一規定在康熙朝、雍正朝又進行了幾次改訂,直到乾隆時期,官府制度才臻於完備,並繪圖載入了《欽定大清會典圖》。

清朝官服最大的特點就是官員身著長袍馬褂、肩掛披領和標誌性的馬蹄袖,這些都是滿族在關外時就已形成的民族服裝。體現了大清開國之初全民皆兵又經常符獵的民族習慣。清朝的官服主要有朝服、蟒袍、補服、端罩。

清朝補服上的補子承襲於明朝,但在補子的形狀、花紋圖案等地方都體現出了清朝官服的獨特之處。皇室成員用圓形補子,各級官員均用方形補子。補子為前胸、後背各綴一塊。由於清朝的補服為前對開襟,因此,前補在製作時必須在中間分成兩片,這就使得一套補子需製成三件繡品,做好後再對稱縫於補服上。


老照片


清朝官服到底是誰設計的,為何如此設計?

因為清朝是中華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距離現代十分接近,進入21世紀以來,清宮劇十分紅火,使大家對於清朝的事物更加熟悉與好奇,所以會有人問清朝的官服是誰設計的哪?為何如此設計?

其實具體是誰設計的沒有查到,但可以明確知道的是,一定是漢人參與,並且是按照明朝下等官職服飾進行參考。以下是我的依據。

現在的留存文獻中記載,清代的官服於明朝時期的罩甲,因為後金沒有入關之前,已經有大批漢人與滿人混居一起,這些人也就是後來的漢軍八旗。當時他們的服飾和髮型經過演化已經是半漢半滿。

罩甲就是明代時期的一種長款服飾,主要用於下級士卒和雜役穿著,為什麼滿人選用這種服飾呢。因為早期的女真人很難接觸到明朝士大夫階層,但是卻很容易接觸到普通士卒。由於女真人需要長期從事征戰和狩獵,因為服飾越簡便越好,恰好這種下層士卒穿的罩甲很適合。

這種罩甲採用對襟係扣設計,而且配以氈帽,在出土的明代畫卷和陶瓷雜俑像,你會發現當時的這種對襟罩甲和氈帽是一種常見裝束,女真人恰恰學習並借鑑了這種服飾,於是加以演變,就成了後來的官服。

明罩甲

清代官服制度: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補服、蟒袍等。品秩差別主要看冠服頂子、蟒袍以及補服的紋飾。而這點和明官服十分接近。歷史起源為武則天建立的文武劃分制度。明清是繼承基礎上發揚光大,此後文武官較以前易於分辨。

明代官服是當時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裝,就制度而論它承襲唐宋官服制度的傳統,指導思想比較保守。但製作更趨精美,整體配套也更趨和諧統一。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鑑於局勢尚未安定,學士陶安請制定冕服,朱元璋指示禮服不可過繁,祭天地、宗廟只需戴通天冠,穿紗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禮部官員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學說,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漢赤、唐黃。明取法周漢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應尚赤,朱元璋認可,並規定正旦、冬至、聖節(皇帝生日)、祭社稷、先農、冊拜等大典要穿袞服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

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勳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

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繡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一品——紅寶石頂戴(亮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仙鶴,武官補服麒麟。準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二品——紅起花珊瑚頂戴(雜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錦雞。武官補服獅。準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三品——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頂戴(亮藍),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孔雀。武官補服豹,準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四品——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頂戴(暗藍),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雪雀。武官補服虎,準乘四人抬藍呢轎。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頂戴(透明),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白鷳。武官補服熊,準乘四人抬藍呢轎。
六品——硨磲及白色涅玻璃頂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鷺鷥。武官補服彪,準乘四人抬藍呢轎。
七品——素金頂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鸂鶒,武官補服犀牛。
八品——起花金頂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犀牛。

九品——鏤花金頂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海馬未入流——鏤花金頂戴(白),王蟒四爪蟒袍,黃鸝補服。

(監察御史、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的頂戴、蟒袍均按正常品級,但補服的圖形卻一律繡獬豸,以示司法公正。)

你覺得歷朝歷代誰的官府最好看哪,留下您的評論一起討論下。


闡釋君


清朝官服究竟是何人設計並無明確記載,總之是通過滿清統治者的肯定。而之所以如此設立,則是在繼承前朝官服制度的基礎上迎合滿漢文明融合的需要。

清朝官服的種類

官服作為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其起源可追溯至西周時期。經過秦、漢、唐、宋、明幾大封建統一王朝的發展日趨完備。而到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時,官服制度達到了鼎盛階段。


清朝在推翻大明政權之後,對前朝的制度基本採取了繼承的態度。當然,由於清朝統治者為滿人,所以在一些制度的設立方面還是帶有了一定民族色彩。

比如在官服制度方面,清朝對於官服的設立是在原有的滿族服飾的基礎上進行改定:

清朝官服主要分為:“服”和“飾”以及“冠”

服有:袞服、朝服、常服、袍服、補服。

飾有:頂珠、花翎、腰帶等主要配件。

冠有:朝冠和吉服冠。

而在這當中能夠區分官員品級高低的則是冠上的頂子、花翎和補服上所繡的鳥獸。這便是清朝官服設立的主要意圖:即區別官僚等級大小。



清朝統治者將官員的等級分為“九品十八級”,每種品級所穿戴的官服也是不同的。

以補服為例,清朝王以下的官員配有補服,補服也被稱為“補袍”。單從字面上來看,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衣服上的“補子”。當然,基於官服制度來講,補服上的補子也有著特殊的意義。比如補子上會紋有圖案,文官的為“禽”武官的為“獸”(古代“衣冠禽獸”一詞起初並非貶義詞)

文官的“禽”主要有:仙鶴、錦雞、孔雀、雲雁等。

武官的“獸”主要有:麒麟、獅子、豹、虎等。

所以從補服上面的圖案便可以分別出官員的種類(文官或武官)以及官員的品級:

文官從一品到九品其補子圖案依次為:仙鶴、錦雞、孔雀、雲雁、白鷳、鷺鷥、鸂鶒、鵪鶉、藍雀。

武官從一品到九品其補子圖案依次為:麒麟、獅子、豹、虎、黑熊、彪、犀牛(七、八品均為)、海馬。



總結:

清朝官服作為中國政治文明的一部分,其體現出了中國服飾文化和中國官僚制度的融合,是研究清朝政治文化的重要材料之一。

小林歷史觀,堅持原創,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小林歷史觀


官服,又名章服,泛指我國古代皇帝、后妃、王公貴族、各級官員,按章規定,籍以明辨是非等級的服飾。官服制度,是伴隨著階級分化而誕生的,從奴隸社會誕生到封建社會發展至頂峰,雖朝代更迭不斷,但官服制度作為等級階層分辨的重要工具,卻始終發展和傳承,直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官服的產生,是我國曆朝官服制度的延續和發展,是在堅守滿族文化制度的基礎上,參照漢族服飾制度加以設計,如此既傳承了漢族服裝制度中的特點,又不失滿族的習俗禮儀。

我國古代官服制度

衣為上,上則天,天則尊;裳為下,下則地,地則卑。——《後漢書.輿服下》


我國官服制度的歷史要追溯到堯舜時期,由於等級分化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對應的服飾也產生了等級分明的區別。社會階層制度就是天子為上,庶民為下,天子與庶民的關係亦對應著衣和裳的關係,上下不可顛倒。在“名位不同、禮教異數”的社會制度裡,這種天經地義的認知也被記為法典禮儀,不容更改,相對應的階級服裝制度也由此誕生。

我國自奴隸社會起,上至天子下到庶民,衣、食、住、行,都形成嚴格的規定,西漢時《禮記》成文也形成了文字記載,這也是我國曆代王朝相延續、流傳的禮制中一種明辨等級,區別尊卑、區別官階的制度準則。各朝代的官服制度,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官服制度也成為封建社會鞏固統治者統治地位的重要工具。

清代官服制度

清代官服制度是結合滿漢文化制度的特色,傳承與創新的產物,既保留了漢族服制中的某些特點,又不失其本民族的習俗禮儀。諸如保留中國傳統的十二章紋(十二種傳統圖案)作為袞服、朝服的紋飾,以繡有禽獸圖案補子作為文武官員職別的標誌,廢棄以滾冕衣裳為祭祀服裝,以寬袍大袖的絳紗袍服為朝禮之服,以通天冠、粱冠等冠、帽為官帽的傳統官服制度。形成了滿族色彩的冠冕服裝制度。

1、 頂戴花翎

清朝官員佩戴的禮帽上有頂珠和花翎,頂珠和花翎,是區別官員品級的標誌,也是“標識品序”的辦法。頂戴又稱“頂珠”, 也就是冠頂鑲嵌的寶石,冠上的頂珠顏色和材質的不同,對應官員的品級的不同。一品官要用紅寶石,二品用紅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等到了乾隆皇帝以後,這些“頂珠”基本上是以玻璃代替。冠上無頂珠者,意味著無品級,又稱“未入流”,滿洲貴族沒有品級官職的也沒有頂珠可帶。

花翎是插戴在朝冠或吉服冠上的,因與頂珠相聯,統稱為“頂戴花翎”。只有頂戴與花翎配在一起才表明“功名”圓滿。花翎是指帶有“目暈”的孔雀翎,又俗稱“眼”。清初,花翎並不代表品級,只是榮譽的象徵。順治十八年時才對此作出規定,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帶花翎,只有貝子以下,才可以戴,並且還明確規定,貝子應戴三眼花翎,國公應戴雙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員可戴單眼花翎,六品官員以下,一律戴無“眼”的藍翎(鶡的羽毛)。

2、服飾

乾隆初年,服裝制度已經相當完善,並繪圖加載到清代《會典》之中。皇帝、后妃、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所穿用的官服,除了日常服及出行用服以外,基本上被分成了三大類,即禮服、補服和吉服。

“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經》


其中補服是禮服的一種,也清代文武官服中最重要且最常見的一種。以胸前和背後的補子圖案加以區分官職與官位的不同。《大清會典圖》有規定,文官圖案繡禽鳥類,武官圖案繡獸類。其中,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繡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 ,五品熊羆,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3、朝珠

朝珠與朝帶,是清朝禮服中的佩飾,除皇家成員外,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可掛朝珠。但軍機處、科道、侍衛、禮部、國子監所屬的官員,不按品級皆可掛朝珠。此番既有裝飾作用,應當也有宗教信仰的成分。朝珠共有一百零八顆,以四顆大珠將其分成四分,名“分珠”,代表四季,朝珠也是高級官員區分等級的標誌之一。



清代官服也如歷代一樣,是“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產物,是封建社會對統治制度的維護手段之一,清代的官服制度的形成是與滿族的民族習俗有著密切的關係。以滿族服飾為基礎,吸納漢族服飾中的元素髮展傳承而來。 清代官服的繼承與演變,說明了清代不單繼承了漢族在歷史上衣著的長處,而且將民族特色保留下來。經過繼承、改造、創新、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傳統中原文化的結晶體。


棍哥觀史


清朝的官服總體上是從明朝武官的常用服飾演化而來的。

頂戴花翎源於明朝武官冠飾。

清代官帽中的暖帽源於明朝武官冬天戴的茤簷帽,明制頂較高,沒有紅纓,清制頂較矮,配有紅纓。

官員夏季所戴的涼帽是明代武官士兵夏季出行服用的笠帽,明代以竹藤為胎無加表裡,無纓,清代則以白綾為表,紅綾為裡,覆以紅纓。

頂戴的頂珠最早出現在明朝中期,為明朝武官拽撒遮陽帽頂部的配飾,頂珠形制就和清朝頂戴形狀毫無區別,明代無分品級金頂居多,唯清代分品級,制色珠,配以多彩寶石,以紅頂替代明官服紅袍,以藍頂替代明官服藍袍。

孔雀翎是明朝武官茤簷帽或拽撒冠的帽飾,朝鮮也學了去,唯清朝在孔雀翎四周固以馬尾,使之更加厚實,沒有明代的飄逸。明代花翎一般兩根孔雀翎為一組配飾,不分高低,清代則分為四個等級,三眼到藍翎,分高低。

補子更是明朝發明在官員常服上的品級圖案,唯清代補子較明代為小,明代補子無邊飾,清代有邊飾,明代所繡禽獸是雙數,清代為單數,就補子工藝而言,清代色彩較為絢麗,工藝也較好,但清代武官所繡的走獸有點Q,不如明代兇猛。

還有民間服飾也脫胎於晚明,瓜皮帽是明朝初期的六合一統帽。

立領源於明朝中晚期,氣候嚴寒,交領頂不住小冰河的寒冬而發明的。

鈕釦源於唐朝胡服官員圓領衫,漢袍的綁帶固衣其實是一種落後的衣物連接方式,排扣在明朝中後期已經在女服中廣為流行。

此外,清朝的朝服源於明朝的拽撒式飛魚、鬥牛、麒麟服。

清朝的吉服源於明朝的蟒袍,唯獨清制男款因便於騎馬,改明制左右開氣為前後開氣。

清朝的馬褂,馬甲源於明朝的罩甲,比甲。

清朝的盔甲源於明朝的棉甲。

總之,清朝的官方服飾每款都可以從明朝服飾裡找到起源。

而朝珠則來源於藏傳佛教的一百單八顆素珠,佛珠記捻較短,朝珠記捻較長。

馬蹄袖源於蒙古族,唯獨硬領的領衣,朝服的披領尚沒有找到與前代相似之淵源,或許這才是滿洲人發明的服飾。

還有,大清初期的統治者們很多都篤信和精通子平命理及堪輿風水。深知隋唐以降的品官以顏色命服制之弊端,滿清統治者認為命格與服色相悖怎麼會不出問題。因此清代袍服不以顏色定品級,除黃色外,官員袍服顏色隨喜,而為了保留明制傳統,又以頂戴色珠來對應明朝服色,高階用紅,中階用藍等,唯外褂色用天青元青(藍黑色),以示莊重整齊。十八世紀的西裝也是五顏六色的,直到19世紀,近代西方才最終以藍黑色為公服西裝,原理是一樣的。

清代公服種類繁多,功能齊全,冬夏分明,這樣成體系的成熟服制不是十年八年乃至幾十年可以設計出來的。而是集漢,蒙,藏等多個民族千年的服制文化,博採多家元素,綜合而成的系統服制。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第一次把皮毛融入公服,明代以前,民間服飾雖也已經運用皮毛,但僅在民服,在公服裡頭幾乎是沒有的。因此漢官冬天穿公服非常冷,無不在裡面多穿幾層,清代則在冬季公服裡頭大量運用皮毛出風,因而清代官服保暖效果較好。

下圖為明制茤簷帽和笠帽,最後一張圖是真正的明朝笠帽實物。茤簷帽和笠帽上有明制頂戴,多為素金。








梓凌2018


清朝的官服的設計來源於明朝,官服的圖樣各不相同。

於清朝來說,清朝的官服制度分為了不同的等級,這與清朝官員的等級相匹配。從官服上就可以看出官員的等級以及官員的性質,清朝官服上的圖樣被稱為“補子”,這些“補子”上的圖案代表了官員的品階。

清代官員的官服共分為九品,而且文武官員的圖案類別也不相同,文官的圖案為飛禽,武官的圖案為走獸。

其實在清朝的時候,“飛禽走獸”並非是貶義詞,在這裡只是泛指禽類與獸類兩種類別。清朝官服也是用這兩種不同的類別來區分官員的類別,每個等級的官員,“補子”上的動物類別都不一樣,由動物的高等到低等來區分官員的高等到低等。

清朝官服的制度是隨著官制來製作的

清朝的官員制度區分的非常精細,這個時候的清朝官制其實有別於以前各朝的官制。清朝的官制也是按照部門分類的,有一部分還是沿襲了明朝的一些官制。

但有別有明朝的,清朝的軍事系統劃分的十分詳細。原來的朝代有宰相,而到了清朝,宰相這一職位就轉移到了內閣,也就是說,國家政務要由內閣來處理。

到了清朝,官員的體系越來越完善,各司其職,哪個部門都有哪個部門的機構。為了更好的區分這些官員的職位,就對這些官員的朝服進行了統一的改制。

所以說,清朝官服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迎合這些官員的職位,為了更好的區分官員的等級。因為上朝的很多大臣,有些對於皇上而言,並不熟悉,但看官服,皇上就能很清楚的辨認該官員的品階。

清朝官服上的圖案象徵著吉祥

在清朝之前的一些朝代,一些官員的官服沒有區分開來,就會給人一種非常亂的感覺。而到了清朝開始,官員的官服劃分的可謂是非常細緻的。不只是文武官員之間的區分,就連官員的等級都區分的非常明顯。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位官員的品階。

比如說文官的朝服“補子”圖案是飛禽,飛禽就象徵著文學,比如說一品官員的“補子”是仙鶴,仙鶴在古時是一種非常吉祥的鳥類,而且他的寓意是長壽。二品官員的“補子”為錦雞,有這樣一個成語叫“前程似錦”。

所以說,這些官員的官服上的圖案其實還有吉祥的寓意。一品武官的圖案為“麒麟”,麒麟可以說是我國的一種瑞獸,如此看來,清朝的官服制作大有吉祥的寓意,不僅是對官員的一種祝福,更是對大清的一種祝福。

清朝官服大部分還是取源於明朝

早在明朝其實就有這種朝服,而到了清朝的時候,由後人進行改制,成了後來的清朝官服。而且清朝的官服是對明朝官服的一種改進,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名為“罩甲”的朝服。

其中“罩甲”在明朝劉若愚的《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中就有記載:

“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帶,皆戎服也。”

說的是明朝時期的一種長款外套、褂子。而這種罩甲的來源,其實就是根據當時穿罩甲的人的實際需求而設計的。

這種衣服的特點與後清官服的特點是非常相似的,在一些明代畫卷中就可以看出來。所以說,清朝的官服來源思路其實就是借鑑了明朝的罩甲。

而後根據清朝自己的需求,對這些官服進行了非常細緻的劃分,清朝官服的設計,對於清朝的統治很有幫助。


大國布衣


有清一朝,官場等級制度森嚴,依照明朝舊有的標準制定了九品十八級的官場品級制度。而這種官場上的階級區分也在官員們的官服上體現出來了,也就是說,與十八級官員等級配套的還有對應的官員服飾用以直接區分。官員的官服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依據品質、數量、顏色的區別來標識著與之對應的官位級別,不允許跨級別混用。但與傳統的中原漢民族統治者不同的是,清朝的官員服飾中包含了很多滿清統治者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徵。

清代官服分為朝服、吉服、行服、常服等,最常用的有吉服與朝服兩種。朝服屬於禮服,是上朝面君及重大禮儀場合穿戴的服飾,應用的場合比較少。而吉服才是官員們品日辦公理事時的日常穿戴,相比吉服出現的場合更多。對應不同的官服,具體又細分為頂戴、朝珠、朝袍、朝褂、朝帶、朝靴幾個方面,而關於朝靴一項,並沒有官方的明確規定,但一般以黑緞為材料製作而成。所以真正可以用來直接區分官員品階的服飾只有頂戴花翎、朝珠、朝袍、朝帶以及朝褂幾個方面。

一、頂戴花翎

頂戴花翎是清朝官員的朝冠,是區分官員官階的重要標誌,也是清代官服的一大特色。頂戴又叫頂子,分為夏天戴的涼帽、冬天戴的暖帽兩種,製作材質不同。涼帽形如斗笠,頂上覆蓋紅纓並有一顆頂珠,頂珠下有一隻約長兩寸的玉質或琺琅質的翎管用以安插尾部的翎羽。暖帽與涼帽外形上的區別僅為外圍多了一圈帽簷,用料上更適應冬天穿戴。而朝服冠與吉服冠又有一些區別,即頂戴頂子上的頂珠寶石為長條尖形,中間寶珠為金屬球鑲嵌寶石,下面的底座也與吉服冠的底座有著顯著的不同之處。

吉服冠暖帽:

吉服冠涼帽:

朝服冠暖帽:

朝服冠涼帽:

可見,頂珠和花翎又是頂戴上的兩個重要構成部分,同時也是用以區分官員等級的兩大標誌性特徵。頂珠依據製作材質及顏色的不同以區別官階,不同的頂珠代表不同的品級,顏色上大致分為紅、藍、白、金四色,易於區別。翎羽則分為藍翎和花翎兩種,花翎又以不同的“目暈”數加以區別,也是區別等級的一種標誌。

吉服冠頂戴頂珠材質:

一品:紅寶石

二品:紅珊瑚

三品:藍寶石

四品:青金石

五品:水晶

六品:硨磲

七品:素金

八品:陰文鏤花金

九品:陽文鏤花金

朝服冠頂戴頂子材質:

一品:中間寶珠鑲嵌東珠(珍珠),頂為紅寶石

二品:中為小紅寶石,頂為紅珊瑚

三品(文):中為小紅寶石,頂為紅珊瑚

三品(武):中為小紅寶石,頂為藍寶石

四品:中為小藍寶石,頂為青金石

五品:中為小藍寶石,頂為水晶

六品:中為小藍寶石,頂為硨磲

七品:中為小水晶,頂為素金

八品:頂為陰文鏤花金

九品:頂為陽文鏤花金

後至雍正八年,更定官員冠頂制度,改一至六品頂戴的頂珠為對應顏色的亮色或涅色玻璃頂珠,七品一下不發生改變,無品級者不配頂珠。

一至七品頂珠:

一至九品頂戴實物:

位於頂戴上的另一大特徵就是冠頂後的翎羽了。翎羽又叫翎枝,分為花翎和藍翎兩種。花翎由孔雀毛和鶡羽製成,俗稱孔雀翎,而藍翎的製作材料僅為鶡羽,即由鶡雞的翅上或尾上較長的羽毛染成藍色製成。一般來說六品及六品一下官員佩戴藍翎,而五品以上才可以使用花翎,這也是區分官員品秩級別的一個標誌。除此之外,花翎上的“目暈”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穿戴者的身份地位。目暈又被稱為“眼”,體現在花翎的尾端,實際上就是孔雀毛上的圓斑。眼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翎眼的數目越多則表明該官員身份越顯赫。除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大臣之外,花翎也是皇帝賞賜給臣子以示恩寵的榮耀,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一般與官階並不直接對應。

鶡雞(鶡雞僅分佈於中國的山西、河北、陝西和北京等地,屬於瀕危鳥類,比較少見。):

花翎:

二、朝珠

朝珠作為清代官員服飾的一大特色。朝珠來源於佛教的念珠,每盤由108顆圓珠穿成。除此之外還有有4顆材質、大小相同的“佛頭”,比朝珠略大,每隔27顆朝珠加入一顆佛頭(佩戴時位於腹部的稱為佛臍,位於佛頭與佛臍之間的稱為佛肩),將108顆朝珠等分為4份。朝珠頂端的佛頭上連綴一顆“佛塔”,再由一條闊絲帶系綴一塊寶石墜子,墜子上端仍穿系一塊寶石,是為“背雲”。佛塔兩側與佛肩之間又伸出三串小珠,一側兩串另一側一串,每串10顆,末端有小墜,稱為“記念”。佩戴朝珠時兩串記念在左為男性,在右則為女性,絕對不能錯亂。並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佩戴朝珠,按《會典》規定只有文官五品、五官四品上的官員及科道、侍衛等職穿著朝服時才可以佩戴。用料上雖然除東珠為帝后專用外,其餘材質可以自由選擇——“諸王用珊瑚朝珠,珍珠記念。一品大臣許用珊瑚朝珠,五色記念。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許用雜寶諸香朝珠,珊瑚寶石記念。”穿系朝珠的絲絛擇有著更為嚴格的等級限制,一般來說官員佩戴的朝珠只能使用石青絲絛色,而帝后王爺等使用明黃或者金黃,不得僭越。

朝珠:

三、朝袍

說到袍服,就不得不說有點複雜了。同頂戴一樣,官員的袍服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朝服袍,另一種自然就是吉服袍。容易理解的是朝服袍當然與朝服冠一樣,屬於大禮服,規格和檔次相比吉服袍要高。但是更為常用和常見的確是吉服袍。朝服袍和吉服袍有著很大的區別,也比較容易區分。

首先說吉服袍。吉服袍就是所謂的“蟒袍”,與蟒袍對應的自然就是皇帝的朝服袍“龍袍”。一般來說,龍袍上的龍與蟒袍上蟒的圖案並無造型上的不同,區別只是體現在“爪”上,即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也並不盡然,有些時候五爪也可以是蟒,甚至“四爪龍”也是有的。但顏色是不能亂用的,仍然是皇帝、太后、皇后用明黃,其餘王公貴胄可用杏黃等色,至於普通官員一般是藍色或者石青色。所以說,即便是龍或者蟒的爪數不確定,也是可以從顏色及穿衣人的身份上區分出是龍袍還是蟒袍的。一樣的衣服,皇帝穿著是龍袍,賞給大臣了,也就是蟒袍了。

吉服袍的剪裁方式為上下直通,大襟較為圓滑圖案繁複,主體為龍蟒圖案。吉服袍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水腳及“海水江崖”,即在袍服的最下部有彩色斜行線條及線條之上的海水和山崖圖案。官階品級在吉服袍上主要體現在龍或蟒的條數及爪數上。區分如下:

文武一、二、三品:九蟒四爪蟒袍(胸前背後各三條,兩肩各一條,衣襟裡面一條)

文武四、五、六品:八蟒四爪蟒袍(胸前背後各三條,兩肩各一條)

文武七、八、九品及未入流官:五蟒四爪蟒袍(前後各兩條,穿肩過背至前胸一條)

《皇朝禮器圖式·卷五》文四品蟒袍圖(八蟒四爪):

九蟒五爪蟒袍:

海水江崖圖案(寓意江山永固,2014年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上採用了“海水江崖”元素):

朝服袍相比吉服袍要再複雜一些。總體上來說,朝服袍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個圍繞脖頸的披領,很顯眼,也是朝服袍的顯著標志。當朝服袍與補服同穿時要把披領圍在補服的外面。除此之外,朝服袍衣裳上下分裁,群裾可拆卸,這一點也與吉服袍的直筒式不一樣。與吉服袍相同的是,朝服袍也採用“馬蹄袖”的形制,這是從滿清人騎射的便利中改變而來,是清朝特有的官服形式。

朝服袍的官階品秩之間的劃分也不是很按常理出牌,特別是四品以上的朝服袍竟有不同的幾種:

民公冬朝服一(適用於文官一、二、三品,武官一、二品):

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藍及石青諸色隨用。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襞積行蟒四,皆四爪。

民公冬朝服二(適用於文、武官四品以上者):

片金加海龍緣,藍及石青諸色隨用。披領及袖俱石青,兩肩、前後正蟒各一,腰帷行蟒四,中有襞積,裳行蟒八。

民公夏朝服(適用於文、武官四品以上者):

片金緣,餘俱如冬朝服(冬朝服二)。

文五品朝服(適用於文、武官五、六、七品):

片金緣,色用石青,通身雲緞。前後方襴行蟒各一。中有襞積,領袖俱石青妝緞。冬夏皆用之。

文八品朝服(適用於文、武八、九品及未入流者):

服色用石青雲緞,無蟒,領袖俱青倭緞。中有襞積。冬夏皆用之。

以上文字資料中提及的相關名詞及分佈位置,單憑文字很難描述清楚,所以我找到了一張民公冬朝服二的圖片,並在相關位置標示出來,易於對比理解。

民公冬朝服一:

民公冬朝服二:

民公夏朝服:

文五品朝服:

文八品朝服:

總結來說,朝服袍與吉服袍的區別主要有吉服袍有水腳及“海水江崖”而朝服袍沒有,朝服袍有披領而朝服袍沒有。造型上的不同則為朝服袍上下可以分拆而吉服袍為一體通裁。明白了這些以後,就很容易區分朝服袍與吉服袍的不同。其實很多清宮劇裡關於官服這一塊都特別的混亂,我大致看了比較著名的幾段,基本都有各種細節上的錯誤。以後再看清宮劇稍微注意一下,也可以發現更多的槽點了,還是挺有意思的。

四、朝褂

朝褂就是通常所說的補服,即胸前背後各有一塊區分官階種類的“補子”的官服,也叫補褂。補服不僅可以穿在朝服外面,還可以與吉服同穿,不算混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穿朝服時要與朝服冠、披肩搭配,穿吉服時不能搭配披肩。補服的最大特色就是前後的兩張繡有動物圖案的補子了,補服不僅可以區分出官階,還能辨別出文武職位。這種形制的官服並不是清朝特有的,而是沿襲於明朝舊有的官服制度,但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與朝袍和頂戴不同的是,同品級的文武官員補服是不一樣的。正常來說,文官的“補子”上刺繡的動物是禽鳥類,而武官的補子上繡的往往是猛獸。所以後來罵起人來,就有了衣冠禽獸這麼個說法了。

文一品朝褂:

具體來說,相應的品級與補子圖案的對應方式如下(其實每一個時期補子圖案的藝術風格也有很多不同,但主體圖案的種類還是沒有變化的):

文官一品:仙鶴

文官二品:錦雞

文官三品:孔雀

文官四品:雲燕

文官五品:白鷳

文官六品:鷺鷥

文官七品:鸂鶒

文官八品:鵪鶉

文官九品:練鵲

武官一品:麒麟

武官二品:獅子

武官三品:虎

武官四品:豹子

武官五品:熊羆

武官六品:彪

武官七品、八品:犀牛

武官九品:海馬

五、朝帶

朝帶作為官服的一部分很少被人注意到,畢竟不太起眼,但這並不能說明朝帶就不重要。相反,同補服一樣,作為“百搭”配件,朝帶上反映出的官階信息反倒是最具體、最一一對應的。一般來說,這種級別區分主要體現在朝帶“飾版”的材質上,就像頂珠一樣,每一種材質搭配對應著一個級別,品級相同的文武官員朝帶也相同。

據《皇朝禮器圖式》,朝帶的官品與朝帶的對應關係如下:

一品:鏤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紅寶石一。

二品:鏤金圓版四,每具飾紅寶石一。

三品:鏤花金圓版四。

四品:銀銜鏤花金圓版四。

五品:銀銜素金圓版四。

六品:銀銜玳瑁圓版四。

七品:素銀圓版四。

八品:銀銜明羊角圓版四。

九品及未入流官:銀銜烏角圓版四。

要總結的基本就這些,但關於清朝官服其實還有很多更細節的東西,在這篇文章裡有的提到了但是沒有仔細說,有的沒有提到。除了普通官員的官服禮儀之外,皇親貴胄以及朝廷命婦等服飾上還有很多特有的、特別的規定及穿戴規則。更不要說皇帝本人、太后、皇后等的服裝穿戴,那講究簡直就太多了,感覺再有這麼多也說不完。下次有機會我想寫寫親王、貝勒、額駙等皇室成員們的官服,與普通大臣們的有很大不同,但也很有意思。


有趣的墨子間詁


官吏服飾是中國古代社會主流文化的表徵之一,也是禮儀文化的一種表現,在明清之前,官吏服飾的劃分並不十分嚴格,服裝大多比較單調,直到補子被運用到官服中後,人們才可以一目瞭然的對官員等級作出劃分。

至於清朝的官服,我們可以很明顯的從中看到明朝官服的痕跡,特別是在補子的運用上面,清朝的補子比明朝的補子略小一些,首先是大小,明朝的補子大多在40公分左右,而清朝一般是在30公分左右;

其次是對象,明朝補子是織在袍子上,因此是一整塊,而清朝則是縫在襟褂上,由於穿脫衣服的需要會從中間分開,因此沒有像明朝那樣前後都是完整的;還有就是在色彩上的區分,明朝補子顏色相對來說比較單調,底子多為紅色,然後用金線繡成各種規定的顏色,但是清朝不一樣,其補子大多采用彩色,底子顏色比較深,有黑色,深紅色等,最後是清朝補子周邊一般用花邊紋飾,而明朝則沒有,在內容上,明朝補子多繡一對禽鳥,而清朝全部是繡單隻。

一品仙鶴補,俸祿180兩

二品錦雞補,俸祿155兩

三品孔雀補,俸祿130兩

四品雲雁補,俸祿105兩

五品白鶴補,俸祿80兩

六品鷺鷥補,俸祿60兩

七品鸂鶒補,俸祿45兩

八品鵪鶉補,俸祿40兩

九品藍雀補,俸祿35兩

官職:領侍衛內大臣、建威將軍、提督、八旗都統等

官職:九門提督、武顯將軍、左右翼前鋒統領、各省駐防副都統等

官職:一等侍衛、參將、擴軍參領、驍騎參領、遊擊、駐防協領等

官職:二等侍衛、都司、宮殿總管太監、指揮金事等

官職:三等侍衛、步軍副尉、守備等

官職:藍翎侍衛、門千總、衛千總等

官職:把總、遊牧正尉、城門更、奮武校尉等

官職:外委把總、額外外委等。

清朝官服雖然獨具特色,但確實是承襲自明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