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康熙是最差劲儿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


为啥说康熙是最差劲儿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


阿元

感谢辫子戏的无底线吹捧,康熙皇帝不仅被大家所了解,更成了古代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关于康熙,可以看到这些评价:

康熙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英国《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认为:玄烨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是少有的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人!

德国莱布尼茨:康熙就是这么一个空前伟大的君主。

那么为啥说康熙这么一个,似乎是公认的伟大人物,是古代中国最差劲皇帝之一呢?

记得某一版的电视剧主题曲中有一句,“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歌词。其实这句应该改成,“我真的还想祸害你们五百年”!

之所以要改歌词,不仅仅是看不起康熙,而且是打心眼里不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

实际上,康熙甚至于算不上一个好皇帝,甚至可以说他和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两个皇帝之一。这不是危言耸听,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而是一个真正的历史事实。

从1840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压与侮辱,古老的中国备受宰割、饱经忧患;中国人民惨遭蹂躏,,灾难深重,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康熙。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接触西方科技的人之一,而且还把好多西方的科技项目当成了自己的玩具。但当他玩着这些玩具正高兴的时候,西方已经大步地走向了工业化社会,他的帝国呢,还陷在“你耕田来,我织布”田园牧歌里出不来。而且,也正是由于当时中国周边国家的弱小,让康熙可以挥舞他的马刀,让中国再次进入一个虚幻的盛世,错失了进入工业化和西方各国平起平座的大好时机。

康熙近距离地接触这种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的时间相当的早。比如,1682年康熙巡视辽东,夜间宿营时,“他拿出来几年前给他制作的小型星座图表,依据星的位置说出时刻来。这样,他便在其周围的贵人面前,能夸示自己的学问而得意”。又如,1691年8月21日,召见张诚(J.P.Gerbillon),向他学习使用天文环,康熙“虽然弄得满头大汗,还是对这个仪器的全部用法进行了实习。他对天文环及半圆仪的准确程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对天文学的兴趣和造诣,也许可以说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绝无仅有,但他并不是清代惟一对天文学有兴趣的皇帝。雍正也在宴请耶稣会士时“想了解行星联珠的情况,并就它们的推算提了各种问题”。

可惜的是,虽然康熙的身边有这样一些来自西方的人,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科学知识,但他唯一感兴趣的,可能只有天文历法。而他对天文历法感兴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想用这个来证明,他是真正的天之子,他的权力来自于玉皇大帝(天)。

所以虽然康熙早就了解了西方的科技,虽然他甚至亲自接触了西方的科技,但直到康熙一朝结束,在他领导下的大清帝国,没有一点要向西方学习科技的意思。

举一个例子,早在明末,中国就有了红衣大炮。当然也有人把它叫红夷大炮的,也就是葡萄牙人制造的,威力不十分巨大的火器。想来康熙对于这种大炮印象深刻,因为据说他的老祖宗努尔哈赤就死在这种炮火之下(袁崇焕说的,可能是假的。但用红衣大炮守住了宁远城是真的),他的亲舅舅佟国纲也是在征讨噶尔丹时中弹死亡的。但到康熙死的时候,清朝的军队里还没有完全配备这种红衣大炮,这种大炮还是个稀罕玩意儿,更不用说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来制造和改进这种犀利的火器(仅有少量的仿制)。而就在康熙死去118年后的1840年,英国就是用红衣大炮的改良版,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说康熙是个混蛋皇帝的另一个理由是,正是在他当政的时期,古代中国的火器开始落后于时代!

对于火器或者说是热兵器的发展,有人整理了一个时间表。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领先世界的近千年(公元808年—公元1525年):

808年,中国人发明火药。

904年,中国人郑璠发明火药弹,抛石机由抛石变为抛火药弹,火药首次用于战争,开创了热兵器时代。

970年,中国人冯继发明喷射火器(捆绑火药筒的竹箭)。

1000年,中国人唐福发明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

1132年,中国人陈规发明火枪(竹竿火枪,喷射火焰烧人)。

1259年,中国人发明突火枪(粗竹筒发射弹丸)。

1280年,中国人发明火炮。

1346 年,英国人发明发射石弹的火炮。

1378 年,德国人发明发射铁弹的火炮。

1410年,西班牙人发明火绳枪(火绳点火)。

1525年,中国人发明发射爆炸弹的火炮,开创了世界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的旧纪元。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与世界保持水平的两百年(1525年——1715年):

从1525年开始,西方的枪炮技术就渐渐超过中国了。但是从1525年到1683年的158年间,中国的枪炮技术尚能与西方保持同步。但当清朝政权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稳定全国之后,因军事的威胁消失,官方对火炮的重视日减。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中国的枪炮技术大致与西方相当。

第三个阶段是中国衰落的一百年(1715年——1840年)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西总兵金国正上言愿捐造新型的子母炮22门,分送各营操练,结果康熙皇帝竟然禁止地方官自行研制新炮。从此,中国的枪炮技术固步自封,不进反退,逐渐衰落。中国的枪炮知识和技术开始传承失调。

在中国的热兵器开始落后于西方的一百年里,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戴梓。戴梓是清初著名的火器专家,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福建的耿精忠响应吴三桂起兵叛乱,进犯浙江。朝庭派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以布衣应聘从征。在军中,他向杰书献上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是一种后装、滑膛、单发的燧发枪,但它能预贮弹丸28发,并使装填弹丸与击发联动,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戴梓之子戴享曾介绍说:“少时见先人造一鸟铳,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牡牝。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如果戴梓的儿子没有说谎的话,这种“连珠铳”相当于后世的机关枪,起码也是连发枪。

这样一个人物,如果在西方,仅仅凭着自己的发明专利就可以成为一个瓦特、爱迪生那样的大富翁。但在古代中国,戴梓的下场并不怎么样。

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收复江山城有功,戴梓被授予道员。耿精忠叛乱平定后,戴梓随杰书到了北京,受到了康熙的召见。康熙知其能诗善文,就任命他为翰林院侍讲,与高士奇同时入值南书房。不久,又改值养心殿。大家请注意,戴梓是当官了,也受到了重用,但原因并不是他的发明,而是能诗善文。

他发明的“连珠铳”也没有大规模出现在军队之中。

可能有人说了,康熙没有使用“连珠铳”,是戴梓并没有将“连珠铳”献给清军,而是“藏器于家”。原因据说是被一个梦给吓怕了。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戴梓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人斥责他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将此器献上使其“流布人间”,你的子孙后代将没有活人了。

这种说法不靠谱。据《清史稿》记载,戴梓曾向康亲王献“连珠火铳”,但没有什么用。

在历史上戴梓还露过一回脸。当时传教士比利时人南怀仁,跟康熙吹牛,说他们国家发明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相当于现在的榴弹炮)。但南怀仁花了一年也没有制造出来,结果戴梓只用了八天就造出来了。康熙十分高兴,亲自率领大臣去看试验。试验时,只见该炮,“子在母腹,母送子去,从天而下,片片碎裂,锐不可当”,康熙便把这门炮封为“威远将军”,下令把制造者的姓名也刻在炮身上,以留纪念。再次请注意,康熙的高兴并不针对这种武器,而是老戴同志圆了他的面子,破了南怀仁的牛皮,说明了大清是天朝上国,是啥都有,啥都能整明白的。

据记载,康熙帝率军二次亲征噶尔丹时,就带上了子母炮,在昭莫多战役中,子母炮大显神威,仅向噶尔丹大营开了三炮,敌军就吓得败逃。

但令人更加悲哀的是,虽然康熙知道子母炮的威力,但直到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清朝军队也没有大规模装备这种威力巨大的火炮,反而叫康熙看不起的西洋人的大炮打了个啥也不是。

因为造的炮好,戴梓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南怀仁便伺机报复。张献忠养子陈弘勋,投降清朝后做了官,他向戴梓勒索,于是两人发生互殴。陈弘勋反诬戴梓,南怀仁等人趁机造谣中伤,诬陷他“私通东洋”。康熙帝竟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沈阳。

戴梓在沈阳非常艰难地生活了三十多年,穷得只能“鬻书画卖文自给,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当他七十八岁获赦免时,因贫困交加,在那里死去。

比戴梓更惨的是他的发明,珠火铳这种比较先进的火器,戴梓发明后,只能“器藏于家”,没有正式制造装备部队,“乾隆中犹存”,后来就失传了。

而康熙同志不愿意发展火器的原因,是怕伤了满人和他自己的面子。和汉族相比,骑马射箭曾经是满族的优势。为了保住这个优势,怎么办呢,干脆咱们不玩火器。康熙说过,担任武职“以骑射娴熟、人材壮健为要”(《清圣祖实录.251》)。还说过,“训练有素”的军队是“精神振作,骑射皆佳。”《同上,242》在他观念中,一个好的军官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指挥火器部队,而是善于骑射。

说康熙是最差劲皇帝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康熙虽然是清帝国第三任皇帝,但由于皇太极没有统一全国,顺治统治的时间太短,他实际上相当于大清帝国真正的奠基人。康熙的态度,决定了大清王朝的走向。康熙之后的皇帝,基本上继承了他轻视火器的态度,让中国火器技术一直在后退。

对这一点态度最清楚的是雍正,他在雍正五年时说过:“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清史稿.139》)。正因为骑射是满清人的优势,反映的是满人的面子,所以康熙及其之后的皇帝,不再发展火器。

鸦片战争时,英军使用了一种名为“榴霰弹”的球形空心爆炸弹,此弹之内填满小弹和火药,且有一引信在炮弹落地前引爆火药,将其中的小弹炸散开来,杀伤力十分大,而当时仍沿用实心圆弹的中国军队,对此“多骇为神奇,不知如何制造”,稍后,林则徐虽仿制成功,但却少有人知道早在康熙二十九年(1670年)铸成的威远将军炮上,即配置了概念相类的炮弹,可惜其连同所匹配的威远将军炮一直都被尘封于武库之中。中国人在1670年就制造出的火炮,自己竟然不知道,还要在1840年向英国仿制,这个悲哀也来自这个混蛋的康熙皇帝!

到了道、咸之交,中国的枪炮技术连明朝末年都不如了。难怪在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挑战时,毫无招架之力!

所以有个网友对康熙的评价,相当正确:“听说康熙一天能打三百只兔子, 以此自矜武功。也许把他放到一个游牧渔猎的部落里,的确是个不错的领袖,一个一等的弓箭手。但如果放到一个文明古国里, 这显然他就太不着边了。 为了维护他的部落在弓箭方面的优势, 他特别忌讳火器。由此,我只能认为他是一个英明的部落酋长,但在他所处的时代,他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弃儿。”

从上边的一大段论述里,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正是由于康熙的混蛋、短视和无能,中国的军事力量开始被西方所超越,从而中国进入了耻辱的一百年(1840年——1949年)。

真的希望康熙能再活五百年!用不上,两百年就够了,也许他会亲眼见证他的辉煌是一种真正的虚幻。也彻底明白,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