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有心栽柳人


本人高校教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許具有一定的專業性。

師生同考對提高教學水平毫無幫助。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要看是誰命題。現在高校專業越分越細,大部分老師只教一到兩門課程,教師往往也是命題人。這樣的師生同考毫無意義。老師看過底牌。

既使讓另外的老師命題,在目前的體制下,教材丶大綱往往是固定的。教過幾年的書的老師對這些內容翻來覆去何止十遍?你加個師生同考,無非是讓老師再翻一遍而己,有意義嗎?

基本上最差的老師都可以輕鬆碾壓大部分學生。

真正能提高教師水平的方式,不是考試。而是讓教師進修,擴展老師們的視野。豐富教學手段。最好是有個評估機構對教學質量進行跟蹤測評,經常與教師進行交流。

教師都是普通人,隨著年齡增加水平也有上限,尤其是一些發展迅速的領域,應該有淘汰體系,尤其是計算機等領域,一些高科技公司的科研人員40歲左右就會更新,換上年輕一輩,而目前體制內的教師要到60歲才能退休,嚴重跟不上形勢。這才是嚴重的問題。


鍾陵安平


師生同考,純屬瞎搞!

我剛上班的時候,教育局曾經這樣要求過。期末考試考到哪一科,哪一科的老師就集中到教育局同時開考,不過現場真是笑料百出。

我是剛畢業,久經考場,年輕手快,刷刷答題。旁邊有一位老教師,估計都快退休了,來時就已經開考5分鐘了,坐下後,不忙著做題,先掏出老花鏡來,找了半天才寫上名字,又從手提袋裡拿出一個水杯,擰開蓋,從懷裡掏出一包茶葉倒進水杯,然後問監考的年輕老師:小王,哪裡有熱水?等他老人家忙活完,我都做了一半了。

旁邊一位老教師看來實在憋不住了,掏出煙來點上,剛抽了兩口,監考老師走過來小聲和他交流了一下。他無奈的掐滅了煙,又左顧右盼起來。看到我做得快,說:一會兒做完了借給我抄一下。引起周邊一陣鬨堂大笑。

事後我打聽得知,這兩位老教師想當年可是風雲人物,帶出來的優秀學生數不勝數,自己的教學生涯也非常輝煌,在當地無人不知。可是現在年齡大了,讓他坐在考場裡限時考試,也真是難為他老人家了。

師生同考,僅此一次,以後我再也沒有參加過。

為什麼師生同考的操作被老師普遍吐槽,大多數無疾而終呢?

首先就是不懂教育規律,不切實際,沒弄明白教學和考試是兩碼事。

設計這種操作的管理者至少是個教育的門外漢,他根本就不懂教學和考試是兩碼事。

教學側重於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考試側重於考查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而且有嚴格的格式規範和時間要求。教得好不一定考得好,教的好到考得好之間還有一個考試訓隔著。

老教師對知識的理解肯定沒問題,講起來也頭頭是道,但是要是考試檢測一下,大多數及格都難,因為讀題慢,寫字慢,算不對,不規範,做不完。

如果按這個辦法,我肯定是想當年的優秀教師了,但實際是我初出茅廬,連基本的課還講不好呢!

其次,設計這個辦法的管理者涉嫌侮辱老師,骨子裡根本就不尊重老師。

如果不懂教育規律倒還罷了,姑且算是個能力問題,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種設計實際隱藏著對老師的不尊重,是一種侮辱老師的行為。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類似的場景。

體育局為了檢驗教練員的水平,讓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和劉翔同場競技,師徒兩個一起跑,向全國人民公佈成績。

如果你是孫教練,跑完了之後,會是個什麼感想?

如果體育局用這個成績給教練排隊,分個優良中差,你又作何感想?

管理者的思維裡,把老師等同於學生,我考你的目的很簡單,我不相信你,覺得你平時肯定沒有好好幹,要不你怎麼連學生也考不過呢?

我讓你和學生一起考,讓你和學生一起排名,讓你考砸了的在學生眼裡丟丟人,讓你知恥後勇,讓你以後可得好好幹……

最後,我們討論一下能否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管理部門在老師的管理上目前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的表現就是關懷少、要求多,尊重少、威嚇多。

比如,如今的學校和老師是純粹的聘任關係,工資是國家統一發,績效少的可以忽略不計,現在的老師和學校之間有多少歸屬感呢?

我剛畢業的時候,是看重了這所學校的濃濃的人情味才來到這所學校的。那時候工資不多,福利尚可,多幹活就掙得多;領導逢年過節都要到我們年輕老師宿舍來慰問慰問,除了給點過節物品,像八月十五這種節氣,還要把家在外地回不了家的單身老師拉到飯店裡聚一聚;而遇到颳風下雨的惡劣天氣,領導都帶人來單身宿舍看看有沒有需要維修的地方。說實話,幹得挺帶勁,累點也沒有怨言,感覺學校就是自己的一個家。

現在,管理制度越來越規範了,簽到、簽退更嚴格了,大會小會的開,要求、命令一個一個的下,但是很難見到領導深入群眾了,學校裡也缺少了人情味和歸屬感,教學成績也呵呵了。

就連過個教師節,還要開個會,讓老師認真學習廉潔從教,不要接受禮品,舉出一二三四的例子嚇唬一番。

現在的環境,非但教育之外的人看不起老師,教育系統內的人也開始看不起老師了,讓師生同考就是明證。

很顯然,一個不尊重老師的政策怎麼會激發老師的愛生愛教之心,不引起老師的反抗就不錯了,還談什麼提高教學質量?

結束語:尊師重教,任重道遠,不能口號喊得山響,骨子裡、行動上卻不尊重老師。讓真正愛教育、懂教育、懂老師的管理者來管教育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記得剛剛公佈的統計數字,全國教育局長裡,超過一半是沒有從事過教育的,讓人十分震驚啊!也就怪不得師生同考這種事情屢屢發生了!

救救教育!


曉行致良知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這是不是我們學校老師提出來的?因為它就真實的發生在我們學校。

1.我所在的是公立示範性高中,十多年前,學校就要求,3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學生的期末考試和高三一模考試。嚴格改卷,分數都會公佈,沒考好的教師還會被校領導約談。那時候還年輕,也沒有多想學校怎麼要求就怎麼做唄,每年老老實實的參加考試。好不容易熬過了35歲,去年,學校又把參加考試的年齡提高到40歲。老師們意見非常大,但是如果不參加考試的話,又會影響到自己的年底考核,所以,雖然滿腹牢騷,可是還是得考的。考試的時間和考試的形式和學生差不多,單人單桌,由教學處老師負責監考。我們也算是全市為數不多的要求老師參加考試的學校,其他學校的同行得知,我校的這項規定覺可思議。
2. 讓老師參加學生考試的初衷是為了讓老師保持良好的做題,感覺和對試題的敏感度。但是,作為一線教師來說,每天做題是常態的工作。尤其是剛剛工作的年輕教師,多做高考題,才能把握高考的重難點,發現考試題型變化的新動向,更深的領悟,高考的方向,對命題和預測有很大的幫助。工作前五年的老師參加考試,是很有必要的。

3.為什麼這種師生統考的操作被大多數的老師普遍吐槽,大多數無疾而終呢?因為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教的好不一定能考的好!教師的職責是教授學生解題的方法和思路,考試除了有紮實的知識以外,還是需要訓練的。以我自己為例,40歲參加考試,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精神無法長時間高度集中,審題慢,做著做著就感覺思緒已經飄到其他地方,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根本沒辦法和天天訓練的學生們相比,這樣的考試意義何在呢?如果成績出來沒有學生的好,老師心裡很難受,有一種被扒光了衣服示眾的羞恥感。說實話,現在多數老師都處於亞健康或者病態,作為學校領導來說,應該給老師更多的關懷,而不是施加更多的壓力。要搞清楚教學和考試完全是兩碼事!
4.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於老師和學生的投入度,也就是教師的敬業精神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一個壓力大、文化氛圍差,領導像監工一樣的環境下工作,不可能激發出教師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之情,對教育工作也是弊大於利。所以我堅決反對30歲以上的教師參加考試!

我是伊沅二次方,用媽媽和教師的雙重眼光看教育更多教育資訊,請關注我。


伊沅二次方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相當搞笑。這個學校的領導把學校管理當作過家家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我們暫且不管老師能不能考好,我們單看這件事情有沒有意義。

老師考好了,能說明什麼?

能說明老師教學質量很好嗎?老師的教學質量跟他的用心程度、教學水平有很大的關係。跟他能不能把卷子做到好沒有關係。能把卷子做到滿分的未必就是好老師,教學質量未必就好。一個品行皆差,吊兒郎當的老師也有可能把卷子做到滿分,但他的教學質量卻令人堪憂。

所以,對於提高教學質量來說,老師一起考試並大會公佈成績,沒有什麼作用。



老師考不過學生,又能怎樣?

假如老師成績不如學生,結果又能如何?讓學生來教嗎?還是把老師辭退換人?這些都做不到,那麼就只剩下一個結果:羞辱老師。這樣有意義嗎?

跟提高教學質量沒什麼相關,又沒有意義的事情,學校何苦去做呢?難道只是為了為難老師?

我不反對老師去做卷子,而且老師本來就會去做。但很反對這種“與學生同考,大會公佈”的形式。學生的成績都不能隨便公佈,學校這是要置老師於什麼地步呢?

也有人說,能做得比學生好怕什麼。這就邏輯混亂了。能不能做好跟可不可以公佈、需不需要公佈是兩回事,要不然為什麼教育局不規定學生考試“90分以下的不能公佈成績”?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溝通。感謝🙏閱讀!


啟智優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參加考試,雖然我們沒有組織過,但我認為很多老師考不過學霸。組織這種形式的考試,應該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去年暑假,我有幸參加省上的骨幹教師培訓,省教科院的領導為我們精心組織了一場考試,說實話,大家心裡都很緊張,畢竟是骨幹老師,考差了沒有臉面。這次參加的骨幹教師,絕大多數是教學第一線的老師,也有個別學校的副校長。


我們這次考試的內容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套中考試題。當得知考試內容時,有的老師在手機上搜索歷年的中考試題,也有的老師表現得很沉著,不就是中考題嗎?每年都要給學生做和評講,這應該難不倒老師吧!

第二天,教科院的專家給我們宣佈了考場紀律,然後給我們發了一套中考試卷,這套題是某某省會城市的B卷,滿分為100分,老師們都認真答題。當考試時間結束時,沒有一位老師提前交卷。是因為最後的兩個題把大家難住了。一個是創新實驗探究題,一個是計算壓軸題,這兩道題共計16分。很多老師都被扣了10分左右。



從這以後,老師的學習不敢馬虎和懈怠,都認真聆聽專家的講解。如果師生同堂參加考試,並同時公佈考試分數,這會促使老師更加鑽研教材,掌握考試的重難點,有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Lance課堂


作為一名教師,我贊同這種做法。

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若老師水平不如學生,師傅打不過徒弟,有何面目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解惑?

但尷尬的是,恐怕有很大一部分老師,沒有底氣與學生同場競技。尤其是文科老師,需要記憶積累的內容,沒有學生掌握得好,落敗的風險更大。

我這樣說,並不表示,與初中生一起考試,我有必勝把握。未經實踐檢驗,誰也不能妄下斷言。

我之所以持認同觀點,是因為我早從自己身上看到了問題——從教二十餘年,一直教語文,但語文素養、教學能力並未有明顯提升。甚至,還在不斷老化、退化。我看到危機,並深感焦慮。常覺自己這一生,選錯職業,荒廢了青春。如果做其它行業,專注這麼多年,定能成為不可替代的高級技術人才。


任何一項技術性工作,做二十多年,都應該進入化境。得心應手,舉重若輕,有大師氣度。如賣油翁,“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僅憑此手法,足以笑傲賣油者江湖——如果有的話。

然而,我做教師二十餘年,在哪層境界?說來慚愧:講臺上,並不比新手強太多;教研上,亦無任何成果。作為語文教師,這些年,看過的書不多,寫專業性文章也少。甚至,教材指定的必讀名著,有些也還沒讀過。

有時候捫心自問:我是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嗎?與學生相比,我有一滿桶水嗎?我不敢確定。


有一種說法是,醫生越老越值錢,教師越老越討嫌。無論你願不願承認,這都是事實。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個有趣的現象,我曾仔細研究過。發現,醫生之所以越老越值錢,是因為醫生為病人看病時,必須全力以赴,人命關天啊,馬虎不得;必須時時與最前沿的醫療理念、方法、技術保持同步,否則根本無法正常工作。整個職業生涯中,醫生主動或被動地全身心投入工作、終身學習。這樣,專業技術水高就會越來越高,當然越老越值錢。

而教師呢,教好教壞,問題不大。單從這方面講,顯然沒有醫生壓力大。教學效果是隱性的、長期的,就算再認真努力,最終的功勞,可能還會算到別人頭上,所以也不會為學生長遠發展計——有崇高職業使命感者除外。此其一。

其二,檢驗教師的工作業績,通常是學生成績排名。學生成績主要考較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對教師自身水平要求不高。教師將全部精力投入這上面,就無暇學習提升。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教師越老,知識越陳舊,自然討人嫌。


要成為一名越老越有價值的教師,就必須有內部驅動力,或外部壓力,促使教師終身學習。教師與學生同場考試,並公佈成績排名,就是一種外部壓力。

當然,最有效的,還是內驅力。崇高的職業使命感,對教師職業的熱愛,成就感,以及對自我的美好期待,都能推動教師終身學習,與時俱進。難的是,如何激發這種內驅力。


毫米


有人說:同批同考,手段高妙!

也有人說:同批同考,純屬胡鬧!

我本人並不贊成這種管理方式,但是我自己卻是這種管理制度的受益者。貌似有點矛盾。

我一直在教學一線工作,我很清楚,絕大部分老師是牴觸的。

1.可能會對部分老教師造成感情上的傷害

有些年齡比較大的老師認為,歲月不饒人,年齡大造成的生理原因,比如:記憶力降低,思維速度慢,反應比較遲鈍等,會導致老師在與學生相同的時間內完成試卷中的所有試題,可能成績會不盡如意,丟臉事小,讓學生,領導看輕自己事大。這個是實實在在的情況,領導如果不能理性看待,或者靈活執行師生同考制度,勢必會對老教師造成傷害。

2.與有些老師的認知存在衝突

有些老師認為,那些優秀的運動員,他們的教練的運動水平就未必高於自己的弟子。馬俊仁能跑過王軍霞嗎?顯然不能。

老師們已經習慣於從答案反推過程,能夠讓學生理解答案的推導過程,掌握答案歸納的方法,就能夠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沒必要以考試的方式,考查老師們的解題過程。換句話說,就是老師的解題能力與教學成績可能並不一定成正比例。當然這個觀點值得商榷。個人認為,老師的解題能力一般,要想出成績,也是可能的,那就必須要有極強的教學管理能力,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練習過程、糾錯過程管理的相當嚴格。

當然這部分老師自己的解題能力未必不強,只是理念不同產生而牴觸情緒。

3.部分教師認為這是領導“出么蛾子”,有意識地難為老師,有歧視教師之嫌。

師生同考同批,把老師降低到與學生同等地位,把老師當作學生一樣管理,感情上接受不了。

另外,按照規定,領導也要兼課,也要承擔教學任務,那麼,領導們為什麼可以不參加師生同考?顯然,官本位思維凸顯,令教師很反感。

4,也有極少數教師,確實存在解題能力不強的問題,自然不願意把自己的“傷疤”展示出來,牴觸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大多數老師會坦然面對,因為他們很自信,也都有相當好的專業水平,小小考試算什麼?頗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大將風度。

應該說,作為一種教學管理手段,目的是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而提高教學成績。初心是好的,但是操作方式要科學,要人性化。

我所在的學校至今還在延續這種模式,十多年了,逐步完善,目前是,50歲以上的老教師不用參加考試,取得高級職稱的不強迫參加(理論上要求參加,一般都是年齡比較大的高級教師不參加),成績不公佈,試卷自己到主管業務的副校長辦公室去取,批卷由備課組長交叉批改。這樣一來,參加考試的老師,只要不是解題能力很差,一般分數都不會很難看。當然,考試分數不達標的,取試卷時,領導與其的對話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我說我是這種制度的得益者,是因為,原來因為一些不可言說的原因,我一直處於“低谷”狀態,但是,實行這種考試製度後,我是全校唯一的100%獲獎的老師,考試成績一直排在本學科前列,後來,我就成了常年在高三把關備考的骨幹教師了。

<strong>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我經歷過兩次這樣的考試,覺得這樣做優劣參半,對老師能力的提升還是有好處的;但是會造成老師和領導層的對立,讓老師有心理負擔,不利於教師情緒的穩定,不利於教學。



第一次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教生物,學校要進行改革,和學生一起考試,心裡各種忐忑,生怕考不好,要是比學生還差,不是太丟人了嗎,但是結果出乎意料!可能因為剛畢業,各種知識都還在線,我第一,比學生考得好。心裡美滋滋的,覺得很自豪,絲毫沒注意到其他老師複雜的眼神。第二次是前幾年,彼時,我教語文已經好多年了,學校提倡和學生一起做卷子,為了保持題感和對試題的敏感度,其實我們一直和學生一樣做卷子,但是和學生一起閱卷公佈分數,心裡還是挺不安的。後來成績出來了,我的成績和班裡最好的一樣,都是110+,心裡不是個滋味,有種被扒光了衣服示眾的羞恥感,很不舒服。

下面說說我看法,有好的一面。



1.老師做卷子,非常有必要,可以藉以檢驗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保持對試題的敏感,及時發現考試題型變化的新動向,以學生和老師的雙重角度看試卷,就能發現更多問題。

以語文為例,和學生一起參加考試做卷子,就會思考為什麼出這道題,目的是考查學生什麼,學生可能出現哪方面的紕漏,怎麼教他們解決這一類的問題等等。不做卷子,沒有體會,思考的就不會這麼細緻。

2.另外,和學生參加考試一起做試卷,肯定對老師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因為怕考得差,工作就會更努力一些,在自己的專業上更用心一些,這樣才不至於出糗。



但是這個方法也有不好的方面。

1.沒有人情味,太冷酷了,讓老師和學生一樣接受大家(領導)的檢查,冷冰冰、赤裸裸,讓老師們心生寒意。

2.並且又有故意整治老師之嫌,因為參加考試的都是一線老師,沒有領導(領導基本不擔課,即使擔課,也都是體音美或者安全心理,不用考試)。有的老師就說了,光考老師了,那些不擔課的學校領導怎麼考,這就是搞特權,搞階級分化,就是故意整治老師,我覺得說的很有道理。



其實可以這麼辦。

和學生一起參加考試是可以的,但是這個成績不能公佈,只發給老師個人就可以了,這樣做,一方面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也保護了老師的面子,彰顯了人性化管理,老師心裡舒服沒有情緒,才能更好地工作。


終將長大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老師和學生一同參加5考試,然後一起電腦閱卷,到時候同學生的分數一起公佈出來,看看是學生考的好還是老師考的好。

按照理論來說,老師比學生更加熟悉考試題目,也更能參透題目中的套路,所以理應比學生考的更好。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我高三的時候,學校就這樣子實施過,一個年級中,除了出題的老師不用考以外,各個科目的任課老師與學生一同進行考試。



到了出成績的時候,考的最好的並不全都是任課老師,有不少學生的分數都在老師之上,甚至有些老師才勉強能夠考及格。紛紛抱怨說出題的老師出的題目太難了,出題的老師站出來說“題目都符合教學大綱,並未超綱”。

想到有些任課老師在講課的時候經常批評我們說這也不懂那也不懂,現在到他們來考試,終於體會到了被試卷支配的恐懼了吧。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還真的以為我們學生很輕鬆。

理應能夠考的比學生好的,為什麼會落後於學生呢?個人感覺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老師對於此次的考試不放心上,只是隨便應付了事。有一些老師認為與學生一起考試,有損老師的威嚴,覺得是學校領導故意刁難老師。就像是你一個大人讓去和小孩子玩過家家遊戲,有一種侮辱的意味,所以對考試就會有一種抗拒的心理,隨便考應付一下。

第二個原因是老師有心無力。老師的日常不僅僅是教書上課而已,也會有一堆事情要處理。像我們學校經常就是一天兩三個會議,一些小事也要開會,搞半天也得不出來一個結果,效率極其低。還有一些老師忙著做科研,寫論文,評職稱。這些事情下來把一天的時間都擠滿了,嚴重的還影響到了上課的時間。



舉個例子,我的數學是學校的教務處副主任,每年都被評為優秀教師,但是上課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維。上課給我們講題一竅不通,中等難度的題目還要看答案解析才能夠講的出來。試卷後面的大題就直接不講,因為他不懂,還跟我們說沒必要講,把前面的題目搞明白就可以了。後面的題太深奧,講了你們也做不出來。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升到了教務處主任的位置。

第三種是有一些老師本身就是混水摸魚的,自身的水平就不高。這一種的情況就很少,但每個學校都會存在一兩個。可能是新來的老師缺乏教學的經驗又或者是招進來的時候程序有問題,他們是老師中吊車尾的存在。

那麼讓老師和學生一同考試,然後公佈成績對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幫助嗎?幫助自然是有的。因為老師親自參加考試以後,能夠更為徹底的瞭解題目的難度,題目的考點,和學生一起感同身受,這對於以後的教學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幫助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

但是為什麼不全面推廣呢?因為之前說過了,這種方式有些老師認為是對自己的侮辱,抗拒參加考試。我們學校只搞過一次就不搞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並且大會上公佈成績就更加不可取了,如果老師考的不是很好,定然會被學生取笑,老師以後上課可能就很困難了。況且教育部嚴禁學生公佈學生考試成績,頂風作案真的可以嗎?


大三老學長


其實一個優秀的教師並不一定要有非常牛的專業能力,比如滿分一百分,能平均在90左右就可以了,甚至80分朝上就行,可以給大家講個我讀高中時候的一個老師案例,再討論。

大家都知道,我們學數學真正感覺比較難的時候肯定是到了高中(學霸除外)。這個時候知識緯度開始變的比較廣,很多時候一個題目哪怕是老師都不能當場解答,我們當時的數學老師就是這麼一個人,而且他還是年級數學科主任。他這個人可能是有點懶,很少備課,拿著一本白書上來就講:同學們我們開始看下一道題。。。這一步呢我們先把他裂項。。。不對。。。這道題你們有啥好的方法嗎?沒有就先放著晚上再來解答,下課後我的學霸同桌就拉著我告訴瞭解答方法。到了晚上他就興高采烈的來上課,肯定是攻克了那道難題,他上來首先分享上午做題的思維誤區,然後再次按照那個誤區給我們做演算,接著提問我的學霸同桌哪裡出了問題,回答正確後他表揚了我的同桌,接著做出了正確解答,做完後他又說這個題目還有另外一種更簡單的方法,而且這個題目實際上可以分解成三個簡單問題,下面我給大家演示一下,吧啦吧啦。。。他這種情況出現的頻率還真不低,但是,我那學霸同桌很喜歡他,覺得他的水平是所有老師中最高的!

綜上所述,我那個數學老師如果真的和我們一起考試,許多時候未必能比我們分數高,但是並不影響我們全班數學成績領先全年級。其實他的優點也很多,比如思維演繹,他長期模仿學渣審題思維,然後一一做出批判警示。而且他擅長疑難分解,一個難題難點,他長期能旁徵博引出很多個知識點,這些小的知識點哪怕是學渣也能搞懂,而且他的口才非常好,比如他把函數中的變量類比人際關係,大家一聽便懂,他似乎可以用很多高雅俗氣的典故來向我們展示數學的魅力,以至於我們班的學渣數學成績都不差。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再也沒有遇到像他這麼優秀的數學老師,很多老師上來就照本宣科,一切都是那麼按部就班毫無差錯,但是課堂昏沉,我聽的似懂非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