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昔日韓信面對流氓的欺壓時,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甘受胯下之辱,然後奮發圖強,終成一代名將。還有漢高祖劉邦,為了避免遭到項羽的攻擊,在鴻門宴上唯唯諾諾,極盡諂媚之能事。這才有以後劉邦一統天下,建立漢朝的機會。韓信和劉邦的所作所為並不是愚蠢,而是一種生存策略。在遭到強者的壓迫時,一味地死扛不是好辦法,適時地示弱,保住自己的根本利益才是上策。

在混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西北涼州地區,由於國家眾多,戰爭更是相當頻繁。每一場戰爭結束以後,都有勝負之分,對於強國來說,失敗了並不可怕,大不了吸取教訓,下次再捲土重來。可是對於弱國就不一樣了,戰爭一旦失利,就有可能存在被滅國的風險。這時弱國的統治者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只要能保存住有生力量,避免被強國徹底消滅,就有重新崛起的希望。西秦的皇帝乞伏乾歸就做得不錯,在後涼、後秦這兩大強國的戰略壓迫下,讓西秦存活了下來。面對不利局面時,乞伏乾歸是一個很優秀的“識時務者”。

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其實乞伏乾歸併不是西秦的開國皇帝,西秦由他的兄長乞伏國仁所建立。由於乞伏國仁在位時間很短,根本沒有時間對西秦進行治理。等到乞伏乾歸繼位以後,西秦的國力依舊很弱,統治也很不穩定。在西秦邊上的兩大強國後涼與後秦,對西秦可謂是虎視眈眈。在乞伏乾歸的精心運作下,吸納了旁邊的一些部落,比如:南羌首領獨如率領七千人前來歸降,這些措施使西秦的國力得到了增強。讓乞伏乾歸欣喜的是,前秦的皇帝符登派遣使者對他進行了封賞。相應地前秦與西秦結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同盟,碰到危險時,雙方可以互相支持。

即使得到了符登的支持,西秦的危險局面還是沒有多大改善。後秦與後涼任何一方,只要全力攻打西秦,西秦都有滅亡的風險。話說回來,西秦、後秦與後涼都是在前秦崩潰的基礎上成立的,當然還包括後面崛起的北魏。只是後秦的開國皇帝姚萇與後涼的開國皇帝呂光,憑藉著強大的實力,佔據了很大一片土地,從而讓實力變得更強。而西秦的開國皇帝乞伏國仁,由於力量弱小,沒有佔據到有利的地盤,從而實力更加弱小。也就是說,西秦要想從後秦,或者後涼手中奪取土地,幾乎很難。因此擺在西秦皇帝乞伏乾歸面前的,是怎樣生存下去,而不是與這兩大強國爭鋒。

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在連年戰事中,西秦想要獨善其身很難,身邊的後秦與後涼,隨時會來進攻。同時出於與前秦的良好關係,一旦前秦與別的國家發生戰爭,西秦也會捲入其中。不過面對複雜的局勢,乞伏乾歸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儘量選擇對自身有利的抉擇,而不是與強者過多糾纏。正是乞伏乾歸很好地做到了“識時務”,才讓西秦即使短暫滅亡了,也能在時機成熟時東山再起。

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一:為了避免遭到後涼的滅國之戰,乞伏乾歸選擇向後涼皇帝呂光稱臣。

在呂光佔據了河西地區,建立起後涼的時候 ,西秦也成立了,剛好位於後涼的東邊。後面西秦開國皇帝乞伏國仁去世以後,西秦在乞伏乾歸的帶領下,隔著湟水與後涼形成了對峙。此時後涼若想要往東邊發展,就必須渡過湟水,進攻西秦。因此在後涼的眼裡,西秦阻礙了自身的發展,應該調集軍隊把它打敗。當然乞伏乾歸也不是傻子,他也明白自身的處境,那就是西秦與後涼必有一戰。

起初後涼皇帝呂光認為西秦國力弱小,很容易打敗,便派遣呂寶前去攻打西秦。令呂光沒想到的是,呂寶率領的軍隊打了敗仗,就連呂寶本人也戰死了。這時呂光不得不重視西秦,認為西秦皇帝乞伏乾歸是一個不容易對付的人,必須自己親自出馬。於是後涼皇帝呂光召集十萬兵馬,準備攻打西秦。乞伏乾歸見呂光即將大舉進攻,心裡很不安。因為後涼的國力強於西秦,同時呂光曾經也是一位久經沙場的名將,這次西秦將兇多極少。

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如果選擇與後涼硬碰硬,西秦多半會被後涼打敗,然後遭到滅國。與群臣商議以後,乞伏乾歸決定認輸,並向後涼稱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只要能保住西秦,向後涼稱臣並不可恥。同時為了徹底贏得呂光的信任,乞伏乾歸把自己的兒子乞伏敕勃派往後涼,充當人質。看到西秦向後涼俯首稱臣,呂光覺得目的已經達到,決定不再進攻西秦。

向後涼稱臣的明智之舉,拯救了西秦。因為與後涼這樣的強國打仗,不是好事,贏了還好,輸了就會遭到滅國。乞伏乾歸務實的治國理念 ,為西秦贏得了發展。

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二:在西秦被後秦打敗以後,乞伏乾歸選擇投降後秦,讓西秦滅亡,從而保存住有生力量。

同樣地,西秦不僅會遭到後涼的進攻,還會遭到後秦的進攻。因為強國都想擴展地盤,使自身的實力變得更強。與後涼相比,後秦的國力還要強大。西秦面對後涼進攻時沒有勝算,面對後秦時,將更加艱難。由於此前乞伏乾歸先是打敗過後涼呂寶的進攻,後來又打敗了呂延的進攻,因此存在著一點僥倖心理。這次看見後秦將領姚碩德前來進攻,乞伏乾歸決定率兵抵抗。

為了確保徹底打敗西秦,後秦皇帝姚興隨後也帶兵前來。或許是乞伏乾歸一路走來,沒有打過什麼敗仗,比較自信,尤其還打敗過強國後涼的進攻。因此這次乞伏乾歸積極迎戰,並對將領們豪邁地說:只要打勝了,富庶的關中地區就歸我們控制。結果當然是乞伏乾歸輸了,並且西秦損失慘重。本來後秦的國力就遠強於西秦,同時後秦皇帝姚興這時候也不昏庸,所以西秦很難打贏後秦。乞伏乾歸發現打了敗仗以後,西秦一下子陷入了絕境。

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倘若乞伏乾歸帶領殘餘勢力,繼續與後秦軍隊作戰,那麼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僅西秦遭到滅國,乞伏乾歸也會成為階下囚,徹底失去將來崛起的機會。在經過一番思考以後,乞伏乾歸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首先不再與後秦作戰,然後安撫部下,讓他們保全實力,即使投降後秦也行。接著他率領少量隨從,向南涼請求投降,以此來保證自身的安危。乞伏乾歸沒有選擇困獸猶鬥,是他本人的幸運,也是西秦百姓的幸運。因為這樣做得不到任何好處,只會徒增傷亡,讓西秦飽受摧殘。地盤沒了不要緊,只要人還在,將來時機成熟,可以再次崛起。

在南涼避難始終不是辦法,現在後秦正處於強盛之時,難免會引來別的禍患。乞伏乾歸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望,決定投奔後秦,謀求出路。本來他想帶著兒子一起離開南涼,可是因為與南涼皇帝發生了一點矛盾,如果一起離開,會遭到南涼的追殺。乞伏乾歸不得不再次做出“識時務”的抉擇,那就是把兒子留在南涼做人質,自己前往後秦。事情正如他所想的那樣,留在南涼的兒子安全獲得了保障,自己也受到了後秦皇帝姚興的接待。

當然事已至此,西秦已經滅亡了,但對於乞伏乾歸來說,沒有受到巨大的損失。他所失去的僅僅是西秦一個名號而已,大量的有生力量被保存了下來,這可是將來再次崛起的寶貝。


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不久就發生了令乞伏乾歸高興的事情,他留在南涼當人質的兒子,也來到了後秦,並且得到了後秦皇帝姚興的任用。當然乞伏乾歸在姚興的指揮下,為後秦立下了許多戰功,比如:打敗了吐谷渾的軍隊。他的這些優秀表現,一方面贏得了姚興的讚賞,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姚興的忌憚,生怕某一天乞伏乾歸會成為後秦的禍患。乞伏乾歸對姚興也有所防備,他為後秦效力的同時,也在等待機會。由於後秦軍隊被赫連勃勃打得大敗,後秦都城長安受到了震撼,人心出現了浮動。乞伏乾歸覺得時機到了,準備重新樹立西秦的大旗,恢復昔日的國家。

在部眾的全力支持下,乞伏乾歸成功完成了復國。接著他派人攻打後秦的許多城池 ,以此來擴大西秦的地盤。這時後秦皇帝姚興為了應對赫連勃勃的威脅,根本顧不上西秦的擴張行為。乞伏乾歸對後秦的作戰取得了多次勝利,也佔據了一些城池。到了現在這一步,所謂的後秦與後涼,都不再是西秦的威脅了,因為它們開始慢慢衰落了。同時在乞伏乾歸的多次明智決策下,西秦不僅獲得了浴火重生,而且實力變得更加強大了。隨著乞伏乾歸打敗了南涼的勢力,西秦的國力開始走向了全盛時期。

從西秦夾縫中謀求生存,可知乞伏乾歸的治國藝術|識時務者為俊傑

西秦在周圍強敵環伺的境地下,能夠存活下來,離不開乞伏乾歸的“識時務”之舉。面對強敵的進攻,他沒有選擇殊死搏鬥,因為那是雞蛋碰石頭,得不償失。而是選擇了向強者暫時的屈服,以此來保全自身的力量。雖然西秦曾經遭到了滅國,但乞伏乾歸保留下了大量的人力資源,這可是以後復國的資本。後來局勢的發展,也正如乞伏乾歸所預想的那樣。歷史給了他一個機會,後秦國力出現了衰落,乞伏乾歸憑藉著保留下來的力量,趁勢而起,重新建立了故國西秦。

“識時務者為俊傑”,乞伏乾歸很好地運用了這一點,在強國的擠壓中,讓西秦得到了生存。當然這也可以給後人以啟示,當實力不濟時,沒有必要硬拼,不如暫且示弱,然後努力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時,就可以實現預定的目標。


本文作者子正尋道,感謝大家閱讀,希望我的文章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如果有興趣,可以加關注,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波瀾壯闊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