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昔日韩信面对流氓的欺压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甘受胯下之辱,然后奋发图强,终成一代名将。还有汉高祖刘邦,为了避免遭到项羽的攻击,在鸿门宴上唯唯诺诺,极尽谄媚之能事。这才有以后刘邦一统天下,建立汉朝的机会。韩信和刘邦的所作所为并不是愚蠢,而是一种生存策略。在遭到强者的压迫时,一味地死扛不是好办法,适时地示弱,保住自己的根本利益才是上策。

在混乱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西北凉州地区,由于国家众多,战争更是相当频繁。每一场战争结束以后,都有胜负之分,对于强国来说,失败了并不可怕,大不了吸取教训,下次再卷土重来。可是对于弱国就不一样了,战争一旦失利,就有可能存在被灭国的风险。这时弱国的统治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只要能保存住有生力量,避免被强国彻底消灭,就有重新崛起的希望。西秦的皇帝乞伏乾归就做得不错,在后凉、后秦这两大强国的战略压迫下,让西秦存活了下来。面对不利局面时,乞伏乾归是一个很优秀的“识时务者”。

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其实乞伏乾归并不是西秦的开国皇帝,西秦由他的兄长乞伏国仁所建立。由于乞伏国仁在位时间很短,根本没有时间对西秦进行治理。等到乞伏乾归继位以后,西秦的国力依旧很弱,统治也很不稳定。在西秦边上的两大强国后凉与后秦,对西秦可谓是虎视眈眈。在乞伏乾归的精心运作下,吸纳了旁边的一些部落,比如:南羌首领独如率领七千人前来归降,这些措施使西秦的国力得到了增强。让乞伏乾归欣喜的是,前秦的皇帝符登派遣使者对他进行了封赏。相应地前秦与西秦结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同盟,碰到危险时,双方可以互相支持。

即使得到了符登的支持,西秦的危险局面还是没有多大改善。后秦与后凉任何一方,只要全力攻打西秦,西秦都有灭亡的风险。话说回来,西秦、后秦与后凉都是在前秦崩溃的基础上成立的,当然还包括后面崛起的北魏。只是后秦的开国皇帝姚苌与后凉的开国皇帝吕光,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占据了很大一片土地,从而让实力变得更强。而西秦的开国皇帝乞伏国仁,由于力量弱小,没有占据到有利的地盘,从而实力更加弱小。也就是说,西秦要想从后秦,或者后凉手中夺取土地,几乎很难。因此摆在西秦皇帝乞伏乾归面前的,是怎样生存下去,而不是与这两大强国争锋。

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连年战事中,西秦想要独善其身很难,身边的后秦与后凉,随时会来进攻。同时出于与前秦的良好关系,一旦前秦与别的国家发生战争,西秦也会卷入其中。不过面对复杂的局势,乞伏乾归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尽量选择对自身有利的抉择,而不是与强者过多纠缠。正是乞伏乾归很好地做到了“识时务”,才让西秦即使短暂灭亡了,也能在时机成熟时东山再起。

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为了避免遭到后凉的灭国之战,乞伏乾归选择向后凉皇帝吕光称臣。

在吕光占据了河西地区,建立起后凉的时候 ,西秦也成立了,刚好位于后凉的东边。后面西秦开国皇帝乞伏国仁去世以后,西秦在乞伏乾归的带领下,隔着湟水与后凉形成了对峙。此时后凉若想要往东边发展,就必须渡过湟水,进攻西秦。因此在后凉的眼里,西秦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应该调集军队把它打败。当然乞伏乾归也不是傻子,他也明白自身的处境,那就是西秦与后凉必有一战。

起初后凉皇帝吕光认为西秦国力弱小,很容易打败,便派遣吕宝前去攻打西秦。令吕光没想到的是,吕宝率领的军队打了败仗,就连吕宝本人也战死了。这时吕光不得不重视西秦,认为西秦皇帝乞伏乾归是一个不容易对付的人,必须自己亲自出马。于是后凉皇帝吕光召集十万兵马,准备攻打西秦。乞伏乾归见吕光即将大举进攻,心里很不安。因为后凉的国力强于西秦,同时吕光曾经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名将,这次西秦将凶多极少。

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果选择与后凉硬碰硬,西秦多半会被后凉打败,然后遭到灭国。与群臣商议以后,乞伏乾归决定认输,并向后凉称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能保住西秦,向后凉称臣并不可耻。同时为了彻底赢得吕光的信任,乞伏乾归把自己的儿子乞伏敕勃派往后凉,充当人质。看到西秦向后凉俯首称臣,吕光觉得目的已经达到,决定不再进攻西秦。

向后凉称臣的明智之举,拯救了西秦。因为与后凉这样的强国打仗,不是好事,赢了还好,输了就会遭到灭国。乞伏乾归务实的治国理念 ,为西秦赢得了发展。

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二:在西秦被后秦打败以后,乞伏乾归选择投降后秦,让西秦灭亡,从而保存住有生力量。

同样地,西秦不仅会遭到后凉的进攻,还会遭到后秦的进攻。因为强国都想扩展地盘,使自身的实力变得更强。与后凉相比,后秦的国力还要强大。西秦面对后凉进攻时没有胜算,面对后秦时,将更加艰难。由于此前乞伏乾归先是打败过后凉吕宝的进攻,后来又打败了吕延的进攻,因此存在着一点侥幸心理。这次看见后秦将领姚硕德前来进攻,乞伏乾归决定率兵抵抗。

为了确保彻底打败西秦,后秦皇帝姚兴随后也带兵前来。或许是乞伏乾归一路走来,没有打过什么败仗,比较自信,尤其还打败过强国后凉的进攻。因此这次乞伏乾归积极迎战,并对将领们豪迈地说:只要打胜了,富庶的关中地区就归我们控制。结果当然是乞伏乾归输了,并且西秦损失惨重。本来后秦的国力就远强于西秦,同时后秦皇帝姚兴这时候也不昏庸,所以西秦很难打赢后秦。乞伏乾归发现打了败仗以后,西秦一下子陷入了绝境。

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倘若乞伏乾归带领残余势力,继续与后秦军队作战,那么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不仅西秦遭到灭国,乞伏乾归也会成为阶下囚,彻底失去将来崛起的机会。在经过一番思考以后,乞伏乾归做出了明智的选择,首先不再与后秦作战,然后安抚部下,让他们保全实力,即使投降后秦也行。接着他率领少量随从,向南凉请求投降,以此来保证自身的安危。乞伏乾归没有选择困兽犹斗,是他本人的幸运,也是西秦百姓的幸运。因为这样做得不到任何好处,只会徒增伤亡,让西秦饱受摧残。地盘没了不要紧,只要人还在,将来时机成熟,可以再次崛起。

在南凉避难始终不是办法,现在后秦正处于强盛之时,难免会引来别的祸患。乞伏乾归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决定投奔后秦,谋求出路。本来他想带着儿子一起离开南凉,可是因为与南凉皇帝发生了一点矛盾,如果一起离开,会遭到南凉的追杀。乞伏乾归不得不再次做出“识时务”的抉择,那就是把儿子留在南凉做人质,自己前往后秦。事情正如他所想的那样,留在南凉的儿子安全获得了保障,自己也受到了后秦皇帝姚兴的接待。

当然事已至此,西秦已经灭亡了,但对于乞伏乾归来说,没有受到巨大的损失。他所失去的仅仅是西秦一个名号而已,大量的有生力量被保存了下来,这可是将来再次崛起的宝贝。


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久就发生了令乞伏乾归高兴的事情,他留在南凉当人质的儿子,也来到了后秦,并且得到了后秦皇帝姚兴的任用。当然乞伏乾归在姚兴的指挥下,为后秦立下了许多战功,比如:打败了吐谷浑的军队。他的这些优秀表现,一方面赢得了姚兴的赞赏,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姚兴的忌惮,生怕某一天乞伏乾归会成为后秦的祸患。乞伏乾归对姚兴也有所防备,他为后秦效力的同时,也在等待机会。由于后秦军队被赫连勃勃打得大败,后秦都城长安受到了震撼,人心出现了浮动。乞伏乾归觉得时机到了,准备重新树立西秦的大旗,恢复昔日的国家。

在部众的全力支持下,乞伏乾归成功完成了复国。接着他派人攻打后秦的许多城池 ,以此来扩大西秦的地盘。这时后秦皇帝姚兴为了应对赫连勃勃的威胁,根本顾不上西秦的扩张行为。乞伏乾归对后秦的作战取得了多次胜利,也占据了一些城池。到了现在这一步,所谓的后秦与后凉,都不再是西秦的威胁了,因为它们开始慢慢衰落了。同时在乞伏乾归的多次明智决策下,西秦不仅获得了浴火重生,而且实力变得更加强大了。随着乞伏乾归打败了南凉的势力,西秦的国力开始走向了全盛时期。

从西秦夹缝中谋求生存,可知乞伏乾归的治国艺术|识时务者为俊杰

西秦在周围强敌环伺的境地下,能够存活下来,离不开乞伏乾归的“识时务”之举。面对强敌的进攻,他没有选择殊死搏斗,因为那是鸡蛋碰石头,得不偿失。而是选择了向强者暂时的屈服,以此来保全自身的力量。虽然西秦曾经遭到了灭国,但乞伏乾归保留下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这可是以后复国的资本。后来局势的发展,也正如乞伏乾归所预想的那样。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后秦国力出现了衰落,乞伏乾归凭借着保留下来的力量,趁势而起,重新建立了故国西秦。

“识时务者为俊杰”,乞伏乾归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在强国的挤压中,让西秦得到了生存。当然这也可以给后人以启示,当实力不济时,没有必要硬拼,不如暂且示弱,然后努力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时,就可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本文作者子正寻道,感谢大家阅读,希望我的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如果有兴趣,可以加关注,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