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前三名,家長質疑沒發獎狀

在大力推進賞識教育的今天,家長和老師都明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但是在生活誇獎孩子時,不少家長的做法卻是不太妥當——只誇獎孩子的成績。


孩子成績前三名,家長質疑沒發獎狀

其實成績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也知道成績好壞代表著什麼。父母重視成績也沒有什麼不對的,父母走過來幾十年的人生,也經歷過迷茫、憧憬、懵懂、包括對學習的厭惡,也正是因為經歷了這多年的人生,也體會到知識儲備不足會導致的後果,也體驗過知識帶來的喜悅,也正是因為自己的這些經歷,我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是在你眼裡,孩子的成績高於一切,好成績是你誇讚孩子的唯一理由就不對了。


孩子成績前三名,家長質疑沒發獎狀

考試得了滿分,成績排名第一,作文又被老師當了範文.......這些可以成為你誇獎孩子的理由之一,但是不能是唯一。

那些成績一般,但是同學關係融洽,人緣不錯的孩子是否值得誇獎呢?

那些作文寫得一般,但是心地善良,喜歡幫助別人的孩子是否值得誇獎呢?

那些成績平平,但是組織活動很用心的孩子是否值得誇獎呢?

當然,那些成績不錯,但是小毛病不斷的孩子就必須誇獎嗎?


孩子成績前三名,家長質疑沒發獎狀

其實這些道理每個人都懂,只是一部分家長過不了心裡那個坎——眼裡只有分數,分數代表了一切。同時,也忽視了孩子的情商發展、道德觀念、人生觀等方面。

可能有些父母也會說,這些道理其實我也知道,但是考大學要求的是分數,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加分項。但事實是:即使考上了大學,孩子也不見得肯定會有一個好的未來,但是那些情商高的、道德好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很快適應新的環境和人際關係。也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接納。

網上一個家長和老師關於獎狀的問題引起熱議:

一位家長有點鬱悶,自己的孩子這次期末考試成績排名第三,但是開家長會的時候,卻沒有給孩子發獎狀,其他成績不如自己孩子的孩子卻有獎狀,這位家長便問起了老師。


孩子成績前三名,家長質疑沒發獎狀

老師說到:雖然孩子期末考試成績進了前三名,只能說孩子在學習上是不錯的,但是孩子平時表現的不算好,偶爾一次成績好,要看整個學期的表現,還不足以得到獎狀。

但是家長卻說:那這樣的考試有何意義?孩子成績好就應該發個獎狀鼓勵一下。

老師則說:我們不是幼兒園,不能每個孩子都有獎狀,你要鼓勵,可以自己鼓勵。按照你的想法,平時的表現就不用在意了。

最後老師和家長在群裡爭執起來.......


孩子成績前三名,家長質疑沒發獎狀

關於這件事,有網友認為老師做的對,有網友認為適當的鼓勵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我認為家長只看重成績,不在意平時表現就有點不對了。

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品德修養,性情興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社會越來越需要有能力的人才,所以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當孩子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情緒是比較高漲的,家長也是比較高興的,孩子的自信心也會比平時要強。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個時機,在肯定和鼓勵的基礎上,及時向孩子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引導孩子乘勝追擊,那孩子就能把這次考試成績優異帶來的激情化成動力繼續加油。同時,在合適的時候指出孩子那些方面的不足,引導孩子去改正,這樣效果才能更好。


孩子成績前三名,家長質疑沒發獎狀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機會有很多,孩子需要學習的方面也有很多,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家長要做的就是肯定孩子取得的成績,發現孩子的不足,讓孩子全方面發展,而不是單單看重成績的好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