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坏朋友,父母要这样教导孩子识别坏朋友并勇敢说“不”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好孩子交朋友,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看到更好的世界。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选择朋友的自由,他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往往不能被我们左右。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伊索曾说:“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坏朋友贪图孩子钱财事小,带孩子去做他不愿意的事情,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事就大了。

电影《过春天》中的女主角刘子佩刚满16岁,好朋友Jo鼓动她一起夹带水货手机,幸好她经人提醒及时顿悟,才没有泥足深陷。可是今年9月9日在昆明坠江身亡的女孩李心草,以及早前命陨异乡的青岛女孩江歌,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事实上,她们遭遇不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交到了坏朋友,又不懂得拒绝。

也许当时她们在面对朋友的请求时,心里也曾有过一丝犹豫,但因为是“朋友”,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如果李心草没有跟室友去喝酒,如果江歌没有答应刘鑫暂住的请求,那么现在世界上会少两位心碎的母亲。

所以父母不仅要教孩子如何与朋友交好,还要教会孩子识别坏朋友,拒绝他们的不良请求。

孩子遇到坏朋友,父母要这样教导孩子识别坏朋友并勇敢说“不”

不能气急败坏地谴责孩子,也不要一味地“棒打友谊”,父母该怎么做呢?

1.要让孩子有拒绝的勇气。在面对朋友提出一些不好的请求时,孩子很容易有这样的心理:“虽然我不想这样做,但是我也不想让他讨厌我,从而失去朋友……”“他是把我当朋友才会叫上我,如果拒绝,就背叛了他对我的信任。”不安的感觉不断膨胀,孩子就更难说不。

此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一些心理疏导,比如这样说:“朋友之间的拒绝并不是坏事,如果这次没有拒绝,下次他还会找你,你就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你拒绝了朋友,他也许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就不会犯错,适当的拒绝对你们俩都好。”

2.通过拒绝,帮孩子辨别友情的含金量。

要告诉孩子,真正的朋友是不害怕被拒绝的,反而是那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更让朋友之间无所适从。

如果一被拒绝就立刻翻脸,那么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因为他看重的不是你这个人本身,而是你能帮到他什么。

孩子遇到坏朋友,父母要这样教导孩子识别坏朋友并勇敢说“不”

3.教给孩子拒绝的方法。首先,拒绝最好是在第一时间。如果想拒绝,一定要越快越好,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对方就越会觉得有机会,从而变本加厉地动摇你拒绝的信心。

其次,拒绝的理由越简短越好。不要因为内疚而找一大堆理由,拒绝的理由越多,对方就越不相信你是真的在拒绝,反而会以为你是想“谈条件”“找借口”,从而更花力气说服你。

4.帮孩子想出拒绝后的替代方案。有时,朋友提出不好的请求并不代表他就是坏孩子,如果提的要求不合理,但不是太过分,父母可以帮忙寻找一些替代方案弥补一下。

比如有朋友想约孩子逃课打游戏,孩子不想去便及时拒绝了,但可以让他告诉朋友:如果真的很想打游戏,就快点把作业写完,晚上再打也不迟。

朋友好不好,小事见分晓,而拒绝请求便是一个小小的试金石。

孩子遇到坏朋友,父母要这样教导孩子识别坏朋友并勇敢说“不”

交朋友贵在德行,三国时期,刘备临终前告诉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用在判断朋友的品行上,也非常适合。

如果一个孩子平时就喜欢干点儿小坏事,比如总是不带文具,却偷拿朋友的文具用;天天放学不回家,三五成群在外面流连忘返;满口谎话,经常恶人先告状……那么这些小“恶”聚滴成河,即便不上纲上线到人品层面,父母也要尽量让自己孩子离他远一点儿。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绝不能以成绩的好坏作为孩子的交友标准,德先于才,更不要轻易将“坏朋友”的帽子扣在其他孩子的头上。

要尊重其他孩子的选择,也要尊重自己孩子的判断力。遇到坏朋友不可怕,敢于说不,守住原则和底线就是解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