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三國中,三國前期的武將武藝比三國後期的更強?

太白說歷史


喜歡讀三國的朋友能夠發現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在三分前期(漢末亂世至三足鼎立),猛將多現,英雄疊出,而到了後期(魏蜀吳建立至三分歸一),能征善戰的猛將如鳳毛麟角,曇花一現。

比如說張郃,在前半部分平平無奇,根本就排不上號,不要說呂布、蜀漢五虎、典韋、許禇了,就張郃的武力值,即便在曹魏軍中,連龐德、徐晃、夏侯惇這幾關他都過不了。袁紹麾下“河北四庭柱”中,若論打鬥能力,張郃是最弱的一個。儘管如此,到了三國後期,張郃居然成為了天下第一猛將,所向無敵了。

再如文鴦,在三分後期夜踹司馬營,無人敢當,槍挑鞭打,殺敵無數,可謂當時的第一勇士。但他六十合戰鄧艾未見上風,哪有當年關雲長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威風,張翼德獨斷當陽橋無人敢戰的霸氣,趙子龍大鬧長坂坡斬將奪旗的風采?

毫無疑問,後三國比起前三分來,戰將們的武力值有個非常明顯的下降,降了一個檔次不止。何止是武將,就以謀士來論,智略水平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比如說司馬懿,若放到前期,曹操的謀士的謀士都能收拾得他服服貼貼。以司馬懿的智計,他敢和郭嘉、賈詡、荀彧、程昱、陳登這些大陰謀家對抗?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種現象呢?分析這個問題肯定與時代的變遷有很大的關係。《三國演義》開篇就有這麼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很明顯,這句話就體現了兩個不同的時代:合久必分――統一走向分裂,治趨向於亂;分久必合――分裂走向統一,亂重歸於治。這是兩個在本質上完全相反的時代。

統一走向分裂,社會秩陷入混亂,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危境,但對於身懷絕技的豪傑之士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於是政壇上群雄並起,沙場上猛將疊出。雖然大家都有機遇,但成功畢竟只屬於能力更強的少數人,這就產生了激烈的競爭,在激烈的競爭中,有些人倒下了,有些人被淘汰了,有的是因為能力不夠強,有的是因為反應不夠敏捷,有的是因為應對不夠妥當,有的甚至僅僅是因為運氣不夠好。

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中,能夠留存下來的,能夠一展風彩的,能夠攀上人生巔峰的無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你能說能與天下第一勇士呂布“戰到十餘合”被斬斷手腕的武安國武藝不強嗎?夏侯惇在呂布馬前只“戰不數合”就飛馬敗歸本陣,武安國已經相當了不起了;你能說與關羽大戰“數十合”,青龍刀起,人頭落地的管亥不夠悍勇嗎?連超級猛將文丑都“戰不三合”被關羽殺得心怯而逃,可見管亥之強。諸如此類的,還有能揮動五十斤三尖兩刃刀的紀靈、敢和許禇死磕的高覽、被曹洪詐敗斬掉的“飛天夜叉”何曼等人,如果這些人能活到後三國時代,也都能成為叱吒一方的猛將啊!

但這個充滿了機遇的時代同時也是這麼殘酷。稍有閃失,就成為他人戰績薄上的一抹血色,猛將百戰功成塔基下的一枚白骨。

亂世終有定時,三足鼎立就是一段穩定時期,在這段時間展露頭角的年輕一代就不再面臨那種嚴苛的環境。當年桃園三兄弟要和黃巾軍打,要和董卓打,要和曹操打、要和袁術打、要和呂布打,甚至還要與東吳打。一路行來,櫛風沐雨,身經百戰,而其他各方勢力的戰將們也是如此,你都不知道在前行的途中,敵人什麼時候就突然從斜刺裡殺了出來,任何地方都可能成為戰場。

後三國時代的年輕人就簡單了,敵對的目標只有兩個,到達前沿陣地之前基本上不需要有太多的擔心。最兇悍的敵軍猛將都已經死得沒幾個了,最狡猾的敵軍謀士也已經紛紛謝世,總體環境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僅存下來的幾個老油子就成了絕世名將。如張郃,在後三國時代也是天下第一的存在,居然也敢在萬馬軍中衝陣了。還令蜀軍主帥諸葛亮深深忌憚,絞盡腦汁。要是蜀漢五虎還在,隨便拉出去一個就能熄滅掉他的囂張氣焰。魏延也冒出頭來了,張郃一死,魏延也當了一段時間的天下第一猛將,挺刀出陣,魏軍諸將都唯恐避之不及,完全不敢應戰。

在三分前期,東吳的武將一向偏弱,被關羽嘲為“鼠輩”,到了後期,像朱桓這類也能斬將奪旗、徐盛還被魏軍稱為“勇不可當”,丁奉也顯露崢嶸,真是“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放到前三國時,就這幾位渣渣,派上個關平就足以滅掉他們的威風。

兩相比較,三分前期的武將,經歷過的惡戰更多,戰鬥環境更兇險,敵將更強悍,局勢更復雜,遭到的陰謀更深詭,威脅更大。隨便舉個例子:高順,武藝不算多麼突出,他曾經對戰過的敵人――典韋、夏侯惇、張飛。哪個不夠狠?

為啥像張郃這樣的將領在前三分時代打起仗來,一遇強敵,見勢不妙,拔馬就跑,根本不敢戀戰。到了後三國時期,還敢於在萬馬軍中衝鋒陷陣,“拍馬舞槍,衝出重圍,無人敢當”,還翻身再入,又救出了副將戴陵。但在前三國時代,還敢輕易衝陣?界橋之戰,袁紹大將麴義,武藝不在張郃、高覽之下,乘勝衝陣,突然遇到趙雲,“戰不數合”就被結果掉了。

所以說,後三國時代的戰將們武力偏弱主要還是環境造就的,他們所面對的威脅級別遠遠低於三分前期,根本達不到百鍊成鋼的境界。


饞嘴肥貓鏟史官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非常瞭解“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小霸王大戰太史慈”、“關羽戰長沙”、“張飛戰馬超”等一些經典的戰例,這些經典的戰例大都發生在三國的前半期,後半期這樣經典的戰例明顯減少了很多。這樣就給人一種錯覺,三國前期的武將比三國後期的武將本領要高強很多,這明顯是一種誤解了!(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圖)

創業艱難百戰多。

東漢末年,一群創業者紛紛登臺,有割據天下的諸侯,如袁紹、曹操、袁術;有奮起於草莽的底層人士,如劉備等。這些創業者們手中有的只有幾百、幾千人馬,最大的也不過10萬人馬左右,他們在東漢的疆域內紛紛佔據一方,爭取創立自己的一番事業。

東漢末期的創業者們由於起家兵馬少,這樣就凸顯了武將的作用,創業者需要戰力強勁的人士作為自己拓展勢力範圍的開拓者。於是乎,創業者的大將們首先不停的捉對廝殺,往往一個或者幾個將領的興衰就導致一個創業者的成功與失敗,武將們成為這一時期歷史舞臺上耀眼的明星。(劉備的五虎上將圖,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經過一段時間的兼併融合後,一大批創業者倒下了,如袁紹、袁術、陶謙、呂布、劉璋等,在這樣的聚合中一批明星武將們也各自有各自的歸宿,如呂布、典韋、孫策、顏良、文丑等人成為兼併戰爭的犧牲者,而一大批將領最終圍繞在三大創業者身邊,成三足鼎立之勢。

曹操有“五子良將”、劉備有“五虎上將”、孫權有周瑜、程普、黃蓋、太史慈、甘寧、丁奉、徐盛等眾多將領。(曹操五子良將圖,張遼、于禁、張郃、樂進、徐晃)

創業艱難,更加凸顯武將的作用,讓人感覺好像他們的武功很強。(孫權的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圖)

謀主登臺將星隱。

三國鼎立之勢形成後,這些成名的將領們一般都不太會親自出手作戰了,為何?初期時兵力較少,現在三國鼎立,兵力作戰已經形成規模,單打獨鬥的作用再也沒有原來的作用大了。譬如呂布再厲害也擋不住群毆,這在呂布稱雄之時就已經表現出來,用士兵數量就可以堆死名將。

再者,三國鼎立後更多的是戰略和戰爭相互配合才是王者之道,很多名將往往不是死在戰場之上,而是死於陰謀和戰爭的配合上。諸如:

1、周瑜死在床上。

周瑜在赤壁之戰之後,志得意滿,進攻南郡。曹操為曹仁等早就準備好了錦囊妙計,就是用毒弓箭射殺周瑜,周瑜中伏擊被毒箭射中肋部,基本戰力完全喪失。諸葛亮知道後,三氣周瑜,讓一代名將毒發身亡,死在了床上。

2、關羽被俘於小人之手

當年那個“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更加不堪,在襄樊大戰中被曹仁的毒箭射中,戰力直線下滑,居然在麥城被無名小卒活捉了。這對三國名將關羽來說是最大的恥辱,同時也說明一個問題,匹夫之勇已經過時了,還是要看謀略!

3、張飛死於手下之手

張飛當年“喝斷當陽橋”,嚇退曹兵百萬。就這樣一個人物,因為虐待下屬,居然被自己的士兵給殺了,死在自己的大帳之中。

4、黃忠死於暗箭。

黃忠當年和關羽鏖戰,雙方打得不亦樂乎,不分上下。可這位名將死的也夠冤屈的,居然被暗箭射傷,最後因年老體衰加箭傷就掛了。

5、張郃死於陰謀。

曹魏之內與司馬懿能夠一爭長短的名將張郃,居然被司馬懿逼著進入諸葛亮的套路之中,身死。諸葛亮知道之後,也大概後悔殺了張郃,讓司馬懿一家獨大了吧。

看一看這些名將的結局,哪一個是死於武功,基本都是其他方式死亡的,武功已經不在第一位了!後期三國的將領更注重謀略,其次才是武功。(諸葛亮、司馬懿形象圖)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代在變化,武將的作用在減退,好勇鬥狠不再是第一位,很多大軍的主將已經不再是武功高強的人士所擔任了,而是換成了“儒將”。譬如曹魏的主將之一司馬懿,他的武功低微,擅長謀略;蜀漢的主將諸葛亮基本都不會武功,坐在輪椅上;佔據荊州、俘獲關羽的陸遜更是“白衣渡江”,典型的儒生裝扮。那些好勇鬥很的將領們如果不適應潮流,難免成為時代的淘汰者。

但戰爭還是需要士兵和將領們勇猛作戰的,基本戰力還是非常必要的。《三國演義》後期的主將們大都縮在大軍之中指揮調度,軍隊戰力低迷之時還是需要將領們奮勇在前,帶頭進攻,激發士兵的作戰力的。

1、張遼大戰逍遙津。

主將如果率軍突擊對士兵的鼓舞是最強大的,主將和士兵們一視同仁。張遼、李典等人把守合肥之時,張遼趁著東吳軍隊立足未穩,組織了800人的敢死隊,自己親自率領突擊孫權的部隊。這一次張遼斬殺了東吳大將陳武,並且擊傷了幾員大將,成功打到了孫權部隊身邊,給東吳軍隊來了個下馬威。

孫權攻打合肥不利,撤退時,張遼再次發動襲擊,攻擊孫權所在的後衛部隊,幸虧淩統率領300人拼死護衛,孫權得以脫險,淩統的300人馬全軍覆滅,只有淩統一人逃脫。

2、丁奉雪中奮短兵。

丁奉是參與赤壁之戰的老將,他在後期擔任東吳軍隊的主帥。東吳軍隊被曹魏軍隊所震懾,不敢出戰。在嚴寒冬季、大雪紛飛的時候,丁奉率領3000人馬出戰曹魏軍隊。丁奉和士兵們將甲冑全部脫掉,丁奉更是赤膊上陣,準備和曹魏軍隊搏殺。

丁奉在大雪中赤膊登岸,只拿著短武器,士兵們衝入曹軍營寨,左衝右突,曹軍大敗,紛紛逃跑,很多士兵掉入浮橋中的江水之中,東吳大獲全勝。(丁奉雪中奮短兵形象圖)

這也是三國後期典型的軍隊主將帶頭衝殺的例證,戰爭效果非常好,都取得了不俗的戰績,看來並不是武將們的武功退化了,而是戰爭的方式發生了變化而已。



穿越再現彼岸


為什麼在三國中,三國前期武將武藝比三國後期的武將更強呢

通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我們對三國時期的歷史已經差不多達到耳熟能詳的地步,細細品味三國時期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何前期三國武將武功如此了得,而後期的三國武將的武功大不如前了?

時代不同

我們通過三國演義也好,正史也罷,總之我們知道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群雄並起,最後到三分天下這段時間,出現了很多能征善戰的武將,其中萬人敵也不在少數。

當然三分天下之後也有很多能征善戰的武將,但是武功和前期相比差距明顯很大。

以張郃為例,前期雖然屬於一流武將但不是像後期那樣在武藝上那麼出眾,前期有些武將甚至直接可以秒殺張郃,而到三國後期張郃居然成了頂級武將,並且還不是前期壯年的巔峰時期,張郃以後期弱勢之軀名列前茅,足以證明後期武將的武力值與前期相差很多,甚至不在一個級別上。

三分天下之前,各地諸侯都在互相爭奪地盤以達到壯大實力的目的,古代冷兵器時代以佔地為基礎,人、糧草為契機才能在亂世屹立不倒。人分民眾、兵士、謀士以及將領,此時各大諸侯相互征戰,需要大量武將帶兵衝鋒陷陣,武將需要的數量多,戰事頻繁,在強者生存的法則之下,自然就會湧現出很多當世成名戰將。

三分天下之後屬於三足鼎立時代,勢力相互制衡,互相亂戰的局面變少,各自以修養生息為主。每個陣營互相牽制,戰場從兩軍交戰變成了發展國力的競爭,此時戰事少自然不在需要過多的武將,自然很多擁有很好武藝的人才被埋沒。

在加上當時的一流戰將要麼病逝,要麼年紀太大不適合在長途跋涉的進行衝鋒,要麼前期在戰場上戰死。

時代不同讓我們造成一種錯覺,三國後期武將不如前期,如果三國後期和前期情況相同,在強者生存的法則之下,各大陣營之中必定會湧現出比前期武功更高的戰將。

局勢不同

同樣我們以三足鼎立在區分三國前後期,三國前期屬於群雄亂戰的時期,所謂時勢造英雄,三國前期天下大亂,此時人人都想在亂世之中建立大業以求萬世留名。

諸侯們亂戰都需要兵,兵士從哪裡來自然是徵兵,這相當於給那些身懷絕技之人造就了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

以關羽、張飛為例,倘若前期不是天下大亂而是國泰民安的局勢,張飛可能一輩子只是一個屠夫,而關羽也只能以賣棗為生。張飛和關羽在天下大亂之際,才讓他們這些身懷絕技之人得到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武藝,功成名就名揚天下。

三足鼎立之後,局勢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此時魏蜀吳三國不在以戰爭為主,而是以修生生息為主,三國之間並沒有頻繁交鋒,後期像關羽張飛這些身懷武藝的人才沒有了展示自己實力的舞臺,漸漸的自然會被埋沒。

三國此時都有自己的班底,不想前期那麼渴望人才,民眾在修養生息的期間也不在那麼渴望建功立業了。

在加上後期武將基本上成了世襲,民眾中當然也不乏有超越前期武將武藝的人,只是局勢讓他們沒有發展空間而已,只能埋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後期武將沒有前期武將武功高的現象。

人口少也是關鍵

三國前期雖然是天下大亂,前期太平年間繁衍的人口眾多,所謂武藝高強的武將自然是萬中無一,人口多萬中無一的武將相對來說數量也會多一點。

三國後期經過大亂之後人口相對來說少了很多,人口減少的同時那些萬中無一的武將自然也會隨之減少。

倘若以萬或者十萬為單位,三國前期比如有四千萬人,武藝高強的戰將少說也有千人,而後期人口直接下降三分之一或者一半,那麼武藝高強的武將也隨著人口的減少而減少。強者自有強中手不假,當強者少了自然更強的人也會減少,三國前期是千個萬中無一的人中出現幾位更強之人,而後期只是在幾百強者裡面出現幾個強者,強者中強者相比自然會出現差距。

時代、環境、人口讓後期武將數量不如前期,自然頂級武將也隨之減少,後期武將武功不如前期武將的武功也是必然。







帝天陌


常言說真正的將軍都是戰火淬鍊的,三國前期群雄逐鹿,戰爭不斷,湧現了一批武藝高超、天下無敵的名將,而在三國後期的將領就沒有前期那麼優秀了。

首先三國前期戰火綿延不絕,英雄有用武之地,所以誕生了關羽、趙雲、許褚、甘寧等諸多威震天下的名將,他們南北征戰,東西縱橫戰場,豐富了三國經典戰役和歷史。

三國後期相對來說政局穩定,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已成定局,人們普遍滋生坐享天下的思想,貪圖安逸,少歷戰陣,所以戰將再也不可能有初期創業的那一批名將綜合素質高。

再就是創業爭霸天下的初期人人都想出類拔萃,政績觀和想建功立業是他們的理想;後期因為大業已成,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意志慢慢消磨在和平的歲月中,所以很少有出色的軍事人才。

綜上所述,軍人尤其是將軍的成長和功勳在戰場,只有久經戰陣才能出現名將。


歷史鑑春秋


時代不同

我們通過三國演義也好,正史也罷,總之我們知道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群雄並起,最後到三分天下這段時間,出現了很多能征善戰的武將,其中萬人敵也不在少數。

當然三分天下之後也有很多能征善戰的武將,但是武功和前期相比差距明顯很大。

以張郃為例,前期雖然屬於一流武將但不是像後期那樣在武藝上那麼出眾,前期有些武將甚至直接可以秒殺張郃,而到三國後期張郃居然成了頂級武將,並且還不是前期壯年的巔峰時期,張郃以後期弱勢之軀名列前茅,足以證明後期武將的武力值與前期相差很多,甚至不在一個級別上。

三分天下之前,各地諸侯都在互相爭奪地盤以達到壯大實力的目的,古代冷兵器時代以佔地為基礎,人、糧草為契機才能在亂世屹立不倒。人分民眾、兵士、謀士以及將領,此時各大諸侯相互征戰,需要大量武將帶兵衝鋒陷陣,武將需要的數量多,戰事頻繁,在強者生存的法則之下,自然就會湧現出很多當世成名戰將。

三分天下之後屬於三足鼎立時代,勢力相互制衡,互相亂戰的局面變少,各自以修養生息為主。每個陣營互相牽制,戰場從兩軍交戰變成了發展國力的競爭,此時戰事少自然不在需要過多的武將,自然很多擁有很好武藝的人才被埋沒。

在加上當時的一流戰將要麼病逝,要麼年紀太大不適合在長途跋涉的進行衝鋒,要麼前期在戰場上戰死。

時代不同讓我們造成一種錯覺,三國後期武將不如前期,如果三國後期和前期情況相同,在強者生存的法則之下,各大陣營之中必定會湧現出比前期武功更高的戰將。

局勢不同

同樣我們以三足鼎立在區分三國前後期,三國前期屬於群雄亂戰的時期,所謂時勢造英雄,三國前期天下大亂,此時人人都想在亂世之中建立大業以求萬世留名。

諸侯們亂戰都需要兵,兵士從哪裡來自然是徵兵,這相當於給那些身懷絕技之人造就了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

以關羽、張飛為例,倘若前期不是天下大亂而是國泰民安的局勢,張飛可能一輩子只是一個屠夫,而關羽也只能以賣棗為生。張飛和關羽在天下大亂之際,才讓他們這些身懷絕技之人得到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武藝,功成名就名揚天下。

三足鼎立之後,局勢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此時魏蜀吳三國不在以戰爭為主,而是以修生生息為主,三國之間並沒有頻繁交鋒,後期像關羽張飛這些身懷武藝的人才沒有了展示自己實力的舞臺,漸漸的自然會被埋沒。

三國此時都有自己的班底,不想前期那麼渴望人才,民眾在修養生息的期間也不在那麼渴望建功立業了。

在加上後期武將基本上成了世襲,民眾中當然也不乏有超越前期武將武藝的人,只是局勢讓他們沒有發展空間而已,只能埋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後期武將沒有前期武將武功高的現象。

人口少也是關鍵

三國前期雖然是天下大亂,前期太平年間繁衍的人口眾多,所謂武藝高強的武將自然是萬中無一,人口多萬中無一的武將相對來說數量也會多一點。

三國後期經過大亂之後人口相對來說少了很多,人口減少的同時那些萬中無一的武將自然也會隨之減少。

倘若以萬或者十萬為單位,三國前期比如有四千萬人,武藝高強的戰將少說也有千人,而後期人口直接下降三分之一或者一半,那麼武藝高強的武將也隨著人口的減少而減少。強者自有強中手不假,當強者少了自然更強的人也會減少,三國前期是千個萬中無一的人中出現幾位更強之人,而後期只是在幾百強者裡面出現幾個強者,強者中強者相比自然會出現差距。

時代、環境、人口讓後期武將數量不如前期,自然頂級武將也隨之減少,後期武將武功不如前期武將的武功也是必然。


小娛樂剪輯


其原因在於三國前期,各路軍閥實力都不是特別強,基本上是依靠戰力來決定戰爭勝負的,譬如三英戰呂布、關公斬華雄等。

到了三國中後期,全國基本上以魏蜀吳三國分而治之,三國之間實力相差不是特別大,孫吳和蜀漢又時而聯合抗曹,這時候拼的就不是將領武力的高低了,而是國力和戰術,譬如赤壁之戰曹軍慘敗,當時曹軍名將如雲,大軍號稱80晚(實有20萬),孫劉聯軍僅有5萬人。關羽敗走麥城,關羽武力不可謂不強,但是依然慘敗送命。

所以,不同時期的戰役,表現的形式不同,用的策略也不同,其產生的結果也不同。






甲良生日記


三國前期的武將確實比後期武將武藝高強,後期由於連年多次戰爭大浪淘沙那些著名的武將戰死的戰死,被謀害的謀害,剩下的武將確實武藝不如早期的武將。不是有一句話叫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嗎,講的就是蜀中已經沒有武藝高強的大將了,在早期像廖化這種人是排不上號的,但在後期沒有辦法只能矮子裡面拔高個,廖化這種人居然也算那些不行的人裡面武藝高強的了,還能成為先鋒官,這也確實反映了後期的大將不如早期的大將武藝高強的鐵證。











六扇門人jgy


良禽擇木而居,良將擇賢君而侍。在三國中,不僅前期武將的武藝比後期的更強,而且後期魏、蜀、漢三國綜合國力也是越來越弱了。

正因為魏、蜀、漢三國綜合國力越來越弱,所以,相對應的,人才也出現青黃不接。而人才的缺乏,又進一步加劇了國家實力的下降,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魏、蜀、吳三國自曹叡、劉備、孫權三位君主後,他們的繼承人能力不足導致的。蜀國更是出現了廖化當先鋒的窘境 。

良禽擇木而居,良將擇賢君而侍。當君主昏庸無能,人才就會同出現凋零,這是正常常的現象。


揚生解史


看《三國演義》時,前半部精彩吸引人,後半部倒有點草草了事,精彩程度大為下降。前半部猛將如雲,經常上演精彩紛程的武功對絕,呂布關羽張飛趙雲文丑顏良許諸典韋在前半部是各種戰爭場面的主角。到了後半部,感覺沒幾個有名的武將了,武將的武功也很平常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各地豪傑強人紛紛拉起地方武裝。剛開始時,劉備兵只五百,將只兩員,曹操多點,步軍五千。其他別的地方武裝差不多,兵力都不雄厚。各個地方武裝打來打去,武將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兩軍對攻,武功高的將領擊殺對方將領,對方几百上千將士完全可以說是土崩瓦解了。因此可以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名將可以抵上千兵士。

到了三國後期,地方武裝競拚完了,只剩下魏吳蜀三國集團了。這其中魏國實力最大,遠超其他兩國。這時侯,武將的作用日漸衰弱,有頭腦有謀略的統帥已經指揮一切了。三國後期,戰爭動哲雙方十萬以上規模,武將已變為其中的普通一員,雙方的統帥才是戰爭的主導人物了。


我是伍洋


這很正常,認識所有的人事物,都有個先來後到,況且開局就高開然後就高走,灰常精彩,就像波峰波谷一樣,不能一直高潮,不然太累。。。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7254526737680881"}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