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髦率領數百奴僕把司馬昭殺了,他能拯救病入膏肓的曹魏嗎?

魁哥說歷史


公元249年,司馬懿藉著曹爽帶著曹芳前往魏明帝的高平陵拜謁的機會,趁機發動了政變,史稱之為高平陵事變。最終司馬懿取得了高平陵事變的完勝,曹爽交出權力之後被處死,司馬氏徹底掌握了曹魏政權。高平陵事變之後,司馬懿清除了以曹爽為首的曹氏宗親勢力。曹氏勢力被誅滅者多達5000多人,中央擁護曹氏者基本上被清除殆盡。

雖然中央的曹氏勢力被基本上清除殆盡,地方仍然有不少支持曹氏的勢力。由於司馬懿發跡於西部地區,崛起於抵抗諸葛亮北伐。所以司馬懿主要依靠的是曹魏西部軍事力量,曹魏東部力量對司馬氏專權則非常不滿。後來曹魏出現了反對司馬氏專權的淮南三叛。這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叛亂分別為王凌之叛(251年)、毌丘儉與文欽之叛(255年)及諸葛誕之叛(257年—258年)。三次叛亂皆為司馬氏所平定。

王凌叛亂失敗之後,王淩、令狐愚等人被誅滅三族,曹彪亦被賜死。司馬懿也在平定叛亂之後病逝。由其長子司馬師接替司馬懿的位子,繼續掌權。李豐和夏侯玄等人圖謀發動政變推翻司馬氏,結果失敗被殺。毌丘儉、文欽在壽春舉兵討伐司馬師,司馬師親自率軍隊鎮壓。結果毌丘儉兵敗被殺,文欽逃亡東吳。司馬師得勝歸來之後不久,因病去世。司馬昭接替司馬師,繼續掌握實權。諸葛誕於257年殺揚州刺史樂綝,據守壽春反抗司馬昭。司馬昭親自率領軍隊征討諸葛誕,諸葛誕兵敗被殺。淮南三叛失敗以後,曹魏地方的反對勢力也基本上都被消滅。

254年,李豐、張緝、夏侯玄等人圖謀廢掉司馬師,結果事情敗漏。司馬師搶先剷除了李豐等人,並將他們滅族。此事過後,司馬師擔心留下曹芳是個禍患,於是決定廢除曹芳。254年9月,司馬師正式廢掉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皇帝。

曹髦被立為皇帝之時,年僅13週歲,算是一個少年天子。曹髦算是曹氏子弟中比較上道的一個,從小就聰明伶俐,頗有幾分曹丕的風範。可惜的是曹髦登基的時候年齡太小,而且政治經驗嚴重不足。曹髦剛剛登基之時,其實有一個重新奪回政權的機會。255年,司馬師病逝,司馬昭前往許昌弔喪。曹髦企圖藉助這個機會奪回權力。可惜的是,曹髦的伎倆在司馬昭看來都是小兒科。曹髦的政變還沒有發動就被司馬昭化解,司馬昭成功地掌握了政權。這次機會也是曹髦最佳的一次機會,此後他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雖然曹髦這一次並沒有從司馬昭手中奪取權力,但是年僅十四歲的曹髦就敢策劃奪權活動,足見他的膽識,也可以看得出他不甘做一個傀儡皇帝。

此次事件過後,司馬昭也意識到曹髦絕對不是一個甘於受人任意擺佈的傀儡皇帝。所以司馬昭便也一直防著曹髦。此間曹髦也多次展現了自己的才華,表達了自己的志向。雖然曹髦一直想重新奪回權力,但是司馬昭的權力卻越抓越多。曹髦眼見權力日漸削弱,非常不滿。曹髦寧死也不願意做一個任由司馬昭擺佈的傀儡,而當時司馬昭篡位奪權的野心已經非常明顯。曹髦怒斥司馬昭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王經認為司馬氏掌權已久,曹髦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於是建議曹髦繼續採取容忍的策略。但是曹髦根本不願意再忍,年輕氣盛的曹髦只想儘快從司馬昭手中奪取權力。曹髦這時候從懷中拿出詔書扔在了地上,說到:“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所懼?況不必死邪!”

曹髦說完之後,便找郭太后稟報此事,王沈和王業等人則跑去稟告司馬昭。王經雖然沒有贊同曹髦的計策,也沒有出賣曹髦。司馬昭得到消息之後,從容不迫地佈置應對措施。公元260年6月2日,曹髦親自率領幾百名宮廷宿衛和奴僕,準備一舉擊敗司馬昭。曹髦第一個遇到的是司馬伷,曹髦憑著“天子之氣”喝退了司馬伷的軍隊。這時候賈充便慫恿成濟道:“畜養汝等,正謂今日。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成濟得到賈充的指示之後,立即拔出長矛,一矛刺死了曹髦。曹髦空有一腔報國之志,結果還沒有見到司馬昭便被成濟殺死。

曹髦被殺死之後,司馬昭假意跪倒在地,大哭一番。曹髦做為皇帝被殺,司馬昭總得給天下人一個說法,才能堵住悠悠眾口。於是司馬昭把成濟當了替罪羊,殺死了成濟,並且誅滅成濟三族。司馬昭弒君之後,又立曹奐為帝。曹奐更是司馬昭手中的傀儡,曹氏已經徹底沒有任何緩衝的空間,司馬氏代替曹氏只是時間問題。曹髦誅殺司馬昭的行為,可以看成曹魏政權的最後一搏。

歷史的結局是曹髦誅殺司馬昭的行為以完敗而告終,如果曹髦當時僥倖殺了司馬昭,那麼他能不能拯救已經病入膏肓的曹魏政權呢?我覺得即使曹髦能夠殺死司馬昭,他也很難拯救病入膏肓的曹魏政權。

由於曹髦剛剛登基之時,就曾經有機會奪回權力,那次機會也是曹髦最好的機會。可惜的是司馬昭巧妙地化解了那次危機。司馬昭從那件事中也看出了曹髦的才能,便開始加快集權的速度,也注意不讓曹髦過多接觸於政權。曹髦與司馬昭的關係和劉詢與霍光的關係並不一樣。霍光雖然專權,但是並沒有達到可以代漢自立的地步,而且霍光本身也沒有想過代漢自立。司馬昭則是已經從中央到地方全面掌握了政權,而且“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劉詢是一個可以處理政事的傀儡,曹髦則是一個無法處理政事的傀儡。曹髦決定剷除司馬昭的時候,幾乎沒有動員到任何一位將軍或者文臣,只能帶著自己的家僕前去討伐司馬昭。王沈和王業還第一時間跑到司馬昭那裡告密。曹髦當皇帝的六年時間內始終沒有培養自己的實力,一個沒有勢力的皇帝即使殺掉了司馬昭,也無法快速全面掌握權力。

曹髦在司馬昭手下當了六年傀儡,年少氣盛的少年天子有一定才能,他自然不願意看著司馬昭一步步侵蝕曹魏政權。曹髦想扳倒司馬昭應該有全盤規劃,還要有周密的佈局。曹髦決定誅殺司馬昭的時候,我們看不出他有周密的計劃。曹髦只是在大罵司馬昭之後便直接決定找太后,然後親自帶兵誅殺司馬昭。司馬氏專權已久,曹髦如果想奪回權力應該按照王經所說的那樣,韜光養晦逐漸奪權。曹髦的行為雖然壯烈,但是也顯得非常衝動。曹髦的行為無異於螳臂當車,他所率領的“軍隊”根本不是司馬昭的對手。劉詢為了奪權,韜光養晦了六七年,一直私底下培養自己的勢力。劉詢奪權的時候,經過十分周密的謀劃,悄無聲息地剝奪了霍氏的權力。當霍氏發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康熙奪取鰲拜權力的時候,僅為迷惑鰲拜就進行了長期準備,抓住鰲拜之後,馬上能夠列舉出鰲拜的各項“罪狀”。只有經過周密的計劃才有可能奪取權力,曹髦明顯準備不充足,也沒有想好殺死司馬昭之後的後續措施。即使曹髦能夠殺死司馬昭,司馬氏也有可能經過反撲再除掉曹髦,曹髦也很難拯救曹魏。

從249年高平陵事變開始到260年,司馬氏已經掌權足足超過二十年,司馬氏勢力早就已經深植於曹魏政權的角角落落。司馬氏專權的二十多年期間,在中央早就已經將親附於曹氏的勢力剷除殆盡。司馬氏平定“淮南三叛”之後,地方上反對司馬氏專權的勢力也基本上被撲滅。司馬氏早就已經樹大根深,依附於司馬氏的勢力更是盤根錯節。曹髦殺死一個司馬昭,還會有另一個司馬氏,以曹髦那點力量不可能把司馬家斬盡殺絕。曹髦也無法扳倒司馬氏和依附於司馬氏的勢力。當時曹魏的問題已經不是除掉一個司馬昭那麼簡單,需要除掉司馬氏集團。所以即使曹操殺掉了司馬昭,也不可能拯救曹魏,還有可能導致政權更快覆滅。

司馬懿奪取政權之後,吸取了曹爽失敗的教訓,特別注意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特別注意接班人的選擇。所有司馬懿和司馬師死後,權力交接還算平穩。司馬昭掌權之後也特別注意培養自己的接班人。當時司馬昭更傾向於幼子司馬攸,但是後來還是決定培養更為年長的司馬炎做為儲君。260年是,司馬炎已經24歲,在古代正值壯年。如果司馬昭被殺死之後,司馬集團會立即擁立司馬炎。司馬炎也是一個有一定能力的皇帝,他的才能絕對不在司馬昭之下,以司馬炎的能力絕對能力及時控制局面。後來司馬昭猝死之時,司馬炎快速掌握了政權,而且很快便取代了曹魏政權。有這樣的司馬炎存在,曹髦也很難拯救曹魏。

天下大勢已經不在曹氏而在司馬氏。當時的天下天下大勢應該是士族掌握政權。曹魏統治者出身比較低,他們一方面利用士族地主,一方面卻也打擊士族地主。司馬懿所在的司馬家族是當時的重要士族,司馬氏代表了當時北方士族的利益。司馬懿奪取曹氏政權其實也可以看成是士族地主奪權。當時北方士族都已經投靠司馬氏,得到士族支持的司馬氏的勢力自然會更加壯大,也更加難以動搖。曹魏本來就不被世家大族支持,失去權力之後,士族更會落井下石。當時社會主流形勢已經不再曹髦一邊,曹髦又怎麼能拯救已經病入膏肓的曹魏政權呢?

雖然曹髦的“殺馬行動”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也不得不說曹髦是曹氏宗親中最有血性的一個。曹髦也可以算是所有傀儡皇帝中最有血性,死得最為壯烈的一個。曹髦已死,關於曹髦的評價卻始終沒有停止。

盧弼:

高貴鄉公若韜光養晦,或免於毒手,乃遠慕少康,鋒芒未斂,禍變及身,惜哉!高貴鄉公博學好問,禎祥自敘,文采斐然,才同陳思,當時已有定評,設得賢宰輔,誠有為之君。乃受制權奸,深忌其才,英年慘死,可為浩嘆。

依稀說史


病入膏肓的是曹氏宗族,並非曹魏政權呀。曹魏政權後期有司馬氏父子專權,國力也是在一直提升的。看後來司馬氏篡魏前後,能夠有實力覆滅蜀漢和東吳,就可知當時曹魏政權並未病入膏肓。

在這種情況下,受制於司馬氏的曹髦等曹氏宗親,率領數百奴役把司馬昭殺了,他拯救的並非曹魏,而是被司馬氏篡奪的曹魏實際掌控權。在這個基礎之上,曹髦即便能夠殺掉司馬昭,也拯救不了自己的處境,原因有幾個:

1、曹氏宗親依舊無法掌控曹魏實際掌控權

自高平陵之變後,因為曹魏所施行的九品中正制選官法,得以佔據曹魏朝中多數的士族官員,對於司馬懿推翻曹爽妄圖利用曹氏宗親身份壓制士族的舉動,基本持支持或默許態度。

所以,高平陵之變後,曹氏宗親在曹魏朝中失勢,以曹爽為代表的曹氏宗親不再是曹魏政權的實際掌控者,曹魏政權的實際掌控者成為了以司馬氏為代表的士族力量。

在這種情況之下,滿朝文武都默許司馬氏掌朝綱的前提下,即便曹髦殺掉司馬昭,最可能的結果是其他士族站出來支持司馬氏其他人,重新執掌曹魏朝政,限制曹氏宗親掌權。這是由曹爽之時曹氏宗親與士族之間的對抗造成的遺留結果。

2、司馬昭只是司馬氏的代表人物

殺掉一個司馬昭,還有很多司馬氏成員能夠得以上位,並非一個曹髦能夠輕易改變的。曹髦妄圖恢復曹氏宗親對於曹魏的掌控,只靠殺司馬昭是辦不到的。

包括司馬炎、司馬攸在內的司馬氏後代,以及其他司馬氏宗親封王,都能夠在司馬昭被殺後,站出來取代司馬昭的地位。

並且,需要知道的是,從司馬懿掌權後,司馬氏依舊把持曹魏朝政十幾年,滿朝文武與司馬氏休慼相關聯繫緊密,並且司馬氏宗親勢力得權,並非曹髦靠幾百奴役就能輕易改變曹魏局面的。

3、曹髦缺少自身勢力的培養和底蘊

另外從最簡單的事例當中,就可以看出當時曹髦必然反抗的失敗結局。曹髦在想要率領奴役去殺司馬昭時,告知的三個跟自己接觸較多的臣子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中,除了尚書王經之外,另外兩人都去跟司馬昭告密。

擔任曹魏皇帝的侍中和散騎常侍之職的,都是名義上皇帝的近臣,可卻在曹髦想要誅殺有“司馬昭之心”的逆臣時,不僅沒有履行自己輔佐帝王的職責,而是跑去告密。由此可知,當時曹髦的處境之糟和司馬氏在曹魏中的權勢之盛。

因此,在曹髦並無自己勢力班底的情況下,即便能夠僥倖殺掉司馬昭,也避免了司馬氏其他人的重新掌權,其實面對少有自己根基的曹魏朝政,曹髦也難以拯救病入膏肓的曹氏宗親。


總結

曹髦如果想要重新奪回曹氏對於曹魏的實際掌控權,並非只靠殺一個司馬昭就能辦到的。面對曹魏實際掌控權都歸司馬氏,司馬氏宗親都已經勢大和自身缺少朝中底蘊的情況,曹髦即便能夠殺掉司馬昭,也難以拯救病入膏肓的曹氏宗親。


亭安讀書


如果曹髦率領數百奴僕把司馬昭殺了,他能拯救病入膏肓的曹魏嗎?


這個問題如果換成“如果曹髦率領數百奴僕把司馬昭殺了,他能拯救曹魏嗎?”似乎更為合適,因為曹魏當時並沒有“病入膏肓”。如果我們能看到司馬氏代魏,其實只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歷史過程,而不是什麼大勢所趨“歷史必然”的話,我們就不難回答本題。


回到題目,如果曹髦僥倖斬殺了司馬昭,曹魏政權當然有很大可能繼續留在曹氏手中,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一、和漢魏嬗代相比,曹魏並未失德


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兩次嬗代,這就是漢魏嬗代和魏晉嬗代。很多朋友喜歡拿這時間上相距很近的王朝更替做類比,然而實際上這兩次王朝更替,看起來形式上非常相似,但卻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東漢末年皇綱解紐,天下大亂。經過兩次黨錮之禍以後的東漢王朝喪失了士人階層的普遍支持,大廈將傾;接著又遭受了黃巾起義的沉重打擊,各地軍閥趁機擁兵自立,東漢王朝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的前夜;而宦官和外戚相互火併,支撐東漢的三大支柱至此全部崩潰,董卓入洛陽坐收漁利,李傕郭汜亂長安相互攻伐,漢獻帝歸洛陽一路狼狽不堪,漢廷的尊嚴已經蕩然無存。

在這個時候,其實早就“尺土一民,皆非漢有”了,漢廷也只是在形式上存在而已。按照舊史的說法,漢朝早已“失德”。曹丕的登基詔書裡曾經用“四海困窮,王綱不立”來形容當時漢王朝的處境,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而曹魏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從曹操算起到曹芳,曹魏在北方的統治已經四代,到曹芳時期國勢正盛,除了還沒有實現全國統一以外,其實其統治是比較穩定的。而司馬氏之所以能通過發動高平陵之變篡奪曹魏,其實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二、高平陵之變成功本身就極具偶然性


不知道從何時起,網絡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司馬氏代魏是“世家大族”對“寒族”的勝利,有歷史必然性。其實曹魏在曹操晚年,政治上就有開始向世家大族迴歸的傾向,“在意識形態上回歸於儒”(田餘慶先生語),而曹丕代漢以後,曹魏政權早已是一個大族化的政權,其實並不存在什麼“寒族政權”這樣的事實。即令按照陳寅恪先生的觀點,魏晉兩代統治階級不同,其實我們只要稍加考察史料,就不難發現司馬氏集團和曹爽集團的人事呈現出驚人的相似。


高平陵之變中支持司馬懿的曹魏元老,比如蔣濟、孫禮等人,以他們為代表的這部分人,只是反對曹爽專權以後,大肆任用自己的親信,排擠曹魏舊勳而已。他們其實根本不支持司馬氏代魏的,他們的訴求只是希望結束曹爽專政的局面,恢復其原有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

從這個角度來講,司馬懿奪權,其實只是一次統治階級內部的最高權力爭奪而已,司馬懿發動政變,本身其實是一種行險。我們不能以高平陵之變成功,而推論出高平陵之變一定成功的結論。


而且,就算高平陵之變成功了,也並不代表曹魏就此失勢,司馬氏馬上就可以代魏了。曹魏朝堂上,司馬氏的“鐵桿”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麼多的,比如夏侯玄和李豐之類的,就是堅定的擁曹分子,曾經發動過針對司馬師的政變,企圖再來個“高平陵第二”;而更多的朝臣則是出於家族和個人利益,在觀望形勢的發展。在高平陵之變後,又經過了十六年的艱苦努力,司馬氏才完成魏晉嬗代,而且也是通過將“魏臣”轉化為“晉臣”的方式來完成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以“晉”代“魏”,其實是新瓶裝舊酒而已。錢穆先生就曾經指出,“其時佐命功臣,一樣從幾個貴族官僚家庭出身”。也正因為如此,司馬氏上臺其實並沒有什麼“歷史必然性”,反而是充滿了“偶然性”。


三、司馬氏內部權力的繼承,本身也是險象環生


最後可以作為補充的就是,司馬氏在高平陵之變後,到司馬炎完成篡魏的十六年,其實也是一路險象環生。從司馬懿時代的淮南王凌首叛,關中郭淮微妙的態度;再到夏侯玄和李豐針對司馬師的政變,司馬師本人也經歷淮南毌丘儉叛亂,並在平叛後身死;而最為驚險的就是這次司馬師和司馬昭權力的交接,當時曹髦已經為帝,曹髦其實是一個非常有雄心的人,史書評價他有“少康之志”。司馬師死後,曹髦下詔命令司馬昭駐紮許昌,意圖是不許他回到洛陽。同時命令傅嘏率領其餘各軍回洛陽,這次要不是傅嘏和鍾會在關鍵時刻給司馬昭獻計,司馬昭會不會因此失去兵權實在很難說。而司馬昭本人也經歷了聲勢滔天的淮南諸葛誕的反叛。可以說,曹魏朝野上下反對司馬氏的勢力也是非常強大的。

問題分析到這裡,剛好又回到了題目。在奪兵失敗之後,又經過了四年,就出現了本題所說的曹髦率領數百奴僕進攻司馬昭的一幕。雖然曹髦此舉有如飛蛾撲火,但是從司馬伷之眾,一經曹髦呵斥就四散奔走。成濟也說“事急矣,當云何”來看,魏帝依然具有很大的權威。司馬氏內部也非鐵板一塊,一旦司馬昭被殺,會不會出現群龍無首的情況,也很難說。


結論


司馬氏篡魏成功,並不是什麼“歷史必然”,也不是什麼大勢所趨,其中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偶然因素。司馬氏和曹氏對於最高權力的爭奪,本質上還是統治階級內部傾軋。如果司馬昭被曹髦殺死,擁戴曹氏的勢力再次壯大,曹魏政權重新回到曹氏手中,其實是個大概率事件。


大鍋故國神遊


瞭解一下北魏孝莊帝誅殺權臣爾朱榮的歷史就可以輕鬆找到答案。契胡部酋長爾朱榮是北魏橫掃北方各路豪傑的權臣。北魏河陰之變,爾朱榮擁立元子攸為帝,是為敬宗孝莊帝(傀儡皇帝),並平叛各種勢力。北魏朝政均由爾朱榮在晉陽控制,魏莊帝左右大臣、內侍,全是爾朱榮安插的眼線,時刻掌握皇帝一舉一動。爾朱榮的女兒本是孝明帝的側妃,但爾朱榮卻強迫孝莊帝立她為後,爾朱皇后仗勢欺人,根本不把孝莊帝放在眼裡。孝莊帝外有強臣逼迫,內有惡後威嚇,經常怏怏不樂。爾朱榮逐步消滅了各種反叛力量,統一了北魏,準備進一步控制中央,為下一步篡位做準備。孝莊帝與一些皇族近臣密謀誅殺爾朱榮,傳到了爾朱榮,但是爾朱榮卻粗心大意,認為孝莊帝沒有膽量。孝莊帝聲稱爾朱皇后剛剛生下太子,把爾朱榮騙進皇宮,誅殺爾朱榮及其十四歲兒子爾朱菩提。由於事發突然,爾朱榮部群龍無首。元子攸乘機分化爾朱榮部,聯絡各地勤王,散盡國庫招募勇士,加強京城防禦部署,真正掌握了權力但僅限於京城。爾朱氏叔侄聯軍另立新君(傀儡)並殺向洛陽,爾朱榮堂侄爾朱兆擒獲孝莊帝元子攸,將他勒死在晉陽的三級佛寺,距殺誅殺爾朱榮僅三個月。

曹髦也是傀儡,從未從未掌握權力,也很勇敢。但相比元子攸,曹髦看不出有高操的政治手腕。曹髦的面臨的形勢很像元子攸時期但更嚴峻。相比元子攸,曹髦時期忠於皇室的勢力基本沒有。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多年努力,司馬家族基本消滅了忠於曹魏的勢力。高平陵之變前後司馬懿斬殺了5000曹氏宗親,並把曹操的兒子和孫子們都集中到鄴城軟禁,曹操子孫徹底失去了權力和影響力。司馬昭權勢和能力很像爾朱榮,但司馬昭前面有父兄權臣打基礎,司馬昭對曹魏全國掌控力更強也更穩固,而爾朱榮是北魏第一個權臣,統治基礎並不穩固,還有不少擁護北魏皇室的勢力。司馬昭有兩子,長子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已經24歲,比曹髦還大5歲,並掌握兵權。司馬炎也很有能力,曹髦被弒君5年後,29歲的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大一統王朝晉朝,在位期間滅了東吳,開創“太康之治”,又稱“太康盛世”。而傀儡曹髦並未得到鍛鍊,14歲登基後久居深宮(形同軟禁),年齡尚小,根基又淺,難以匹敵老謀深算的司馬炎。一旦司馬昭出事,司馬炎很有可能繼承其父的地位和權力。司馬孚是司馬懿的弟弟,正史認為他忠於曹魏,但是他長期位居高位,卻從來沒有為曹魏皇室做出有實質意義的事情,關鍵時刻幫助司馬懿奪得大權,這種忠更可能是演戲,配合司馬懿父子唱白臉。如果司馬孚真是忠心曹魏,估計早被陰狠毒辣的司馬懿父子消滅或者罷官了。因此,如果司馬昭被殺,最高權力也輪不到曹髦,很可能像北魏孝莊帝那樣被司馬家族勢力弒君,然後再重新立一個傀儡,曹魏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


尋找歷史的truth


曹髦謀誅司馬昭未成,慘遭殺身,此亦為觀三國史時深以為憾之事。

若如閣下所設之命題,高貴鄉公當真一舉擊殺司馬昭,在下認為魏祚當得以延續。

曹髦劇照

一者,司馬昭雖掌軍權,但其權盡在其一人之手。若斃其人,則如斷其龍首。事若成,趁其驟發事突,不予其餘黨反轉應變之機先聲奪人奪回京師防衛。外以天子之名昭告天下,數其罪過定其惡行;內撫朝臣之心,安定局勢免增隱患。

司馬昭劇照

二者,司馬家族其時族中尊長為司馬孚,孚敦厚長者,忠於魏室,從未有不臣之心。即便司馬氏有圖謀再起更或反攻曹髦之人,孚必制之。

司馬孚劇照

三者,曹髦為當時正統帝尊,世家大族雖多有依附於司馬氏者,但其一乃司馬氏手握實權,二是明反其威者多被屠戮一族,眾依附者當是因懼而附。若能一舉剷除司馬昭,再以擁護魏室者(如陳泰、司馬孚)安撫其心,則大勢可定。

綜上所述,若高貴鄉公果然擊殺了司馬昭,曹魏當可延續。

但氏族之禍根已深種,可延幾許亦未曾可知。


白臨書


這個只要是把司馬昭真的殺掉了,曹魏還是非常強大的,以為曹操的影響下,他們的後代也是非常優秀的,像這樣的皇帝也是非常不錯的,能夠反抗自己敵人有著武器和血性,值得很多人敬佩,很多人都願意在他的領導下走上更高的一層。


而且魏國的氣息都沒有將盡,只不過是司馬懿的野心太大了,將所有的權利都歸於自己,這個是曹操走了眼,然後司馬昭繼續努力的去奪得的權利,這個把曹操家族壓的是越來越壞了,但是皇帝不容忍受,所以他要鋌而走險。

魏國還沒有到達滅亡的進步,而皇帝也是非常優秀的,所有人都是忠誠於曹操家族的

要不是司馬懿他們家族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不然的話曹操他們家族是不可能被壓迫著的,而許多人都是曹操親手培養起來的,很多人都是對曹操感恩戴德,尤其是曹操對於他們的出身都是毫不介意,就是因為曹操也是一個出身貧窮的人,所以他們對曹操更是非常的感激。



這些力量沒有統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司馬懿太強大了,所以他們選擇放棄了,在司馬懿時候他們也都差不多死了,而他們的後代的話,也並沒有對曹操非常的感激,但是也不希望司馬懿多的權利,只要能夠讓曹操家族表現更強大一點,他們就會標誌著向曹操他們這邊倒下來。


魏國將會重新的開始,就像是遭遇了一場磨難,會越來越好的,可惜的是這一次刺殺最終是失敗了,司馬昭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這是根本,最後也會造成這樣的結局,皇帝也被殺了,真的是十分的可憐。

你們認為這個結局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


史研


如果假設曹髦真的能幹掉司馬昭,能不能恢復曹家的天下了?歷史上傳說普髦頗有魏武帝曹操的風範雄才大略,威武之軀。假設曹髦真的消滅司馬昭集團勢力,能挽救頹勢的曹魏勢力嗎?我想了很久。假如真的讓曹髦掌握實權,可能曹魏的天下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不會迅速被其他家族給篡奪皇位,大家都知道,曹魏之所以被司馬昭家族所奪,都是因為曹魏家族的帝王生命太短暫,再加上司馬懿,老謀深算。在曹魏兩代君王面前假裝腥腥的忠於曹魏,獲得曹丕以曹睿的信任掌握朝中大權。經過司馬懿父子三人的苦心經營,再加上曹魏的第二代,第三代英明人物,不斷的英年早逝,不斷地凋零。讓司馬懿父子有可趁之機。假如曹魏的皇帝或者獨擋一面的曹真、曹休能活長一點,就沒有司馬懿父子什麼事了。因為這些曹魏的中流砥柱依然活著的話,司馬懿想要篡奪帝位是很難的。但是歷史沒有假設。經常讓人覺得摸不著頭腦,有點詭異。大家都知道曹丕只活了40歲,曹真、曹休也就是30來歲,第二代君王的曹睿也只活了30多歲,可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活了73歲。曹丕與他兒子加起來的年齡也就司馬懿活的歲數,可見長壽也是勝利的籌碼。司馬懿城府太深,經過多年的沉澱,終於爆發了高平陵政變。打敗了,比蠢豬還蠢的曹爽三兄弟。為什麼說他們比蠢豬還蠢的?因為他手中有兵權,又有皇帝,又有大司農恆範捨棄老命,奮不顧身,偷出大司農印在手,可以調集天下所有兵馬以錢糧進攻長安的司馬懿,可她卻貪圖落在司馬懿手裡的美若天仙的妻妾。在大司農恆範苦苦哀勸當中,卻在司馬懿派來的使者三言兩語當中,選擇自廢武功瓦解掉投降司馬懿,把老爹留下來的一手好牌徹底打爛掉。最後把曹魏的權力拱手相讓給司馬懿家族。不然就沒有後來司馬昭殺曹髦的事件。


鐵木真165163663


不能,不能,不能!就算司馬昭死了,還會有別人出來,一樣不會振興曹氏,因為當時所有的軍隊都不聽從曹操後代的指揮,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已名存實亡!還有,曹髦空有一腔熱血,卻無中興之大智,試問,在當時之情況下,採取那樣的措施,大家說,他有扭轉乾坤之才嗎?不過,曹髦的勇氣,和不甘屈服,振興祖業之志氣,還是值得我們肯定,和學習的!


笑傲江湖v587


曹髦這樣做屬於魯莽行動,以怒興伐,一時衝動,不易成功,從秦始皇到溥儀兩千餘年皇帝釆取他這種作法幾乎沒有。皇帝和權臣關係很微妙,董卓、曹操、諸葛亮、司馬昭、劉裕、霍光、張居正、鰲拜等等都曾屬於權臣,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心耿耿,名垂千古。霍光、張居正也都對本朝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董卓、被殺,鰲拜被擒。曹操、司馬昭的兒子都當上皇帝,劉裕本人當上皇帝。

曹髦和司馬昭當時屬於皇權和相權矛盾,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雙方實力情況表明,曹髦如果率人把司馬昭殺掉,極有可能挽救曹魏政權。

1、司馬昭被殺,沒人能代替司馬昭。曹髦本身是皇帝,是名義上天下之主,沒有人敢不聽皇帝的,沒有人有實力敢跟皇帝抗衡。司馬昭等追隨者都在京城,史料查不出他在外面有勢力,掌控軍隊等情況。他和曹操、劉裕不一樣,曹操和劉裕是一步一步帶兵逐漸發展做大做強的,各處都有盤根錯結的關係。

2、曹髦死後,司馬昭也沒敢當皇帝,是怕天下人不服,有勤王的,而是消滅蜀漢之後,有軍功,威信逐漸提高,各方面安排差不多,羽翼逐漸豐滿了,他死後,他兒子司馬炎才當上皇帝的。他這種是由上往下發展奪取皇位,和通過起義,推翻前朝統治,或者通過在外面做實力派,然後進入中央中樞奪取政權方式不同。司馬昭團隊如果被處掉,是不會出現連鎖反應的。

3、曹髦是皇帝,在全國有號召力,朝中也有人支持他,像尚書王經。司馬昭有實權,有一夥人,尤其平定毋丘儉、諸葛誕之亂後,司馬昭在朝中有很大勢力。曹髦如操作得當,殺了司馬昭,司馬昭那夥人會出現樹倒猢猻散局面。但是曹髦一時衝動,大張旗鼓召集數百人行動是不妥的。曹髦召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尚書王經,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連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廢之辱,如今親自率領你們去討伐他。”結果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急速將此事告知司馬昭,這兩個人告秘也不一定表明就是司馬昭死黨,而是怕此事牽連自己,萬一不成功,自己沒有好果子吃,尚書王經沒告秘,事後被殺了。曹髦做這種事情應該向康熙學習,應找心腹,秘密悄悄進行。


大白白野


這個可能性幾乎沒有。以家僕,去對抗司馬集團,無疑是以卵擊石,飛娥撲火。

歷史不能假設。後人的遐想,是站在一個角度和立場,回望過去,投注自己的情感和寄託。

曹氏衰敗太快,相比之下,司馬集團上升又很快。歷史轉身之處,變數很大。

究其原因還是能力問題。司馬家族經營勢力很有一套,人也強幹。但為人所不恥,每一步不是詭計,就是奸詐,然後就是威逼利誘,但政治就是這樣,是我們錯了,習慣以所謂好壞道德來評判。但我們又瞭解多少歷史和政治呢?掌握實權,推翻政權,是司馬集團改姓天下必須那樣做的,換作別人也會那樣如做。

晉也短命,不是大家喜歡的那種強盛王朝。但歷史很深邃,正是魏晉南北朝表面上混亂不堪,但是中國歷史的轉彎時期,貴族消亡,庶民漸起,民族融合,文化激盪,個性張揚,佛教興盛,很多方面對後世都影響深遠,為隋唐歷史做了很好鋪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