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成濟殺曹髦後,司馬昭是如何善後的?

看遍山川


我們先來說一說曹髦。曹髦雖然是傀儡皇帝,但相當有頭腦、有才華,他對《易經》、《書經》很有興趣,曾向太學博士淳于俊請求,幾個問題就把這位博士給問得答不上來了。據記載,曹髦還是個畫家,他有一些畫作流傳,很受好評。唐朝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對曹髦評價說“曹髦之跡,獨高魏代”,就是說在曹魏時期,他的畫是水平最高的。曹髦年齡不大,謹慎得體,大方穩重,贏得了朝野的稱讚,史稱“百僚陪位者欣欣焉”。

獨特的生活經歷,險峻的政治形勢,使極有獨立意識的曹髦內心騷動不安,他實在不願意再當傀儡被司馬昭隨意擺弄了,他要揭竿而起。

260年五月的一天,他把待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待王業叫到宮內,一見面,曹髦就向他們大訴苦水,並歷數司馬昭專權的種種行為。曹髦越說越激憤,不禁大聲喊道:“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我再也忍受不了他的羞辱了,不能坐等被他廢黜。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意思是今天我就和你們一起去征討他,把司馬昭這個老賊幹掉。

王經一聽這話嚇得渾身發顫,心想,你曹髦哪裡是司馬昭的對手啊,你跟他比試,這不等於雞蛋踫石頭嗎?於是誠懇的勸諫道:“現在國家大權操縱在司馬家族已經很久了,朝廷上下到處都有司馬家的親信爪牙,人們不顧逆順之理己非一日,皇上的宮廷宿衛兵少力單,這些軍隊怎麼能夠做你的依靠呢?一旦事情鬧起來,就可能出現難以預料的災禍,請皇上詳加考慮啊”!

王經的分折不但沒有使曹髦冷靜下來,反而使他更加憤怒了。他從懷中掏出早已寫好的黃素詔,狠狠的扔在地上,厲聲說:“我意已決。即使事敗身死,又有什麼可怕的呢?更何況還不一定死呢”!曹髦說完,跑到後宮,向郭太后打了個招呼,就率領宮中宿衛、官僮數百人,敲起戰鼓,衝出宮去。曹髦身披鎧甲,坐在車駕之上,手持寶劍,大呼殺賊,激勵士氣。

這王經等人見曹髦真的率兵衝了出去,都驚呆了,心想,你曹髦真是瘋了,你打得過司馬昭嗎?王沈、王業決定向司馬昭報告,並歸順司馬昭。他倆招呼王經一起去告密,王經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你們倆去吧,我不去了。王沈二人見此就快步出宮,抄小路報告司馬昭去了。

說話間,曹髦帶兵已出宮,直奔司馬昭府上殺來,這時司馬昭已得知曹髦出宮的消息,並立即派兵前來迎擊,帶隊的是他的親信、中護軍賈充。在皇宮的南門,曹髦與賈充相遇,賈充率領的是司馬昭的精兵,訓練有素,武器裝備精良,再看曹髦這批人馬,有內待、宦官、禁衛軍,穿戴不一,亂亂哄哄,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

兩支隊伍相遇後,曹髦手持寶劍,一邊揮舞,一邊高喊:“我是天子,誰敢攔我”!情緒亢奮,掄著劍左右亂砍。司馬昭手下的將士見小皇帝親上陣,大家誰見過這場面,又驚又怕,不知所措,只好小心躲避,不敢進逼。

這時,賈充的親信、太子舍人成濟趕忙問賈充:“現在情況緊急,賈大人您看該怎麼辦”?賈充大聲對周圍的人喊道:“司馬公養你們這些人,不就是為了今天嗎?今天的事,你們都看到了,該怎麼辦,還用問嗎?”人們一聽了這話都明白了,可以對皇帝動手啦!可是誰敢對皇帝捅刀子呀,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成濟立功心切,想搶頭功,一點也沒有猶豫,舉起長矛就向曹髦猛刺過去。曹髦毫無防備,被刺中前胸,鮮血噴出,當即身亡,時年二十歲。

曹髦死亡,司馬昭該怎樣收拾這種場面呢?

從整個事件看,他並未登場,好像與他無關,只有親信賈充知道這其中的秘密。當曹髦被殺的消息傳出後,朝廷出現了這樣一幕,第一個出現的是司馬昭,他得知消息後“大驚,自投於地”非常悲痛。怎樣理解司馬昭的這一舉動?有兩種可能:第一,真是害怕了。明眼人都知道,曹髦之死就是司馬昭一手所為,縱然司馬昭足智多謀,但幹了這種缺德事,為千夫所指,總讓他感到恐慌和不安。第二,作秀之嫌。司馬昭早已預料,只要曹髦發難,就要置他於死地,只有滅了不聽話的曹髦,才有可能取代曹魏,所謂“大驚,自投於地”,完全是做給不明真相的人看的。

司馬昭為處理好後事,思考再三決定請曹魏老臣、在朝廷威望很高的尚書僕射陳泰出馬,研究一個萬全之策。

司馬昭見到陳泰,問的第一句話就是:“玄伯,卿何以處我”?陳泰冷靜回答說:“獨有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殺賈充?對司馬昭來說太難了,賈充是司馬昭的心腹,點子多,離不了他。他不說話,沉吟半響,輕聲問陳泰:“殺其他人,行嗎”?陳泰堅定地說,:“但見其上,不見其下”。意思是皇帝的死事關重大,要殺就殺高官,不如此不能擺平此事。司馬昭一看和陳泰沒商量,決定拋開他,強硬擺平這件事。於是高聲宣佈:“成濟弒君,罪大惡極,應誅滅九族”。

成濟當時正站在司馬昭一旁,可能還正在想著自已會接受什麼樣的獎賞呢,萬萬沒想到等來的是這個結果。他急忙大嚷:“成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罪不在我”!司馬昭不等成濟說出更難聽的話,示意將他立即拖出去。士兵一擁而上,將成濟架了出去一一成濟本想立功,沒想到自已卻成了替死鬼,足見政治鬥爭的殘酷性。

即然懲處了殺害曹髦的兇手,那就給曹髦辦喪事吧。下葬也沒有什麼儀式,非常簡單。曹髦沒有皇帝名號,以前曾被封為高貴鄉公,所以埋葬時還稱高貴鄉公。


大汕十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不甘心做傀儡的魏帝曹髦召集尚書王經、侍中王沈(《魏書》作者)、散騎常侍王業等,準備率領貼身侍衛和太監們攻擊司馬昭的府邸,這事被王沈、王業偷偷告訴了司馬昭,司馬昭對此早有防備。(曹髦被殺劇照)

年紀只有20歲的曹髦還是有帝王風範,剛出宮門就碰到司馬昭弟弟司馬伷率領的軍隊,曹髦的出現使得司馬伷部隊逃散,中護軍賈充(西晉皇后賈南風的父親)率領部隊進行抵禦,曹髦親自上陣,士兵懼怕,紛紛敗退。賈充是個狠角色,對手下的成濟兄弟說,司馬公養著你們這些將士有什麼用,還不趕快去辦了他(曹髦)!成濟立馬用戈刺死了曹髦,整個政變全部平息了下來。

司馬昭如何善後?

司馬昭也假裝悲痛了一番,事情還是要處理的,召集群臣商議後事。當時尚書左僕射陳泰明白不能處罰司馬昭,要求處死賈充平息事態,司馬昭想了很久後有了自己的主意,處死自己重要的謀臣賈充等於承認自己殺了魏帝曹髦。(賈充劇照)

他進入後宮威逼郭太后,廢除曹髦的帝位,三條主要原因:一是曹髦不適合做帝位,說曹髦經常用弓箭意圖射殺司馬昭;二是曹髦曾經試圖毒殺他;三是曹髦的近臣離間重臣和皇帝的關係,於是乎曹髦被廢為民。後自己又假仁假義的恢復了曹髦即位前的高貴鄉公稱號,用王的禮儀下葬。

司馬昭還將曹髦真正的近臣尚書王經處死,說他離間君臣關係,給他報信的王沈因功封安平侯,食邑2000戶,此事就此完結,賈充屁事沒有!(司馬昭劇照)

不過事情過去二十多天後,群情激憤,嚇得司馬昭不輕。為了要穩定朝政和民眾情緒,他下令逮捕成濟、成倅兄弟,要誅滅成濟三族。成濟成了三國時期最出名的背鍋俠

成濟兄弟不服,脫光衣服跑到屋頂大罵司馬昭,把司馬昭的醜事說了一籮筐,被兵士用箭射死。至於成濟三族根據部分歷史記載並沒有誅滅,而是成濟兄弟兩個被殺就截止了,對外說誅滅三族,司馬昭也害怕自己手下的將士寒心。

司馬昭拼命保下來賈充不見得是好事,賈充的女兒賈南風也把西晉禍害的夠嗆,短短几十年就被滅亡了,因果報應挺快的!


穿越再現彼岸


司馬昭當初聽了他的政治聯盟郭太后的話立曹髦為帝,沒過多久就腸子都悔青了,本來指望著自己和曹髦相處能夠再上演一出曹操和漢獻帝“和諧”共處的好戲,沒想到這位年輕人打心眼裡流露出不甘心當傀儡的意思。


曹髦精力旺盛,年輕活躍,經常和朝廷裡的飽學大儒談論歷代帝王得失利弊。抒發議論間極度讚賞以弱勝強,戰勝仇敵,復興夏禹的少康,而極力貶低倚仗武力乘人之危耍流氓手段的漢高劉邦。

這在司馬昭看來是明擺著曹髦在展開對自己司馬家的輿論攻勢,曹髦自比中興夏朝的少康,那司馬氏家族是什麼貨色就只有司馬昭對號入座了。司馬家的走卒鍾會對司馬昭講,咱這位年輕的皇帝論文采堪比曹子健,論武功可追魏武帝,雖然講得誇張,但司馬昭聽了也背脊骨發涼。


甘露5年初(公元260年),曹髦在一時衝動的情況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被一個叫成濟的小軍頭在賈充的鼓動下當街刺死。這事司馬昭心裡鬆了一口氣,但面子上還得做足功夫,賈充是他手下得力的謀士捨不得殺,那只有動手的人倒黴了。

替主子辦事也不能太賣力,到了沒有迴旋餘地的時候,走狗是第一個被拋棄的,願天下所有走狗引以為戒。司馬昭把所有罪責都推到成濟身上,成濟被斬首,外加滅三族,“成濟”在今後的歷史中成了弒君的代名詞。

司馬昭感覺這樣處理還嫌不夠,琢磨著怎麼把這件政治命案向刑事案件轉化一些,多少也讓這個事件熱度降降溫。和郭太后合謀下了一道詔書,講曹髦用箭射她打算暗害自己,並且已經買通她身邊的人要毒死她,再加上一些曹髦其他的罪狀,告訴別人這個皇帝是個暴君,死了活該。




皇帝寶座空了,還得再選一個人坐上去,即便是個空殼也要做做樣子,現在還沒有到司馬昭最後扯掉遮羞布的時候。司馬昭選中曹操的孫子曹璜,按輩分和魏明帝曹叡同輩,見了郭太后還得叫聲嫂子。曹璜先改名曹奐,再拜見郭太后於太極殿登基,改年號為景元,加司馬昭九錫,把司馬昭的封地增加到10個郡。舊皇帝是傀儡,新皇帝更是司馬家的牽線木偶。


看遍山川


高平陵之變後,曹睿養子曹芳在司馬師掌權時,因捲入張皇后之父張緝李豐等人密謀廢司馬師推夏侯玄上位的政變,被司馬師藉機廢掉,另立曹丕之孫,東海定王曹霖的兒子曹髦為帝。曹髦聰明機警,少有才學,鍾會評價他說文才可比曹植,武略可比曹操。在位期間,推崇少康,重視德治,外攘強敵,內安黎庶,可惜生不逢時,曹魏積重難返,大勢已去,曹髦灰心喪志,絕望之餘,不甘再為傀儡。


260年甘露五年,20歲的曹髦召集宮中侍衛甲士,與王經王沈王業密謀討伐司馬昭,三人不敢與聞,憤怒之下,拔劍登輦自帶宮衛,呼喚著出了皇宮,前去討伐司馬昭。(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首先碰到司馬昭的弟弟屯騎校尉司馬伷及其部眾,司馬伷不敢接戰,落荒而走,司馬家鐵桿、賈逵的兒子中護軍賈充見勢不妙,帶人與曹髦戰於南面宮闕之下,手下成倅成濟在他的授意下衝上前殺死曹髦,這一來,出了大事,曹髦雖無實權,但皇帝之尊擺在哪裡,是世家豪族的天下共主,這一殺出了大事。司馬昭為善後費盡心思。

得知皇帝被殺,大臣們百感交集,司馬昭嚇得趕緊跑來到曹髦屍體前跪倒在地,司馬懿弟弟太傅司馬孚大哭來到,抱著屍身哭喊不止,連稱陛下被殺,是我的罪過。戲做足後,司馬昭召集大臣進殿商議善後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世家的代表,陳群之子尚書左僕射陳泰拒不到場,司馬昭令其舅父荀彧的兒子尚書荀顗前去強請,陳泰在眾人的逼迫下到來,提出必須殺賈充以謝天下。司馬昭解釋說,當時有下命令不準靠近皇帝,而成濟兄弟沒有人臣之禮,不聽命令還弒君,主要責任在這二人。陳泰不同意,閉口不答。


司馬昭便用了三招進行善後,首先,請出曹睿的皇后郭太后下詔指斥曹髦,說他沒有人子之禮人君之度,常怨恨太后對他的規勸,還多次想殺害太后,決定把他廢為庶人。這是把弒君罪淡化,畢竟就算成濟兄弟抗命,司馬昭也罪責難逃,把曹髦的地位降下來才可以解決問題。第二,誅殺成濟兄弟三族,向天下人特別是其他世家豪族有所交代,維護代言人身份。成濟得知要滅他三族,公然拒捕,還脫掉全身衣服跑上屋頂,大罵賈充司馬昭,被眾衛士射殺。(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第三,以王經蠱惑曹髦,挑動內亂,離間重臣為罪名殺死了他一家。而告密的王業王沈則加官。三管齊下,內外兼顧,平息了大部份人的議論。這時司馬孚繼續發揮餘熱,由他和太尉高柔出面,聯同司馬昭上奏,請求皇太后原諒曹髦的不孝行為,請給他以王侯之禮安葬而不是庶人身份,郭太后當然同意了,就這樣,一樁彌天大禍被司馬昭化解。


南方鵬


先說一下司馬昭的善後工作。

一是誅殺“炮灰”。替主子出頭的殺手一般都是“炮灰”、是墊腳石、是用完就扔的抹布,像殺高澄的蘭京,殺林肯的約翰·鮑斯,殺宋教仁的武士英和殺曹髦的成濟。公元260年5月5日曹髦被楞頭青成濟所弒,天下洶洶,於是只隔了一天,成濟連同大哥成倅就被當成替罪羊給殺了。



二是政治清算。主要是藉此事件清理還與曹魏一條戰線上的人,像堅決護衛曹髦的王經、暗中支持的滿長武和孫佑等人或誅或貶,曹魏朝堂為之一空。

三是論功行賞。在“南闕交兵”事件中,慫恿成濟的賈充居功至偉,即使尚書左僕射陳泰明確建議司馬昭殺賈充以塞天下之口,司馬昭卻連表面文章都不屑做,而且不僅不殺,還在幾天後直接給賈充封了侯。其他人像告密的王忱、王業等人也都踩著主人的屍體得以加官晉爵。

四是自我洗白。即使“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抹黑曹髦、洗白自己的工作還是要做,這是一條起碼的政治規則。曹髦的罪名是“弒母”,這一點人神共憤,所以他死得其所,死得大快人心,“見義勇為”的司馬昭不久便進位“晉王”。曹魏的滅亡進入倒計時。

再說一下“居功至偉”的賈充。

所謂善惡有報、因果循環雖然都無法確認有無,但冥冥之中卻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駕馭著命運,在操縱著生死。像隋文帝楊堅遍屠北周宇文氏,其二世卻死於宇文氏;明代名臣孫承宗死於清軍入關,“東陵大盜”孫殿英卻是他的直系後代;葉赫那拉部落在被努爾哈赤滅族時曾起誓說“即使葉赫家族只剩下一個人也會報仇”,慈禧太后就姓葉赫那拉……司馬昭也不會想到,司馬家族和未來的“晉朝”會敗在“第一功臣”賈氏家族手裡——我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賈充沒這麼壞,或者沒這麼盡力,那麼他就不會被司馬昭父子重用;不被重用他和司馬炎就不一定會結為兒女親家;不結成兒女親家賈南風就無法操縱傻子皇帝司馬衷和朝政;無法操縱朝政皇太孫司馬遹就可能建康成長並順利即位,然後晉朝的國祚就會……反正不會這麼短、這麼亂、這麼弱。



歷史沒法假設,但司馬昭因弒君一事遭報應和遭天譴彷彿是被註定的!


彼岸歷史


曹髦被殺後,司馬昭的善後可謂是經典。

經典在何處呢?一是抹黑對手,二是找替罪羊。

以後的那些陰謀家幾乎都是在這兩條上有學有樣的。

一、抹黑曹髦

曹髦是皇帝,弒君可是大罪,這一點無論你有多麼冠冕堂皇的藉口都是不能改變弒君之罪的。

司馬昭自然明白這一點,於是他開始敗壞曹髦的皇帝形象

從司馬懿時代開始,魏明帝的郭皇后就被司馬家族控制。司馬昭立刻找郭太后,以太后的命令解釋發生的事情。

《三國志》記載道:

皇太后令曰:“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東海王子髦,以為明帝嗣,見其好書疏文章,冀可成濟,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數呵責,遂更忿恚,造作醜逆不道之言以誣謗吾,遂隔絕兩宮。其所言道,不可忍聽,非天地所覆載。吾即密有令語大將軍,不可以奉宗廟,恐顛覆社稷,死無面目以見先帝。大將軍以其尚幼,謂當改心為善,殷勤執據。”

這裡是說,曹髦情性暴戾,誣謗太后,郭太后對他早不滿,曾對司馬昭說過他不可以“奉宗廟”,但是司馬昭宅心仁厚,認為曹髦年幼,以後會改正的。

這裡其實就是一郭太后的口吻直接質疑曹髦地位的合法性了,郭太后有廢帝之意,只是被司馬昭勸住了。

你看司馬昭對曹髦多好呀。

郭太后繼續道:

“而此兒忿戾,所行益甚,舉弩遙射吾宮,祝當令中吾項,箭親墮吾前。吾語大將軍,不可不廢之,前後數十。此兒具聞,自知罪重,便圖為弒逆,賂遺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藥,密因鴆毒,重相設計。事已覺露,直欲因際會舉兵入西宮殺吾,出取大將軍……吾之危殆,過於累卵。吾老寡,豈復多惜餘命邪?但傷先帝遺意不遂,社稷顛覆為痛耳。”

這裡就將曹髦要殺司馬昭的事加工成了要殺郭太后和司馬昭。而且列舉曹髦之前的一些罪行,如舉弩遙射皇太后宮殿,祈禱要射中。郭太后因此數十次和司馬昭商議要“廢帝”,結果曹髦聽聞了便圖謀殺掉郭太后和司馬昭。

司馬昭藉助郭太后的口吻,抹黑曹髦,將曹髦的行為說出是“弒逆”,還質疑曹髦根本不配做皇帝,郭太后早有廢帝的意思了。

《晉書》中,還記載了一段事後司馬昭給郭太后的上書:

“然惟本謀,乃欲上危皇太后,傾覆宗廟。臣忝當元輔,義在安國,即駱驛申敕,不得迫近輿輦。”

和《三國志》一樣,將曹髦的行為說成“危皇太后,傾覆宗廟”,身為元輔的司馬昭為了安定國家,才“迫近輿輦”。

就這樣,在司馬昭的佈局下,已經死了的曹髦被廢,變成高貴鄉公,“以民禮葬之,當令內外鹹知此兒所行。”

不久,他又安排自己人給郭太后上書,說“今高貴鄉公肆行不軌,幾危社稷,自取傾覆,人神所絕,葬以民禮,誠當舊典。然臣等伏惟殿下仁慈過隆,雖存大義,猶垂哀矜,臣等之心實有不忍,以為可加恩以王禮葬之。”

司馬昭假惺惺說於心不忍,建議太后“加恩以王禮葬之”,結果是“太后從之”。

二、殺成濟,給自己背鍋

《晉書》記載,曹髦被殺後,司馬昭立刻“召百僚謀其故”,僕射陳泰建議“惟腰斬賈充,微以謝天下。”

鼓動成濟殺皇帝的便是賈充,司馬昭不同意殺賈充,便“歸罪成濟而斬之”。他還是假惺惺得和郭太后進行一番表現,給她上書道:“濟幹國亂紀,罪不容誅,輒收濟家屬,付廷尉。”

結果自然還是“太后從之,夷濟三族”。

《三國志》的記載就更有意思了,郭太后在聽了司馬昭的上書後,是這樣回覆的:

“夫五刑之罪,莫大於不孝。夫人有子不孝,尚告治之,此兒豈覆成人主邪?吾婦人不達大義,以謂濟不得便為大逆也。然大將軍志意懇切,發言惻愴,故聽如所奏。當班下遠近,使知本末也。”

郭太后先是責備曹髦不孝,然後說成濟不得已犯下了大逆之罪,郭太后似乎本不想處死成濟,但是聽了司馬昭的發言,同意,最後郭太后要求要把這事前因後果公佈於眾,讓大家都知道。

這樣一來,要殺成濟倒成了司馬昭功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