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反擊暴元,深受百姓擁戴,為何會敗於朱元璋之手?

唯美短句精選


在元末的亂世之中,群雄並起,佔據浙西一帶富庶之地的張士誠是一股重要的抗元勢力。張士誠是私鹽販子出身,仗義疏財,頗有膽識,在據有蘇州常熟等富庶之地後,張士誠為人寬厚多仁,賦稅輕斂,因此吳人對他頗多懷戀,深受吳地百姓愛戴。但是,生逢亂世,僅有一顆愛民之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殺伐決斷的膽識,有銳意進取的決心,有長遠發展的圖謀,很可惜,這些都不是張士誠的強項,卻是隔壁鄰居朱元璋的強項,因此,張士誠不出意料地敗亡於朱元璋之手。

私鹽販子起家 ,割據一方,頗成氣候

張士誠是興化白駒場人,私鹽販子出身,由於販賣私鹽是提著腦袋的違禁行為,一般安分守己的老百姓不敢加入其列。只有那些日子活不下去或是對朝廷現狀不滿的人才會鋌而走險,從事販賣私鹽活動。長期從事這種刀口舔血的生計,接觸到的大都是底層買不起官鹽的貧苦農民,又不斷遭到緝私官兵的追緝,比一般民眾更加敵視朝廷,一旦朝廷的統治出現鬆動甚至崩潰的跡象,私鹽販子更一般人更敏銳地洞察到,加上私鹽販子往往獲利頗豐,一旦有想法可以很快地招兵買馬起事。



至正十三年(1353年),因忍受不了緝私人員欺壓,張士誠與其弟士義、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率鹽丁起兵反元,攻佔泰州、興化、高郵等地。次年正月,在高郵稱誠王,建國號大周,改元天。隨後,又陸續攻陷常熟和蘇州,並定都蘇州。與同時期的陳友諒,朱元璋並稱為江南三大起義軍勢力。

優柔寡斷,沒有長遠發展打算,性格缺陷鑄就了張士誠的人生悲劇

從控制地盤的戰略位置和自然稟賦情況來看,張士誠是江南地區起義軍中條件最好的。在起義軍互相攻伐和元朝方面征討的雙重壓力之下,張士誠本應整頓軍備,等待時機,不斷擴充地盤,甚至伺機消滅競爭對手。可惜的是,張士誠“外遲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實無遠圖”,其實是個小富則安,見好就收的厚道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安於現狀,治國不嚴。據史料記載,“(張士誠)既據有吳中,吳(地)承平久,戶口殷盛,漸驕縱,怠於政事。”,有了張士誠的帶頭示範,張士誠手下的文臣武將也都上行下效,在一旁的朱元璋勢力虎視眈眈之際,張士誠享受著難得的承平時光,對臣下管理也不夠嚴格。許多部將在接受軍令時,往往提出錢帛土地等封賞要求,才願意帶兵出擊,這樣的國勢在天下尚處於亂世的時候,顯然不合時宜。

二是膽識不夠,屢屢錯過良機。縱觀元末江南三大勢力,據有湖廣一帶的陳友諒漢政權實力最強,陳友諒本人也是膽識過人,心狠手辣,這方面堪與朱元璋媲美。朱元璋的地盤夾在陳友諒和張士誠之間,又直接面對元朝王保保大軍,處境頗為尷尬。而張士誠勢力稍弱,但據有富庶的吳地,受到元朝和陳友諒的拉攏,其實手握一把不錯的牌。如果張士誠運用得當,也許打贏也未可知。



可惜的是,張士誠安於現狀,優柔寡斷,多次錯過良機。公元1362年,朱元璋方面的大將謝再興率部投奔張士誠,這本是攻擊朱元璋的大好時機,可是張士誠同志什麼都沒做。第二年(公元1363年),趁元朝方面王保保和孛羅帖木兒內訌之際,陳友諒與朱元璋展開決戰,特別是雙方在鄱陽湖展開大戰,時間持續數月之久,在這樣的好機會面前,如果張士誠起兵進攻朱元璋的大後方南京,可能就抄掉了朱元璋的老窩,這很可能沉重打擊朱元璋的勢力,甚至有可能改寫歷史。可惜的是,張士誠又一次坐山觀虎鬥,沒有任何舉動。等到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取勝,陳友諒被消滅,朱元璋就開始著手對付張士誠。1366年9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二十萬精兵,集中主力消滅張士誠。老朱多計,命二將不要先攻蘇州,反而直擊湖州,“使其疲於奔命,羽翼既疲,然後移兵姑蘇,取之必矣!”在圍困蘇州十個月後,張士誠被俘送往建康,並在建康自縊身亡。



張士誠雖然敗亡,但他統治蘇州期間,實行寬仁政策,蘇州當地人一直很懷念昔日張士誠輕徭薄賦的仁德,每年陰曆七月三十日為張士誠燒香,託名為地藏菩薩燒香,實際上是燒“九四香”(張士誠原名張九四)。


滄海拾遺錄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張士誠本身是非常有能力的,對自己的下層百姓非常好,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似乎張士誠也有成為帝王的潛質。

(張士誠像)

但是張士誠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性格讓他感覺不到潛在的威脅。朱元璋對付張士誠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當張士誠感覺到危險想要作出最後一搏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了。

張士誠原名張九四,他本是鹽民出身,他的起義是因為不願受鹽警的欺壓,最後和他的兄弟張士義、張士德和張士信等十八人率鹽丁們揭竿而起反暴元。所以歷史上也稱張士誠是“十八條扁擔起義”。

(張士誠起義)

張士誠在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攻下泰州、高郵和興化後,在高郵稱王。由於張士誠鹽民的身份,他對貧民百姓的生活疾苦非常瞭解,所以在他轄地的執政期間對老百姓們還是非常不錯的。

張士誠極力改革元朝的弊政,並致力於農業和經濟上減輕百姓的賦稅和徭役。張士誠的仁政讓江浙地區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流亡在外的百姓也紛紛返鄉重建家園。

在教育方面,張士誠也是不遺餘力,他發起文教改革並頒佈《州縣興學校令》,還在江浙地帶舉行了兩屆鄉試。這讓當地的學子和有識之士紛紛來投,連羅貫中和施耐庵等名士都曾在張士誠麾下任職。

在元末的起義領袖中,陳友諒的軍士實力最強大,張士誠是最富有,而朱元璋則是最弱勢的一方。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很有遠見,也非常善於琢磨人的性格,他知道如果先攻打張士誠,那陳友諒必定會在後方攻擊自己,到時候背腹受敵就麻煩了。而如果先攻打強大的陳友諒,張士誠必定不會大舉進攻自己,他只會固守城池安於現狀。

張士誠雖然有堅強的意志,有過人的膽識和才能,他還完成了獨霸一方的壯舉,但他始終沒有明白,在這個群雄逐鹿的時代,沒有兼容並存,只有優勝劣汰和成王敗寇。

至元二十五年,朱元璋已經把張士誠逼到了長江以北,可張士誠依然還妄想著當獨霸一方的富地主,這怎麼可能?

(張士誠劇照)

朱元璋打了陳友諒好幾年,張士誠在旁邊看著什麼都沒幹,只是修繕了一下自己的城池。張士誠最終是城破被俘,他奮戰到最後一刻準備自縊,結果被部下解救下來,在被押解到應天后,還是自縊身亡了,享年47歲。

張士誠也算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朱元璋派部下輪番審問張士誠,想讓張士誠屈服於他,可張士誠寧死不屈,朱元璋百般無奈,只好將自縊身亡的張士誠焚化挫骨揚灰。

在筆者看來,雖然張士誠最終兵敗身亡,但他和眾多農民起義領袖一樣,意志堅強,且始終反抗殘暴的元朝。雖然張士誠也曾像朱元璋一樣假裝投降過元朝,但這只是他的權宜之計。

(張士誠墓)

張士誠不怕死,哪怕是戰鬥到最後一刻,他也堅持自己的信念,張士誠沉重的打擊了殘暴又腐朽的元朝,讓江浙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也算是功德無量吧。


醉愛侃足球


皇帝的位置只有一個,群雄第一也只有一個。天命有常,而歸有德之人。

但是,這個德屬於誰,則不僅僅是功勞、能力和機遇,還要看歷史的最終選擇。

確實,張士誠是滅元的蓋世功臣,但是卻落了一個兵敗如山倒自縊而死的悲慘下場,歷史的天平倒向了朱元璋一邊。張士誠本來是小鹽商,人稱張九四,平日裡與弟兄們撐船操舟運鹽,頗有資產。張士誠10歲就在家鄉泰州興化白駒場等地苦心經營,給地方官府運鹽的過程中,他受不了轅朝廷的盤剝,就帶著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及李伯升等18人,組織起了以鹽丁為核心的隊伍,開啟了反元逐鹿的人生歷程。號稱:

餘起兵之意,誠欲出生民於塗炭。

因此,元末人稱:(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張士誠是有一些家底的,販賣私鹽發家,不像朱元璋是一個放牛娃遊方和尚。元朝的暴政激發了各地的反抗,張士誠號召起義,先後攻下泰州、興化等地,並在高郵稱王建周。不久之後,又率軍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實力強大。公元1363年,一度殺了紅巾軍領袖劉福通,達到鼎盛。

人算不如天算,盛極而衰,朱元璋雖然出身布衣,但是發展很快,逐步與張士誠分庭抗禮,到了難以兼容的程度。朱元璋手下謀臣武將甚多,勢頭強勁,不斷打敗張士誠,屬於他的時代結束了。

朱元璋打敗張士誠的過程其實也不容易,可謂生死成敗懸於一線。

等到朱元璋攻下了武昌,消滅陳友諒,朱張之間就必須決一雌雄。1367年,孤城蘇州西北三面臨敵,被朱元璋攻破後,張士誠已經是日暮途窮,被押送到了金陵,一山難容二虎,況且敗軍之將,就不得不上吊死了。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這就好像古羅馬的某一位皇帝宣佈在古羅馬境內的每一位人民都能夠獲得古羅馬公民的身份,這件事情通常都被普遍認為是造成古羅馬在後期沒有任何擴張慾望的一個定時炸彈。

很顯然,這個皇帝不懂得什麼叫做飢餓營銷,張士誠也不懂,人民為什麼要跟著你一起去奮鬥,還不是生活有一個盼頭,還不是說跟著你一起奮鬥以後能夠擁有一個更好的結果。如果什麼都不用去奮鬥,吃了喝的全都來了,這樣的話,養出來的人那是什麼人?懶人!

張士誠的這件事情,那講句實話,他做的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他是一個軍閥,或者說他是一個諸侯,不是說一個做慈善的傢伙,如果她是一個慈善家,那他肯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慈善家,或者稍微降低一下標準,讓他去做一個官員,說不定他也是一個能夠擁有好口碑的有能力的官員,並且能夠體恤下屬,能夠安撫百姓,這種人也是一個人才,但是她偏偏是一個割據勢力割據勢力,不為自己考慮,那你就等著自取滅亡吧。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差一點在這些權利高處的人看來,簡直就是至理名言,如果不為了自己去奮鬥,那你別打下這麼大的江山,拱手讓人不就算了嘛。(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所以張士誠後來把這片土地讓給朱元璋,這也算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他的失敗是註定的,陳友諒或許還有成功的可能,但張士誠這個人成功可能性為零。

江浙地區是富庶之地,這個地方又是盛產美女的地方,美人鄉,英雄冢,這種地方恰恰是最能夠消磨一個集團戰鬥意志和戰鬥慾望的地方,也會讓這個集團的人漸漸的忘掉自己的初心。

估計是張士誠的這件事情給了朱元璋很深的打擊,所以在朱元璋登基以後,可以說對於貪官汙吏一律給我查到底,老子不希望你們步入張士誠的後路,你們完蛋了,我的王朝也完蛋了。

在亂世之中,你不積極向上,不積極進取,就是原地踏步。人生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寧波去攻取更多的土地,獲得更多的人民,獲得更多的財富,組建更加強大的軍隊,然後再去獲得更大的土地,更多的人民更多的財富,那麼你的視力將會一步一步的被別人給蠶食掉?無論你這個勢力有多龐大,無論你這個勢力有多麼的強悍,有一天刀會生鏽,繩子會斷掉,你的戰甲會堆放在倉庫裡面無人想起,等到那個時候,你靠什麼東西來保護你自己呢?所以防患於未然,最好成你實力強勁的時候消滅你的潛在對手。

張士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害死他的正是那份沒有憂患的意識。


漩渦鳴人yy


張士誠和朱重八一樣,都是苦命人,他的小名叫張九四,是鹽城大豐白駒場人。

(因為在張士誠那個時候,白駒場還屬於現在的泰州興化。而那個時候其實興化還是屬於揚州的。所以就不要爭來爭去了。)

當時的白駒場是個苦寒之地,遍地鹽場,雖然揚州的大鹽商們富可敵國,但是在白駒場那會遍地鹽霜和蒿草,種糧食是比較不靠譜的,唯有煮海為鹽。和程咬金一樣,張九四是一個私鹽販子,屬於高風險行業。

張士誠貿然起事,沒有長遠的政治規劃。

至正13年(1353年),他與弟弟張士德和張士信率領鹽丁起兵了,趁著元政府內訌,迅速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地(這些地方里白駒場很近,最遠也就在一百多公里)。而這一年,在郭子興手下打工的朱重八也開始回鄉招兵去了,帶著徐達、周德興、郭英等和同村鄰鄉的熟人700多人,回到郭子興帳下,終於被提升為了鎮撫。

至正14年(1354年),張九四在高郵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地無半寸,在一個小小的高郵城竟然就公然稱帝,這充分可以看出私鹽販子沒有政治眼光。而此時的朱重八已經帶著徐達等人離開了郭子興,自己開始開公司了,而且明帝國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加入了朱重八的陣營。

張九四“高郵保衛戰”一戰成名,從而確立江湖地位。

同年9月,樹大招風的張九四。吸引了脫脫的號稱的“百萬大軍”來圍高郵城。發生著名的“高郵保衛戰”。在元末明初,類似的“保衛戰”很多,來朱元璋陣營裡朱文正的“洪都保衛戰”。但是“高郵保衛戰”註定是一個傳奇,他不但是開創性的第一次,而且與眾不同的是,他真的沒有外援。其他的不管怎樣,至少還有外援的希望。而被百萬元軍圍困3個多月的高郵城,只有絕望。我估計張士誠的臉那麼腫,就是那會因為後悔扇的。但是神奇的一幕最終發生,脫脫遭朝中奸臣算計,元順帝一紙詔書把他就地解職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賜死。所謂的百萬大軍,樹倒猢猻散,立刻就拜拜了。

比起朱元璋陣營,人才的缺乏是張士誠的重大缺陷。

除了能打,其實張士誠本人沒什麼長遠的政治眼光。更能打的是他的兄弟張士德(張九六),這個兄弟算是他的大將兼軍師。

元至正15年(1355年),張士德從通州(南通)渡江進入常熟;於次年2月攻陷平江(蘇州),接著又攻陷湖州、松江及常州等路。於是張九四就定都平江。此後,直到朱元璋打敗了他,並把他押到南京前,再也未曾離開蘇州。而這一年,朱重八也攻下集慶(南京)。不管認不認識,願不願意,兩人就做了鄰居。鄰居間從這個階段,便開始不斷髮生摩擦。

朱重八本來立足未穩,又遭到陳友諒方面的壓力,所以一心向張九四示好,派了楊憲去送信。結果張九四見到楊憲,才知道什麼叫謀士,什麼是人才,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就把楊憲給扣了。結果還派人打鎮江,結果被徐達個打敗了,還損失了兩員大將。結果滑稽的一幕出現了,張九四寫信求和,請求每年送給明軍糧食二十萬石,黃金五百兩,白金三百斤,化干戈為玉帛。早幹嘛去了?要知道楊憲其實在朱元璋的人才庫裡,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存在。

後來張士德被朱重八俘虜,仍然是張士德暗中讓人傳信張九四投降元朝。在投降元朝的時候,張九四一面派史文炳偷襲殺掉楊完者,佔據了杭州;一面從海上往大都每年送糧11萬石。終於穩定了局勢並的到了發展。而張士德卻餓死在了應天。

張士誠缺乏政治遠見,驕橫魯莽,最終導致守著大好資源,卻為他人做嫁衣裳。

元至正23年(1363年)9月,張士誠又自立為吳王,弟弟張士信為浙江行省左丞相。那時,張士誠佔據的地盤,南到紹興,北超過徐州,到達濟寧的金溝,西邊佔據汝寧府(河南汝南縣)、潁州(安徽阜陽)、濠州(安徽鳳陽東北)、泗州(江蘇盱眙),東邊直到大海,縱橫兩千餘里,帶甲的將士數十萬。

佔據平江以後,這一帶因為多年都沒有戰事,因此人口多,經濟也很繁盛。張九四也就逐漸變得奢侈、驕縱起來,不想過問政務。他的弟弟張士信、女婿潘元紹(兩坑貨)更是貪婪斂財無度。(《水滸傳》裡面兩大淫婦(潘金蓮和潘巧雲)都姓潘,其實就源於暗諷潘元紹和潘元明在關鍵時刻背叛張九四。)


施耐庵曾經與劉伯溫是同榜進士,在錢塘做過3年元朝的官,後棄官回到蘇州。頗有才學和遠見,大家都知道他的《水滸傳》。在蘇州,張九四曾親自登門請施耐庵出山,因為和張九四的部將卞元亨相交甚密,施耐庵答應在張九四幕下參與謀劃。後來看到張九四貪享逸樂,不納忠言,便悄悄離開,躲到江陰,在祝塘鎮教書。

得到杭州之後,張九四對元朝開始也不理不睬了,俞思齊勸他繼續進貢元朝,張九四發飆了,俞思齊嚇得逃跑了。

而與此同時,朱重八的人千辛萬苦,都是不離不棄,甚至在每一個關鍵的節點上,都把自己當成一顆螺絲釘。而張九四地盤越來越大,錢財越來越多,忠心於他的人卻越來越少。

於是等朱重八和陳友諒對決完了之後,直接全面殺向張九四的時候,攻打張九四的方式便和《水滸傳》裡梁山攻打方臘的模式是一樣的,先打杭州,回攻蘇州。張九四的好日子也就終於到頭了,而張九四在很長時間裡,卻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斷加固蘇州的城牆。用的都是上好的青磚和糯米汁。

但是然並卵,朱元璋學了一把李雲龍,全是主攻。雖然張九四再現了一把守高郵的骨氣。但是他手下的很多大將都已經投降了。而破城之時,場景也相當悲壯,張九四自殺未遂,被部將所救,當時的話語感人肺腑,“九四英雄,還怕不保一命嗎!”最終投降被押往應天,是夜,仍然還是自縊身亡了。

張士誠雖然失敗了,但是他贏得了蘇州的民心。

鹽民出身的張九四,十分了解下層百姓生活的艱辛。

張九四廢除苛捐雜稅,促進農業發展。至正14年(1354年)3月,張士誠頒佈《州縣務農桑令》。張九四發明了軍民共建屯墾制度,如:命令軍民共同開發蘇州城外的南園和北園兩片荒地,全部種植糧食作物,並減免當地農民1年的賦稅;

張九四發明了返稅補貼民生制度,如:至正14年(1354年)全年稅收的40%全部返還給了農民;

張九四化佛鑄錢,解決元末紙幣濫發,平抑物價,恢復經濟。張九四鑄造“天佑通寶”,取代元順帝發行的至正鈔在江浙地區流通,有效地穩定了江浙地區的物價和市場。

張九四發展教育,整飭民風。張九四頒佈了《州縣興學校令》,張士誠人為“風化之本系人倫,賢才之興關學校。”

然而這些政策後來在很大程度都被後來朱元璋在更廣泛的範圍內給引用了,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但是在蘇州,朱元璋真的傷心了,“十廟鐘山黯夕陽,一龕猶自祀張王。”朱元璋出於對張士誠的嫉妒,蘇松等地的賦稅一直到了明末都是全國最重的地方。甚至明朝初年的大遷徙,唯獨,十萬戶蘇松百姓遷往蘇北叫“洪武趕散”,用了“趕散”一次。現在很多鹽城、興化一帶的人家的家譜上仍然記載了這個歷史事件。



炒米視角




中國人經常說這麼一句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流傳很久,聽起來很有道理。

張士誠曾經是一個私鹽販子,和程咬金一樣。為什麼歷史上私鹽販子多呢?這是因為當時是鹽鐵專賣,屬於國有企業壟斷性質。鹽的價格奇高,普通老百姓買不起,只有買私鹽。

賣私鹽就是和政府作對,張士誠兄弟最終奮起反抗,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並迅速佔領了江浙地區。

因為江浙地區是朝廷的賦稅重地,其富裕程度可想而知。張士誠兄弟也不缺錢,因此對當地的百姓也是輕徭薄賦,深得民心。



依靠江浙百姓的支持,張士誠曾經擊敗過元朝中央政府百萬大軍的圍攻。憑藉這一場大戰,張士誠一戰成名。

後來朱元璋突然崛起,先消滅了陳友諒,後打垮了張士誠,然後匯聚天下漢人之兵,一路北伐,統一了天下。



在當時的3支起義軍中,張士誠對老百姓最好。他沒有什麼野心,也不想去統一天下,因此並沒有大規模的徵收賦稅,招募兵士對外作戰。

甚至在後來,朱元璋攻打張士誠時,也耗費了長達一年的時間,自己也是傷亡慘重,才最終消滅了張士誠。



不是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嗎?為什麼張士誠會輸給朱元璋呢?

在歷史上奉行的是叢林法則,強肉弱食。得人心者得天下,這是欺騙老百姓的謊言。統一天下都要發動大規模的戰爭,打仗就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糧草。不加重老百姓的負擔,去什麼地方搞軍費和糧草呢?

當時的地方政權控制在宗族和地方紳士手中。誰取得了他們的支持,就可以笑到最後,奪得天下。老百姓只是炮灰,不管天下興亡,老百姓都沒有過上什麼好日子。

朱元璋和當時的地方士紳達成了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合作,來消滅元朝,統一天下。至於受不受老百姓愛戴,那根本就不是什麼重點。當然朱元璋在統一天下後,對老百姓還是不錯的,但這一切都是後話。


新知傳習閣


張士誠敗於朱元璋,是人性使然。人在江湖,心不狠站不穩。張士誠雖是反元領袖,但其中產出生,販私鹽的,被逼而反,成功後只想做一方諸侯,小富即安,未有爭天下雄心。且其人對民對官都友善,想共享富貴繁榮,不能說其心無大志,只反映其偏安的心態。而朱狼子野心,性格使然。張士誠敗了,但他也不失為一個友善人。


老玩童gan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當初朱元璋與張士誠陳友諒並立,朱元璋決定先打陳友諒再打張士誠。朱元璋手下大將就問了,為什麼不先打張士誠呢?朱元璋回答說如果先打張士誠,陳友諒必定來救,到時候腹背受敵。但是如果打陳友諒,張士誠卻不會來救,因為張士誠瞻前顧後患得患失。三國中郭嘉有一句話評論袁紹,我個人覺得放在張士誠身上也很貼切:見小利而忘義,做大事而惜身。所以,張士誠最終不能坐擁天下,不在於他沒有足夠的財富和實力,而在於格局與性格。能偏安一隅卻無力王天下。


西風暢旅


氣小則無遠見,志驕好生事!這是朱元璋對張士誠和陳友諒的評價,張士誠是小富即安的心裡,朱元璋力排眾議先攻擊強大的陳友諒,張士誠必定不會救援,如果先攻擊弱小的張士誠陳友諒必定舉全國之力攻擊朱元璋,朱元璋有如此謀略此人不奪天下誰人可奪天下!


品味經典影視


逐鹿中原靠的是謀略,軍事,本身實力而不是什麼百姓愛戴。張士誠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他小富即安,沒有長遠的戰略規劃。肯定打不過英明神武的朱元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