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前些天一個朋友跟子玲說,這放寒假還沒幾天,她家娃就很讓人頭疼,帶孩子回爺爺奶奶家,結果每次外出回家,只要一進門娃就將衣服、襪子、鞋子扔了一地,癱在沙發上發小脾氣,爺爺奶奶關心的問兩句“寶貝,怎麼生氣啦?”結果孩子卻變本加厲,脾氣更大簡直要翻天了。

開始娃爸還以為孩子只是對付爺爺奶奶“挑軟柿子捏”,沒想到就在前兩天,娃爸親自帶著孩子去兒童樂園玩,路過蛋糕店,孩子非得吵著吃奶油蛋糕。又路過奶茶店,孩子非要喝奶茶,娃爸沒同意,孩子竟然躺在地上開始哇哇大哭起來。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說起這個小魔王,子玲的朋友感覺自己黔驢技窮了,春節還沒過,寒假還很長,娃崩潰,家長也崩潰……奇怪的是,朋友之前問過孩子的幼兒園老師還有興趣班的老師,老師們都說孩子上課時表現挺好的。子玲聽完朋友的話,作為一個男孩媽媽,心裡真是有深深的“戰友感”啊。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兒子雖然沒有朋友家小弟弟那樣經常情緒失控,但兒子在學校乖乖的,回到家,尤其是在我身邊時,卻像是換了一個小孩,各種“作”的行為連爸爸都表示看不懂。

兒子剛上幼兒園時,子玲也擔心過他會不適應,於是經常和老師溝通兒子在班裡的情況,一般老師的反饋都是:孩子表現得很不錯,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比較遵守紀律,偶爾挑食。

但一回到家,兒子怎麼就和老師說的不一樣呢,孩子時常會拒絕一些他能做到的事情,比如洗手、脫衣服,一定要大人幫。

子玲本以為這是孩子故意“殺熟”,屬於常見的行為問題。但最近由於諮詢子玲孩子情緒問題的家長很多,子玲在查閱相關文獻時發現,國外關於孩子的這種情緒問題有專門的研究,還有專門的術語:“放學/假後自制力崩潰”(After School Restraint Collapse)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談到這裡,為了讓大家瞭解孩子為什麼在幼兒園可以好好的,回家就會出現各種情緒問題,子玲先來介紹一個叫“有限自制力”的理論。1998年,社會心理學家Roy Baumeister提出:人類的意志力是有限的,過度使用意志力,就是損耗,從而自我控制就會越來越難。

就像一個盛滿水的杯子,我們喝一口,杯中的水就會少一些,如果不及時補充,杯子裡的水就會喝完。我們的自制力也是一樣的,如果徹底用完,又不及時補充,我們的自控力就會下降、衰減。

孩子鬧脾氣,是為了挑戰和刷新自己的行為界限,換句話說就是想要按照自己的意圖做事。但是這和子玲前面提到的“放學/假後自制力崩潰”還不盡相同,孩子的自制力崩潰,沒有什麼目的,就是單純的自控力損耗過度,在家裡再也無法保持平和、剋制的情緒。

因為孩子在幼兒園或興趣班的時候,迫於老師的教育和小朋友的競爭,他會努力表現出一個“好孩子”的形象,這樣就會消耗孩子的意志力。

孩子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在努力融入集體、努力試著做別人的好朋友、努力做老師的乖學生……這些集體行為和約束行為對於小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壓力。孩子為了維護“好孩子”的形象,就必須通過消耗意志力來對抗這些壓力。

孩子回到家裡,就到了安全的“港灣”,慢慢就會放下所有的防備和心理壓力,這時候孩子的情緒就會疏於管理而趨向失衡。這就是“放學/假後自制力崩潰”。

其實孩子的這種情緒失衡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我家的孩子回到家就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但其實,孩子在家沒有情緒崩潰並不代表孩子在學校時就沒有壓力。

對於這種情況,子玲首先要勸各位家長的,就是學會理解孩子。孩子在學校要努力做“好學生”,在家裡又被要求做“好孩子”,這樣孩子其實會更累。我們大人的情緒,也尚且需要一個發洩的渠道。

理解孩子的情緒崩潰,其實是在給孩子的自控力和情緒力充電。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再來看孩子在家的表現,就“合理”多了。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一切有效的對策都建立在充分理解問題本質的基礎之上。我們搞懂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就能夠對應地為孩子疏解情緒做些什麼。比如:

1.孩子放學或放假後,先不寫作業,帶孩子游玩一下,放鬆一下心情。

2.給孩子買一些愛吃的食物,美食也是緩解情緒的有效方式之一。

3.給孩子足夠的擁抱和問候,讓孩子時刻感覺到,家長是愛孩子的,儘量用積極的態度和微笑去和孩子溝通。

4.保持冷靜,不要被孩子激怒。

當然,還有一個孩子喜歡,也是幫助孩子認識情緒非常好的“朋友”——繪本,子玲接下來給大家推薦的這些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的經典繪本:

1.《生氣湯》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這是非常經典的一本兒童情緒啟蒙的繪本,比較適合3~6歲的孩子讀獲獎無數。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兒子小時候,子玲經常和孩子讀這本書,孩子很好奇《生氣湯》裡的媽媽在幹嗎?原來生氣湯是媽媽想出來的和孩子一起發洩怒氣的好辦法,煮一鍋湯,然後對著他大喊大叫,把不開心都撒在鍋裡面。很有意思的繪本。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這本繪本沒有說教,沒有道理,幫助孩子直接感知情緒,處理情緒,孩子可以從小讀到大,小時候孩子對它的喜歡,可能只是單純的被圖畫吸引,長大再看就會問很多問題,給孩子,更教會父母該如何處理孩子生氣憤怒這一情緒 ,是一本很好的情緒繪本。

2.《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兒童情緒管理繪本,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獲獎作品。

對於經常喜歡生氣,容易焦躁的寶寶講這套書是很合適的,媽媽們可以告訴寶寶,生氣就會變成噴火龍喲!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由一隻蚊子作為故事的開始,每一張畫面顏色都很豔麗,尤其是那張摺疊頁面的噴火圖,讓孩子知道生氣是可以的,也可以通過哭泣來發洩自己。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繪本中阿古力生氣之後發脾氣變成了噴火的阿古力,給自己、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麻煩,沒法吃也沒法玩,最後又餓又累的阿古力大哭了一場,用眼淚和鼻涕澆滅了火。

它告訴孩子們生氣可以,但是控制不住脾氣會很可怕,也告訴了孩子們可以用哭來發洩怒氣。特別對男孩子,難過生氣的時候允許他好好的哭一場。

3.《菲菲生氣了》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這也是一本非常經典的兒童情緒控制經典啟蒙繪本,美國凱迪克大獎。

菲菲生氣了,菲菲從生氣、憤怒、宣洩、難過、平靜、又回到愛回到家,後來,菲菲也不再生氣了。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我在讀兒童心理學時,有一門專業課《兒童早期繪本閱讀與培養》,當時老師就用推薦了這本《菲菲生氣了》,正如書中所說:把此書獻給所有曾經不止一次發脾氣的孩子們,還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朋友們。

最重要的是,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生氣了要學會調整情緒,自我恢復,可以換個環境,讓自己平靜下來,舒緩自己的情緒,不讓生氣在自己身體裡待太久,生氣過後,我們依然相愛!

比如繪本中菲菲因為被姐姐搶走了玩具,非常的生氣,她從氣憤的砸東西,吼叫來表達憤怒最後變成了平靜的恢復情緒,回到家裡,每個人都很歡迎平靜的菲菲。

孩子在幼兒園是乖學生,回家成了“生氣包”?孩子情緒的深度解析

其實想想,我們成年人不也整天在各種複雜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我們是自己情緒的“局中人”,卻是孩子情緒的“旁觀者”,所以,看到孩子情緒爆炸,才會不知所措,煞有其事。但孩子的情緒問題,說簡單,也真的很簡單,只要家長首先做到正確理解,家長就會如釋重負,驚奇地發現:孩子鬧脾氣時,需要家長做的不是如何嚴肅地管理;而只需要家長蹲下來告訴孩子:

“即使你鬧脾氣了,媽媽也愛你”

“下次你覺得自己快要爆炸的時候,請寶貝深吸一口氣,然後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事”。

子玲歷時6個月打造的《改掉孩子15個壞毛病,不急不吼做家長》家長課就是專門給您方法讓您不急不吼改掉孩子的壞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