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看不看的問題,是買不買得著票的問題

不是看不看的問題,是買不買得著票的問題

1月17日上午10點,農曆新年前一週,春節檔7部電影統一開啟預售。這是《奪冠》《唐人街探案3》《囧媽》《緊急救援》《姜子牙》《急先鋒》《熊出沒》七大片方收到的統一通知。誰,也別想搶跑。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當然,這則通知對普通買票進場的觀眾沒有直觀、明顯的影響,可能唯一增加的一點難度係數是眼前一下子湧進7部陣勢頗大的電影,對有選擇困難症或對自己的觀影座標系不明確的人,比較不友好。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但往往片方使出的營銷手段以及全國跑路演的高調行為,一定程度上會分薄觀眾的注意力,甚至在選擇時不自覺加入感情分和信心分。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你可能在抖音上刷到無數徐崢和“媽媽”黃梅瑩在通往莫斯科的列車上雞同鴨講的段子集錦,以及徐崢變身“親爹粉”喊話王一博的尖叫瞬間;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也會衝著強迫症患者姜子牙家的年夜飯會心一笑——敲黑板,“封神宇宙”聯動,《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監製的短片,說的是哪吒一家和太乙真人跑到姜子牙家裡吃年夜飯,最後“逼瘋”強迫症·姜,並暗戳戳給哪吒、敖丙CP粉發糖的故事。國產動漫間的相互助力,讓人體內潛伏的中二之魂熊熊燃燒。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還險些被劉德華、王寶強和劉昊然歌聲的“恭喜你發財,恭喜你精彩”無限循環洗腦(跟你說個恐怖故事,劉德華、王寶強合作《天下無賊》已經15年了);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最後舉著一張顯色度不高的老照片,問你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如果你是10後?),“孫晉芳、周曉蘭、郎平是誰?”然後大概率會被家長拉著手坐下來,聽女排精神當年是如何鏖戰日本,取得勝利,順便可以聊聊“小鹿純子”在中國颳起的時尚旋風。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投放對了渠道,打中了宣傳側重,在電影的審美座標下的觀眾,很難不被勾著買票入場。本期我們提供了一些淺顯的選片參考,在你和你爸媽、愛人、朋友有買票分歧時,捧出來PK。

《唐人街探案3》 136分鐘

倒不是說這一部質量最好、最值得看,只是一個偵探懸疑故事,還鋪出了一個巨大的“唐探宇宙”,你大概也不想大過年地被人劇透誰是幕後大BOSS吧……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唐探宇宙”巧妙地以劇集作為暖場“嘉賓”,綿延整個一月的劇集更新,最後無縫銜接到電影第三部劇情中,記憶點強且讓觀眾好奇——這個宇宙,你編得圓嗎?都到日本,來都來了,不如和金田一、小學生柯南聯動一下?邱澤和妻夫木聰誰更帥……諸如此類。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在傳統概念裡,春節追求的還是樂呵一笑的閤家歡。“唐探”的電影,向來走的也是喜劇探案的風格,並不會因為題材原因,為這個檔期的觀影帶來什麼障礙。同時一以貫之的本格推理,又確實或多或少給了觀眾一些動腦筋的挑戰,顯得自己很厲害的樣子。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但如果已經被家裡親戚吵得避之不及,我們還是不推薦觀看,王寶強在該系列人設實在過於聒噪,不亞於你家三拐五拐的親戚。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奪冠》 135分鐘

其實又何止父母,中國女排是鏈接中國好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剛經歷了改名風波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大概是本次春節檔全民共情感最強的電影題材,不必擔心和長輩看,他們有get不到的梗,也不會出現父母在那嘩嘩哭,你在邊上不知所謂的情景。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集體意識對個體的影響,就有這麼深遠與濃烈。誰也不知道陳可辛會怎麼塑造中國女排姑娘和隊伍的故事,但一個單純的運動勵志電影,恐怕不是導演停留的終點。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女排凝聚的是10億中國人從前輩到自信的象徵體,而這份沉甸甸的期待,在輾轉38年的時間裡,對中國女排的影響又會是什麼?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演員陣容是頂尖的。鞏俐和黃渤搭檔,分別飾演中年郎平和陳忠和,郎平之女白浪飾演青年郎平,彭昱暢飾演青年陳忠和,吳剛飾演袁偉民,孫晉芳、張蓉芳、陳亞瓊、周曉蘭、陳招娣等等全部由現役女排隊員扮演,專業性與真實感毋庸置疑,大量史料素材也為營造氣氛遞進鋪排好情緒。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就題材和主創、檔期來說,《奪冠》絕對是2020年票房前三的種子選手,拭目以待。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囧媽》 126分鐘

中國當下,如果有哪幾張臉是你一看就要笑的,徐崢算上一個。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囧系列”的第三部,票房或許不必太操心,但口碑是導演徐崢和他的“囧系列”需要挽回的。比如喜劇與鬧劇的界限、接地氣與低俗的區隔、撓癢癢式的高效與幽默的高下之別,可能都需要在這一部《囧媽》中有所解決。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所有的宣傳物料都指向中國式母子(女)情感中最共性的部分。彼此關心,卻又彼此挑剔;彼此牽掛,卻又想要逃離;明明是最心疼的人,卻又彼此妨礙和傷害,“媽媽”的每一個或大或小的舉動細節,想必都是為人子為人女的觀眾會心一笑的點。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封閉空間——奔向俄羅斯的6天6夜長途列車中的尷尬、無奈與和解,倒確實挺囧的。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緊急救援》 138分鐘

嘗過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的甜頭,在春節檔反閤家歡之道而行,打一套好萊塢式動作/戰爭片的組合拳,林超賢導演在今年帶來的是《緊急救援》。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林超賢幾乎公認的北上香港導演最成功的一位,這裡的成功,在於他對題材的把握和對觀眾情緒的揣摩,但劇作與完成度上,並不如票房來得那樣滿堂彩。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緊急救援》是一部關於中國海上救援隊的故事,相比前兩部跨國境執行任務中迴避不掉的不合理性,這一部則顯得既有人文關懷,又兼具力量展示。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但號稱7個億的投資,預告片的特效感卻不怎麼盡如人意,演員臺詞也有些出戏,真實的取景和量身定製的救援裝備,同樣沒有體現出應有的質感。不過沒所謂了,這個系列的文戲向來不是首要的。劇情簡潔但聲勢浩大、緊張刺激、感官衝擊,才是其中奧義。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因此電影走的是全國跑路演的宣傳路子,深入直男觀影團,用爆炸、火災、直升飛機轟得你硬漢之魂,熊熊燃燒。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姜子牙》 110分鐘

這位眼神憂鬱、胡茬性感,還有極度愛乾淨的大叔,你說你是姜子牙?還釣什麼魚啊,釣我呀!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封神演義》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被低估的中國神話。自稱其運轉體系的世界觀、取之不盡又各有特色的“超級英雄”、暗黑荒誕的故事、驚人的尺度和想象力,早該衍生出足夠完備精彩的“宇宙”,但奇幻神話電影前幾年在市場上式微,少有人肯碰這麼大型、燒錢、吃力不討好的項目。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好在前有一部“眼線哪吒”,後有十年佈局的《封神三部曲》,更有早年間兩部R級劇版《封神榜》被網友頻頻截圖——魔幻史詩《封神演義》似乎逐漸走入主流視野。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姜子牙》的可貴在於,這是一部純血國產動畫電影,沒有啟用任何外國團隊。片中大量二維動畫部分,比如九尾妖狐,華麗豔絕,奪人眼球。劇情中有一場比較複雜宏大的戰爭場面,都將由二維動畫呈現。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幕後團隊在採訪中提及對“姜子牙”形象的定位,“還考慮過風流倜儻的姜子牙,或者low low的姜子牙”,可以想見,這是一個會顛覆以往影視作品中人們對姜子牙的刻板印象。“他是非人非神非妖的,原來是上古神話裡的飛熊。”(都是知識點)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國漫崛起早不是口號式的自我鼓勵,我們的動畫電影和電影人,很好很強大。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急先鋒》 108分鐘

成龍大哥,尚能戰否?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熊出沒》99分鐘

所有家長一年一度電影約會現場。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強推兩部劇集

最近開播的劇集不少,尤其是大小體量各色被“管控”的古裝劇,都選擇在這一閤家歡時段上檔。上星劇與網劇方面都各自有不少口碑收視俱佳的劇,年末工作倦怠或者春節走親戚相對無言時,同追一部好劇、同愛一個愛豆,恐怕是打開局面的最佳話題。

《唐人街探案》

如果說在導演陳思誠第一次拋出“唐探宇宙”概念時,評論界還是以觀望甚至微微帶些看笑話的心情,等待這個系列將怎麼編織“宇宙”,那麼2020年1月,該宇宙不只將迎來電影系列的第三部——這次的故事發生擁有無數知名偵探、推理文化發達的日本,甚至還可能將與“柯南”或是“金田一”做聯動,顯然是憋著要搞大事情,還開播了該宇宙的第一部劇集版,豆瓣目前評分仍高懸在8.1。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劇版“唐探”中有一句來自女主角的官方吐槽:我以為是懸疑片,沒想到是驚悚片。這是劇版《唐人街探案》前四集第一個案件給觀眾的印象。沒了正傳影版的惡搞無厘頭,起碼主人公“林默”在劇集裡不承擔喜劇職能,除了因人設而偶發的幽默梗,大部分時間他都在踏實地查案探案。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當然,“踏實”是相對。“唐探宇宙”中,出現的每個偵探都有其過人的偵探技巧、風格,姑且算是某種超能力。比如劉昊然的“秦風”擁有“最強大腦”,王寶強的“唐仁”則信奉“封建迷信”(尋龍池一類),而邱澤飾演的“林默”——“唐探宇宙”引入的新角色——能力則是“超級嗅覺”。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這類略高於現實的偵探能力,“唐探”顯然搭建的不是純現實的推理探案宇宙,但無論獲取線索的手段幾何,探案核心仍走的是本格推理的路數。這一點在劇版中尤為突出。弱化掉喜劇元素,《唐人街探案》開始踏實地探究案件,探討人性。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依託於曼谷——無論是為審查計,還是為了延續“唐探宇宙”的統一世界觀,曼谷成了偵探們的新高地——劇版的第一個案件涉及到的靈佛元素,則顯得順理成章,劇作上又天然地有幾分恐怖片的意味,推理過程略有瑕疵,但整體完成度很高,可看性不弱。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從制拍角度看,《唐人街探案》劇版的三個按鍵,分別由四位導演完成,這是為“宇宙”收集創建“宇宙”的“開創神”。柯汶利執導《曼陀羅之舞》,戴墨和姚文逸執導《玫瑰的名字》和來牧寬執導《幽靈邀請賽》,而宇宙概念的提出者陳思誠,在之前就宣佈過電影第三部後將不再執導該系列,僅監製整個宇宙的框架進程。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我會告訴大家我要的是什麼,什麼是對的。框架確定後,大家會分頭去做大綱。第一次交大綱的時候,其中表現不好的編劇就有可能被淘汰。之後,除了我和我的三四個夥伴組成的評審團會看外,我們會把劇本發到群裡,讓大家一起來評判,得分最低的有可能會被淘汰。”到目前,陳思誠團隊已經有二十六七位編劇為“宇宙”的構建儲備了堅實基礎。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邱澤的啟用,也是《唐人街探案》劇版成功的關鍵要素。相對稀缺的亦正亦邪、可攻可憨俊男形象,原本就填補了觀眾的審美缺位,他那張“有故事的臉”配上“林默”人設上的可愛(如“吃貨”),用肖央在劇中的官方吐槽說的那樣,“你不要以為自己有點姿色,就可以隨便勾勾搭搭”。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唐探宇宙”世界觀

·Crimaster,世界名偵探排行榜。

·曼谷唐人街偵探事務所。

·劇版的最後一章節《幽靈邀請賽》,將引出“Q”,劇情上銜接《唐人街探案3》。

《新世界》

徐天、鐵林、田丹、柳如絲,耳熟嗎?就問各位關注國劇、熱愛國劇的觀眾們,耳熟嗎!著名“起名廢”編劇徐冰再出手,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不變的,是對故事靠譜程度的信賴。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新世界》講述的仍是金海、鐵林和徐天三個小人物在亂世洪流中命運流轉的時代故事,唯一需要觀眾自行克服的,或許是張魯一這回不叫“徐天”,改叫“鐵林”。故事也從《紅色》的上海來到北平,時代底色或許天然地加重了人物性格中矛盾的部分,將個人命運推向不同方向,立場、處境也從此殊途。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但作為編劇的徐天向來善於塑造“情”。不論是兄弟間的俠義溫情,還是面對時代洪流時的家國情懷,在不同組的人物關係裡,有著緊張衝突的表現。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但60集的劇集體量(在此前的百科與物料宣傳時,甚至有70之多),或許會有敘事上的節奏感不足,或劇情注水的隱患,以及從70集“壓縮”到60集的步驟,是不是也將損失許多信息和連貫性,也未可知。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作為國產諜戰戲,經典的前作《潛伏》和《黎明之前》都僅有30集,導演作為編劇的前作《紅色》都控制在48集,以緊張感為觀看主情緒的諜戰劇,要在如此長的集數里保持不崩,需要文本劇作、人設和表演每個環節的嚴密,主線諜戰劇情與家庭情感線的輕重比例、結合程度,同樣重要。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新世界》的故事切口極小,全劇時間線僅有22天,正好是北平解放前的22天。尹昉飾演的白紙坊片警在追查自己意中人賈小朵(得,徐冰編劇的《美好生活》女二號同款姓名)被殺害的案件過程,不知不覺捲入了和平解放北平的事業當中。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而徐天有兩個情同手足的兄弟,分別是金海(孫紅雷飾)和鐵林(張魯一飾),這三人由於所站立場不一樣,因此在面對紛雜的情感和利益面前都做出了不一樣的抉擇,最終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

不是看不看的问题,是买不买得着票的问题

如果你發愁走親戚時尬到相對無言,那不如就用一部劇和大年初一(除夕)即將上映的電影來破冰吧,就不信這樣還找不到共同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