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改變消極態度,瞭解合適方法

保髖是以延緩置換或者避免置換為目的而展開的,醫學提倡分期分型治療,具有良好的保髖意識以及合適的適應症應當積極保髖。

股骨頭壞死得以延緩,暫緩,甚至得以好轉的趨勢,是醫患共同的目標。因此,提倡分期治療個體化治療很關鍵。

股骨頭壞死:改變消極態度,瞭解合適方法

股骨頭壞死一旦病理形成,影像學為不可逆轉,我們所有的治療是通過一些手段,改善血運,緩解症狀,促進骨修復,鈣化成骨,達到一定的支撐能力,降低塌陷或者避免塌陷,延緩軟骨退化推遲全髖置換。
對於有些比較幸運患者負重區有活骨沒完全累積,甚至無累積,外側柱沒完全侵犯,負重區有一定的活骨支撐,這類型患者預測再塌陷的風險很低,保守治療就可以達到長期延緩的理想結果。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還要結合分期:確診壞死早期指一期,二期。二期壞死麵積小或者不在負重區,無明顯塌陷趨勢,均屬於早期。
早期患者適合保守綜合治療,中醫治療以及物理治療,或者手術鑽孔減壓,給予緩解疼痛然後再系統性綜合治療。

股骨頭壞死:改變消極態度,瞭解合適方法

關於二期另一部分,壞死麵積大或者接近全頭壞死,評估即將塌陷甚至輕微塌陷,也就是二期到三期之間,或者屬於三期壞死,接近全頭壞死的患者即使沒塌陷也不屬於早期。

股骨頭壞死中期治療,病情已經到達中期介於保守和手術之間,也是最後保留關節的機會。實際上適合保髖的黃金時期很短暫,現在的股骨頭壞死高發年齡不斷年輕化,所以保髖要求也不斷提高。
目前很多醫院確實存在“一刀切”,不管在哪個分期都建議手術,不管合適不合適就建議上手術檯,沒有嚴格的術前評估,沒有把握好手術適應症以及手術方案,所以才造成很多人失敗。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所以選擇手術也需要慎重。醫患共同目的是延緩關節置換或者避免!

股骨頭壞死晚期治療:晚期的定義就相對比較簡單了,一般為三期末大面積塌陷、四期壞死或者合併骨性關節炎,影響自主生活,失去功能以及社會能力。
在這裡有一點需引起重視:即使到了四期仍然可以保守治療延緩置換。


一切治療基於分期分型以及個人意願決定,實際上我們自行把分期分型搞明白,就能大體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治療以及怎麼樣的預後。


股骨頭壞死:改變消極態度,瞭解合適方法

股骨頭壞死治療提出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是對疾病預後的重要趨勢,是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目前所有的疾病都提倡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有些患者不知道什麼叫保守治療,或者根本不知道怎麼治療,有些患者則認為保守治療就是拄拐,吃中藥,少負重。實際上不是的,保守治療是一個系統性的治療,涉及很多層面,簡單的說一下就是“利用一切非手術的辦法來治療”股骨頭壞死。

保守治療定義很大很廣,拄拐,少負重,吃藥只是基本要求。

● 中醫療法,包括:服,敷,燻,洗,浴,泡,擦,刮,針,灸,拔罐,按摩,正骨等。
● 西醫療法,包括:藥物降脂,擴張血管,溶栓,以及促進成骨和提高骨密度,抗炎止疼為主等。
● 物理療法,包括:電,光,聲,磁,溫度和機械力等,利用一切手段治療疾病。
● 運動療法,包括:功能性鍛鍊,肌肉鍛鍊,定製個體康復運動以及系統性康復概念等。
● 心理療法,包括:認識疾病,看待疾病,治療疾病,調節心理,舒緩心態,配合醫囑等。

股骨頭壞死:改變消極態度,瞭解合適方法

不少患者抱著早晚都得換的消極態度對疾病不管不問,早晚都得換的言論並不正確。早期壞死,分期分型較好的患者或許有機會避免置換,努力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是對自己的負責。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患者的心理變化,醫患的合作,疾病的認知和態度,對治療預後都息息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