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地雞住進“新別墅”軟紅米“種出”豐足年

走進湛江坡頭區麻斜街道張屋村,道路旁一間間紅瓦藍皮的小雞舍圍在一片兩畝半的土地上,顯得格外整齊氣派。旁邊綠樹紅花環繞,一棟棟小樓整齊排列,村道筆直而寬闊。

“軟紅米分紅髮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打掃衛生,修葺房屋,這個新年越來越值得期待了。”看著修葺一新的房子,張屋村貧困戶吳康球笑得合不攏嘴。吳康球一家五口人,去年在扶貧單位的幫助下,夫妻倆買了一艘漁船出海打魚,孩子也被湛江鋼鐵錄用,再加上軟紅米的分紅,一家年收入10多萬,日子越過越好。

集體雞舍接通自來水管

整齊排列的小雞舍通著自來水管,百香果樹苗環繞在房間周圍。如此宜人的環境,是張屋村的人居環境整治新舉措——雞“別墅”,即由村政府出資,將農戶在家亂搭亂建的雞舍改造成新型集體雞舍,成了新農村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張屋村有2000多人,大部分人以趕海為生,小部分出外務工,飼養家畜也成了村民們平時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之一。長期以來,違規佔用公共巷道搭建雞舍,或者雞鴨遍地走、人畜不分,影響了村容村貌。

坡頭區秉承“堵與疏並行”的原則,通過由村集體出資+村民自願出三隻雞的辦法建設“集體宿舍”。張屋村動員了大部分村民參與了這項環境整治舉措,目前已建60多個雞舍。

“一開始村民們還是觀望居多,有的甚至不理解,後來通過制定集體雞舍管理辦法、安裝攝像頭、接通自來水管、給雞擴建走地的‘院子’等辦法,消除了村民的疑慮,大家爭相排隊領號建集體雞舍,共同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麻新村委會主任張培說。

軟紅米產業助力鄉親脫貧

張屋村的可喜變化是產業幫扶結出的碩果。得益於軟紅米的分紅,每個貧困戶都分到683元的分紅,再加上其他收入,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也愈發有勁。

“我們的軟紅米與普通的紅米不一樣,軟紅米的口感更為綿密,而且還含有鐵元素和鋅元素,可以作為功能性產品進行食用。”湛江市坡頭區恆成種養專業合作社經理黃漢光說。產自坡頭區井頭村的麻農軟紅米,目前已作為一個扶貧品牌,銷往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的超市。

該合作社社長張土如介紹,軟紅米種植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生產模式,貧困戶以資金入股,以分紅獲利,同時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可以參與勞動,人均月工資將近2500元。去年下半年,麻斜街道辦投入了10萬元扶貧資金,一造軟紅米水稻投資收益率達66%。

南方日報記者 劉穩 顧大煒

通訊員 周大森 井君豔 李嘉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