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原創首發,抄襲必究,該文作者已加入維權騎士全網維權。圖來源網絡,侵刪。

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01

愛情最好的模樣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但在現實的愛情婚姻裡,身為芸芸眾生的你我,想要的愛情,卻與現實大相徑庭。

老婆嘮叨丈夫婚前與婚後判若兩人,丈夫訓斥妻子提前進入更年期……夫妻常常為瑣事爭吵,弄的一地雞毛。那些有過婚姻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的夫妻,更是哀嘆“結婚是愛情的墳墓”。

結婚難道真的是愛情的墳墓?

民國才女張愛玲說:“結婚是愛情的墳墓,但是不結婚,愛情就死無葬身之地。”也許,這正與她兩段婚姻經歷得出的人生感悟吧,少女懷春時,她以飛蛾撲飛的姿態愛上了漢奸胡蘭成。

原以為自己“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開出花來”,卻沒料到丈夫胡蘭成根本給不了她想要的歲月靜好,她誇耀張愛玲是民國的“臨水照花人”,雖名副其實,也只不過是一個渣男搏取女子歡心的甜言蜜語。張愛玲選擇果斷分手,爾後獨自飄洋過海去了美國。

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02

在美國的張愛玲,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內心都是“貧血”的。她不善言辭,更不善交際,常常離群索居,這個時候,她結識了一個離異老男人賴雅,志趣相投,正如張愛玲所言“愛是熱,被愛是光。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就這樣,36歲的張愛玲與65歲的賴雅,開始她的第二段婚姻。這個大她29歲的男人,年老多病,幾度中風,張愛玲卻與他惺惺相惜,不離不棄,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著丈夫,直到他78歲病逝。之後28年來,張愛玲一直寡居未嫁,活到75歲,可見張愛玲對於愛情的堅貞。

這麼才華橫溢被稱之為“臨水照花人”的女子,卻有一個女人對她“鄙視”、跟她過不去!

那個女人是誰呢?為什麼要鄙視張愛玲、跟張愛玲過不去呢?

她,就是“人淡如菊”與世無爭卻被丈夫稱之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

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03

提起楊絳,這位活了105歲的民國老人,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但一定知知道寫出經典名著《圍城》的作者錢鍾書。

她,就是錢鍾書的妻子楊絳先生,被丈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夫妻倆琴瑟和鳴,相敬如賓,出生在名門世家的楊絳,在與丈夫那些艱難困苦的日子裡,她放下大家閨秀的身段,出的廳堂,入的廚房,劈柴、擔水、縫縫補補,在挨批斗的“文革”時期,她與丈夫相依為命,不離不棄。對於所處的困境,從沒在丈夫面前抱怨過。

在民國,婦女被稱之“先生”的幾乎是鳳毛麟角,都是一些在學術界德高望重、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如宋慶齡、冰心、何香凝、林徽因,都是在學術界或政治界造詣頗深的頂尖人物才享有如此尊稱。而楊絳先生,她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

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

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04

楊絳先生的丈夫鍾書去世後,她以全家三人的名義,將高達800多萬元的稿費和版稅全部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並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

楊絳與錢鍾書一樣,出了名的不喜過生日,聽說在她90歲壽辰時,為怕被打擾,她躲進清華大學招待所住了幾日“避壽”。

這個睿智的老人,借翻譯英國詩人蘭德那首著名的詩,寫下自己無聲的心語: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這麼清腸寡慾的楊絳先生,怎麼會鄙視張愛玲、與張愛玲過不去呢?

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05

2016年楊絳去世後,享年105歲。她的摯友鍾叔河先生應《湖南日報》之約,在報紙上刊登了由王平先生代寫的懷念文章《用生命之火取暖——楊絳致鍾叔河信兩封》,其中有楊絳談及張愛玲的一段話,楊絳曾在寫給友人的一封信裡這樣評價張愛玲:

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學都看不起她。

我說句平心話,她的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她筆下的女人,都是性飢渴者,你生活的時期和我不同,你未經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漢奸是敵人,對漢奸概不寬容。“大東亞共榮圈”中人,我們都看不入眼。

夏至(志)清很看中張愛玲,但是他後來對錢鍾書說,在美初見張愛玲,嚇了一跳,她舉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現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樣美了(從照片可證)。我沒有見過她。她的朋友蘇青卻來找過我。蘇青很老實,她要我把她的《結婚十年》編成劇本。

如此說來,楊絳的確對張愛玲有偏見,略帶鄙視之意。她們倆都是民國時期的頂尖才女,文風各異,也沒必要存在“文人相輕”,這也不是楊絳為人處世的風格呀。

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06

依愚見,楊絳之所以對張愛玲存在偏見歹鄙視,不外乎以下原因:

楊絳、張愛玲雖然都出身名門世家,但彼此所受家庭教育迥然不同。

楊絳的父母都是有名的知識份子,從小對楊絳言傳身教。父母的婚姻幸福美滿,都說,,父母相愛是對兒女最好的教育,也伴隨兒女一生的幸福指數。楊絳知書達禮,對於自己的愛情婚姻也很有底氣,在對的時間裡遇見那個對的人。尤其是在與人交往、為人處世,她淡定從容,不亢不卑。她的作品清淡、雅典,讀來如品香茗。如《我們仨》,道出了夫妻、母女、父女深切之情。

而在原生家庭里長大的張愛玲就沒這麼幸運,外婆雖然是李鴻章的女兒,而母親嫁的男人胸無大志,無上進心,不是抽大煙,就是逛窖子,揮霍家財,坐吃山空,自甘墮落。

思想前衛的母親當然不希望過這種看不到幸福的婚姻生活,她和張愛玲的父親果斷離婚,然後流洋過海去了異國。對於年幼的張愛玲,她給予她的愛和溫暖極少。

父親離婚後娶了後媽,對張愛玲更是漠不關心。跟隨母親、姑姑生活的那些日子,敏感多慮的張愛玲始終覺得自己沒有家,寄人籬下,性格變得很孤闢。後來,她寫作成名,文字以蒼涼為底色,男歡女愛,卻大多數以悲劇收場。

楊絳的愛情婚姻與張愛玲的愛情婚姻有著天壤之別。

楊絳嫁的丈夫錢鍾書不只是才高八斗,還是一枚暖男,夫妻相互理解、尊重、包容,對愛情始終如一,無出軌行為。而張愛玲找的老公胡蘭成,與其說是渣男,不如說是漢奸加渣男更確切些。胡蘭成在與張愛玲的愛情婚姻裡,有名有姓同居過的女人就有8個。

張愛玲身為民國屈指可數的才女,幾乎沒有與楊絳有過交集這與她孤傲、不合群的性格有關。

張愛玲深居簡出,對親情、友人,都是不希望被人打擾,尤其是晚年的張愛玲,聽說有記者來訪,她就躲起來,一旦有風吹草動,她立刻搬家,逃之夭夭,讓人高處不勝寒。

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07

楊絳呢,她小家碧玉,循規蹈矩,過她自己波瀾不驚的小女人生活,與張愛玲之間,你不來,我不往,彼此之間淡如水。再說,兩位才女雖然都出生在民國,但張愛玲比楊絳小9歲,年齡上的差距對彼此都沒有什麼交集點。

楊絳只是“道聽途說”,是她通過外甥女因與張愛玲是同學,聽取的片面之詞,並沒還原一個真實的張愛玲。而張愛玲呢,她作品的風格與楊絳的作品,給人是背道而馳。楊絳崇尚美,謳歌美,而張愛玲卻通過描寫女人,揭示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惡醜。

楊絳說張愛玲人不美,滿臉青春痘,卻愛出風頭,穿奇裝異服想吸引人,讓許多同學瞧不起。在少女時代,哪個女子不懷春?長青春痘是青春的標誌,其實挺美的。而穿奇裝異服,也是女子愛美的天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念,沒必要因穿著小題大做。

楊絳對張愛玲存在偏見與鄙視,最大的原因不是張愛玲本人,而是鄙視她找了個似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遭人唾棄的漢奸老公。一個女人,在年幼時缺少父母的關愛,長大後,她對愛的渴求與期盼比任何人都強烈。

張愛玲的許多部小說,刻畫的男女主人公對愛、對性都是赤裸裸的描述,呈現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也是她人生的寫照。

她活了105歲,被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為何鄙視張愛玲?

08

張愛玲“飢不擇食”的愛上胡蘭成,其實一開始就不可救藥了,戀愛中的女人,智商幾乎是零,只看到對方的種種優點,就連齷齪的人品也能接納。在風起雲湧的舊上海,漢奸胡蘭成沒幾個人會接近他,是情場老手的胡蘭成,他懂張愛玲的需求,連哄帶騙的,讓張愛玲淪陷在他的情感裡取暖。這個男人,亦父亦友亦戀人。

這不是張愛玲的錯,錯的是,她在對的時間裡遇見錯的人。對於張愛玲的身世及情感經歷,我們都無法感同身受。

也正如張愛玲自己所言:“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如果當年楊絳通讀過張愛玲每部膾炙人口的小說,與她促膝長談,走進她內心世界,我想,楊絳眼裡的張愛玲,不會是如此一無是處,而是萬種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