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长湖(赵国洪摄)

长湖如诗。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无论古今,也无论当地生活的彝族撒尼人还是其他民族,甚至是偶尔来到这里的外国人,都本能性的用诗或者用歌来描述长湖、讴歌长湖。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远山(赵国洪摄)

距石林县城18公里左右的长湖静静的躺在群山的怀抱中,像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一样,长约3公里,宽仅300米,状若卧蚕又似新月的长湖恰似少女修长秀丽的脸庞。清风丽日的时候,长湖湛蓝的水面文静娴雅,细细微微的涟漪从南岸慢慢延伸到北岸,岸边翠绿欲滴的森林中会漂荡起彝族撒尼人深情的歌声,那是在怀念和回忆着撒尼人历史上最美丽、最神奇的女子阿诗玛。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芳草(赵国洪摄)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长湖边有个叫阿着底的地方。阿着底住着一个美丽勤劳的撒尼姑娘阿诗玛,她爱上了诚实勇敢的撒尼青年阿黑,但横行霸道的地主儿子阿支看中了阿诗玛,强行带走了她。阿黑历经磨难,终于救出了阿诗玛,并一起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回家路上,山洪暴发,被水卷走的阿诗玛化作山峰,屹立在石林,守望着美丽的故乡石林,也守望着永恒的爱情。

著名电影《阿诗玛》中,每当唱起长湖,就会首先提到长湖边挺拔的青松树和茂密的翠竹。站在四周的青山上,透过林间罅隙,一览开阔秀丽的天然高原湖泊风光、湖中神仙境一般的湖心小岛、富有野趣的山林景色以及时隐时现的喀斯特石林,所有见识过的人们都会陶醉于长湖的美景,也会留恋于长湖神奇悠久的历史风云。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潋滟(赵国洪摄)

深藏于丛山密林之中的长湖另有一个名字,叫做“藏湖”。而它也确实深藏着自然和人文历史中的神奇奥秘。

地质学上,长湖被称作构造溶蚀湖。基底岩层为泥盆系页岩和石灰岩,湖周地层中发育有裂隙劈理构造,细细勘测,能从长湖周边的山体中发现北东向压扭性粉碎层。这一切都说明,在极其漫长的地质史上,长湖经历过从浅海到陆地的抬升、并被巨大的力量扭曲。曾经悲壮、轰鸣沧海桑田的变幻,造就了一个仙界一般宁静和谐的高原湖泊,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震惊的奇迹!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渔歌(李兰英摄)

长湖还深藏着石林历史上同样悲壮的故事。就在湖西,在卓然而立,挺拔清秀的独石山,清末,彝族撒尼人赵发曾率众揭竿而起,据独石山反抗清朝统治,坚持斗争十数年。至今山上仍有义军当年开凿的石井、残堡、碾槽等。1938年,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至此一游,并题诗:

独石山上竖将旗,将军雄略妇孺知。

我来已历沧桑劫,犹傍斜阳觅古碑!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湖岸(赵国洪摄)

是。沧桑过后,长湖如诗。

深呼一口,让人心旷神怡。天高气爽的长湖,在蓝天映衬下又多了几分妩媚与清新。岸边的青山绿树倒映其间,水鸟在湖中嬉戏。而天上或礁石上的飞鸟,则一遍遍注视着水底自由的鱼儿来回穿梭。让你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夕阳下的长湖也很美,整个湖面被落日的余辉涂抹得金光灿灿,银花点点。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落日(所文亮摄)

一年四季的长湖感动着所有的人们。空气在沉稳地运动,它们对流、辐射或是蒸腾。长湖北岸的僧帽山突兀地站着,它仿佛一位沉思和入定的僧人,静静的观看和欣赏着长湖静谧的景色,这种简单朴素、自由幸福的境界,打动着所有到过长湖的人。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营地(赵国洪摄)

宽宽大大、随意恬淡的长湖就这样生长在石林,生长在人类的历史和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为所有人提供着关于纯净、澄澈、幸福和美丽的诗篇:如诗,如梦,如天堂。

喀斯特帝国  长湖如诗

篝火(王丽梅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