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華為最大的對手,並非現在的iPhone,而是5年後的小米,您怎麼看?

披薩烘焙師


這個太看得起小米了。以小米現在的研發和收入來看,十年也難變成華為最大的對手。更何況小米公司的高管整天在微博懟天懟地懟空氣敗壞自身形象,小米很難變成華為最大的對手。下面就用數據分析一下。

研發

過去三年,小米在研發費用上累計投入111億元人民幣,僅去年就投入了58億元。而研發投入上,去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015億元,佔銷售收入比重為14.1%。十年來華為僅在研發投入上總計就已經超過了4800億元,位列國內第一。

兩者研發投入相差快20倍,研發投入肯定和創新能力成正比,這麼小的研發投入,意味著小米的技術壁壘很低。就像“性價比”一樣,小米可以做,華為榮耀可以做,OPPO和VIVO一樣也可以做。所以今年各家都出現了很多性價比手機。

華為研發投入


營收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7200億人民幣,其中運營商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940億元,與上一年基本持平;企業業務則是實現銷售收入744億元,同比增長23.8%;消費者業務則是實現銷售入手3489億元,同比增長45.1%,佔集團總銷售收入超過48%。

而小米去年銷售收入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可以看出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將近是小米去年銷售收入的兩倍,而兩者的增長一個是45.1%,一個是52.6%,增長速度差不多。所以,五年後小米想取代蘋果成為華為的最大對手,可想而知是很難的,幾乎不可能實現。

公司業務

如上面所說,華為公司業務包括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目前來說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小米並沒有涉足。而小米的所有業務華為消費者業務全部涉足。所以,小米的業務覆蓋範圍相較華為也是較小的。

核心競爭力

蘋果的ios、芯片、生態、品牌影響力遠不是小米幾十億的研發能超越的。

總結來說,研發營收和公司業務的廣度,小米和華為差距很大。而且目前手機市場已經是血海,幾乎停滯,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小米想要取代蘋果成為華為的最大對手幾乎不可能。


霧來了


絕對有可能,畢竟現在國產手機崛起了,小米的手機性價比更高,學生黨非常適合使用


love仙女本仙love


在網上懟了那麼多,我今天想說句公道話。

華為最大的對手,不是什麼小米,也不是蘋果,而是海軍。

華為的進步有目共睹,不然我也不會在去年年底6sp還好好的情況下滿心想換,後來手機就飛出去了。

然後搶mate20pro一直搶不到,後來去了實體店,有黑色的,但是曲面把玩了一下實在不喜歡,x又太大,用蘋果的時候就想著買小一點。然後當時一直關注的pro,在店裡那店員忽悠我說差不多,我也就沒多注意就買了,用了一個多月才發現相差這麼多,算了,買都買了。

我說了華為進步很大,但是必然還存在著不足,前面有帖子其實我已經說過存在的一些問題了,現在就簡單拿個震動提示來說吧,在戶外信息幾乎一漏一個準,因為那信息震動提示可以說跟沒有一樣,對於我就很重要。以前用蘋果,用了華為才知道連這個震動馬達還有區別,4599買的,好像pro也一樣,這個我肯定失望的,畢竟好幾千了,這個算不算需要進步的地方?包括雙擊亮屏,又不是什麼難的技術,為什麼沒有?

然而問題來了,那時候我從來沒有接觸到過因為手機懟來懟去的情況,但就是自從這個華為開始,被海軍噴的是越來越不爽,連帶著後來手機出了的一點小問題也讓我超級不爽了。

更可惡的是,以前用蘋果在論壇吐槽下蘋果也有的問題,回覆都很正常,缺點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但是華為呢?我勒個去,馬上被噴成米蛆了😱😱😱那時候才知道原來這麼激烈啊。然後剛好家裡親戚讓我幫忙買了個小米,那好久沒玩安卓了,我懶,有的功能不高興研究直接論壇裡問(注意,是小米的論壇貼吧哈),當時我記得很清楚,就是小米的分屏我覺得比我手頭的mate20感覺好一點,結果被海軍噴的哦,我了個擦,真是追著噴吧。再就是如今的頭條,你看看一些海軍的雙標言論哦,真是無語,不要臉到極點(自認為客觀評價的請繞道,我就是說不正常的那一波,為什麼我要拎出來說呢?因為那一波海軍數量真的太龐大了)

這年頭手機性能都大同小異,拋開華為,用著舒服的我可以選擇蘋果,畢竟我換華為不是蘋果不好,而是用膩了想換換口味。談性價比我可以選小米。外觀好看的我可以藍綠廠,而且我發現我自拍很少很少那種升降攝像頭的才適合,畢竟屏佔比高了。

上面這麼多選擇,我為什麼還要繼續選擇華為?不是說華為不好,而是跟這些噁心的海軍用一樣的手機,我實在噁心死。因為我用著華為肯定會看看華為的新聞,可那下面評論裡海軍的高潮哦,真受不了,等哪一天手機換了,那麼行,直接華為的新聞全部屏蔽世界就清靜了。

所以我依然認為,海軍才會害了華為,才是最大的對手,比如當年的白蓮教。

我在此再說一次,用著某個品牌的手機卻讓我這麼討厭這個品牌的粉絲群體的,華為真的是第一個



試著融化


華為的敵人是自己,小米4000多的頂配旗艦手機,華為要7000多。別說什麼情懷和愛國,任正非都用蘋果。體驗感而言,小米除了拍照的確略遜於華為,其他的一點不差,系統優化甚至要比華為好。也別說什麼搞科研,一塊電子線路板,90%配件來自歐美國家,這就是科研?就一個麒麟和5g基帶就自主高科技了?反正要是我就買小米,如果有比小米性價比高的,我絕對會買更划算的,他們是商人,他們的目的是賺錢,我是消費者,我的目的是實惠。


省繩


作為蘋果,小米手機曾經的用戶,現在我堅持用華為,看好華為。

亮出我的觀點,華為最大對手絕對輪不到小米!

為什麼呢?

1. 實力派

研發決定了你的科技競爭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研發投入超過千億元的四家企業分別為:三星1060億元、華為1,015億、谷歌1055億元和大眾1035億元。蘋果研發投入950億元左右,而小米的研發投入僅58億元。

2. 知名度

華為的知名度隨著美國對華為的暴力制裁,世界各國紛紛議論和報道,使得華為的品牌知名度大大的提升。美國特朗普的確給華為做了一個免費的無價的廣告。

小米手機,除了在中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有因價價廉物美而受歡迎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其影響力非常有限。

3. 良性循環

最最重要一點可以說是小米的死結。

華為已經基本具備了,尤其是在5G 。

華為良性循環鏈: 大量研發投入-技術領先-定價權-高利潤-加大研發投入-技術保持領先------

小米在這一點,可以說非常的糟糕。因為小米是靠高配低價去拼的市場,而且是低端市場。這注定了小米的基因是便宜。

小米惡性循環鏈條: 加大研發投入-技術不夠領先-無定價權-低利潤-無錢加大投入(虧本仍大投入,投資者反對)-技術不領先

愛國熱情

誰說中國人不愛國?那是未到關鍵的時候。

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打響,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覺醒!

華為,作為中國一家民企,用一己之力對抗強大的美帝的打壓和封鎖和流氓手段(扣押任正非之女孟晚舟)。

這難道不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應該站起來,用自己的行動去支持我們的民族企業,當我們國家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了世界級的偉大企業,我們國家經濟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4.超越蘋果:

蘋果因為有天才喬布斯,在研發,資金,人才等積累的先發優勢,使得蘋果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仍然是華為的對手。隨著喬布斯的去世,蘋果創新力和研發投入的下降,蘋果已經顯示出它的增長疲態。所以華為超越蘋果只是時間問題!


理查德頻道


小米在五年後未必有華為強!

但也未必一文不值!

有的人總用華為來貶低小米,但從邏輯上和理論上都不符合事實根據。最主要的是覺得華為在搞研發上有一套,又研發出來了5g,又研發出了海思芯片,又在中美貿易站上擔任了重要的角色,然後就開始用愛國精神在社交媒體上渲染,大肆在群眾視線裡高調宣傳。

首先一點,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距今還不到十年的時間,能運營成現在的成果,其發展速度,是當今數碼界史無前例的。所以說小米公司能在產品整合這一領域發光發熱,得到大眾認可,還是下了很大功夫,而且如今已是上市公司,市值達到2300億港元,也是證明了自己領先於其它手機企業的實力,這是有事實依據來說明的,如果單拿出手機產業這一條,是強過華為手機產業的,這也都是有據可查的。

我作為米粉,我也不敢說小米以後有實力超過華為,但是小米公司的前景,肯定不是看不上的人噴噴就一文不值了。看一個公司的好壞,首先看研發專利技術有多少,有哪些硬核專利技術,而總量4000多項專利證書,說明小米不是一家單單整合手機硬件的企業,而且小米一直在研發澎湃芯片,還有一點就是,有些保底技術不可能一次性拋到市面上,有很多保密技術是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不知道的,從英偉達擠牙膏式的銷售模式上,我們不難看出來,科技企業都有這一獨特的運行模式。

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就很龐大,以至於回收這些研發成本,目前都比較困難,因為從研發到盈利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時間過程,期間還有可能被淘汰掉,這是在所難免的。

所以說,未來是在核心技術手上的,而不是在哪家企業手上的,研發技術也不是投入成本多就能出好產品,而是掌握高新技術的人才的能力上的,也就是說,大家有閒心關心哪家企業未來能佔據優勢,不如好好學習,為自己支持的企業貢獻自己。


滄澹


一審題,我就覺得有人這樣地說,太不靠譜!太低估了華為,也太小瞧了蘋果,看似在過度地抬高和熱捧小米,其實是太過為難小米了。

雷軍總聽到這樣的說法之後,一定會反唇相譏、直面質問:你逗我玩呢吧?!拿我開涮!。

"5年後的″,後到幾年?頂多4年(延後到5年的話,違反常規),4年加5年,再加上小米現已經走過的9年,共18年,或18歲,好年紀!然而,還不可能是屆時41歲華為的最大對手。

有人這樣說,是給小米的競爭時間太少了!極不公平。

為什麼說是太少了?舉世皆知,小米雖然也是世界500強之一,目前在整體上比華為差太多,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和層級的對手,即根本就不是對手,這再明顯不過了!

我向來認為論整體才有意義。

正是由於差距是整體性的,才叫差距大、遠,讓小米用不到10年的時間成為可匹敵華為的對手,哪止是勉為其難,而是讓幹成1件完全不可能幹成的事,何況,之前不止於成為蘋果的最大對手,還得幹翻。

更何況,現在,小米在哪個方面已成華為的對手了?手機嗎?在中低端機上倒是,銷量卻也有差距,那,是智能家居嗎?是,並且強於華為,但,須知華為目前之志不在於此,不過,一旦轉戰於此,反超並遠甩小米將好像是分分鐘的事,別忘了華為是高科技公司,通信供應為主業,早就稱雄了。

小米卻還沒長成為標準的科技公司,小米的主業還不算清晰,幼小時期也難免這樣,需要時間。

據剛剛看到的報道,聯想楊元慶表示聯想要向技術公司轉型,未來技術研發的投入增長速度會超過每年的營收增幅。這是不是表明了35歲的聯想要走"技工貿路線″了?那,"轉型″何時能完成?9年時間怕是不夠。

雷軍的小米也應當轉為同樣的型,9年更不夠了,雖然因為年幼而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更來得及,但應當只爭朝夕,沒有哪一家科技公司、高科技公司會單單給小米留空間,無論國內的還是國外的。

在致力於轉型升級的情況下,小米9年後會是個什麼樣子?不必多說,只說絕不會成為現在的華為這個樣子,包括蘋果。

9年後,華為是個什麼樣子?發展的程度將不可估量,只能說一定比現在厲害得多,40年來高投入研發、高科技積累的產出一定很多,9年期間,華為整體上很可能有爆發式的發展和提升。這是很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必然、自然,別人想擋都擋不住、自己想慢都慢不了。

9年期間裡,除非有重大意外發生,華為才會無奈地把小米當作整體意義上的對手以至於最大對手。

意外會發生在華為哪裡?

被美國壓倒了?從現在的狀況和實力,包括仍舊擁抱全球化、努力去除美國化,看不出華為有這個可能,沒有重大跡象,中國堅定發展高科技的意志也不會讓這個可能出現,連美國的單邊化也勢必最終消失在全球化浪潮之中。

受任總退休影響?任總自稱早就不過是個"傀儡″,絕非謊稱、謙詞,架構、體制、機制、文化、藍圖放在那裡呢,可保華為長遠存活、穩健發展,且不說發展慣性了,這將是任總的歷史性功績之一。

還會有什麼意外足可顛覆華為?

光刻機嗎?至少目前為止是個烏龍事件,警示作用倒是很大。

半導體行業能力不足以支撐華為?不錯,這對華為而言,確屬長期存在於國內的一種大制約,但國家也正大力度組織、支持著。

完全肯定,5年後的小米成不了華為的最大對手,連整體意義上的對手都算不上。對此,雷總、任總應該都心裡有數,庫克也清楚。


肇俊武


很有可能了



怪咖教授


曾幾何時我幼稚的以為,小米要幹掉牛x的蘋果手機,幹掉不可一世的三星手機。後來我才知道我錯了,小米想幹掉的是沃爾瑪!!!


批發暖氣片水泵電暖氣


其實我認為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一件事。

對於未來的事,我們誰也不能打保證。誰能想到小米可以在銷量極速下降以後還能迅速回升,誰能想到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可以破產,又有誰可以想到華為的5GSOC可以全球首發。

華為最大的對手不是小米手機,而是小米智能產品

我首先說一下我自己吧!當年買入一臺紅米5plus,出了999元,性價比看起來很高的樣子。但是在買下紅米5plus以後,喜歡上了智能音箱;買了一臺小米Al智能音箱,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換了一臺紅米K20Pro。

但是我還換了這些東西:小米手環二代、三代直至現在的四代,家裡買了一臺小米淨水器,小米路由器、還有一個米家的電飯煲、小米的米家恆溫電水壺。

上次沒能按耐住自己激動的內心,把家裡的牙刷和毛巾都換成了小米的,要說小米的東西確實有點貴。一塊毛巾20元,一個牙刷10元,但是小米的東西質量非常好,使用起來非常舒服。

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態鏈已經初具模型

小米旗下有云米、智米、華米、紫米等接近100多個品牌和投資公司。而且還要部分公司已經上市,像華米公司旗下智能手錶,智能手環都是非常暢銷的品牌。

五年之後的華為最大的對手已經不在是小米手機,而是小米智能生態家居。賣手機不賺錢,但是小米的手機促進了小米智能生態鏈的不斷完善、發展。

一旦當小米的智能家居取得較大的成功以後,小米的智能家居已經離不開小米的手機。到那時就是小米家居帶動小米手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