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终极是生普还是熟普?

用户105207663615


喝茶还有“终极”这种事?哈哈!其实中国的茶品多不胜数,绿茶、红茶、白茶、黑茶、岩茶、普洱茶……无论生普熟普,那仅仅只是中国无数种茶品中的一种而已。

如今这个时代,总是不乏迷信的人。有些人喝几天普洱茶,就坚信只有普洱茶才是真正上档次的茶,而只有喝生普的,才是真正懂喝茶的人。事实上 这种一厢情愿的判断非常迷信可笑,可笑得近乎愚蠢。

就像前几年,许多人以为拿两个核桃、戴个串,就成了有文化的潮人一样。试想,拿两个核桃戴一胳膊的串就成了文化人,那谁还需要读书呢?哈哈,如今再看那些造型,就成了油腻男的典型招牌,那些核桃串串甚至白送都没人要,这实在是令人尴尬。

喝茶也是这样,其实许多人压根不怎么会喝茶,却偏偏要附庸风雅,动不动跟你谈“液底”、“回甘”……听得你一愣一愣的,说不定还直接用脏兮兮的手指从茶壶里拈出几张叶子,展示给你看,然后又把叶子塞回茶壶,继续倒茶给你喝,搞得你反胃不已。

凡事都有两面,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缺多多益善的,当然也包括茶、包括钱。看问题冷静而理性,做事情适可而止,凡事过犹不及,这才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所在。至于喝茶,各种茶都有其不同的风格口味,纯属随个人喜好,爱喝哪种就喝哪种即可。



江湖夜雨思归人


喝茶没有终极,也许很多人不服,那么你看看茶行就能理解了。别说你只是个喝茶的,就算职业卖茶的,不论多大的店铺,也没有一家可以把茶叶卖全,摆全的。马云也不行,比如御前十八棵,大红袍母树,有钱买不着。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句两句就说的清楚的,既然你提到了普洱,我斗胆从普洱茶的角度发表点个人看法。胃没毛病就喝生普。胃有点毛病喝熟普。胃有大毛病喝三九胃泰。为什么首选生普呢?因为所有的熟普都是从生普来的。不懂生普谈什么熟普?那熟普比生普好呗?那就大错特错了!谁家好茶原料拿去发酵了在喝呀?尤其是小青柑普洱。茶叶好还用借橘子皮的味儿吗?熟普都是不太好的生普,卖不完,产量又大,成吨的拿去渥堆发酵!当然也有很多产区的茶叶非常适合发酵,这都不是绝对的。也有不少普洱产区的茶叶适合制作成红茶,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回到普洱茶上,说那些高级的古树生茶原料,生茶就被抢购一空了,哪怕是老班章茶王树,冰岛茶王树也一样。有钱人排着队,掐着钱,等着包名山头,名树呢。冰岛茶王树就被人88万垄断了一年的采摘权。一棵有名的古树一年也就产4-6斤干茶,那些参天难喝的古树除外啊。你算多少钱一斤吧!篇幅有限,不多赘述,个人得出一点喝茶心得,分享给大家:1茶道没有尽头,不做没必要的追求。2喝茶别看价钱,全凭个人喜好。3一但档次上去了,还下不来了。兜里的钱又不允许的情况下,一定换品种喝,6大茶类加普洱够喝一生了。4茶具尽量买能买得起的最贵的泥料及器型,如果条件允许,盖碗,紫砂壶都要有。尽量配壶承,盖置,茶宠。5如果没钱,所有茶具都选玻璃的。一点愚见,望笑纳!欢迎交流!


防城港黄老邪


不是生普,不是熟普。

喝普洱,真要讲究,就是喝这个由生到熟的过程。

普洱的秘密与魅力,就在于陈放带来的变化,这还不应该说是时间,应该说是碎月给予它的变化:单存的时间还不够,还要看仓储条件,温度,湿度,还有每一年喝茶人自身的变化与脾性,所处的环境(空间与心理)与茶的契合度。



这是茶与人互相交融对过程,这也是中国茶道文化锁追求的和合,也是一种天人合一。这才可以算是“终极追求吧”。

单存的生茶,如同少女,新鲜稚嫩,香气十足,但青涩;单纯的熟茶,如同徐娘,虽然满满的熟透的女人味儿,但是已经半捞,活力不足。单存的说只品味哪一种,未免单调枯燥。



茶如红颜知己,碰到一款好茶,陪她成长,陪她褪去青涩,陪她成熟,陪她历经岁月,品味沧桑变化,一个完整的过程,岂不美哉?

更何况,你可以同时拥有很多的”红颜知己”?



曾经碰到过一共朋友,每年做出来的茶,自己喜欢的那几款,都会拿出那么几饼茶来放在茶桌旁的茶柜里:乐扣对独立包装对盒子日常密封存放(本地偏超热)。

有幸去他那盒几次茶,好写都是这样日常存放的中期茶,每年都会挨个喝过去,尝尝每一年的变化,看着都是不完整的茶饼,蛋它不就是为人服务的吗?

后来着老兄定居大理,断了联系。甚是怀念。


欢喜菩萨No1


我于2007年入的普洱的坑,正是普洱价高的时候,曾喝过散熟普10000元左右一斤。生普、熟普都有喝,那个时候还不讲究山头茶。个人觉得熟普更适合。




不系之舟pan


普尔生熟真不好喝,本人喝了三十多年茶,基本上喝铁关音,红茶(多喝滇红),偶尔龙井日照绿。其实,茶喝到极致,就讲就茶器了!目前只用紫砂壶泡茶,且是三壶一茶。


池畔闲人家


喝茶的终极还真不是普洱。黑茶普洱等砖茶类,就是清肠子的,要说以前真没人喝,后来经过炒作搞的飞起,但本质还是难喝。过去与现在,十大名茶里哪有它们的存在?要喝还是龙井瓜片祁红毛峰碧螺春毛尖等,这些好茶是真正口碑喝出来的。茶好不好是对人胃的,舒服就好,所谓茶有茶缘,适口为佳。那么冬天,本人喜欢煮武夷岩茶喝,比较暖胃。回答完毕



颐正泰平


如果你真的爱茶、品茶、研究茶,便不会如此思考,更不会这么提出问题了。先谈一个观念:喝茶根本没有所谓的“终极”之说。之后我们再娓娓道来为好。

一、茶既是寻常百姓日常品酌、招待亲友的一个必备品类,又可以是一个寄托某种情感、品味某种意境的载体。无高低贵贱、好坏优劣之差别

请不要因为自己懂点儿茶道、了解一些茶文化、喝过几个种类的茶业,就开始对于只知道喝,没有任何讲究、没关注过所谓文化、意境、品茶鉴茶之法的人有任何的不屑。不要认为自己在这个领域超过了别人。这本身与茶之精神不符的。

二、茶文化四大功能中的“包容”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你可以喜欢你的茶,我可以喜欢我的茶!

第一届世界禅茶大会上,净慧大和尚曾经谈到了中国茶文化四大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单单拿“包容”而言,便是让我们爱茶、喜茶之人不应有分别之心,不应该强制定某个标准,或者非要得出某个结论,非要说喝哪种茶才算是所谓的“终极”!

绿、白、黄、青、红、黑,每类茶叶都有其独特之处。龙井、碧落、白毫银针、贡眉、寿眉、铁观音、大红袍、正山小种、金骏眉、普洱、六堡、茯砖.....又各有其韵味。

单单一个铁观音,又有清香、浓香、沉香......

一样的普洱,又有生、熟悉之分,更有岁月长短之别。

你爱喝什么、我爱喝什么,都没有错,只要喜欢便好。包容、尊重他人的喜好、偏好才是真谛。为什么非要将其聚焦到普洱呢?为什么要去区分生熟呢?

一两年的生普,你喝喝试试!还不如弄一块上等的熟普喝起来更顺口、滋味更舒服呢!

一样的生普,一两年、两三年、十年、二十年,又会有天壤之别的差异!

笼统的说什么生熟?好像有些太......

昨日喝了一壶五十年的普洱,不知如何形容喽。

三、别说什么终极!因为,品质差异忒大了!难道弄了一块生普或者熟普,就算终极了?茶叶品质无极限,谁敢去下结论呢?

同样一个七子饼,都是357克,有生熟之分,也有一两百到一两万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品质的差异更是难以形容了。

对比:

1、200元的一个生饼与800元的熟饼;

2、18年的3000元一块的生饼,与300元的熟饼。

请问这两组对比看完后,你有什么感觉?你还会简单的以生熟来判定吗?!

四、别把自己搞的太累、太纠结!喜欢、舒服方为真谛!

你说茅台、五粮液好喝,可我就爱喝二锅头!咋地!不行啊!我就好这一口!

中华再好,我就是抽不惯!我觉着二十来块的利群最合口味,咋地,不行啊!

饮茶亦是如此。不要以为非得如何如何才是有品位!——这与茶文化的精神是相悖的。

五、都听说过“茶道”这个概念。道即自然,故莫强求,顺其自然才是道

爱茶、喜茶、研究茶,当然很好。但不可将这些东西当成了自己的某种标签,或者有意无意的将其视为自己炫耀的东西。也更别指望找到了所谓的“终极”而强行去喝、品某种茶,以显示自己好像站在了品茶的最高端。这些都是虚无的玩意儿而已。

喜欢便好,有志同道合者便好。即使身边没有志同道合者,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自己喝自己喜欢的茶嘛!出门在外,朋友有啥茶,咱就喝哪种茶,随缘挺好。

千万别再外面搞特殊,非得表现出自己认为哪种茶最优文化、哪种茶意境最高、哪种茶才是品茶之人的顶峰......累不累啊,烦不烦啊。

六、知茶甚浅,往往容易陷入比较、执着。因此奉劝爱茶的朋友们沉下心深研为好,您越是接触的多、学习的多、研究的深,越能够“近于茶道”

当你越深入,内心会越谦卑,越淡然,越能体会各种茶之妙。当你抛开了分别之心在看茶,会发现不同的茶都有其可爱、可敬之处。你才能以平等、平常、敬畏、包容之心来对待茶。

当然了,可以先从研习“艺”入手,逐渐深入至茶道之研究,慢慢来。当你研究越深,品茶之时会越“舒服”的。


老鬼爱茶之人,随性而写,权当一乐。朋友们也不必执着其中的细枝末节。没有必要。


老鬼归来


我福建人,做收藏的,不卖茶!以前潮汕时兴铁观音,现在主打大红袍!我经济实力一般,啥茶都喝过,各有长处各有卖点!我推荐,如果经济允许,十年以上07后昆明干仓木香正品古树生普是最佳选择,我喝不起!现在只能喝杂牌老树生普,两百多,没生意,马上就断米了!


盛世清风


当然是生普。几百元一饼就能做到香融于水,其他茶几百元都是茶水分离,没几泡就淡而无味,岩茶更甚。




一路有茶


我可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带着虔诚去准备好泉水,洁净好茶具,端坐着备茶,烧水,注水,出汤,慢饮一壶带有岁月感的普洱老茶,也喜欢在干完活后大白瓷缸子里撒一把茉莉花茶,凉的差不多了牛饮而尽,也可以在老家的亲戚家接过有点过俨的带有亲情的热茶。茶不因人改变,而人有时看不起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