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臨死前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

冠霄之衝


這恐怕是一些影視劇上的說法,雖然秦昭襄王是贏稷一代明君,但是當時他年紀還很小,別人是看不出來他有多大能力的。所以秦武王壓根就沒有指定過繼承人,也沒有指定過嬴稷為繼承人。


說起秦惠文王后的那段歷史,在電視劇羋月傳中有很詳細的描述,不過羋月傳畢竟是影視劇,他描述的東西和正史中有很大的別。

首先,嬴稷即位是趙武靈王的支持,另外在秦國國內有魏冉支持,羋月反而沒有支持他。

在秦武王嬴蕩意外死的時候,當時他當國君時間還不久,沒有兒子,沒有指定繼承人,所以秦國的王位出現了血腥的爭奪,那段時間歷時兩年。各方都有不同的支持者,其中贏稷是在趙武靈王的支持下,強行登上王位的。而贏稷自己的母親羋月並沒有支持他,而是支持在身邊的另外一個兒子。秦惠文王王后支持公子壯,只不過後來失敗了,都被殺了。

其次,羋月傳裡說人際贏稷就非常聰明,深受惠文王的喜愛,也不符合史實。

贏稷小時候聰明也許是有的,但是說他多麼多麼受惠文王的喜愛,並且一直想傳位給他,恐怕是不對的。因為當時嬴稷作為人質在燕國,假如惠文王真的喜歡這個兒子的話,想要立他為太子的話,怎麼可能把他打發到燕國去呢。即是他的母親羋月和他的感情也不深,畢竟常年不在身邊,肯定不如在身邊的兒子感情深。否則的話也不會在爭奪王位的時候,支持另外那個兒子了。

還有,秦武王嬴蕩即使真的指定繼承人,也是指定與自己關係好的弟弟。

當時秦武王贏蕩意外的舉鼎而死,如果他當時要指定繼承人的話,肯定也是指定在國內自己比較熟悉的,和自己關係比較不錯的弟弟。而當時嬴稷一直在燕國當人質,和自己的哥哥嬴蕩,見面的時間都不多,估計也不會有太深的感情。說不定秦武王贏蕩,平時都記不起來自己還有這麼個弟弟,因為他的弟弟是比較多的。所以即使秦武王真的指定繼承人,也不可能指定遠在燕國的嬴稷。

在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所謂秦武王嬴蕩在臨終前指定秦昭襄王贏稷為繼承人的說法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的關係實在一般般。並且贏稷的母親羋月也沒有支持他,而是支持另外一個兒子,秦昭襄王嬴稷能夠繼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趙武靈王的支持。


平安讀歷史


秦武王當了三年的秦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死時年齡23歲。秦武王之所以指定嬴稷為繼承人,原因有三:其一、秦武王沒有兒子;其二、秦武王的弟弟們只有嬴稷是文武雙全,其他的跟他一樣是好戰份子;其三、嬴稷的母親羋王妃是一位政治強人,政治權謀能力不在秦惠文王之下。秦武王自知命不久矣,故特下詔書指定嬴稷為秦王,這是他為秦國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秦武王從小好兵,曾跟白起一起追隨司馬錯平定巴蜀二國,在軍中秦武王嬴蕩是一位難得的勇士。當了國君後,嬴蕩認為秦軍兵鋒無敵,對於連橫斗六國之事不感興趣,認為秦軍可以一鼓而下攻滅周王室,進而完成秦國成為天下共主的偉業。於是嬴蕩安排左丞相甘茂率兵五萬攻打韓國鐵山宜陽,不久又增兵五萬伐韓,佔領韓國宜陽後,秦武王就率文武百官直入周王城洛陽。到了王城後,秦武王才發現滅周無實利,徒惹天下非議,他才明白為何父親不滅周,三晉也不滅周。

來了王城,也不能空手而歸,秦武王安排勇士舉雍州鼎,以示秦軍威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三人都沒有舉起雍州鼎,大傷秦國顏面!秦武王本人也是大力士中的大力士,他親自舉鼎,他到是舉起來了,不過皮帶崩斷了,鼎掉下來砸斷了他的小腿。秦武王深知命不久矣,弟弟嬴壯跟他一樣好戰,必會舉兵滅周,引天下列國攻秦;弟弟嬴稷有爺爺秦孝公的沉穩,他又文武雙全,父親秦惠文王常誇獎這個弟弟睿智深沉。最終秦武王留下遺命,傳位弟弟嬴稷。

秦國國內分為兩派,一派是魏國後宮勢力,以秦惠文後、秦武王后為首,兩人都是魏國宗女,她們想擁立公子壯為國君。另一派是楚國後宮勢力,以羋八子、魏冉為首,他們擁立公子芾為國君。此時趙武靈王趙雍將在燕國為人質的公子嬴稷送回秦國當國君,公子嬴稷、公子芾都是羋八子的兒子。迫於趙武靈王的壓力,最終嬴稷當了國君, 羋八子實際主政。

公子壯自稱季君,在惠文後的支持下發動叛亂,羋八子在弟弟魏冉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亂,誅殺惠文後一黨,譴武王后歸魏。為了防止趙武靈王脅迫秦國,秦國大小政務都是羋八子宣太后在處理,四十年後嬴稷才得以親政。


大秦鐵鷹劍士


秦武王死於意外,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指定繼承人,就去世了。

秦武王叫嬴蕩,是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惠文王就車裂商鞅的那一位國君,秦武王20歲繼位為秦王,在位僅三年,秦武王在位期間,攻佔了韓國重鎮宜陽,打通了秦國直接通往東周都城洛陽的通道,可正是這一行為,導致了秦武王意外身死。



秦武王好武,尤其喜歡大力士,秦國打通了洛陽的通道後,秦武王便率領大力士到洛陽舉鼎比武,結果由於舉鼎發生意外,秦武王被千斤巨鼎砸斷右腳,還沒有來得及回家,當天晚上就在洛陽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

秦武王之所以不可能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的原因是:



1、秦武王死的時候年僅23歲(虛歲),還沒有兒子,哪有這麼年輕就指定繼承人的?

2、秦武王死的太突然了,來不及指定,從他被鼎砸斷右腳到去世不過短短几個小時而已;

3、秦武王死在國都之外,無法指定。

4、秦武王被鼎砸中後,很可能失血過多,沒有清醒的頭腦,甚至可能都沒有醒過來,處於昏迷狀態,無法指定。



5、秦武王隨身跟隨人員都是大力士和武力,沒有朝中的政治人員,他們可沒有這個覺悟讓秦武王在去世之前指定一個繼承人。

秦昭襄王嬴稷被立為秦王,並不是秦武王的指定,而是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

嬴稷也是秦惠文王的兒子,是秦武王嬴蕩同父異母的弟弟,嬴稷的親生母親是宣太后,也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羋八子。



嬴稷之所以能夠繼位為秦王,來自當時秦國國內和國際雙方面的支持。

秦武王贏蕩在洛陽去世後,沒有兒子,於是嬴蕩的弟弟們開始爭奪王位,秦惠文王的王后,也就是惠王后聯合武王后擁立公子壯欲稱秦王,而秦惠文王的小妾羋八子與弟弟魏冉原本是擁立公子芾的。



公子壯是惠王后的兒子,秦武王的親兄弟,按理說他的繼承權最高,而當時的羋八子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公子稷(嬴稷),次子公子芾,三子公子悝,羋八子聯合弟弟魏冉與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壯爭權。

當時的公子稷在燕國當人質,而趙國國君趙武靈王聽說了秦武王去世後,起了干涉秦國內政的想法,想起了秦國還有一個公子在燕國當人質,於是就向燕國說起這事,燕國為了不得罪趙武靈王,也支持了將公子稷送到秦國當秦王的想法。



趙武靈王之所以干涉,是因為希望借且自已的擁立之功,為趙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因為秦國國君如果趙武靈王協助登基的,那麼趙武靈王在秦國就會很有話語權,也能獲得政治利益,為此趙武靈王還赤裸裸的以武力威脅秦國,必須讓嬴稷當秦王,否則會發動戰爭。

這樣的話,趙國、燕國都支持公子稷當秦王,再加上公子稷的母親羋八子與弟弟魏冉是楚國人,公子稷也有楚國血統,因此也獲得了楚國的支持,這樣,戰國七雄有趙、燕、楚三個國家支持嬴稷當秦王。



秦國國內的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壯迫於國際壓力,只得做出讓步,暫時同意讓嬴稷即位當上秦王,而羋八子與魏冉也同意嬴稷即位,這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但是公子壯等人並不甘心,在秦昭襄王嬴稷即位的第三年發動叛亂,結果不敵,參與叛亂之人都被誅殺,秦昭襄王也就坐穩了王位。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武王,嬴蕩。秦惠文王的嫡長子,其母為魏國宗室女子,秦魏聯姻而嫁到秦國。秦武王身高體壯,孔武好戰。在政治上,設置丞相,驅逐張儀,結盟魏國,聯越制楚。軍事上,攻拔宜陽,設置三川,平定蜀亂。經濟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秦武王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鋒銳的君主,重武好戰,有問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韓國。



可能天意,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氣絕而亡,時年23歲。秦武王死時並沒有子嗣,死的也比較急,並沒有指定繼承人(不是電視劇裡指定嬴稷為繼承人),此時的秦國,陷入了暫時的混亂局面。以秦惠後為首的政治勢利支持公子嬴壯繼承秦國國君;以後來的宣太后為首的政治勢利支持以公子嬴稷為秦國國君。在後來的紛爭中,宣太后得到了自已同母異父的弟弟,在秦國掌握軍權的弟弟魏冉的支持。嬴稷的繼位跟得到了當時的霸州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支持,趙武靈王把在燕國做人質的秦公子嬴稷互送回秦國繼任國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繼位後,母親宣太后執政,迅速剪除了秦惠後為代表的政治集團,開創了秦國的新時代。

在秦昭襄王繼位的過程中,趙武靈王的干預是不能忽視的。秦國自商鞅變法後,經歷秦孝公、秦惠文王已經由一個弱小的秦國變的逐漸強大起來。秦武王的突然死亡又讓秦國的政治變的不穩定起來。趙國經過胡服騎射後,軍事實力迅速強大起來。此時的趙武靈王正在與中山國作戰,得到秦國內亂的消息後決定停止對中山國的戰爭,護送在燕國為人質的秦國質子嬴稷為秦國,並得到了燕國和秦國嚴君樗裡子的支持,嬴稷繼位秦國結束了秦國3年的內亂,趙國也成有秦國最有力的同盟。

更多見解敬請留言,期待您的關注和轉發。


葉子寫實


秦武王原名嬴蕩,秦惠文王之子,他一出生便是繼承人,地位高貴其母是楚國的公主,因此早早就被立為世子,秦惠文王死後他繼承了王位即秦武王,他最討厭的人便是嬴稷,原因是:嬴稷是母親妹妹的兒子,很可能奪得自己的王位,小時候便經常欺負嬴稷。因此秦武王是不可能指定嬴稷成為新一代王的,就算嬴蕩沒有子嗣還有很多與自己交好的兄弟,怎麼都輪不到嬴稷。

那為什麼嬴稷最終成為了繼承人呢?

首先從嬴蕩沒有機會選定繼承人說起

嬴蕩在繼位三年後,打通了秦國首都直通洛陽的通道,洛陽是周天子的地盤,當時的周天子早已沒有了一點實權,大國紛紛自立,只有名義上是周國的附屬國,從嬴蕩進洛陽就能看出,周國沒有了一點大國的威嚴。


大禹曾築九鼎,來定天下的九州,商周時期大家都認為誰手裡掌握九鼎便是天下之主,嬴蕩看到了九鼎便問周天子這是什麼東西,周天子回答是九鼎,不識字的秦武王知道這是寶貝,國力強大的秦國,讓秦武王膨脹,認為什麼樣的好東西必須都在秦國。


嬴蕩立馬找人來想要將九鼎搬回秦國,可週天子告知他這是天下之主的象徵,他理應留在洛陽,嬴蕩的無知暴露無遺,因此非常生氣,不過自己還是不敢殺了周天子的,雖然他有這個實力,可由於自己過激的舉動,讓秦國受到六國的圍攻是得不償失的。


“機智”的嬴蕩說:如果我能舉起這些鼎來,我是不是可以搬回秦國呢?周天子認為這鼎有千斤重,以一人之力根本舉不起來,便回答說:只要您能舉起來,這些鼎你都可以搬回你的家鄉。


不料眼看就要舉起來,秦武王受不了鼎的重力一下子把自己憋死,此時的秦武王不過23歲,因此可以看出他是根本沒有機會立嬴稷為王的,當時的嬴稷還在燕國為質,秦武王是沒有時間做指定誰是之後的王位繼承人的。

既然秦武王沒有指定繼承人,嬴稷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秦武王死後,秦國上下大亂,此時急需一位王子來繼承王位,秦武王本人是沒有孩子的,畢竟舉鼎死時才23歲,嬴稷登上皇位的原因與武王無子有莫大的關係,秦惠文王的兒子有很多,堪大用的也有不少。


遠在燕國的嬴稷能夠登上皇位絕對是徹徹底底的運氣,趙武靈王看中了嬴稷比較好控制,因此將其扶上王位,此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秦武王的母親發了瘋一樣的質問嬴稷的母親羋八子是如何讓趙國支持嬴稷的。


羋八子笑而不語,因為在此時與一個發瘋的潑婦解釋是沒有用的,誰坐擁了秦國天下,只有自己心中清楚,嬴稷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大權一直牢牢把握在羋太后的手裡,羋八子也成為了中國古代第一位太后。

因此才會說嬴稷能夠成功登上皇位,完全是靠運氣,根本沒有一點自己的實力成分,嬴蕩死的也是非常的不值,或許這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代表吧!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歷史紅塵


秦王蕩並沒有指定繼承人,那是電視劇的說法。

秦王蕩是惠文王駟的嫡長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在去周都作大死舉鼎被壓死後,諸多秦王駟的庶子開始了王位爭奪戰,公子稷上位是鬥爭勝利的結果,並不是正常繼位。

秦駟的王后只有武王蕩一個兒子,秦蕩是死後就沒有兒子了,可能是不甘心大權旁落,惠文後推出了公子壯,跟羋八子的兒子公子芾較量上了,總體上將王位之爭就是惠文後和羋八子的戰爭。

羋八子是秦駟的妾,是楚王室成員,應該是比較邊緣的支系不清楚其父親是誰,羋八子當時有三個兒子,長子稷還在燕國當人質,所以羋八子推出次子芾作為候選人,可以說沒秦稷什麼事。

惠文後的優勢是她是王后,但秦壯不是她的兒子即不是嫡子。

公子芾也不是嫡子,按說沒有優勢,奈何羋八子的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在軍中很有勢力。

雙方各有優勢,誰也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一個外人站出來了,他就是趙武靈王雍,他說我支持羋八子的長子,其他一概不認,羋八子一看都是自己兒子也沒差,於是轉而支持長子稷。

本來妻妾相爭不相上下,但一股強大的外援加入,天平就傾斜了,最後公子稷勝出,是為秦昭襄王。

不甘失敗的公子壯後來發動了叛亂,但被鎮壓了,史稱「季君之亂」。



長島男爵


秦武王臨終前並沒有指定過嬴稷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嬴稷最終成為繼承人實際上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秦武王嬴蕩是一個被電視劇誤讀的人。嬴蕩不但名字比較彪悍,而且為人喜歡崇尚強權武力,性格好強張揚,卻稍微缺乏了些政治家的沉穩和內斂。嬴蕩雖然死的時候才23歲,只在位3年多,但是他卻是秦國當之無愧的帝業奠定者之一。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的確開始逐步變得強大。作為惠文王嬴駟的嫡子嬴蕩秉承了秦國積極迸發的國運。嬴蕩在位期間集中精力平定了蜀亂,穩定了後方糧倉。“拔宜陽,置三川”一直被認為是打開秦國東進屏障,挺進中原、成就帝業的關鍵所在。


嬴蕩之所以要和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除了他那爭強好勝的性格之外,實際上就是向天下諸侯“秀肌肉”,告訴大家他的野心,也就是秦國要定鼎中原的野心。

嬴蕩任用之人,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大力士”,比如任鄙、烏獲、孟說這些人。他看不慣張儀那種“不講信用,反覆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的恩寵”,所以驅逐了張儀。他更願意用拳頭去打下一寸寸的土地,去贏得和實力匹配的威望。

但是其實此刻的秦國國力還沒有能夠達到“定鼎中原”的實力。仍然需要繼續堅持商鞅的改革,需要繼續沉澱發酵,而且後方的問題實際上也沒有徹底解決,比如義渠就是秦國的一個國中國,時刻對準備出遠門的秦國產生著掣肘。而且由於張儀被驅逐,都紛紛背叛了連橫政策,恢復合縱,這對於秦國來說,外部環境其實也開始變得逐步惡劣起來。


而恰巧在這個時候,嬴蕩舉鼎把自己砸死了。嬴蕩實際上死得比較突然,而且沒有兒子,所以直接就引發了繼任者危機。實際上嬴稷最終能夠繼任為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魏冉、羋戎等秦國國內的楚國勢力支持羋八子。

原本武王死後,秦國國內的態勢是,嬴蕩雖然沒有兒子,但是兄弟很多,實力最強的是兩派。一派是惠文後支持的嬴壯,但相對而言惠文後不是一個政治女強人,她只是嬴蕩的嫡母而已;另一派是羋八子,她有3個兒子,大兒子嬴稷在燕國當人質,那個時候當人質雖然很兇險,但也是很重要的政治資本;羋八子最疼愛的是二兒子嬴芾(華陽君),羋八子原本是想讓嬴芾來跟嬴壯爭奪王位的;還有個小兒子嬴悝(涇陽君)。母以子貴,所以羋八子雖然只是一個八子,但她兒子多,的確有資格站出來爭一爭。更關鍵的是她還得到了魏冉、羋戎等秦國國內的楚國勢力的支持,所以羋八子的兒子勝出的幾率更大。

其次,樗裡疾(嬴駟的兄弟)等秦國庶支宗室勢力支持羋八子。

這裡的原因主要在於宗室和王室妻族的天然矛盾。而且更關鍵的是,樗裡疾本身也是庶出,樗裡疾想要獲得實權,就不能讓嫡後坐大。所以他所以樗裡疾就一反甘茂支持嬴壯的做法,轉頭來支持羋八子。後來甘茂在嬴稷繼位之初就嚇得逃到了齊國,而樗裡疾最終成了嬴稷的智囊,成為了秦國的丞相。


再次,嬴稷繼位更是趙國的一次政治投機導致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因為嬴稷從小就在燕國當人質,從小在燕國長大,母族又是楚國的庶系背景。所以嬴稷實際上在秦國的王室裡沒有什麼根基。而趙國的國君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趙武靈王趁著這個機會,讓趙固由代郡把嬴稷從燕國接到趙國,再送到秦國去爭奪王位。這樣一來,嬴稷若勝出,必然感激趙國,而且由於嬴稷在燕國長大,所以政策必然有利於山東(崤山)諸國。但是趙武靈王不會知道,幾十年後,正是這個嬴稷發動了秦趙“長平之戰”。

秦國國內原本即便是支持羋八子的,原本也是打算立嬴芾的,現在嬴稷突然被送回了秦國,而嬴稷回國,其實也是非常明確地告訴眾人,他的背後站著趙國和燕國。但是所幸的是嬴稷是羋八子的兒子,羋八子若立嬴稷,則勝算更大。所以在諸方勢力的妥協之下,嬴稷繼位為秦國的國君,是為秦昭襄王。

但實際上最終掌權勝出的恰恰並非嬴稷,他實際上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只是一個傀儡。

真正勝出的是羋八子和魏冉,嬴稷繼位之後,魏冉就就任大將軍,並接手了咸陽的防務,控制了整個咸陽,在昭襄王三年,利用平息“季君之亂”的機會,也就是平息嬴壯發動的叛亂,清洗了所有反對羋八子和自己的大臣、諸侯和諸公子(嬴駟的其他兒子),羋八子因此徹底掌握了秦國的實權。

羋八子以宣太后的名義主政長達幾十年。在她主政期間,秦國可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不但不斷鯨吞蠶食周邊,而且還誘殺了義渠王,掃清了秦國的肘腋之患義渠。


直到嬴稷後來在范雎的幫助下,驅逐了“宣太后、穰候魏冉、華陽君、涇陽君”這四貴之後,才自己掌握了實權,成為了實權之君。後來嬴稷的做法和嬴蕩其實基本相似,就是一心不顧國力,發動大規模戰爭,實現了"秦對六國的鬥爭決定性勝利"。找到與實力匹配的威望,滅掉了東周,和當時的另一個大國齊國,合稱“西帝、東帝”。但他晚年的事情就不談也罷了。


炒米視角


秦武王名叫嬴蕩,是繼秦惠文王之後秦國的第二位王,之前秦國只是伯爵國。嬴蕩天生力大,很喜歡和一群角士一起比力氣,據說能拉動九頭牛。



他當了王之後,就很想把洛陽九鼎中的代表秦國的雍鼎給搬回咸陽去。可惜沒有一個角士能搬得動雍鼎。於是,嬴蕩親自上陣,竟然把雍鼎給舉起來了,然而腳下突然一滑,秦武王重重地摔在地上,鼎又重重地砸在秦武王的身上,就這樣被活活砸死了。

秦武王意外死亡時,並沒有子嗣,而且也沒有遺命讓誰繼位,這個時候,惠文王后和羋八子之間就繼位人員展開了一場爭鬥。惠文王后支持公子重,而羋八子支持的是公子芾。當時的贏稷還在燕國做人質,根本就沒有人想得起他。



就在羋八子和惠文王后鬥成了烏眼雞的時候,燕國和趙國突然跳了出來。當時的燕國是差點滅了齊國的燕昭王,而趙國則是進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這兩位不知道是不是收了贏稷的好處,派出人到咸陽去找到了秦國的將軍魏冉,也就是羋八子的弟弟,贏稷的舅舅。

燕國和趙國的使臣告訴魏冉,如果不立贏稷為王,就出兵攻打秦國,而且趙武靈王還真的出兵佔領了秦國北邊的榆次。當時的秦國雖然經過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兩代人的努力富國強兵,但勢力還是擋不住如日中天的趙國和燕國。而且魏冉和羋八子一商量,反正公子芾和公子稷都是羋八子生的,立誰都一樣。



於是,贏稷這才結束了作為燕國人質的生涯回到秦國,做了秦國的第三代王,這就是著名的秦昭王。趙武靈王萬萬沒想到,自己插手秦國內政立的這位秦昭王,日後與趙國之間打了一場幾乎滅亡趙國的長平之戰,成為了趙國的掘墓人。


傅斯鴻


秦武王名叫贏蕩,人如其名,力氣大,好武力。因為與人比賽徒手舉鼎被壓死。但是他死前並沒有指定繼承人。


  • 《大秦帝國》中嬴蕩舉鼎


秦武王與秦昭襄王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們的父親就是秦惠文王,就是車裂商鞅的那位。秦武王的母親是魏國的公主,而秦昭襄王的母親是楚國人,羋八子,就是後來的宣太后。


  • 《大秦帝國》中的秦惠文王與羋八子


魏國公主通過秦魏聯姻做了秦惠文王的王后,所以,秦武王一出生就是太子,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王位。而嬴稷被放逐到了燕國做質子。


秦武王是那種比較剛直的人,嫉惡如仇,好武力。所以,對於張儀這種耍嘴皮子的人,很是看不起,於是張儀也被他放逐了。


秦武王即位時,經過了秦孝公、秦惠文王兩代秦王的改革,秦國的實力已經非常的強了。所以才會有他舉【鼎】而死的事。為什麼偏偏是鼎呢?


因為他舉的鼎不是別的,而是【龍文赤鼎】。舉鼎的地點也不是在別處,而是在周天子處。表面是舉鼎,實則也是表現秦國問鼎中原的決心,因為,鼎在商周時期被看作是王權的象徵。

相傳,【龍文赤鼎】就是大禹制九鼎之一。


當然,這也與秦武王尚武有關。所以,秦武王的死也不能單純的當作是作死。他當天舉鼎,據說當晚就死了。死得時候還沒有子嗣,於是秦國的大臣們決定迎回遠在燕國當質子的嬴稷,兄終弟即,這在當時是最好的選擇了。所以,就有了後面權傾一時的羋八子宣太后。秦昭襄王也是個不錯的君主。秦國的最後能統一天下,與秦國君王大多都還算是英明也有關。秦武王易衝動,或許他的死,對於秦國來說算是一件好事了。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歷史。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文物考古聊歷史


秦武烈王臨死前指定秦昭襄王為繼承人?提問者又看了哪部電視劇了?如果秦武烈王制定了繼承人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季君之亂”了……想必提問者是電視劇看多了,把什麼《大秦帝國》《羋月傳》都當成真實歷史了。



真實歷史上,秦昭襄王繼承王位與秦武烈王沒有半毛錢關係!秦武烈王是秦惠文王的嫡長子,是惠文後的親生兒子。順帶說一下,惠文後是魏國人,不是羋姝!更不是宣太后同父異母的姐姐!秦昭襄王則是庶出,是宣太后所生,彼時宣太后只是秦惠文王的妾,封號八子。在秦惠文王去世之後,嫡長子秦武烈王理所當然地繼承了王位,成為了新任秦王。如果歷史正常發展,基本上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可是,這位秦武烈王偏偏不走尋常路,到周天子家串門都不忘顯擺顯擺自己“天生神力”,居然在周王畿拿周天子象徵權力的九鼎玩遊戲!結果,舉鼎時一不小心沒站穩,讓銅鼎把腿給砸斷了。那會兒可沒有現代骨外科,這種粉碎性骨折直接要了秦武烈王的小命!史載,秦武烈王“絕髕”而亡,身後連一個兒子也沒有留下。而且,事起倉促,秦武烈王也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



一聽說秦武烈王死了,秦惠文王庶出的兒子們開始坐不住了,一個個摩拳擦掌,都奔著王位來了。就在這個時候,秦武烈王的生母惠文後推出了秦惠文王的庶長子公子壯(季君)。宣太后一見機會來了,也不甘示弱,準備推兒子上位!但是,最初宣太后想到的並不是在外為質的兒子公子稷(秦昭襄王),而是另一個兒子公子芾。惠文後、宣太后兩大勢力展開了王位角逐。宣太后因為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手握重兵,同時私下裡很可能和自己的小叔子樗裡疾也達成了某些默契,讓樗裡疾在這場王位爭奪戰中保持了“中立”。最終,宣太后漸漸佔據了上風。



就在這個時候,年少氣盛的趙武靈王(就是讓親兒子活活餓死的那位)也坐不住了。他派人從燕國接回了為質的公子稷(秦昭襄王),並將其送回了秦國。什麼情況?趙武靈王這是幹嘛?行善積德?您覺得會嗎?在護送秦昭襄王回秦的同時,趙武靈王向秦國發出了外交照會:“趙國支持公子稷當秦王,其他一概不認。不行咱就開打!”面對趙武靈王咄咄逼人的態勢,惠文後只得妥協、接受既成事實,而宣太后見同樣是自己親兒子,也沒有表示反對。就這樣,秦昭襄王陰差陽錯地當上了新任秦王。



因此,秦昭襄王根本不是秦武烈王指定的繼承人!他最應該感謝地應該是趙武靈王,連他媽都沒打算讓他上位!如果不是趙武靈王橫插一槓子,秦昭襄王別說是回國當秦王,恐怕只能繼續留在燕國當人質了……在秦昭襄王成為秦王之後,惠文後、公子壯以及秦惠文王的其他幾個庶出兒子並不死心,於是聯合發動叛亂,想要武力奪權。結果,被宣太后聯合自己的弟弟魏冉一舉拿下,史稱“季君之亂”。惠文後、公子壯被殺,宣太后趁機發難,將秦武王的王后也驅逐回了魏國孃家。自此,宣太后一家獨大,成為了無冕秦王。之後,宣太后與其弟弟穰侯魏冉幾乎架空了秦昭襄王,宣太后替秦昭襄王做了近四十年的主!直到范雎入秦之後,秦昭襄王才在其協助下驅逐四貴,架空宣太后,最終成為實權秦王!但是,這已經是秦武烈王去世四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