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最後如果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潛水22011


想必很多朋友都曾看過改編自二月河先生作品的電視劇《雍正王朝》,這其中除了八王奪嫡的情節外,最精彩的莫過於八王爺聯合八旗旗主逼宮,企圖恢復議政王制度,結果卻被雍正帝輕鬆化解這一段。

很多人評論說,當初四爺胤禛能榮登大寶,多虧了十三爺胤祥鞍前馬後,而雍正帝能坐穩皇位獨攬大權,更是多虧了十三爺力保太平,要不然恐怕早就被八爺黨的人給推翻了。

誠然,八爺黨根深蒂固,勢力遍佈朝野,如果沒有十三爺的竭力護駕,雍正帝這皇位確實是難以穩當。

但要是說雍正帝的皇位完全是靠著十三爺才保住的,那就太小瞧雍正帝的心計了。

要知道“冷麵王”胤禛素來以“刻薄寡恩、內有城府”著稱,身處皇位的他自然知道有多少人正虎視眈眈瞄準自己,如果不是做足了準備,他會輕易冒險?

眾所周知,雍正帝即位之初便大力推行新政,主張土地制度改革,以求革除八旗舊制的弊端。毫無疑問,這對於懶散慣了的滿人來說無異於致命打擊,那些大地主舊官僚更是不樂意,所以社會震盪是難免的。

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雍正帝做了個叫人匪夷所思的決定,那就是把命令八爺胤襈整頓軍務,這幾乎是等於把最後的救命稻草扔給了自己的政敵,而後來八爺胤襈也正是趁著整頓軍務的機會,聯合關外鐵帽子王一起上演了逼宮的一幕。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反過來想想,雍正帝為何要把自己的“三寸”暴露給對手呢?難道真的是無心之失麼?當然不是!這很明顯是欲擒故縱之際,明知道八王爺圖謀不軌,反而給他創造條件,這樣一來不但不會授人以柄,反而是留下體恤同胞人心宅厚的美名。

當然,雍正帝早已經在私下裡備好了“殺招”。

事情的發展的確如雍正帝所料,八王爺胤襈打著維護祖宗制度的幌子聯合八旗旗主,在金鑾殿中導演了一出逼宮大戲,企圖要挾雍正退位,恢復傳統的八王議政制度。

同時還疏通了九門提督隆科多,以武力控制了皇宮,滿朝文武面對這樣公然謀逆的一幕,卻只有上書房大臣張廷玉一個人站出來力挺雍正,而雍正帝則一度被氣得說不出話來,這場較量,怎麼看都是八爺黨贏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十三爺胤祥半路殺出,不僅收回了京郊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而且還把隆科多的部下一股腦全給抓了起來,整個皇宮又完全被雍正帝所掌控。至此,這場逼宮事件被徹底扭轉,八爺黨也宣告失敗。表面來看,十三爺胤祥的確扮演了英雄救主的角色,但在這背後,雍正帝才是真正的導演!

首先,是雍正身邊的近親侍衛統領圖裡琛,他的兵權並沒有被隆科多奪去,而是假裝喪失兵權,讓八爺黨的人徹底無所顧忌;

其二,京郊所駐紮的大軍名義上雖然由八爺黨掌管,但雍正帝早已經下令“共管”,也就是說不只是八爺黨的指揮得動,皇上的人同樣指揮得動,更別說部隊里門人遍佈的十三爺了。

所以這才有了十三爺一聲令下,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盡數回到雍正麾下的原因,最後,隆科多所謂的控制住了皇宮完全是家鄉,這不過是雍正帝佈下的迷幻陣而已,要不然圖裡琛和十三爺又怎麼會半路殺出呢?

可以說,這次逼宮大戲不過是雍正帝為了徹底解決內政之敵所導演的罷了,而八爺黨終究只是這出大戲的旗子而已,十三爺又何嘗不是呢?


貓眼觀史


如果真發生如電視劇中類似情節,炒米抱歉地告訴各位,怕雍正是沒有後手了。


雍正一度處於被動狀態之下,幾次差點跌倒。雖然被九爺罵結巴的狀元郎和張廷玉等人都曾直言助陣。但此刻,其實已經不是靠言語可以解決問題的時候了,就是靠兵馬在誰的手裡。直到十三爺胤祥被抬進來之後,給了雍正一個眼色,意思兵權已經全部掌握了,雍正的臉才有一絲血色。

而胤禩敢於逼宮,在於他暫時掌握了京城內外所有兵權。


四位旗主王爺借整頓軍務為名,利用弘時騙了弘晝“誤傳聖旨”,接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在《雍正王朝》裡,這兩支京畿衛戍部隊是北京城城外的除此無他的部隊。)而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又掌握了紫禁城內的皇家衛戍部隊和京城公安武警部隊。他利用巡捕五營的人馬全部換防了侍衛營人馬(《雍正王朝》裡提到的御林軍)。所以裡外裡的軍權都在胤禩的掌握之下了。


但十三爺胤祥有著其他人沒有的特權,那就是無論城裡城外那支部隊,裡面都有胤祥的人,而且由於雍正對胤祥的信任,曾經特旨城外兩營(僅僅城外兩營,其實也多虧了這個特旨,最終救了自己)只奉聖旨和胤祥的手諭。所以胤祥可以隨時接管城外兩營的兵權。

但胤禩雖然暫時掌握軍權,即便殺了雍正,他也不能自立為帝。他只有兩種操作:


一是逼迫雍正同意所謂的“八王議政”。雍正一旦同意”八王議政”參與議政的八王,裡面鐵定包含四位關外的旗主王爺,他們有兵權入股,而且暫時聽胤禩的,那麼剩下四個名額,他們最多留一個席位給雍正,剩下的都是八王胤禩的人,所以胤禩最終奪得實際拍板權,也就是通過這個方式,將雍正的權力轉移給自己。


二是逼雍正退位,將皇位禪讓給弘時。然後自己把持朝政,弘時因為有把柄在胤禩手裡,所以弘時便是一個傀儡。但弘時也是有野心的,而且這個方案裡也是有漏洞的,所以對於胤禩而言這是下策。所以他選擇了“八王議政”。

雍正如果沒有老十三解圍,那他的最終選擇可能是堅決不同意”八王議政”的方案,轉而雙方妥協,進入下一種模式,即禪位弘時。然而有沒有新轉機,就得靠弘時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假設,歷史上沒有“八王逼宮”;弘時也沒有把柄落在胤禩手裡,因為“恩科舞弊案”也是不存在的。所以這麼驚險的一幕是不可能發生的。胤禩集團的力量實際上無法對雍正形成實際威脅。最終雍正的所有政敵都集中在雍正4、5年全部解決掉了!


炒米視角


八王議政逼宮,是八爺黨的核心人物八阿哥胤禩,憋出的最後一次,也是最大的一個大招。此時的胤禩和雍正都已經處於晚年階段,兩人鬥了一輩子。在胤禩看來,登不登上寶座、過不過把皇帝癮,都已經無所謂了,重要的是不蒸饅頭爭口氣,最後壓過四哥雍正一頭。因而,胤禩所有的計劃,最終目的都在於打壓雍正的氣勢,從精神上讓雍正垮塌。扶植弘時推其登上皇位,為的是讓雍正受到來自於兒子的背叛;聯合旗主王爺否決雍正的新政,是準備全面推翻雍正多年來的理想和政績;以滿洲親貴、朝廷百官、兄弟兒子的架勢策動逼宮,更是置雍正於孤家寡人的處境,讓其感到深深的孤獨。可以說,八爺黨的險惡用心,一層比一層狠毒。而且在具體的逼宮安排上,胤禩佈置得也是相當的充分。槍桿子裡出政權,這點胤禩是有相當深經驗教訓的。


逼宮有風險,更有難度。雍正皇帝的身份,本身就能對八爺黨形成絕對性的優勢,胤禩等人能夠將局面搞成對峙,甚至一度佔據先機,已經是很厲害了!只不過胤禩畢竟不是殺伐果斷之人,他輸也是輸在這點上。如若他能像篡奪曹魏江山的司馬懿一樣,對胤祥、對雍正痛下殺手,也許八王議政又會是另外一種結果。

大琦子


我覺得《雍正王朝》中的八王逼宮,雍正實際上已經贏了。老十三的出現,只是給雍正的勝利蓋棺定論,保證他能完勝罷了。而老十三即便不出現,雍正也依然可以慘勝。

理由有三。

第一,逼宮黨的目標不一致,這夥人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根據電視劇裡面交代的劇情,逼宮黨大致分兩派:一派是關外的四位旗主王爺,他們逼宮的目地,不是要殺雍正,而是逼雍正交出部分權力,停止新政,恢復祖宗制度,為旗人多謀利益。

殺雍正,或者逼雍正退位,他們不敢,也沒有那個必要。

另一派逼宮黨是老八、老九、老十、弘時和隆科多,他們逼宮的最低追求,是把雍正拉下皇位,扶弘時上位。如果能殺掉雍正,他們當然更高興。(不包括隆科多)

當議政逼宮開始後,這夥人一擁而上,七嘴八舌的,懟得雍正面紅耳赤。

但是別看他們懟的歡,當老八開口後,這群人立馬就分裂了。為什麼會分裂呢?因為老八在逼宮前,他跟旗主王爺說的是“以八王議政取代軍機處輔政制度”,他沒有把逼宮的真實計劃告訴四位旗主王爺。四位旗主王爺對老八的真實心思是全然不知的。


於是,當雍正和老八徹底撕破臉後,旗主王爺們就懵了。比如睿親王,他在朝堂口水大戰開始後,他就沒有說過一句話。因為他發現,自己好像貌似被老八利用了。

因此從這個情況即可看出,逼宮黨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團結,如果老八敢犯渾,四位旗主王爺是不會支持他的。而從逼宮的資本來說,四位旗主王爺才是逼宮的主力軍(他們有四千兵力),老八隻是光桿司令。

另外,隆科多跟老八其實也有分歧。他雖然被老八拉攏了,支持老八逼宮,但他行動的指導思想,仍然是“逼雍正退位”,也就是不聽雍正的命令。

殺掉雍正,他隆科多也是不敢的。

所以,老八要實現把雍正擠下去的目地,實際上很難。如果旗主王爺們和隆科多都不支持他殺雍正,且雍正命令圖裡琛守住大殿大門,來他個魚死網破,到最後逼宮黨必然會先分裂。


第二,雍正打贏了“嘴炮”,挽回了百官對他的支持。

從劇情上看,雍正最傷腦筋的不是隆科多帶兵逼宮,而是百官都不支持他。百官的態度讓他很心寒,對自己的堅持產生了動搖。

但是,由於逼宮黨故意混淆概念。明明知道八王議政的實情,卻故意不說,因而這也就給了張廷玉絕地反擊的機會。

當張廷玉一番慷慨陳詞,不僅在理論上推翻了八王議政的合法性,讓關外四個旗主王爺從心理上認輸了。同時,也讓看熱鬧的百官開始往雍正一方倒。最終只剩下氣急敗壞的老八、老九、老十,這三個人還在嘴硬。

但是此時嘴硬已經沒有用了,因為關外四個旗主已經在心理上產生了動搖,百官也產生了動搖。就憑隆科多帶的那幾百個兵,顯然是不可能應對的了後面複雜的局面了。

第三,逼宮黨沒有完全掌握兵權。

逼宮之前,老八跟老九、老十等一干心腹說自己之前的失敗,是因為沒有兵權,這次他拉攏了隆科多和旗主王爺,他有兵權了,他就能兵諫了。

問題是,他真的掌握了兵權嗎?

先說四位旗主王爺。實際上,四個旗主王爺並沒有取得豐臺大營的兵權。他們只帶了四千人馬,以協助關內駐軍整頓旗務的名義進駐了豐臺和西山大營而已。他們的兵力跟兩大營原有兵力,不是一個量級。

這四千人的作用,只是在逼宮的時候,造成一個已經控制了兩大營,給雍正一種自己失掉了兵權的心理錯覺。如果真鬧翻臉,這四千人被繳械,是分分鐘的事。

再說隆科多,他其實是兵諫的關鍵人物。

PS:有一個誤解要先解釋一下。不少人以為八王逼宮是在皇宮內進行的,隆科多控制了北京城的防務,有北京城做掩體,京郊兩大營一時間打不進城內。但其實電視劇裡面的八王逼宮,設定場所是在北京城外暢春園的澹寧居,不是在北京城裡面。隆科多也沒有把步軍統領衙門的兩萬兵馬都調到暢春園逼宮,他只是帶了幾百個人而已。



試想一下,幾百個步軍統領衙門的兵,就能造反嗎?這點人撒到北京郊外,怕是塞牙縫也不夠吧。

並且,步軍統領衙門的兵進駐暢春園,隆科多的名義也是保護皇帝,不是造反。如果真的造反了,怕是步軍統領衙門的兵也會瞬間軍心渙散。

所以,我還是重複前面提到的觀點:在大殿之內,真正擁有武力優勢的,不是老八,不是隆科多,而是雍正和圖裡琛。因為隆科多雖然控制了暢春園的外圍,但是大殿裡面的防務還是由圖裡琛負責。

雖然說圖裡琛這個人也不是啥好鳥,一貫的見風使舵,但誰胳膊粗,他是明白的。放著雍正這個現成的皇帝他不保,去投靠不靠譜的逼宮黨,他除非失心瘋了才會這麼幹。


說到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八爺黨的智商問題了。康熙駕崩時,八爺黨一夥人就是因為一起行動,沒有留一個人在外面呼應,導致京郊大營的兵權被老十三奪了去。八王逼宮時,又是一窩出動,不在外面留人,又被老十三帶兵勤王一鍋端。這智商也是沒誰了。

總的來說,電視劇中的八王議政逼宮,雍正並不是完全沒優勢。他只是不願意在大庭廣眾之下,幹這狗急跳牆的事而已,因為這會有辱他身為皇帝的面子。但如果逼宮黨敢跟他狗急跳牆,他必然也會狗急跳牆。


Mer86


第2019章 暢春園八王爺突發難,澹寧宮雍正帝挽狂瀾

卻說暢春園內外,已被隆科多手下的幾百人把的嚴嚴實實。惟獨議政的澹寧宮內外,依舊由圖裡琛帶侍衛把守,皇帝才暫時性命無憂。

在張廷玉一番慷慨陳詞之後,關外遠道而來的四大親王面紅耳赤。尤其是張廷玉說道願與八王爺同時辭官歸鄉,著實的將了八王爺一軍。這四位親王看在眼裡,低下頭沉默不語,嘴上不再提什麼八王議政。這四大親王中,有的人依舊稀裡糊塗,但是也不缺明白人。

睿親王與其他旗主三位王爺上朝之後,越看發生的情形越不對勁。尤其是在八王與張廷玉一番舌戰之後,八王爺根本不想辭官歸隱,睿親王終於明白他們這從關外來的四個王爺是被這位所謂的八賢王利用了,心裡道:“哼,什麼八王議政,根本不是八個親王議政,我看就是你這個八王爺自己議政,看樣子你這八王爺是想取雍正而代之啊!謀逆是萬萬不能的!”

想到這,睿親王剛要說話,又看了看八王和隆科多,還有邊上另外三位親王,又咽了回去,眼下隆科多控制了暢春園外圍,其他三位王爺的態度不明,看來還得從長計議,看這情形,一時半會完不了。

果不其然,八王爺依舊在那裡慷慨激昂,說到興起,也不管張廷玉剛才已經戳穿了八王議政根本就是個不存在的東西,直接從座位上一躍而起,指著雍正的鼻子說:“皇上四哥,你即位以來,失德失政,不然你為何害怕八王議政!”

老九和老十見此情形,也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應和著他們的八哥——他們眼中那個應該當皇上的人。一時間,張廷玉剛剛壓住的局面又亂了起來,朝堂之上嘈雜震天。

喧囂之中,儋寧宮樑柱子之上人影晃動,旁人都在關注八爺黨的說辭,加之人影無聲無息,根本沒有人注意頭上柱子的情形。只有雍正帝一人看在眼裡,緊繃的神經稍微放鬆了下來,厲聲說道:“都給我住口!”八爺見雍正如此鎮靜,似又恢復了往日九五之尊的威嚴,十分詫異,但是九爺、十爺卻傻愣愣地根本沒有注意,依舊吵吵鬧鬧喊著八王議政。

這個時候,睿親王站了起來,大聲呵斥道:“陛下說了,住口!你們難道還抗旨不成?!”睿親王也是個練家子,聲音異常宏亮,立刻鎮住了場面,不過,更重要的是,一下子把九爺、十爺這些人喊愣了,這才不再吵嚷,兩個人加上八王不解地望著睿親王,那眼神分明是在說:“你是哪頭兒的?!”

睿親王哪頭兒的?當然是雍正這邊的,在雍正察覺柱子上的身影同時,多年習武的睿親王也敏銳地察覺了到,上面來了兩個人,手裡似乎還拎著什麼東西。再一看雍正的表情,瞬間明白髮生了什麼。於是乎,在雍正說話之後,立刻起身附和雍正皇帝陛下的口諭:住口!

澹寧宮大殿如死一般肅靜,站在外圍的朝臣們看著這些滿洲貴胄,都不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

“你們都下來吧!”雍正皇帝一聲令下,柱子上的兩個人旋即跳了下來,落在地上,宛若輕羽,每個人手裡,都拎著兩個黑色包袱,囫圇地包著什麼東西,圓滾滾,溼乎乎。

“叩見陛下!”兩個人一落地,立刻跪在了陛下面前。

“還愣著幹什麼,快把好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看看!”雍正皇帝一聲令下,兩人將包袱輕輕一抖,包袱裡的“好東西”瞬間滾落在大殿之中。

眾人上前一看立刻汗毛樹了起來,有人啊的一下,失聲道:“人頭!”關外那四大親王,認出了那四個人頭,正是他們派去接管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的四個參將。

睿親王跪在地上:“奴才死罪,陛下開恩”,其他三個親王也跟在後面,高喊:“陛下開恩!”

“陛下,銳健營盡在陛下掌控之中!”“陛下,豐臺大營兵馬已在暢春園外,隨時聽候陛下調遣!”樑上下來的兩個人跪在地上,向雍正請命。隆科多見情況不妙,就想開溜,被門口的圖裡琛薅著領子扭了回來,一把扔在地上。

雍正看了一眼他這位舅舅隆科多,從牙關裡崩出三個字:“押下去!”又扭過頭去看了看四大親王,道:“你們四個可知罪?”

“奴才們知罪,奴才們也是被人蠱惑。”睿親王邊扣頭言道,其他三位王爺依舊是隨聲附和。

雍正皇帝想了想臥病將亡的老十三,看了看孔武的睿親王,隨即說:“朕看在眼裡,睿親王睿智勇武,忠君侍主,留在朕身邊襄理政務,其餘三人,出關去吧。念你們被人蠱惑,且不加罪,罰俸一年,下去吧。”

被人蠱惑?被誰蠱惑呢?這事情很明顯。以賢明著稱的八王爺一聽,眼睛黯淡了下來,也顧不得什麼君臣之禮,一下子癱坐回了椅子上,九爺、十爺這倆遲鈍的王爺也大概看明瞭情況,杵在那楞楞地看著他們心中本來要當皇帝的八王,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怎麼辦?還容得他們怎麼辦?失去了軍權,他們還能怎麼辦?此時此刻,已經不需要他們辦什麼了,雍正皇帝就替他們辦了。

“來人,將他們幾個送回去,嚴加看管!”雍正帝一聲令下。

八王看了看還在發愣的兩個傻王爺,憤憤地說:“還愣著幹什麼,走!”說完,瞅了一眼雍正,哼了一聲,走出大門。九爺和十爺也傻哼哼地跟了出去。

雍正帝終於再也忍不住,指著三個人的背影,顧不得皇家體面,破口道:“你們是豬,你們是狗,你們是阿其那,你們是塞思黑!”

聽得在場的人齊刷刷的跪下,山呼萬歲,殿堂之上,又復往日威嚴。雍正帝看著又一次向他搖尾的眾臣,坐回龍椅,望著從柱子上下來的兩個人,緩緩說道:粘杆處侍衛護駕有功,忠心之至,朕心甚慰,賞...


北玄武


有啊,就是玉泉山後的血鷹。

血鷹手下有兩支軍隊,一支是“血滴子”,另一支是血騎。



《雍正王朝》播了那麼多集,大家不感到奇怪,為什麼大名鼎鼎的“血滴子”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當年康熙在位時,宮庭安全和隨身侍衛由圖裡琛負責,而康熙外出的時候,狼瞫則率領一支鐵騎暗中護衛。

狼瞫鐵騎與康熙保持著緊密的聯繫,而這支部隊的其中一部其實就是表面上的負責後勤的那支輜重運輸車隊。



這支部隊的組織很嚴密,成員都是由以前戰爭中曾經受過戰傷的士兵挑選出來抽調組成,幾乎個個都是死士,武藝高強,訓練嚴格,以一當百,待遇也遠遠高於其他部隊的戰士。只要他們出現在戰場上,必然是一場擊潰戰。他們打仗是從來不要俘虜的,所過之處,必寸草不留。 當年二徵葛爾丹,夜襲大營,擊殺葛爾丹大妻的就是這支狼瞫鐵騎的一部。

康熙出行時,他會每隔一段時間向附近的輜重隊要一種特殊的供給――經書。如果超過一定的約定時間,沒有接到來取經書的旨意,這支部隊就立刻露出本來面目,全副武裝,頂盔披甲,帶上兵刃,迅速向康熙的位置靠攏,以防不測。


雍正也一樣,與玉泉山血鷹軍保持聯繫的靠的大太監李德全。

每天皇宮向玉泉山取水的那支運水的車隊就是血鷹軍的小分隊。那支取水車隊的車上會覆上黃旗,做為皇家標誌,但其中一輛車的黃布幔是外鑲白邊。宮中發生異變,皇帝遇到危險,李德全就會讓這輛車把黃布幔的白邊換成紅邊布幔,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示警信息傳達出去。

當玉泉山值隊的警衛發現警示信息,就會迅速告知血鷹,盤據在周邊的血騎和血滴子就會立即集合起來,領命出發,迅速入京,瞬間把皇城搞得天翻地覆。



營救皇上脫離險境是血滴子的任務,而血騎則會把所有敵對武力殺得片甲不留。

血鷹部隊的人員也是由以前的戰鬥部隊中曾經受過戰傷的精銳戰士嚴格挑選組成,忠心耿耿,武藝高強,還擁有最精良的兵器和馬匹。以前的步兵戰士就成為血滴子,而騎兵戰士則加入血騎。選拔嚴格,訓練更是十分殘酷,是精銳中的精銳。血滴子大約一千餘人,血騎則約有一萬三千多人。



雍正接手康熙的皇位以後,自然也接手了康熙遺留給他的這些神秘武裝,這支血鷹部隊的戰鬥絲毫不亞於當年的狼瞫鐵騎,甚至更強。


饞嘴肥貓鏟史官


《雍正王朝》中的八王議政逼宮,開始處於下風的雍正與囂張的八爺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直到最後十三爺胤祥出場,拿回了兵權,才宣告這段精彩緊張的對持結束,看過的朋友才知道究竟是有多精彩,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最後胤祥沒出現,那麼雍正還會勝利麼?

其實我覺得沒有老十三,雍正還會是贏的結局,下面我來說一下:

豐臺大營的軍權還在

其實按照電視劇上面的說法,八爺黨以及四位關外的鐵帽子王爺,他們並沒有完全取得豐臺大營的兵權,鐵帽子王爺從關外帶的兵只有4000多,完全無法壓制豐臺兵營,並且他們假傳聖旨的的時限只有一天(當時沒有聖旨,說的是聖旨隔天送達),所以在兵源方面,雍正還沒有喪失生力軍。


八爺黨的包圍的兵力並不多

不少朋友受電視劇拍攝影響,以為八爺黨以及叛變的隆科多已經奪去了整個京城,城內皇宮內都是八爺黨的人,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當時八爺逼宮的發生場景是在城外暢春園的澹寧居,而澹寧居的外圍只有隆科多的幾百人馬,也是就說此時京城,皇宮內的侍衛,禁軍還是都在的,並且澹寧居也沒有完全被包圍(十三爺胤祥輕鬆被抬如澹寧居,說明隆科沒多少人包圍澹寧居),並且在古代封建皇權集中的年代,幾百的八旗兵要造皇帝的反,這是不可能的!

京城大部分控防還在雍正手中

既然隆科多的幾百步兵營包圍在澹寧居的外圍,那麼真正擔負澹寧居里面安全的是誰的人馬?是雍正的!雍正手下有圖裡琛,如果真要是事情到了八爺動用軍隊惹怒雍正的情況下,八爺黨的主力都在大殿內,只要雍正一聲令下,圖裡琛率領大內侍衛立刻拿下老八老九老十以及隆科多,抓住這幾個頭,外面的幾百步兵營完全不足為懼,這是雍正的後手。

雍正佔理

中國人做事,講究一個理字!關外王爺帶兵入京,威脅皇帝,這本身就已經犯了大錯!而同時雍正這邊的張廷玉站出來慷慨激昂的說反駁,不僅在理論上推翻了重新啟用八王議政制度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讓四個有兵權的關外鐵帽子王爺在心裡認輸了,顯然最後雍正是意識到這一點了,同時此刻文武百官也是開始出來支持雍正了,此刻明顯雍正已佔上風,而八爺黨局勢不妙。

所以整個八王逼宮議政的戲前半段雍正處於下風,而到了中間開始雍正冷靜下來以後開始迅速反擊,加上張廷玉的一番言論,已經在氣勢上勝利了,而最後十三爺胤祥只不過讓解決漂亮了一些,所以不論胤祥來不來,最後勝利的都是雍正!


丫丫說史


按照電視劇裡西山銳健營,九門各兵馬帶兵主官都是八爺的了,持兵脅迫雍正也是無可奈何,老十三是軍界的一面大旗,十三在軍隊是不會妄動的。老四有這個臂膀也是福氣。




SUUNTO


其實所以的八王議政逼宮即是雍正王朝裡最最精彩的一部分也是雍正王朝裡最大的bug,為什麼呢因為設計這些情節的時候已經把雍正強大的情報部門人為的忽略了,我們都知道雍正是一個控制慾很強的人,其性格非常多疑,像粘杆處和血滴子這樣的情報部門就不說了,其密摺制度就比康熙時期更加完善和強大。我們可以說雍正對胤祥非常放心那他對像九門提督,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這些直接決定其安全的軍事體系裡所有人都那麼放心嗎??要知道年羹堯遠在西北不會對雍正構成直接威脅的情況下雍正都安排了不止一兩個密探對其監視,那麼近在遲尺的武裝力量呢?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被旗主王爺接管弘晝都能看出問題來,那麼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裡忠於雍正的各級官員就沒有一個能看出問題出來的嗎?天天和政治打交道的這些軍官們看到防務權限交接這樣大的事情時就沒有一點政治敏感????就沒有一個人向雍正或胤祥彙報???如果硬要解釋的話那麼所謂的八王議政逼宮其實都是在雍正的掌控之下,以便有足夠的理由徹底整到所謂的八爺黨,如果不是這樣很多問題實在想不通,當然了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探討一下娛樂一下就可以了,如果誰真的當真那就輸了。呵呵😊


小飛40531


應該沒有,雍正必敗。十三爺出現就意味著八爺和鐵帽子王在軍事方面瓦解了。不然他來幹嘛?只是一個人來了,拖著病體,一點用也沒有。所以他一來,雍正知道兵權沒問題,心裡踏實了。

再加上張廷玉的威望和皇權,反派敗局已定。八爺臨走時說,要不是四哥您是皇上,您是贏不了的,這句話其實不然。皇上只不過是個最大的官而已,要是孤立了,也就是說沒有勢力,反倒是最痛苦的。古今中外多少例證。要真是這樣,那你八爺還搞這個幹啥呢?八爺看透了關鍵時刻沒幾個人替雍正說話,朝臣中立 ,趁自己人多勢眾,打雍正措手不及,最容易逼其退位。這其實是兵法集中兵力,在時間和空間的某一點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原理。但是就在這一點上,老十三來了,並且相當於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消滅其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