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南宋的建立,實際上是處在頹波滾滾的時代。當時正值靖康之變不久,北宋一朝已經實質性滅亡。將汴京城掠奪一空的金兵卻意猶未盡,撤退之前,金軍元帥府舉行儀式,強行廢黜宋欽宗趙恆的帝位,同時扶植張邦昌即大楚皇帝位,試圖以張邦昌為金國在原北宋境內的代理人。

可是,偽大楚皇帝張邦昌卻在金軍全部撤出汴京城33天之後,主動聯絡時為康王的趙構,自己願意交出完整的政權架構,無條件還政於宋宗室。

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掛著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康王趙構就在當時的南京應天府登基,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宋高宗趙構


一,5年走死逃亡的心路歷程

趙構這個人,到是頗能審時度勢,既不一味的泥古不化,也不忌憚流言蜚語若何。他即位沒多久,發現中原之地已然是沒有他這條困龍存身之處,就絲毫不猶豫,放棄南京應天府,一路逃到揚州城。

做為徽宗皇帝第九子,欽宗趙恆之弟,北宋滅國以來,趙構可以說是造次顛沛如是,艱苦、心酸備嘗。

想當初,金人第一次進攻汴梁城,以議和收場,金人提出要求,北宋朝廷出一名親王級人物送金國大軍過黃河北返。

19歲的康王趙構主動為父兄擔憂,自請赴金營做質,可是,金軍過了黃河之後,扣留了趙構,不準放他回朝。趙構對此亦毫無懼色,恬然處之。

尤為弔詭的是,正當趙構與張邦昌等人做為人質羈留金營之時,京畿宣撫司都統制姚平仲竟然指揮其軍兵夜襲金軍,造成金兵多人死傷。

金軍元帥斡離不大怒,呵斥趙構與張邦昌,張邦昌自忖必死,嚇得崩潰,伏地痛哭。

而趙構吃喝照舊,不為所動,以至於金軍元帥斡離不認定趙構不是真的宋宗室親王,逼迫當時的北宋朝廷,重新派五皇子肅王趙樞入金營,換走康王趙構。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金軍元帥斡離不


經此一劫,趙構也算死過一次,而當金兵二次入侵,他又被派往金營為使,經由河北之時,老將宗澤強留下他,勸他不要白白去送死了。

果然,趙構滯留河北之時,汴梁城已經是岌岌可危,當此之時,他接到欽宗趙恆的蠟丸書,欽命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帥河北之兵,回救汴梁城。

這個時候,就是趙構引領河北這一點軍兵奔到汴梁城下,也已經是施救不及了。果然,很快趙構就得到了汴梁城破,徽欽二帝落入金人之手的消息。

父兄、宗室的瞬間消失,彷彿就在一夜之間發生,而繁華的汴梁城夢幻般隕滅無跡,貴為帝胄的自己,終日混跡於粗魯的行伍軍卒之間,一夜數驚,家人不能相顧,友朋隨風散盡。

此時的趙構,絕不管文武官員的諫言、阻擋,只要感覺到危險接近自己,他就馬上奔逃,內心深處,他已經再不想落入顢頇、粗魯的金人掌握之中,徽欽二帝以及整個宋皇室的集體被俘,讓宋高宗趙構感到震驚,無論如何,自己再不能落入敵手。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宋高宗趙構手跡


環境的極度險惡,金軍的兇殘暴虐,使得皇帝趙構幾乎睡覺都睜著眼睛,一切的重新籌劃,都需要一個暫時的穩定環境,就如同一杯水,要它澄淨下來,就需要一定的休止、安寧。

從南京應天府狂奔到揚州未及兩年,金兵就一路奔襲,殺奔揚州,幾乎搞得宋高宗趙構措不及防,既倉惶、且狼狽的渡江逃向杭州。

這樣的一味奔逃,使得護衛趙構的禁軍怨聲載道,將領們也都對趙構的膽識與臨敵態度開始懷疑和嗤之以鼻。

與北宋時期的皇帝們一樣,在趙構的身邊也是圍著一群文官,武將雖然經世致用,可是,有宋一朝,對於武將的輕視與抑制以及使用卻是上下貫通、統一一致的。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南宋的文臣


但是,時局搞到這樣的程度,臣僚們開始對皇帝的做法表示質疑和失望,情不得已的形勢之下,趙構罷免了汪伯彥、黃潛善等人的職務,以為可以以此平息眾人心中的憤怒。

結果呢,罷免了文官親信以後,趙構的讓步反而引起了更大的逆向反應,整個事態變得越加叵測起來。

二,驟起的苗、劉兵變對於趙構的身心傷害

宋高宗趙構這個人,並不是如同演義小說當中描寫的那樣軟弱無能,自私膽怯,一味的畏敵如虎。

特別是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宋高宗趙構秉性謙和,並不以自己天生貴胄,龍種當世而剛愎自居。

趙構的生母韋氏原本是鄭皇后身邊的一個侍女,偶然被徽宗皇帝臨幸,這才生下趙構,韋氏以此也不過封為婕妤之位。似這般封號的妃嬪與女官宮中當時得有幾百號人之多,而與徽宗皇帝有了瓜葛,無封號的宮女尚且有500餘人。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宋朝宮女


由此可見,當時趙構的生母生下趙構之後,在當時也沒有什麼地位可言?

即便是趙構本人,在宋徽宗的38個皇子當中,也是尋常如是。特別是到了15歲以後,就已經搬到禁宮之外,自行居住了。

靖康之變發生前後,身在河北的康王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旗號,召集當地州府迅速聚集軍兵,進兵開封。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北方抗金武裝


當時的副帥宗澤等人建議,自己獨自撐起大元帥旗號以吸引住金兵,請康王趙構另行領人馬暫時趨避,以免被金人俘獲,於是,康王趙構就引軍入東平府等待消息。

南宋建炎三年,在杭州喘息未定的宋高宗趙構又遭到幾乎滅頂之災。

由於趙構在揚州突然遭到金軍突襲之時,驚慌失措,拋卻百官與大隊人馬,輕裝而逃,以至於所過州府,都因此遭到金兵報復性屠戮。

朝廷百官與大部分的禁軍都追不上皇帝逃亡的身影,這使得軍隊將領對趙構的形象大打折扣,進而質疑其帝位得來的合法性。

更是由於趙構的獨自奔逃,導致手下將領或手足無措,或者為所欲為;被宋高宗趙構信任的御營都統制兼樞密使王淵就給趙構帶來了麻煩。

王淵由於是河北時期最早歸附於宋高宗的將領,所以極受趙構信任。但是,這個人在高宗皇帝倉惶南逃之時,竟然以稀缺的大船運輸自家財物,致使奉國軍節度使劉光世的軍隊和馬匹都無法撤退,被追上的金兵一舉全殲。

這件事的發生,在軍隊官兵當中激起強烈的憤慨情緒。

可是,由於趙構自己的瘋狂逃亡,所以,對於王淵釀成的惡果,趙構卻沒覺得他有什麼特殊可惡之處,繼而沒有從重處置王淵的意思。這樣的態度,使得禁軍官兵怨氣沖天,眼見得人心惟危。

且趙構的禁軍當中,很多人是中原地區人士,看著高宗皇帝竟日南逃不休,離開家鄉越來越遠,都心生怨恨。

這時候,御營禁軍中兩位將領苗傅和劉正彥出場了,這二人開始暗地裡呼籲、鼓動軍兵,先是煽動軍兵鬧事,繼之安排好軍中死黨,在王淵退朝之時,被叛軍趕上前,亂刀砍死。接著大殺特殺宮內宦官,並搜尋宦官康履。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苗傅劉正彥發動兵變

這一場兵變,對於宋高宗趙構來說,是一番徹骨的記憶。

又據《宋史》記載,譁變的禁軍在中軍統制吳湛的策應之下殺進皇宮之內,被脅迫出來接見叛軍的趙構眼看著叛變的軍兵揮刀殺死自己身邊的宦官康履,接下來,當著重軍兵與宮人的面,苗傅和劉正彥開始面責趙構。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苗劉殺掉宮中宦官


對於這些忤逆的行為,皇帝趙構尚且還能忍受。

可是,當叛軍當中有人開始直接質疑他的即位合法性,乃至於當著他和大眾的面,說出;“帝不當,即大位,淵聖來歸,何以處也?”這句話之時,趙構的心中湧出一陣死寂,也就是從這一刻起,趙構在心裡已經決定,苗、劉二賊子罪不容誅,嗣後,絕不能赦免這二人。

因為自己帝位的合法性這一塊兒,一直是一個癥結所在,他的皇帝位置的確不是來自宋欽宗趙恆,而是來自偽楚政權的張邦昌私相授受。

這一刻起,他開始覺得,太祖太宗創業伊始,以文官治理天下,抑制武夫擅權,簡直是有驚人的預見性,又是多麼的正確。

宋高宗發現苗、劉二人沒有傷害自己的想法之後,就壓抑住怒火,以封官許願去暫時安撫他們。

苗、劉二人既然敢把天捅個大窟窿,也就索性撕開臉了,直接把孟太后請出來,要求孟太后以輩分行事,下懿旨,要趙構退位,太子繼位,孟太后垂簾聽政。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宋孟太后像


結果,孟太后雖然一介女流之輩,但是畢竟是做為神宗皇帝的皇后,是有些見識的人,當即就拒絕了叛軍的要求。以至於雙方陷入了僵局。

最後,變通之下,高宗趙構在苗、劉脅迫之下宣佈退位,3歲的太子趙旉繼位,是為宋簡宗。

這場兵變最終被各地湧來的勤王兵馬給平息下去了,苗、劉二人也被殺死。

但是,經此一劫的宋高宗也由此失去了自己三歲的兒子,小太子趙旉被叛軍挾持登基,受到驚嚇,繼而病重死去。

苗、劉兵變對宋高宗觸動極大,以這樣兩個禁軍中的中級軍官都敢質疑、反叛自己帝位的合法性,其他軍事將領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他開始領悟到,大宋開國之初所制定的以文抑武的國策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三,杜充投敵帶給宋高宗趙構的震撼

專注於宋史的朋友知道,在南宋高宗一朝,杜充其人,在這一時期所處的位置,還有他對南宋和金國的影響力,都是非同小可,不容小覷。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投降金國的杜充


南宋建炎二年,也就是1128年的七月,主戰派宗澤病逝,接替宗澤的就是杜充。但是,杜充接任之後,對於宗澤生前的軍事部署則進行了全盤否定,甚至倒行逆施。

終止幾乎所有宗澤的軍事部署的同時,又對北方的抗金軍兵全部切斷聯繫,另行其事。

對於中原之地,乃至於古都開封汴梁城全部放棄,這些舉措使得當時還是杜充部將的岳飛心痛不已,稱“中原之地,一尺一寸都不能夠捨棄。如我軍一走,則此地就非大宋所有,他日若想再來收復,非用數十萬軍隊不可。”

而杜充對這些置若罔聞,一意孤行。

宋高宗趙構對於杜充確實非常欣賞和信任,認為杜充為朝廷獨守開封汴梁城一年有餘,行為可嘉,且杜充為人有古名將之風。

就在文武官員對杜充的非議聲中,趙構還晉升杜充為為上書右僕射同平章事,這實際上已經是拜為右相了,加之又兼江淮宣撫使職務。

南宋建炎三年,完顏宗弼、也就是民間稱之為金兀朮的金軍統帥開始向杜充發出誘降條件,答應杜充,如果投降金國,就讓他執掌中原地區,類似張邦昌故事。於是,主持長江防線的宰相杜充率部叛變,投降金國。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南宋宰相兼江淮宣撫使杜充叛變投奔金國


消息傳到臨安,宋高宗趙構受到了極大打擊,他想不明白,以杜充的地位與影響力,為什麼要投降金國,背叛朝廷?

趙構自己呆坐寢宮,不朝不食,竟至三天,“朕待杜充,讓他從庶人到官拜宰相,可以稱得上厚恩了,因什麼緣故反叛?”

戰場之上,各地情形多有不同,皇帝趙構不可能去親力親為,只能託以腹心之臣,經略方面。

可是,就連杜充這樣深受君恩,官拜右相的人竟然還要去投敵背叛,這通國之中,還能去相信誰人?

三,使得趙構心力憔悴的淮西兵變

南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在這一時期,南宋的軍事實力開始逐漸的蓄積壯大,民氣軍心都十分高漲。在這年的十月,宋高宗趙構準備親征偽齊劉豫政權。這也是南宋朝廷建立以來第一次宋高宗趙構主動向外敵出擊的一個姿態,一時朝野上下,深受鼓舞。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南宋軍隊與金兵交戰


此時此刻,各地捷報不斷傳來,朝臣紛紛向皇帝道喜,宋高宗高興的說;“此不足喜。若復中原,還二聖,乃可喜耳。然有一事,以卿等將士,賈勇爭先,非復昔時懼敵之比,所喜蓋在此也。”

也就是說,此時的宋高宗這個時候還躊躇滿志的想擊潰偽齊與金國,迎回徽欽二帝,更有一點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感覺這個時期的南宋軍隊上上下下,已經再不是畏敵如虎,懼怕與偽齊、金軍接戰的心態了。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南宋的軍事力量


南宋紹興七年,無論是在對偽齊,乃至於對金的軍事鬥爭形式當中,南宋都佔盡優勢,可是,由於軍中派系重重,矛盾也多,難以平衡。

當時南宋的五大護軍之一,駐守淮西的左護軍劉光世因故被朝廷罷黜,其麾下大軍的歸屬就成了一個問題。

趙構本來先是要把這一部分軍兵劃歸岳飛統轄,可是,因為淮西之地太過於重要,又忌憚由此會使得岳飛一家獨大,苗、劉反叛,武人勢大則欲干政這些事,縈繞在宋高宗的心裡,所以,事到臨機,他又反悔了。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岳飛


岳飛見到這樣的情況,二話沒說,離開一線戰場,回廬山為母親守孝,後來在朝廷官員的勸說之下,才又回到職守。

相比於岳飛的慪氣行為,淮西軍中的諸將可就不那麼簡單了。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淮西軍將領


如果淮西軍被岳飛接收,這些人也沒什麼可說,可是,最後竟然朝廷提拔了淮西軍中的一位將領王德來接替劉光世的位置,這使得王德的同僚酈瓊等人心中不服,激成兵變,酈瓊等人裹挾淮西軍四萬餘人並淮西百姓十萬餘人一起投奔了偽齊劉豫,使得宋朝經營多年的淮西地區一夜成空。

當時南宋總的軍兵人數也不過是40餘萬,淮西兵變一下子就投敵近總兵力數的十分之一,而且裹挾如此之多的淮西人口,造成巨大的消極影響,也使得宋高宗遽然心灰意冷,再絕口不提進取中原。

政變、背叛、軍變對於宋高宗趙構的影響

宋朝文臣將兵現象


綜上所述,歷經宮廷政變、信任權臣的背叛、淮西軍的叛變等事件的宋高宗,開始厭倦這一切,他一改以往對於軍事將領的依賴和器重,開始對他們戒備、限制甚至嚴厲處置。

乃至於寧可去與金國簽訂《紹興和議》,稱臣納貢,出一點錢買太平,再不想以鉅款養兵,造成尾大不掉,太阿倒持的局面。

直到後來,宋高宗乾脆讓位給皇太子趙昚,自己去做了太上皇。

南宋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81歲的宋高宗趙構病逝於臨安,結束了他35年皇帝,25年太上皇的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