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為何馬良隨軍未指出劉備連營八百里的錯誤?

覺遠18430097


馬良不僅參與劉備伐吳之戰,關羽荊州之失可能也與他有關。馬良是襄陽人,馬良有兄弟五人,他排老四,老五就是失街亭的馬謖。因年紀輕輕,眉毛中卻頗多白毛,人送外號“白眉”,為人儒雅好學有才華,善於辯論,有內政外交的才能,荊州當地流傳童謠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五常是因為五兄弟名字中都有一個常字,如老大馬伯常,老二馬仲常,老三馬叔常,小弟馬幼常,馬良字季常。


把劉備連營八百里和馬良掛鉤起來,應該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東攻孫吳,一路勢如破竹,孫權求和不成,便拜陸遜為都督,馬良其時便勸劉備提防,但劉備又不聽。(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陸遜採取誘敵深入和驕兵之守,堅守不出,馬良認為吳軍必定在等待蜀軍的變化而作出行動,因天氣暑勢,劉備下令依山路紮營避暑拒敵,號稱八百里連營,其時,馬良感到不安,又看不出問題所在,自告奮勇攜地理圖本前往益州請教諸葛亮。諸葛亮一見紮營地圖大驚,認為敵人一用火攻必全軍覆沒,但為時已晚。


事實上劉備伐吳的兵力並沒有七十八那麼多,蜀漢軍大概五萬,也沒有連營八百里,但史書有連營七百里的詞語,並非八百里,是曹丕說的,《三國志文帝紀》“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曹丕讓人打探軍情,得知劉備進攻陸遜撤退堅守不出,劉備在山上紮營,與樹木連在一起綿延七百里,曹丕便自我感覺良好,進行點評,說哪有連營七百里打仗的,劉備要輸了。然後史書後又有一句話“後七日,破備書到”,以曹丕的軍事水平不如其父多矣,這種點評不值一曬,而史官為了拍馬屁,又加了一句話,暗示明君明見萬里。(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歷史上劉備進軍,雖大捷卻還未摸到荊州腹地“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劉備勢大,陸遜拒守待變,把山路全讓給劉備,劉備紮營在山上,一著不慎中了對方火攻,老將被新秀打敗。既然沒有八百里連營,自然不須馬良勸告。而駐軍期間,馬良另有重任,劉備軍打通前往武陵的道路,武陵多蠻族,知馬良得當地人心並善於做統戰工作,便派他前往拉攏他們。馬良此去收穫頗豐,得到當地五溪蠻的熱烈反應,“蠻夷渠帥皆受印號,鹹如意指”,蠻王沙摩柯率兵三萬參戰。


南方鵬


我是紫氣東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由來

簡單介紹馬良,這個可不是我們小時候瞭解到的神筆馬良哦。《三國志》記載

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家裡兄弟五人,有才華,鄉里為他們編有諺語說:“馬家五常,白眉最良。”馬良眉中有白毛,因此也稱白眉馬良。


馬良的能力體現

馬良是荊州本地人士,因有文采和才氣,受到劉備的重用,劉備徵辟為州從事,後劉備稱帝,升為侍中,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劉備很看重他。



馬良曾出使東吳,不辱使命,加強了東吳和蜀國的關係,並受到孫權的禮待,外交這方面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馬良隨劉備東征伐吳時的表現

劉備親率大軍伐吳,因馬良外交方面能力突出,於是派馬良聯絡五溪蠻,共同出兵伐吳,馬良進入武陵一帶招納五溪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頭領們都接受蜀漢的印信封號,馬良成功並完美的完成了劉備所交代的人物,隨後回到劉備身邊。

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鹹相率響應

馬良為何沒能指出劉備連營七百里的戰術錯誤

這個問題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劉備連營七百里迎敵是對是錯?另一方面,馬良能否看出連營七百里的弊端?

一、劉備之所以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而大敗逃回白帝城,至今為止,很多的觀點在於劉備不懂兵法,連營七百里給陸遜火燒的機會。

我這裡想表達的是,陸遜看到了劉備捨棄水軍,在山地連營紮寨,陸遜命人準備好火把,準備放火,當時剛好在酷熱的夏天,天時和地利加上東吳人和,成就了陸遜。劉備進軍在夷陵一帶,全是山地,如果兵力分開,容易被東吳逐一突破,這場戰役很可能被變成長久戰,而深入東吳腹地的劉備,長久戰顯然對東吳有利,而不利於劉備。



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劉備大敗的原因在於捨棄了本有優勢的水軍,原本水陸並進,改成了陸地進軍,而東吳避而不戰,劉備軍在酷熱的天下,久不能勝,最好的結果就是退軍,而不是與東吳相持。


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

二、馬良為何沒能看出連營七百里的弊端

馬良更擅長外交,軍事方面的能力與謀略史書沒有記載,他並不能看出連營七百里的弊端,如果看出,肯定會勸劉備分兵紮營,或成掎角之勢紮營,防備東吳偷襲。

馬良看出了陸遜的謀略和才能,勸劉備要重視此人,奈何劉備還在氣頭上,聽不進去勸告,說明馬良也有過人的見識,這種見識並不能扭轉戰局的勝敗。


總結:劉備連營七百里是對是錯,各有各的看法,劉備作為一個多年征戰的統帥,兵法和謀略還是不錯的,不會犯這個這個錯誤。馬良作為一個不懂軍事的外交家,他可以很出色完成聯絡五溪蠻的任務,也體現了他自己的能力,可惜戰死了在夷陵。在劉備出征東吳時,最厲害的謀士龐統和法正已死,沒有一個優秀的軍事謀主隨軍出征以及捨棄水軍駐紮山地的部署,劉備這場戰役的勝敗顯而易見。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在很多人的概念裡,劉備的慘敗似乎毀在過分自信的數百里連營,進而被陸遜各個擊破,而在整個夷陵之戰中,劉備帶領了大量的精銳團隊參戰,眾多謀士將領,為何卻無人阻止或勸諫?尤其在戰役中,頗被重用的馬良,也為何沒有說話?

事實上,如果結合真實的歷史角度來說,劉備的連營戰術沒有任何錯誤,馬良絕不可能選擇阻止,或者退一步講,即便馬良發現了劉備指揮過程中的疏忽,他也不會阻止劉備,確切的說,在當年的戰爭中,馬良雖然隨軍參戰,但他很有可能與劉備根本沒有處在一個戰場上,連劉備具體幹什麼都不清楚,又怎麼可能選擇當面阻止!



說劉備的戰術沒有錯誤,這取決於夷陵之戰的實際情況,公元221年,劉備為收復荊州三郡替關羽報仇,揮軍東征討伐孫權,但經歷了兩年前荊州的丟失和東三郡的叛變,在荊州兵團和劉封孟達兵團相繼全部損毀的情況下,損失慘重的劉備根本拿不出足夠的軍事力量對抗日漸強大的孫權,苦心經歷了兩年準備才率軍四萬出征,以至於中途甚至邀請荊州南部,還處於半原始狀態的五溪蠻夷的部落參戰,可見劉備軍事力量已經捉襟見肘,在兵力不足,軍隊又縱深荊州境內近300裡(小說中改成700裡)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節節聯營佈防,為了佔領收復的領土必須不斷留守軍隊,也是劉備進攻孫權的根本原因,所以在佔領區內不斷留守軍隊是必然的結果。



當然不斷留守軍隊也造成了兵力上的分散,黃權率軍前往江北防備曹丕,從夷陵到白帝城,又有近萬人分段駐守,原本兵力不足的劉備,在夷陵前線逐漸失去了軍事上的優勢,也造成後來面對陸遜的突然反擊,劉備在前線的兵團無法抵擋,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劉備的軍事力量一開始就有限,造成了軍事縱深和長期消耗戰之下,劉備在軍事上的劣勢不斷暴露。

所以面對蜀漢的現實問題,馬良不可能選擇勸阻,無論是他還是劉備,在這樣的局面下也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只有一州之地的劉備,根本不可能改變基礎實力不足的現狀,也正因為一開始就實力不足,為了彌補實力上的缺失,劉備委派的馬良另外一個任務:前往荊州南部,策動當地少數民族叛亂響應劉備。



由於劉備在荊州地區經營十餘年,雖然在兩年前丟失了荊州的一切,但保留的人氣和民心不會在短期之內消散,因此在軍事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劉備派遣馬良策動荊州南部叛亂,以求在孫權統治內部製造混亂,陸遜展開反攻後,馬良則是在返回途中與東吳軍隊遭遇進而遇害,也可以推斷,早在蜀漢與東吳在夷陵前線對峙期間,馬良並不在夷陵前線而在荊州南部坐鎮,由於特殊任務在身,他更不可能在劉備身邊干預軍事上的部署。

所以說劉備的選擇沒有錯,馬良也不會選擇干涉,當然,根本沒有與劉備在一起的他也干涉不了!


遼寧資深球迷


劉備連營七百里是《三國演義》裡瞎編出來的,由於《三國演義》作者不懂兵,把劉備打敗仗的緣由歸類於安營錯誤。實際上劉備在宜昌城下的排兵佈陣並沒有問題,劉備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劉備所謂的700裡是指從宜昌城到永安白帝城的距離,也就是所謂的補給線,劉備的補給線太長了導致國力不支被拖垮了。

劉備夷陵之戰實際上是戰略上的錯誤,而不是戰術上的錯誤,當時選擇宜昌作為進軍荊州的線路就是錯的。宜昌距離荊州江陵城非常近只有不到百里,而且全是平原地帶,這使得他們的後勤補給十分便利,按著當時的數據顯示,孫權派戰鬥部隊五萬入荊州前線,其中兩萬人守江陵,三萬人守宜昌(另有兩萬作為預備隊守柴桑),而當時孫權只徵調了大約五萬名徭役農夫負責轉運糧草,後勤作戰比例是1比1;劉備一側的補給線高達700裡,而且全是山地,當時劉備派兵宜昌的戰鬥兵力是7萬2,而劉備徵調了23萬的徭役農夫負責轉運糧草,後勤作戰比例是1比3。得出統計得,孫權總共消耗糧草的基數是10萬人,劉備總共消耗糧草的基數是30萬人。也就是說,國力消耗上劉備是孫權的三倍。

所以呢,夷陵之戰戰敗的緣由是劉備在國力本身就不如孫權的情況下在錯誤的地點發動了錯誤的戰爭。


優己


夷陵之戰,劉備之所以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東吳的陸遜往後撤,退到山上防守,把一片幾百裡的平坦空間讓給劉備。劉備要想打吳軍,只得在這樣的平坦空間上紮營。結果陸遜採用火攻的方式,燒燬蜀軍營帳,讓蜀軍潰不成軍。接著陸遜率各部乘勝追擊,最終打敗劉備。

(劉備劇照)

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夷陵之戰之所以打敗,缺乏的就是謀略。一開始就進入了陸遜的圈套,在平地上紮營。依靠平地想要攻破陸遜居高臨下的堅固防線,這怎麼辦得到呢?

當然了,劉備也用過一些謀略,比如,設下埋伏,想把吳軍引出來,進入他的包圍圈。比如,派士兵前往吳營前挑戰,來回大聲辱罵陸遜,想激起陸遜的怒火,從而出來和他決戰。但是,這些所謂的謀略,顯然都太小兒科了。只要陸遜沉住氣,不理睬蜀軍,可以說蜀軍就對他無可奈何。

這不得不讓人感嘆,劉備的身邊沒有好的軍師,沒人給劉備出一個好的主意。如果龐統不死,跟隨劉備前往。如果法正不死,被劉備帶在身邊。如果劉備相信諸葛亮,讓他一同前往。這樣的話,有人給劉備出謀劃策,劉備是不是就不會打敗呢?

又有人注意道,劉備前往夷陵的時候,還有一個人是跟在他身邊的,這個人就是馬良。為什麼馬良沒有很好地為劉備出謀劃策呢?

要知道,馬良是相當不錯的一個人,他是馬謖的哥哥。馬良馬謖一共五兄弟,他們的名字(字)裡,都有一個“常”字,所以稱為“馬氏五常”。而這五兄弟中,數馬良最突出,當時還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說法。這裡的“白眉”,指的就是馬良,因為他有白眉毛。

既然馬謖讀過很多兵法,馬良從同樣一個家裡出生的,他應該也是讀過不少兵書的。再一點,劉備瞧不上馬謖,卻一直把馬良帶在身邊。從劉備當荊州牧開始,到當漢中王,到在成都稱帝,馬良就是他身邊最信任的人之一。最後前往夷陵討伐東吳,劉備也把馬良帶在身邊的。

(馬良劇照)

那麼,馬良為什麼不為劉備想些計策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

一、馬良“術業有專攻”。

馬良確實很得劉備欣賞和信任,不過,他最大的才幹,是行政和外交方面的。

劉備入川的時候,諸葛亮、馬良一開始都沒有隨他前往。後來龐統戰死,劉備徵召諸葛亮前往。當劉備重新打下雒城後,馬良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在信中,馬良建議諸葛亮要注意當地民眾的道德教化,讓當地民眾能夠馴服蜀漢政權。諸葛亮給劉備說了這事,劉備很高興,把馬良調過去,讓他擔任左將軍掾。

從這裡可以看出,馬良在行政治理上,確實很有想法。

後來,馬良又奉命出使東吳。出使東吳前,需要先遞交信函。當時諸葛亮對馬良說,你自己寫一下這個信函吧。於是馬良寫道:“寡君遣掾馬良通聘繼好,以紹昆吾、豕韋之勳。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於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願降心存納,以慰將命。”在這裡面,馬良不卑不亢地把自己誇了一通。這說明,馬良是相當有自信的。而且後來馬良去了東吳後,孫權對他非常尊重。

由此可見,馬良的外交才幹確實是不錯的。

馬良有行政才幹和外交才幹,但並不表明他也有軍事才幹。至少歷史上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夷陵大戰)

二、馬良當時可能並不在劉備身邊。

《三國志》記載:“遣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蠻夷渠帥皆受印號,鹹如意指。”就是說,劉備率軍前往征討東吳的時候,派馬良去武陵,徵召“五溪蠻夷”隨軍一起前往討伐。也就是說,當時馬良去了武陵。最後,“五溪蠻夷”各部落的首領,都接受了蜀漢的印信封號,同意出兵。

要知道,做這件事是需要時間的,而且當時的“五溪蠻夷”並不是只有一個部落,是很多部落。要說服這很多部落,更得花時間。所以說,當劉備在夷陵列陣的時候,馬良那時候很可能不在劉備身邊。

雖然最終馬良是死在夷陵大戰中,但他應該是最後關頭才趕到。但那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三、馬良提出好的謀略也沒用。

其實,劉備在夷陵大戰中下的是一盤死棋。蜀軍遠道而來,糧草很成問題,又沒有好的防禦工事。而吳軍又據險防守,拒不出戰。這種情況下,只要劉備把吳軍調動不起來,這場仗就沒辦法打下去。你要撤退,吳軍不跟你走;你要進攻,又過不去。總之,當時的情況下,就算諸葛亮、龐統在,可能也提不出好的策略,何況馬良的軍事上,本身就不怎麼在行,又是後來才去的。

因此,就算有馬良,當時確實也是無可奈何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連營七百里也就是連營三萬五千米,劉備的夷陵之戰上下不到七萬人,一個營寨兩個人就差不多能連營七百里。而據演義小說裡講於茂林處連營七百餘里,那麼這片茂林該有多大?實際上夷陵之戰失敗的主要原因並非連營,而是事先水路兩線作戰方針的持續性間斷造成。

白眉馬良

“季常良實,文經勤類,士元言規,處仁聞計,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蘭芳。”——《季漢輔臣贊》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五常是指馬伯孟常、馬仲常、馬叔常(史料並未留名)、馬良、馬謖。馬良自荊州跟隨劉備,算的上蜀漢政權謀士集團的佼佼者,裴松之註解《三國志》裡提到諸葛亮與馬良應該結拜為了兄弟,因此可見馬良的學識還是很受諸葛亮的認可。在關羽鎮守荊州之時,馬良官拜左將軍掾,是關羽的高級參謀,也是維持蜀吳關係的重要人物。劉備東征之時,馬良任侍中,也就是主帥帳中的軍事參謀,奉命遊說五奚蠻夷協同作戰,併成功說服沙摩柯等蠻夷一萬餘眾參戰。可以說馬良是一名能夠勝任主公所交代之任務的人才,但並非左右逢源,開天闢地之才,從平生為人來看,也相當低調,所以並不顯眼。

夷陵之敗

夷陵之戰前期,蜀軍的推進比較順利,一路破巫縣、秭歸等重鎮,這主要由蜀軍東征的稅氣和陸遜的戰略撤退有關,到公元222年正月的時候,蜀軍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二月,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紮下大營。此時,蜀軍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這個二三百公里也就是戰爭前期的秭歸大本營到夷陵前線的距離。劉備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土地上建立了幾十個營寨,但這些營寨實際上是補給鏈接點,並未納入戰略意圖當中,兵力也都未分散其中,而是投入夷陵前線。在這一點上劉備沒有指揮失當的地方,馬良當然也不會指出問題。

在猇亭對峙之時,劉備為了引陸遜出戰,令張南率兵圍攻夷道的孫桓,一方面孫桓是孫權的侄兒,陸遜理當出兵相救,這樣可以實現圍城打援的戰略計劃;另一方面,如果陸遜不救,夷道一旦攻下,對峙之態勢基本瓦解,蜀國水軍可以一路東進直插陸遜後方。但天不遂人願,陸遜看出劉備用意,堅決不救夷道,孫桓也不愧為東吳名將,堅守城池使蜀軍久攻不下,將戰鬥從正月一直拖到六月。劉備還派遣吳班率數千人於平地紮營,于山谷中伏兵八千,誘吳軍出戰,企圖伺機聚殲,但是此計亦未能得逞。陸遜避戰堅守的策略破壞了劉備依仗優勢兵力迅速決戰的戰略意圖。

六月的江南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迫於無奈,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從這裡看劉備的決策也並非不合理,畢竟蜀軍深入敵境,加上酷暑難耐,如果不作修整,恐不戰自潰,作為戰時主帥的劉備,不僅要考慮戰爭走向,還要考慮士兵管理,舍舟入岸的調整也是當時最好的方式。

但水陸並進的作戰方針放棄之後,就給了陸遜在反攻的機會,水路無法形成對吳軍的制約,這使得陸遜反攻時,朱然能夠突破蜀軍前鋒,插入蜀軍的後方,與韓當所部在涿鄉形成合圍,切斷了蜀軍的退路。當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總攻時,潘璋所部猛攻蜀軍馮習部,等於吳軍三線作戰,水陸均被控制,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繫,這才造成劉備的潰敗,張南、馮習及沙摩柯等相繼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劉備的後衛將軍傅肜掩護劉備撤退時被殺。黃權所部也因水路被阻,在江北向曹魏投降。同月,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時被步騭截擊而死。


縱觀整場戰爭,劉備身為主帥,真正失誤的地方在於深入敵境後放棄了既定戰略,自行削弱水路控制力導致戰場被分割以致全線潰敗,馬良如果聰慧,理當指出以退為進,收縮戰線,酷暑之際退至秭歸,入秋後再東進。但歷史不容後世來平叛,面對當時的困難局面,你又會怎樣指揮呢?


棍哥觀史


其實呢,所謂的連營八百里或者七百里,不過是一種政治宣傳、或是文學化的說法。因為,如果真連營七百里,大火恐怕就沒法燒了。

換句話說,七百里連營,也就意味著劉備的軍隊非常分散,在這種背景下,它最大的危險,並不是被火燒,因為這樣長的戰線,本身就讓火攻無法進行。

更何況,劉備一共就五萬軍隊,怎麼可能連營幾百裡?一把大火,把這樣分散的軍隊,都燒得無處跑路,這怎麼可能呢?

事實上,夷陵之戰更真實地情況是這樣的,在公元公元221年7月,劉備就開始東征,與此同時,孫權也讓陸遜率軍迎戰。但是,直到第二年初,劉備的軍隊還在秭歸停留!從某種意義上,劉備表面上看是憤怒得失去理智而發兵伐吳,但在實際的用兵過程中卻是非常謹慎。



對於劉備來說,他是希望能夠和陸遜在秭歸展開決戰。但問題是,陸遜卻主動放棄了秭歸。

雖然,秭歸是孫權西部隊線的前哨。但這個地方,距江陵太遠,距益州太近了,而且全是山地,無論陸路、水路,東吳想派兵到這裡,都是非常困難的。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陸遜選擇在這個地方與劉備決戰,雖然可以將劉備拒與國門之外,但陸遜卻會因此面臨非常大的後勤壓力,而劉備則不用。所以,陸遜就主動收縮戰線,總而言之,你有種就繼續再往前推進,否則,等你退回去,這種地方我兵不血刃就可以收回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陸遜的這種戰法,就和後來司馬懿打諸葛亮的戰法類似,讓劉備也是有勁無處使。此時的劉備很清楚,再向前推進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從秭歸再往前推進,就是夷陵山區,這片地去有多難走,相信去過的朋友都很清楚。

說得具體點,從秭歸進入夷陵地區,那是一路下坡,尤其是走水路,那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問題是,如果想往回走,那可難了!走水路,那是逆流而上,走陸路,那是斷崖壁立、崎嶇坎坷的西陵峽谷,難度之大,那是驚人的。

更關鍵是,陸遜大軍就夷陵虎視耽耽,在這種背景下,不要說劉備真的撤軍,就是劉備動了撤軍的念頭,恐怕也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也正因此,劉備東征從221年7月,打到第二年2月,卻仍然沒有越過秭歸一線。



其實,我們都不用看別的,僅看劉備這種進軍速度,就可以知道,劉備當時那是謹慎到了極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戰爭耗到這個時候,勝負其實就已經分出,當時劉備如果識相,就應該退回去。

事實上,如果此時是諸葛亮,肯定就會選擇知難而退。而且,回去還可以吹一番,總而言之,我把陸遜打得不敢出門!只敢躲在營寨中當縮頭烏龜。但問題是,劉備不是諸葛亮。所以,劉備終於忍不住賭一把,他決定率領大軍從秭歸向夷陵推進。

這個時候,黃權告訴他。這樣太危險了,即使需要這樣做,您也應該讓我率軍前去。因為,這種地方,他是好進,難退啊!您進到那種地方,有個閃失,那問題可大了。但是,劉備還是拒絕了黃權的建議,於是在公元222年2月,劉備開始率領大軍進入夷陵地區。

等到劉備進入夷陵地區後,陸遜依然不肯出戰,而是繼續和劉備耗,他要耗到劉備耗不來打算撤退時,果斷給予雷霆一擊。於是在接下來的四個月裡,劉備不斷引誘陸遜出來決戰,先是故意派部隊到平原地帶,接著又派部隊猛攻孫桓,希望圍點打援,但陸遜卻始終不為所動。

這樣折騰到最後,等到公元222年6月,劉備終於絕望了。因為,這樣耗下去,好像一點結果也不會有的!在這種背景下,劉備軍心開始浮動,人人思歸,劉備也在撤與不撤之間猶豫不決。

這個時候,陸遜的機會終於來了。因為,如果陸遜等劉備真決定撤軍時展開攻擊,以劉備那種身經百戰的人,肯定會做出精密的安排,而基於劉備的考慮,肯定會覺得陸遜會在他撤軍開始時發動進攻,所以整個蜀軍必然時高度戒備。



在這種背景下,陸遜如果真等劉備開始撤軍時再進攻,也許有機會,但是這種機會,卻是很難把握的。但是,在劉備將撤未撤之際,顯然是一個非常有利的空檔。因為,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一直是劉備在打壓陸遜,所以,蜀軍難免會感覺,陸遜不敢主動進攻。

與此同時,因為此時劉備的大軍軍心浮動,人人思歸,所以防守也相對比較薄弱,在這種背景下,陸遜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進攻。但結果呢,進攻劉備的吳軍,直接讓劉備打的狼狽而逃。

表明上看,陸遜的第一輪進攻時因為策劃不周,但實際上,這是陸遜刻意追求的效果。因為,面對陸遜第一輪進攻的失敗,大家肯定會覺得,陸遜暫時不會發動進攻。問題是,就在此時,陸遜突然把所有兵力都投入,發動了一場空前規模的進攻。

這一通進攻,直接把劉備親率的前鋒部隊,打得潰敗了。因為前鋒部隊是劉備親自率領的,現在這枝前鋒部隊受到敵人雷霆一擊,突然潰敗。劉備後續軍隊,自然也就只能跟著潰敗;但問題是,前面說過,從夷陵退回去,就是正常的退回,都非常困難,更何況是被打敗之後逃回去,那幾乎是難於上青天。

所以,黃權直接就被留在後方,退也退不回去。於是,黃權只好率軍投降了曹丕。至於馬良,就更慘,直接跑也沒處跑,於是因此被殺。事實上,劉備的失敗,主要是由此引來的。至於什麼火燒連營七百里,只是文學化的描寫或政治宣傳的描寫。


我是趙帥鍋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這句話是出自《三國志·馬良傳》,意思是說馬氏有兄弟五人,馬良是其中最優秀的。

據《三國志·馬良傳》記載,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劉備當上荊州牧後,馬良成了他的參謀。之後劉備入川,馬良跟關羽鎮守荊州。等到劉備攻下雒城時,馬良寫信給諸葛亮,說:“我聽聞主公已經攻下了雒城,這是天命。隨後,就應該率領大軍攻下成都。”

馬良是個很有才華,在蜀漢甚有威望,尤其深得諸葛亮的賞識。根據裴松之的考證,馬良和諸葛亮有可能結拜過兄弟,或者有親戚關係。諸葛亮比馬良年紀大,所以馬良稱呼他為兄長。

大家想一下,馬良能讓諸葛亮這麼賞識,他可能是一個碌碌無為之輩嗎?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後來馬良出使東吳,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深得孫權的敬重。劉備稱帝后,封馬良為侍中。劉備兵敗夷陵後,馬良戰敗身亡。

講到這裡,問題來了:馬良這麼厲害,為什麼他沒有指出劉備八百里連營的軍事錯誤呢?下面筆者將根據演義的相關記載,分析如下。

第一,馬良也是人,總會有失算的時候。

話說劉備為了給他二弟關羽報仇,不聽群臣的勸諫,舉蜀漢全國七十萬大軍,向東吳進發。劉備顯然是志在必得,一定要拿下荊州,甚至在必要時攻下東吳。

一開始,劉備大軍是節節勝利,一直打到猇亭。東吳方面則是節節敗退,原先投降東吳的糜竺和傅士仁見勢,還掉轉槍頭,投降了蜀漢。不過劉備當然不會忘了給關羽報仇,直接將他們二人斬首示眾。這個時候,劉備甚是驕傲,江南人聞之膽戰心驚。緊接著,孫權聽從了步騭的建議,將殺害張飛的範強和張達送給了劉備。劉備看到他們,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將二人斬首示眾。孫權聽到後,十分恐慌,立即任命陸遜為大都督。

大家都知道,陸遜表面上是一個書生,自幼飽讀兵書,但是他不像馬謖那樣有名無實,只會照搬書本上的東西。劉備碰到了陸遜,註定了他要失敗。陸遜的策略是,堅守不出,他認為等到天氣炎熱的時候,劉備必定會將軍隊駐紮在樹林裡。果然,天氣逐漸炎熱了起來,劉備大軍越來越受不了了。劉備於是令大軍縱橫七百餘里,分四十餘屯,皆傍山林下寨。真是應了那句“驕兵必敗”,劉備實在是求勝心切,無所顧忌,完全忘記了昔日曹操的悲慘遭遇。

馬良也不是神人,他也總有錯算的時候。況且劉備大軍當時是處於優勢的,馬良又怎麼想得到轉眼之間,大軍會慘遭火攻呢?再說,馬良對劉備是有過一番提醒的,只不過劉備沒有聽進去罷了。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馬良奏曰:“遜雖東吳一書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謀略;前襲荊州,皆系此人之詭計。”先主大怒曰:“豎子詭計,損朕二弟,今當擒之!”

之後,馬良又對劉備說:“陸遜深有謀略。今陛下遠來攻戰,自春歷夏;彼之不出,欲待我軍之變也。願陛下察之。”誰知道劉備卻說,陸遜只是膽小怕事罷了,他才沒有什麼陰謀詭計。馬良又勸諫劉備將移營之地,畫成地圖,交給丞相諸葛亮審閱。

總而言之,馬良並想到陸遜會用火攻,但是他已經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並極力地勸諫劉備。

第二,馬良認為即使勸說劉備不要八百里連營,也無濟於事。

這個也是很有可能的,當時劉備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聽不進去任何人的建議。想當初,劉備要討伐東吳時,諸葛亮和趙雲是百般勸諫的。可是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已經完全失去理智了。這一點,馬良和劉備心照不宣。因此,對於劉備做出的任何決定,包括讓軍隊依山傍水,七百里連營,馬良都不能直接說出來。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此事呢?


元哥說三國


首先,我們要明確,劉備連營真的沒有錯,劉備,作為一個“老革”——老兵油子出身且曾被曹操評價為當世英雄的人,被才能遠遜其父曹操的曹丕嘲笑不知兵,這本身殊為可笑。


我們看歷史上陸遜能戰勝劉備,主要是兩個原因,一來是時間拖得太久,劉備軍銳氣盡失,二來是因為劉備失去了江面的控制權。

我們先看當地地理自然環境,《水調歌頭•游泳》曾描述此地地貌:更立西江石璧,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水流尚能截斷。

夷陵在現在的宜昌三峽一帶,過於長條、狹岸的地形,使得劉備的蜀漢大軍兵力完全沒有辦法可以鋪展開來,連營百里實屬無奈。而且蜀漢水兵整天待在船上的話,活動空間有限,可謂苦不堪言、而普通步兵又時常遭遇暴雨侵襲,日久自然倦怠。


而機智的陸遜面對劉備連營,一直是龜縮防守,等待時機——用拖時間的方法,等的就是劉備的軍心懈怠。而且與悽慘的蜀軍相比,東吳屬於主場作戰,它把守夷陵隘口(夷陵東部地形開闊,而西部是狹長河谷),蜀兵被阻擋在千里河谷內。

由於戰事曠日持久、天氣溼熱難耐,蜀軍銳氣必然盡失。在蜀軍銳氣盡失之後,陸遜利用水軍優勢於劉備軍身後登陸,前後夾擊,而夷陵地理特點就是前文已經說了,十分狹窄,只要東吳繞後軍隊四處放火,蜀漢大軍優勢軍力根本發揮不出來,而且反而成為累贅,踩踏傷亡無數,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根本無處可逃。


因此,當劉備後路被東吳水軍截斷後,只能沿著岸邊狹道奔逃以希望可以躲避東吳水軍追殺,夷陵之戰劉備慘敗。而東吳水軍藉助地利繞後火攻,這才是夷陵之戰的勝負手。

好了,現在我們分析完了劉備戰術安排合理,我們再來看看問題的主人公——白眉最良的馬良,他當時為何不勸阻劉備放棄連營百里的戰術呢?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知道了夷陵之戰,劉備最大的失誤是並不是因為連營八百里,而是因為被東吳水軍放火登陸斷了歸路,導致全軍覆沒、幾乎是僅以身免,至於連營?


那根本就沒辦法選,而從頭到尾只有曹丕在那裡對著劉備這位叔叔輩的梟雄叫囂“劉備不知兵!”

所以,正史中隨軍的馬良如果一定要諫,那也一定不會建議不連營,至於演義裡的馬良,倒是的確勸說過劉備,隨後就被劉備派往成都送佈置圖給諸葛亮,諸葛亮看完之後大吃一驚,但也只是表示這樣佈置非常危險,應該把提議這樣佈置的這個人殺掉,說完了就趕快去佈置著名的石兵八陣了,也就是說夷陵之戰那個時候演義中的馬良正在成都送信,按照古代那落後的交通,也根本來不及趕回夷陵通知劉備說諸葛亮說不能這麼佈置。


夏目歷史君


雖然說“五氏五常,白眉最良”,但是並沒有說馬良是以謀略見長,縱觀馬良歷史中少的可憐的事蹟,馬良的才能可能是以治理和外交為主。因為,他曾經作為使者出使過東吳,後又被劉備派去安撫武陵蠻夷,至於馬良為何沒有指出劉備的錯誤,這就和武陵蠻夷以及夷陵之戰有重大的關係了。事實上,夷陵之戰就是因為武陵蠻夷而被分成兩個戰役階段。



第一個階段,劉備大軍從陸路進攻,派馮習,吳班攻破東吳的陸遜,李異,劉阿等,控制了巫縣,秭歸。然後,劉備連圍巫峽,建平至夷陵界,立數十屯,其中吳班和陳式率領水軍,屯夷陵,夾東西岸《三國志.陸遜傳》。這一段劉備用兵是沒有問題的,陸遜也知道此時和蜀漢硬幹,結果就是失去夷陵防線,觸動荊州。前面巫縣,秭歸之敗就是例子。於是,陸遜不惜得罪東吳眾將,拒絕了吳班的挑戰,讓劉備的“伏兵計”。因此,劉備沒有進展,便先回秭歸,待到二月再進兵,此時有了一個新的契機,即武陵的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所以,夷陵之戰第二階段,劉備不再以夷陵江北為主攻路線,而是走江南路線。江北交給黃權,劉備在江南佷山開路通武陵,派馬良出使蠻夷,並攻打猇亭和包圍狄道的孫桓。此時的局面對劉備很有利,一旦蜀漢和武陵連通,又攻破狄道的話,那麼就意味著蜀漢可以從背後襲擊夷陵或者南郡公安了。問題是,猇亭沒有拿下來,狄道的孫桓能得眾心,又城牢糧足(陸遜語),也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劉備第二階段從二月對峙到六月,依然沒有進展,反而因為酷暑,舍水上山,才被陸遜火燒連營。



劉備舍舟就步是在六月,馬良是夷陵之戰第二階段初期,即二月出使的五谿蠻夷,可能此時還沒回來呢。因為,第一,路途艱難,而且,五谿蠻夷不是一個部眾,而是多個部眾和酋長,要拜訪都得花不少時間,更不用說讓他們意見統一。第二,《三國志.馬良傳》原文是“會先主敗績於夷陵,良亦遇害。”而提到馮習,張南,沙摩柯則是被斬首。所以,馬良極有可能還在五谿蠻夷裡,因為劉備的失敗,被部分親吳的蠻夷所害。第三,馬良攜帶大量的黃金錦布,用來安撫收買蠻夷眾酋長,不排除被人見財起意而殺害,反正劉備無法找他們算賬了。

所以,馬良出使前,劉備形勢一片大好,等到劉備舍舟就步,馬良還沒回來,又怎麼可能知道猇亭的戰事?就算馬良能及時得知,並看出破綻,也來不及勸劉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