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真是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嗎?

愛車E族3


《隆中對》改變了劉備的戰略思維,改變了劉備對當時天下形勢的看法,也為日後的三足鼎立奠定了基調。

《隆中對》的戰略是取荊州和益州兩地來維持於曹魏和孫吳兩國制衡的狀態,荊州作為前方戰場可對吳國和魏國構成戰術上威脅,富饒的成都平原作為後方基地提供補給。這樣的戰略對於背景下的劉備是最合適,也是別無選擇的。

劉備在前期依靠著《隆中對》的戰略確實取得不錯的成績,倘若一直能保持這樣的兩州之地確實對劉備是有利的,但是《隆中對》只說出取得荊州和益州後對於劉備有利的方面,過於理想化,沒有說出其中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如果這兩地無法取下或者丟失由如何呢?關羽就直接給出的了答案。

在關羽丟了荊州以後,劉備出兵最大的原因是為關羽報仇,但是難得沒想過要馬上取回荊州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嗎?也正是因為《隆中對》的戰略思想已經在劉備腦海中根深蒂固,所以急於為弟弟報仇和取回荊州的想法讓劉備中了呂蒙和陸遜的計策導致兵敗,這場打敗也讓蜀漢的元氣受到一定的損傷。

在丟了荊州以後,沒有了前線戰場的蜀漢就暴露出了問題。想要攻取中原出兵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敵人是如此,對自己難道也不是嗎?諸葛亮在六出祁山時就遇到因為交通而失去戰機的問題。

雖說益州富饒,但是在三國時期的經濟重心還是在北方,一直都握在曹魏手裡,在曹操統一北方後,中原的經濟元氣得到恢復。如果只依靠益州的資源產出真的能和中原大地比起消耗嗎?

《隆中對》或許只能算一個簡略思想,畢竟諸葛亮只說了幾百個字,而不是一個完備的戰略,後來的天下形勢發展已經超出了《隆中對》中的內容,想要順應天下形勢的發展,就應該在《隆中對》上做出更多的分析,劉備成於《隆中對》,也敗在了過於理想化的,或者還未完備的《隆中對》上。


不羈de汪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制定了取天下的三步曲,即:先取荊州為根本,再取益州為羽翼,笫三步,從益荊兩路出擊圖中原,是劉備霸業的唯一選擇,也是最佳選擇,對於劉備來說是如魚得水,從死胡洞看到霸業道的光輝。由此在諸葛亮的安排下,戰赤壁,巧取荊州,由此取得了創業根本。之後,由於劉備有取天下光復漢室的意圖,也是《隆中對》的預定之策,所以取荊州之後,諸葛亮接著就制定了東連孫吳,北拒曹魏的方略,而且為取西川,守荊州廣邏人才。如龐統、張松、馬氏兄弟等等。待龐統定職之後,劉備開始取西川。關羽、諸葛亮留守荊州。無奈天不遂人意,龐統征戰被陷,身死落鳳坡,英年早失不說,劉備失去了一邊腦智,且西征未果。後諸葛亮不得不移帥西從,才定益州。這時東吳索討荊州又攥緊,而關羽又剛愎自用,加上大意,少徹察,結果讓東吳乘隙奪了荊州,關羽戰死,隆中對戰略宣告流產。至此,劉備不是考慮的更改戰略,而是為關羽報仇,當然也不乏講狠,重奪荊州,再復隆中對戰略之意。而諸葛亮需留守成都,伐吳而不能任用。劉備因氣憤又不聽諸葛亮和其它臣下之言,非要伐吳,結果落得兵敗,至白帝拒守,憂憤而死。從這個角度看,說劉備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就不無道理了。題指問題便無異議。


老黃8012


關夫子意氣用事,發動襄樊戰役,導之兵敗身死,荊州丟失。使隆中決策徹頭徹尾地破滅了。。。歷盡近兩年的漢中之戰艱苦卓絕,到了男戰女送的地步,取得勝利後軍民需要長時間休整。劉備稱漢中王,蜀中形勢大好,劉備集團事業達到巔峰,一片歡欣鼓舞。劉備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上將,集團大小官員加官進爵。身為五虎之首的關羽不能坐視不理,得露兩手給天下人瞧瞧。襄樊之戰首戰告捷,捷報頻傳。漢中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狂傲自大,漢中之戰連戎馬一生的曹操都被我打敗,雲長雄霸天下,壯哉,壯哉。諸葛亮提醒,雲長以一將之力拒兩國之兵,怕是難以對付,請漢中王制止雲長行動,北伐還不到時候。劉備說再等等,雲長自有分寸。不想關羽勝得快也敗得快,219年7月發起戰役,11月就敗了。至使發生連鎖反應,張飛被部下所殺,劉備執意為關張報仇,兵伐東吳,夷陵大敗,全軍覆滅。蜀漢損失了一半有生力量,還談什麼隆中決策,復興漢室呢?。。。若劉備能夠看清荊州形勢,及時阻止關羽圍困樊城,固守好荊州。待休整一年半載,重新部署三路大軍北伐,以劉備率趙雲、馬超、魏延、王平、馮習、張南、孫乾,法正、簡雍、鄧芝等從漢中出陳倉直取關中。劉封、李嚴、黃權、孟達率兵二萬取上庸三郡兵進洛陽。諸葛亮率張飛、黃忠、馬岱、張翼等領兵二萬出荊州與關羽一同北伐。或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也。





劉坤忠120


劉備有諸葛亮幫助,並且在諸葛亮出山之前,就已經為他想好了隆中對。在剛開始的時候,按照隆中對的計劃,確實進行得很順利。劉備還差一點取得天下,但為什麼還是失敗了呢?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劉備,因為要是按照隆中對的計劃去施行的話。需要有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第一個就是劉備和孫權要始終保持著很好的聯盟關係。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打曹操的時候可以開闢多個戰場。並且還要同時去攻打,這樣才能夠讓曹操應接不暇。

其實這和以前南方政權所採取的戰略都差不多,以前的大多數北伐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在多個戰場同時作戰。當時諸葛亮所想出的這個隆中對,在三國還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次。就是在劉備攻打漢中的時候,關羽同時又進行了北伐。而且孫權又率軍去攻打淮南,因此當時成功的牽制了曹操。還需要一個條件就是,關中要處在一個沒有人佔領的狀態。而且漢中必須還在張魯的手裡,也就是說處在分離的狀態。

如果按照諸葛亮剛開始想的話,能夠迅速的攻下荊州和益州。然後劉備再率領大軍出征,到時候肯定可以奪取關中。但是這個條件後來卻破壞了,因為等到劉備佔領益州的時候。漢中和關中都已經在曹操手裡,而劉備這個時候才開始出川北伐,已經是晚了。其實這個戰略不止諸葛亮一個人想出來,還有就是周瑜當時對孫權也提到過。因為在赤壁之戰之後,周瑜就向孫權建議,可以迅速派軍去攻取荊州。然後自己去攻打益州,如果順利的話,到時候再和馬超彙集到一起。

這樣就會對曹操形成一個包圍圈,然後周瑜再回到荊州把守。然後以荊州為主要的戰場,以此來牽制曹操。這樣就可以讓曹操有很大的壓力,其實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因為荊州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不僅是重要的糧倉,而且人口也是比較多的。可以隨時的補充一些損失的兵員,而且又瀕臨長江。所以可以及時的支援戰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離中原比較近。如果能夠完全的將荊州握在手裡的話,那麼曹操很難建立起堅固的防線。

如果在漢中之戰結束之後,如果劉備能夠把益州和漢中的軍事部署都安排好的話。然後再率領主力部隊回到荊州,把益州當作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再保證三峽運輸通道的絕對安全,那麼也就意味著他有很大的可能成功。在孫劉聯盟不破裂的情況下,佔據荊州可以對曹操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到時候曹操內部再出現一些危機的話,然後趁這個機會再出兵北伐。那麼到時候就很有可能擊敗曹操,其實在結束漢中之戰後。

劉備一直在做這個準備,從當時他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來。然而他當時卻選錯了人,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會讓張飛去鎮守。但沒想到他當時卻讓才投靠自己沒有多長時間的魏延去鎮守,也就是說在漢中地區就沒有什麼戰爭了。因為魏延不比張飛,他不可能主動去進攻的。與此同時,關羽北伐比較順利的時候,當時負責保衛三峽通道安全的孟達,這個時候也開始去出兵北上。

後來又攻佔了東三郡,並且又讓劉封去把守。所以也就意味著,東三郡也成了守勢。當時主動發起進攻的只有關羽,而且打的還是襄樊,因此就讓這裡成了主要的戰場。但後來關羽取得一系列勝利之後,沒有見好就收。所以就給了吳國機會,在荊州沒有人鎮守的時候去偷襲。最後就導致了一系列的失敗,因此不是隆中對出了問題,而是當時的形勢變得太快了。





生命的不可思議


不是,諸葛亮運籌帷幄策劃的非常到位但是劉備在執行的過程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戰略失誤——首先諸葛亮讓關羽鎮守荊州時要聯合東吳對抗曹操,關羽剛上任的時候執行的挺好的可是後來都忘了,最後的結局是大意失荊州;劉備在關羽死後感情用事不聽諸葛亮苦苦哀求勸諫,非得發舉蜀國之兵為關羽張飛報仇——最後讓陸遜一把火🔥燒的幾乎全軍覆滅,從此蜀國走向衰弱。





隱者老康


導語:

隆中對,諸葛亮在出茅廬之前,為劉備所規劃的人生奮鬥路線。大致上的內容就是先佔領荊州,後佔領益州,東聯孫權,北拒曹操。待天下有變的時候,命一上將從荊州北伐,自己從益州北伐,天下可得。

劉備46歲到達荊州,48歲遇到諸葛亮。從此開啟了自己開掛的人生,所以我們不得不說,是諸葛亮徹底改變了劉備的命運。

<strong>

01隆中對成為劉備奉行一生的重要戰略路線。

劉備集團南下來到荊州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奪取荊州。可是荊州當時是劉表的地盤,劉表這個人非常精明,他一眼就能看得出劉備的心思。

但是劉表沒有驅逐劉備,而是既防備,又任用。將劉備安插在新野縣城,其實就是希望劉備能夠幫助自己抵擋曹操。劉備雖然兵馬不多,可是久經戰陣,是一位非常驍勇的大將。腹中韜略更是深不可測。

  1. 有這樣一位英雄幫助自己,那荊州可保無虞。然而面對劉備的雄心壯志,劉表還是有所防備的,所以給劉備的兵馬不過三千,地盤不過縣城。

  2. 劉備在荊州呆了兩年時間,大量結交荊州本地豪族和人才,所以曹操破荊州以後,大部分人才都到了劉備帳下,這是劉備奪取荊州的基礎。

  3. 與其說荊州是孫權和劉備的戰利品,倒不如說荊州是這些豪族和人才們的家,他們心向著誰,那誰就能成為荊州之主,顯然他們更加喜歡劉備。

所以隆中對的第一步,劉備走的非常穩妥。第二步便是西進入川,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賣國對象張松。他出川為劉備獻上了西川地圖,又在劉璋面前主動要求讓劉備入川保護益州。這才促成了劉備奪取益州的局面。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志》

奪取益州還要守住益州才行,所以劉備帶兵前往漢中,與曹操爭雄漢中,最終戰勝曹操,完成了佔領漢中的使命。由此可見隆中對的前兩步,劉備是精準地完成了。所以說隆中對成就了劉備,這一點也不錯。

02隆中對也害了劉備?其實是時差問題導致的。

我認為諸葛亮在為劉備講述隆中對的時候,門外的關羽一定是偷聽到了。他可能只聽到了後半部分,那就是待天下有變的時候,命一上將從荊州北伐,自己再從益州北伐,那樣就可以奪取天下了。

關羽乍一看,劉備居然眨眼之間就奪取了漢中,大哥,這一波操作都不用打個招呼嗎?他認為劉備已經在施行隆中對的後半部分了,所以他也必須要緊隨其後。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三國志》

畢竟諸葛亮說了,命一上將從荊州北伐,咱老關不就是那個上將嗎?於是乎浩浩蕩蕩的北方活動就此展開了。

結果都知道了,關羽是一敗塗地,不僅沒打下樊城,反而被東吳給偷襲了。荊州給弄丟了不說,關羽的腦袋也被東吳給砍下來了。

這個時候劉備的江山等於是少了一半,隆中對的計劃出現了嚴重的失誤。那麼我們可以認為是隆中對害了劉備嗎?當然不能。

有句話說得好,電腦永遠不會騙人,只有人才會騙人。不管你如何操作,戰略思想放在那裡,那永遠是沒有什麼變化的。

活人做錯了事情,難道要去怪一個沒有變化的戰略?這未免有些太可笑了。諸葛亮27歲的時候為劉備提出了隆中對,人家那個時候還沒有出茅廬,這已經是萬分難得的事情了。迷茫中的劉備,找到了未來的方向,這本身就是隆中對的功勞。

03劉備的成敗,和關羽張飛有必然聯繫。

韓信是成也蕭何敗蕭何,劉備是成也關羽張飛,敗也關羽張飛。關羽和張飛是劉備創業初期,最重要的幫手。可以說沒有他們倆,劉備壓根就走不到最後。

  1. 關羽北伐是沒有經過劉備允許的,至少在史書上沒有發現這方面請示的資料。所以說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場關羽擅自行動的軍事活動。君主沒有發話,手底下的諸侯王卻帶兵出征,這件事合理嗎?當然不合理。

  2. 當時的劉備剛剛打完了漢中之戰,正是最疲憊的時候,壓根就沒有實力去支援關羽。沒有看清整個局面的關羽,悍然出兵北伐,這無疑是一種自殺式的行為。

  3. 即使關羽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也伴隨著非常高的風險,因為短期內不會有援兵。而且這次軍事行動,沒有經過劉備的允許,劉備心裡到底是咋想的,我們也不清楚。

結果荊州被搞丟了,劉備失去了一塊重要的地盤。荊州不僅是北伐的交通要塞,更是重要的兵源、糧食產地。沒了荊州就失去了這一切,後來諸葛亮北伐時一直因為缺少糧食回來,就是吃了這個虧。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

後來張飛因為鞭打士卒,結果被手下人範疆張達把腦袋割了送到孫權那邊去了。這件事再次激怒了劉備,劉備這兩位一起起家的好兄弟,就這麼相繼去世,都跟東吳有這扯不清的關係。

於是劉備不顧眾人反對,發動了討伐東吳的戰爭。結果劉備大敗而歸,蜀漢軍士死傷殆盡,劉備在不久之後又病死了。所以說關羽張飛才是劉備失敗的重要原因。



總結:隆中對本身沒錯,錯的是執行人。

隆中對幾乎完美地詮釋了當時天下的局勢。北方是曹操的地盤,短期內無法與之爭鋒,東邊是孫權的地盤,早就根深蒂固,只能作為援手,前期不能作為敵對方。

所以劉備只有在荊州和益州這兩塊地盤上想辦法。結果確實也想到了好辦法,劉備按照隆中對的佈置,逐漸奪取了三分之一的天下,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奇蹟。

後來關羽和劉備都相繼犯了嚴重的錯誤,沒有按照隆中對的佈置去做。關羽想要建功立業,單獨進行北伐。劉備想要為兄弟們報仇,將東吳視為第一大敵。

這兩件事都違背了隆中對最初的構想,所以劉備的失敗,並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是必然。


江湖小曉生


劉備是成於《隆中對》,這個確定無疑。說劉備敗也《隆中對》,毫無根據,是不能成立的。

劉備在未得諸葛亮之前,東奔西走,蹉跎半生,連立腳之地都沒爭到,面臨被曹操吞沒的危險。

正是諸葛亮的《隆中對》,拔開迷霧,為劉備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劉備沿著這條光明大道,經過奮鬥,創建了蜀漢政權,形成了三國曆史。

如果沒有諸葛亮,沒有《隆中對》,很可能就沒有三國這一段歷史。也沒有蜀漢政權,當然也沒有劉備這個蜀漢皇帝。劉備很可能象袁紹和呂布一樣,只作為一個割據一時的諸侯留在史冊上。

那麼,劉備失敗在哪兒呢?

歸根結底,劉備失敗在違反了《隆中對》的基本戰略決策。

《隆中對》的基本戰略決策有三條:一聯吳抗曹;二,奪取荊州、益州,建立政權;三,富國強兵,待時機有變,二路出兵,進取中原。

毫無疑問,如果蜀漢君臣上下一心,堅持《隆中對》的戰略決策,那麼,蜀漢會日漸強大,最終極有可能實現統一天下的理想。

在這三條戰略決策中,第一條聯吳抗曹是基礎。只有聯吳抗曹,才可能佔領荊、益,建立政權;只有建立政政,才可能富國強兵;只有富國強兵,才有可能在時機成熟時北伐中原,匡復漢室。

劉備和他的兄弟關羽,在剛剛建國還完全沒有鞏固的情況下,就在最基本的第一條,聯吳抗曹上,犯了重大的無法挽回的錯誤,從而動搖了基礎,癱塌了蜀漢的一半建築,使蜀漢從一個充滿了希望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夕陽西下,苟延殘喘的國家。

在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殘敗,五虎將凋零之後,任何人都能看得清楚,蜀漢已經完全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性。之後的諸葛亮和姜維的種種努力,也只能是盡人力維持而已。

蜀漢後期,諸葛亮難在沒有名將輔佐。如果五虎將復生,諸葛亮還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隆中對》是千古奇策。諸葛亮是千古奇人。但諸葛亮畢競不是神仙,他無法超越時代的侷限。他已經做得十分好了。後人不宜妄加菲薄。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劉備三顧茅廬,與諸葛亮草廬論天下,獲得宏圖計劃隆中對是個長遠規劃,劉備在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他只是個四處飄零,去無定所,空有雄圖大志的帝室之胄,投靠曹操,奔赴袁紹,依附劉表,迷茫又缺乏願景,有了隆中對,劉備豁然開朗,如撥雲見日,彷彿看到一條通天大路直通目標,劉備按著既定目標一步一步走,先是連和孫權火燒赤壁,擊敗最強敵曹操,接著巧奪荊州打下基礎,後兵進西川,佔領益州,三足鼎立之勢成壹,然後拿下漢中虎視中原,這個時候隆中對是非常成功的,在往下就有迷茫之處,諸葛亮隆中對發展到這的時候,他當時說的是,待天下有變,叫劉備帶領益州之眾從漢中出兵平定中原,命一將帶領荊州之兵從宛城,洛陽出擊,這樣一戰可定中原,而中原的老百姓也一定會拿著酒,拿著肉,拿著菜歡迎劉皇叔歸來,但這裡有兩個問題諸葛亮並沒有說清楚,那就是天下有變,指的是什麼變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孫權這個亦可是幫手,亦可是敵人的盟友如何處理,所以隆中對後面不夠清晰,但這並不是劉備失敗的原因,關羽的狂妄自大,剛愎自用,為荊州的得而復失埋下伏筆,他要不是2小看孫權,傲視江東,可能會是另一個結果,當初孫權要與關羽聯姻,關羽不僅不願,還把孫權派去的使者羞辱了一番,本來政治聯姻對雙方都有利,關羽的一意孤行為荊州的得失留下禍患,果然,關羽在前面與曹軍交戰,孫權派陸遜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最後關羽星野星夜走麥城被俘,後被孫權殺死,而關羽之死引的劉備肝腸寸斷,起傾巢之師為關羽報仇,最後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而歸,劉備羞憤交加病死白帝城,也導致隆中對中途夭折,只能說世事弄人,成事在天,劉備以悲痛的結局遺憾的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但不能說是隆中對的錯,大家覺得呢?





我是星星之火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為劉備的誠意所感動,他毫不保留地提出了自己對當時政局的見解,提出了統一天下的“三步走”戰略規劃,即“荊州為家——西川建業——再圖天下”。



一、《隆中對》是最佳方案嗎?

《隆中對》共講述了四個要點:1、劉備自述的窘境以及自己所希冀的前途;2.諸葛亮對曹操孫權的分析,得出“不可與之爭鋒(這是暫時的而非永久的,觀後之兩路出兵的戰略知始終以曹操為假想敵)”及“可以為援”的結論;3.跨有荊益,以固根本;4.天下有變時,兩路出兵以圖中原,成就霸業,興復漢室。

諸葛亮未出茅廬,三分天下。他提出的取荊取益的構想,並非是諸葛亮的專利,魯肅於初見孫權的時候也提出過相近的建議的看法。這確為事實。還不知魯肅,當時具有同樣構想的還可以舉出幾個人。荀彧為曹操提出的北定中原的計劃,周瑜為孫權提出的一統策等等,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但它的內容並不是最高深的。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劉備不是曹操、孫權的對手,而佔有荊襄和益州是劉備的不二選擇。總不至於讓劉備北上找公孫康、西征打張魯吧。

可以說,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方案,乃是劉備所能有的選擇中最佳的選擇。嚴格地說,就當時的劉備來說,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可供選擇的方案了。

如以往那樣,憑自己的兵力另覓立足之地是一個方案。但兵力不足,又沒有可供爭奪之地(劉備是不可能產生琮劉表手中奪取荊州的思想)。依劉表而終老此生,也是一個方案。

不僅劉備不甘心走這條路;曹操也不會允許劉表長期安據荊州。觀劉備“智術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之語,其無計可施之情,溢於言表,

這種情勢之下,諸葛亮所畫之策死中求活,石破天驚,出人意料,既給劉備指明瞭方向,又鼓舞了劉備的鬥志。劉備魚水之喻,應該算是指這一點而言,劉備深知箇中甘苦的。

二、《隆中對》的效果如何?



在這一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劉備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劉備華容道擊敗曹操。劉備趁周瑜等人向北追趕曹操之際,反其道向南推進,一舉攻佔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一時間實力大增。孫權見劉備實力已非昔日所比,只好作出讓步,把荊州南郡讓給劉備,並推薦劉備出任荊州牧。

荊州已是囊中之物,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出的統一天下的第一步“荊州為家”已經完成,下一步,便是謀取益州,進軍西川。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率軍進入益州,留關羽董督荊州。直到建安十九年,佔據益州全部,西川建業。《隆中對》已經完成了大半。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派孟達襲取了房陵、上庸、西城“東三郡”,打通了漢中沿漢水直通荊襄的線路,讓漢中、荊州兩條對曹魏進攻的路線彼此呼應成為可能,於是劉備派遣劉封與孟達同守“東三郡”。

至此,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基本實現,劉備的勢力達到了全盛。可謂劉備成也《隆中對》,是一點也不假。

三、《隆中對》的兩處硬傷在哪?

毛澤東評價《隆中對》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小的蜀國兵力得不到集中,因此分散,戰而無功。所以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

我們同時也會發現,“跨有荊益”是整個“隆中對”這個藍圖的關鍵。特別是荊州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區,在《隆中對》中將奪取荊州作為第一步,是劉備霸業可成的起步。

再說,孫劉兩國政權為了共同抵抗曹操,在原則上始終保持比較親密的聯繫。荊州的存在,又成為吳蜀兩國發生摩擦的焦點。

特別是劉備佔有益州後,荊州成了蜀國的東大門,北上可攻取中原,沿江東下可以襲擊東吳,這一直是孫權的一塊心病。所以說,荊州軍北伐,益州軍出漢中,東吳絕不是旁觀者。

《隆中對》中“結好孫權”的策略與“跨有荊益”存在利益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又為劉備的勢力發展埋下了隱患。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關羽盡全力發動襄樊大戰,北伐曹操。孫權乘荊州空虛,派呂蒙偷襲荊州。劉備派不出一兵一卒,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荊州也落在孫權手中。《隆中對》的計劃應該說,就此擱淺了。

四、《隆中對》對否?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再也收不回來了。

在關羽北攻襄樊時多次召喚孟達、劉封出兵相助,二人未聽其號令。關羽覆亡之後,劉備對劉封、孟達憤恨不已。而劉封又與孟達不和,強行奪取了孟達的鼓吹儀仗,即剝奪孟達的軍政權力,終將孟達逼反投奔曹魏。劉封最終被孟達、申儀等擊敗,敗歸成都,丟失了“東三郡”。劉備怒殺了劉封。

劉備不聽諸葛亮等大臣的勸阻,親率大軍攻吳,公元222年,悍然發動的了夷陵之戰,結果一敗塗地,全軍覆沒,退守白帝城,因憤恨交加,染上痢疾。四月,劉備病死,終年63歲。

總結一下:劉備真是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閒將西話


個人認為,劉備集團之所以能夠崛起並且一度興盛,的確是受益於隆中對,這是諸葛亮為劉備詳細分析天下大勢後量身定做的戰略規劃。當然,劉備的失敗,也和隆中對有一定的關係。

先看一下隆中對的基本內容。

一、天下格局。

曹操以弱勝強戰勝袁紹,後又統一北方,擁有百萬兵馬,“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佔據長江天險,“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為援而不可圖也”。

劉表是無能之輩,卻坐擁荊州。荊州不但交通便利,更是戰略要地,“此用武之國”。

“劉璋闇弱”,益州地勢險要,沃土千里,“天府之土”。

張魯不懂得體恤愛惜。漢中人口眾多,地方富裕,“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二、戰略規劃。

佔據荊州和益州,憑藉地勢險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如果天下形式發生改變,則派一位上將軍率領荊州之軍進軍中原,劉備親率益州之軍出兵秦川,那麼漢室可興,霸業可成。

再看劉備的成。

赤壁之戰後,曹操實力大減退回北方,劉備集團獲得發展機會。按照隆中對的規劃,荊州(一部分)、益州、漢中先後落入劉備集團囊中,實力突飛猛進,三國鼎立雛形逐漸形成。

這就完成了隆中對中戰略規劃的前半部分的二分之一,有了爭霸天下的立足之地。可惜並沒有得到完善,或者說叫做立足未穩。

首先沒有對西南兩方的少數民族進行安撫,這是留有後患;其次,和東吳的外交關係沒有搞好,事實上,孫權對荊州也是志在必得;再則,短時間實力大增,內部沒有完全消化,這叫做內政不穩。總得來說,劉備集團的基礎並不牢固。

最後來看劉備的敗。

失敗從荊州開始。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結果是兵敗身亡,荊州易手。關於劉備集團何時出兵北伐,隆中對中有個前提,就是“天下有變”。而當時的局勢並沒有什麼對劉備集團有利的變化,關羽就悍然出兵。至於攻打襄陽和樊城,究竟是劉備下令還是關羽率性而為,史書上沒有記載。但現在看來,確實有些盲目和衝動。加上關羽的剛愎自用,水淹七軍後又志得意滿,忽略了後方空虛。曹魏和東吳聯手,有心算無心,失去荊州也是必然的結局。

最後的失敗來自夷陵之戰。劉備執意發動夷陵之戰的原因主要就是奪回荊州,重新佔據這個戰略要地,為將來北伐做好準備,這也符合隆中對的規劃。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兩路出兵,缺一不可。可以參考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戰爭,最終都是勞民傷財,無功而返。

回到夷陵之戰,劉備以舉國之力征討東吳,敗在陸遜手裡,損失慘重。兵敗後重病,劉備很快死去。

這時的天下格局基本定型:曹丕稱帝沒幾年,需要穩定北方,更樂於坐山觀虎鬥;夷陵之戰後東吳也需要休養生息,提防曹魏;蜀漢更不用說,敗後實力銳減,劉禪繼位要穩定內部政局。此後,三國鼎立之勢正式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