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尊王攘夷”和曹操都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为何评价却截然相反?

luhuanxiang



曹操和齐桓公截然不同。

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劫持到曹操的大本营许都。

齐桓公是尊王攘夷。齐桓公大会诸侯时,周天子派遣使者,封齐侯为霸主。赋予他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的特权。

以后的晋文公、晋悼公称霸时,都要去洛阳朝觐周天子。周天子册封其为霸主。

齐桓公是尊周天子。曹操是是挟汉天子。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后人对其评价截然不同。


杨朱学派


两者评价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性质不同。

齐桓公“尊王攘夷”是打着尊天子的名义,在实现霸业的同时,也相对的提高了周天子的地位和存在感,其行为自然也得到了主流思想的认可和积极评价。



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则不同。曹操打着天子的名义,四处扩张,发展自己的实力,对汉天子则是架空其权力,把天子软禁在许昌,限制其自由,名为汉臣,实为汉贼。



第二,结果不同。

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提高了周天子的地位,打击了四周蛮夷,解除了戎狄对中原文明的危机,提高了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肯定。

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曹操做大之后,不断僭越,最终在其儿子曹丕手里逼迫汉献帝逊位,篡夺汉家天下,各朝代出于统治目的,宣扬代表正统的蜀汉刘备,而贬低曹魏。



第三,矛盾对象不同。

齐桓公时期的“尊王攘夷”是联合内部打击外部威胁,是值得肯定的。

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内乱,相对不如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更有宣传力。


津城沐雨


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周朝是以分封制为基础,以礼乐文化为制度,以邦国制为国体,实行周天子的松散统治,诸候国共同尊崇一个周天子为最高统治者,诸侯国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关系,周王室与诸侯国共同组成了周朝的核心。

齐恒公所在的春秋时期,周王室开始衰弱,走下坡路,分封开始封无可封,土地就那么多,诸侯却不断增加;礼乐开始崩坏,诸侯开始不再遵守礼乐,随意而为,并且彼此征战,兼并灭国时有发生。



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尊王攘夷的本质是尊重周天子,并借助周天子的权威来震慑和威服其它诸侯,并帮助周天子树立威望打击不臣服的夷蛮。齐桓公不仅是这么喊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尊王攘夷的同时,显示出齐国的霸主之位,尊王攘夷不是改变现状,而是更好的维持现状,春秋五霸也只有齐桓公真正做到了尊王攘夷,到了后期,其它霸主都是借助“尊王攘夷”的口号,而扩大自已的势力范围,性质就变了。

而曹操所在的东汉末年,自秦、两汉以来,家天下已经深入人心,汉以法家为里,儒家为本,奉行一个皇帝,实行中央集权制,所谓的中央集权制,就是皇帝掌握政权,而且汉代的皇权是神授的,君权神授,皇帝是至高无上的。



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无视皇帝的权威,而所谓的皇帝被各大军阀争来夺去,曹操算是其中最温和的一个,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借助皇帝的名义,去讨伐不听话的诸侯,但每个人都知道,仅仅只是借用皇帝的名义,为自已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改朝换代。

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多是正面评价。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基本上是负面评价,曹操因此还被骂作国贼。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1、春秋时期与东汉末年所奉行的道德是不一样的。春秋是以礼乐规范,东汉是以儒家规范,齐桓公“尊王攘夷”在道德范围内,是普遍接受的,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则侵犯了皇权,违背了儒家道义,不被当时的人认可。

2、齐恒公不谋求改朝换代,甚至都没有约束过周天子的人身自由,而曹操却是软禁汉献帝,限止皇帝的人身自由,换了谁也会对齐桓公好评,对曹操差评。



3、“尊王攘夷”是团结诸侯,一致对外,打击华夏文明之外的蛮族,“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以皇帝名义要挟忠于汉室的诸侯,对于不忠于汉室的诸侯无能为力,还是靠武力征服,这是窝里斗。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巨大差别。前者为尊,后者为狭,前者的对象是夷,后者的对象是诸侯。历史上对二者的评价当然是天壤之别。

首先是二者背景不同。尊王攘夷是发生在春秋时代,狭天子以令诸侯是发生在三国时代。二者都发生在大乱世,不同的是战乱的性质不一样。前者的时代背景是,周天子影响力大不如前,华夏民族的地盘不断遭受周遭蛮夷侵蚀,各诸侯国为各自利益也不团结。这个时候齐桓公站出来振臂一呼,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以周天子为中心,保护华夏民族的共同利益。虽然也不乏夹带一些私货,但只要还是为了民族的整体利益,属于对外战争!而后者虽然也是天子式微,但当时的外部威胁还不是很明显,诸侯做大,郡雄逐鹿才是国家的根本矛盾,属于内部战争!

其次是出发点不同。齐桓公时代,天子神器还是自带神圣光环的,诸侯再强也绝不敢跃雷池半步。尊王攘夷的主要目的还是团结大多数力量来巩固共同利益,绝对不会有取而代之的非分之想。而后者,曹操虽然没有跨出称帝的最后一步,但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也绝非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其方向仍然是朝着取而代之的方向去的。

第三是结局不同。齐桓公尊王攘夷,有效团结了诸侯,巩固了天子地位,维护了全民族的共同尊严。齐桓公顺理成章的成为一方霸主,这个霸主是大家心悦诚服的,褒义大于贬义!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加冕魏王,成功架空天子,朝堂易主成必然之势。贬义大于褒义!


周周说古今


这个概念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问题是一样的。

实际上汉武帝虽然接受这一主张,却进行了一个字的变更,实行的是“罢黜百家,独用儒术”。

本来董仲舒与道家争夺儒信仰的领导权,是为了宗教权在皇权之上,皇权必须得到宗教权的许可,最终斗争的结果却是皇权凌驾于宗教权之上,儒教要接受皇权的领导,这就是形势比人强。

“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曹操将其变成了“挟天子(为傀儡)以令诸侯”。

是诸侯国国君的权力大于皇帝,皇帝事实上变成了诸侯国国君的臣子。

“尊王攘夷”不同,周王朝的王还是有宗教实权的,也有自己的世俗权力,可以领导齐桓公,不会成为傀儡,周天子仍然是政教合一的儒教教主,这个主权身份没有改变。


河东来


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出自《南史》,我相信大部分人听到这个说法都是从《三国演义》中听闻的。这时候就应该说说《三国演义》了,《三国演义》因为他特定的时期,使他的主题就是美化蜀汉贬低曹魏,这是从贯穿于整部小说的主线,所以曹操做的任何事都被冠以了反贼的帽子,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在此我要发问,没有曹操奉天子把落魄的汉献帝捡回来,可怜的汉献帝不知道要流落到哪里了?刘备是所谓正面人物,他是所谓大汉的正统,为何他从没有去逢迎天子?她为何称帝?而不是另立其他人?

所以我要说的是历史所有的事情都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我们不应该贬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应该极度赞美齐桓公的尊王攘夷,这些说法仅仅是后世人的说法,并非当时他们当时真正的目的。




影视小盒


相反很正常嘛……


手机用户6710113345


因为一个尊 “尊王攘夷”

一个挟 “挟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那些事儿


1.尊和狭的字都不一样!

2.齐桓公后的周还是周,曹操后的汉还是汉吗?

3.汉献帝和曹操在一起,衣食住行均被限制;周王住自己的城池!只是去开会出席一下!哪里一样?(正再读春秋)


杨正再


齐桓公拥护王,曹操把王当人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