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錯誤,註定了劉備最後的覆亡?

曹政情


諸葛亮一直以來的形象可以說是古代智慧的化身,無論是演義還是正史都對他大加讚賞,並且充分肯定他對蜀國做出的巨大貢獻。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並在諸葛亮的茅廬中誕生了決定劉備集團之後走向的隆中對。劉備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天下的形勢做了較為全面的分析,也為劉備接下來的行動制定戰略規劃。但結局很明顯,劉備集團並沒有完成光復漢室的偉大目標。

現在我們認真的研究“隆中對”會發現其中確有不妥之處,這也為蜀國最終的結局埋下了隱患。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隆中對”中有哪些不妥之處。<strong>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劉備的建議都是基於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對當時局勢的瞭解和推斷,一定是有一些侷限的。他認為當時群雄並起,打敗董卓、袁紹的曹操無疑是強者,兵力雄厚,劉備暫時無法抵抗他。位於江東的孫權,憑藉著有利的地理位置,世代的經營和孫權知人善用的優點,擁有了一批優秀人才輔助。雖然無法取代,但可以與之合作。對於形勢的分析,諸葛亮可以說是有著獨到的見解。雖然魯肅和周瑜都提出過類似的策略,但這個方針放到劉備身上真的合適嗎?劉備的現狀能和已經在江東根深蒂固的孫權集團相提並論嗎?

諸葛亮“隆中對”把重點放在了益州(就是今四川、雲南及貴州等地),他認為只剩下益州、荊州兩地劉備可以圖謀。劉備後來就是按照這樣的規劃,在此建立根據地發展壯大勢力,這雖然算不上戰略上的失誤,但益州的偏遠和疲弊無疑是為劉備集團的長遠發展埋下了隱患。

諸葛亮對此其實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只不過這個解決方法並不是諸葛亮可以控制的,這就是隆中對中唯一的變數——“天下有變”。可天下怎麼會聽諸葛亮的安排呢?劉備佔領益州後,無論是北方還是江東,都沒有太大的變故。這就出現了諸葛亮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個局面,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但三家各自發展,相安無事。這樣一來隨著時間的推延,益州的劣勢就會被放大,直到最後被曹魏慢慢滅掉。

諸葛亮一著急,隆中對中的又一個不妥之處就顯現了出來,隆中對中明確提出了兵分兩路的北伐策略。奪取中原這樣兵力分散,再加上漫長的路程,這些阻礙因素使得蜀漢的力量沒有完全打到曹魏身上。再加上孫權在旁虎視眈眈,使得關羽腹背受敵,最後無奈丟掉了荊州,為蜀漢的衰亡按下了開始鍵。

劉備集團最後的失敗,主要原因一定不在隆中對,隆中對作為一種對未來的預測和規劃,在當時的局勢下也是大有可取之處的。劉備在三顧茅廬前的處境並沒有興復漢室的希望,諸葛亮所指出的奪取荊州、益州的路線在當時是非常適合劉備的。而隆中對中的不妥之處也非常明顯,一是過分依賴“天下有變”這個外部因素,二是在軍事部署上過於理想化。


鄧海春


《隆中對》真的有致命的錯誤,其致命錯誤主要有四點,請大家拍磚斧正!

其一,《隆中對》中說“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也就是說要“聯吳抗曹”,但是《隆中對》又要劉備“跨有荊、益”。那麼如何保證既佔據荊州,又能和東吳修好?這算不算最後關羽失荊州的政治因素?

其二,《隆中對》中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荊州和秦川相距千里,而兵分其二,況且還要分一部分兵力駐守老家。這是不是關羽失荊州後敗走麥城,以致戰死的戰略原因?

其三,《隆中對》中說“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主張出祁山北伐的戰略主攻方向。請問如何保證整個北伐軍的後勤供應問題?雖然小說中虛構了什麼木牛流馬,但是木牛流馬一直到今天也實現不了。這是不是益州從《隆中對》中“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變成《出師表》中“益州疲弊”的主要原因?

其四,《隆中對》中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實際上漢高祖從被封為漢王入川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川,前前後後也就幾個月時間。說“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算不算曆史沒學好?整個戰略將劉備集團困在這樣一個不勝之地,算不算一個大的失誤?待中原的曹操集團和東吳的孫權集團一旦穩定下來,劉備集團的覆亡是不是早晚的事?諸葛亮晚年不停的北伐是不是也察覺到了“時間拖的越久,蜀漢越危險”?畢竟時間是留給中原和江南的,而不是留給四川盆地的!


南柯


答丨super

並不能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有致命的錯誤,只能說這份戰略規劃太過於理想化,實現的難度非常之大,簡單分析幾點吧。

隆中對

其一,“跨有荊益”和“外結孫權”之間存在著嚴重矛盾。

這兩個條件需要同時滿足的話,那就意味著孫權窩著江東六郡之地享福,這可能嗎?顯然不可能!孫權也是一個有抱負的君主,他也想奪取天下,他多次北征合肥等地,可惜未能成功。

其實孫權一方也早就把荊州視為囊中之物了,公元215年,和劉備協議白拿到了二個郡,公元219年,偷襲關羽,奪取荊州三郡。

故要想和孫權真正交好,荊州就得給他們,要想佔有荊州,就不可能擁有孫權這一真正盟友。

孫權

其二,“待天下有變”是一個很懸乎的條件。

這裡的“天下有變”是什麼意思?指的是曹魏內部出現大的變動,但是這個絕不是短時間內會發生的。當然也確實發生過,比如曹丕篡漢自立,比如曹丕去世曹睿繼位,比如高平陵之變等等大事變。

然而曹丕篡漢自立後,劉備去攻打東吳了,曹丕去世曹睿繼位時,諸葛亮一路北伐沒能成功,高平陵之變時諸葛亮早已經過世了。

曹丕

其三,“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那麼問題來了,真到了那時候上將還在嗎?

關羽在攻打襄陽、樊城的時候被孫權偷襲殺死了,張飛也在公元221年被暗殺,黃忠也早已經去世,一些重要的將領就算還在,也都年紀大了,還能撐多久呢?

另外,這份戰略規劃並沒有考慮到壽命的因素,劉備早晚要死,怎麼抓緊時間實現這些目標是很重要的。

張飛

不過,劉備集團按著這個戰略一步步發展壯大,終於佔據益州,建立國家,已經很不容易了。


小刀文史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諸葛亮的隆中對在歷史上可以稱得上是很完美的計劃,而正是因為它太完美,所以才難實現。

而隆中對的先天不足,註定蜀漢不能成功。那就是荊州。

隆中對的計劃方案要點是:曹操先在北方的勢力比較大,而且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們現在不能惹他,也惹不起;

孫權在江東經過三代的發展,民心歸順,人才很多也不能得罪,只能先合作。

那麼問題來了,這也惹不得,那也得罪不起,該怎麼辦呢?

向自己人先下手。

荊州的劉表和益州的劉璋,這二人是頭腦簡單,四肢也不發達的昏庸無能之人,這兩個人可以動。

而且憑藉你劉備的智商完全可以騙的他們團團轉,在說你劉備和他們是同宗同族,有親戚關係,這就更好操作了。

然後有了根據地,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先慢慢發展。

“一旦天下有變”,便兵分兩路,進取中原,“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劉備則“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平定天下。

從赤壁之戰以後劉備看是崛起,盡收荊州,益州與囊中,完全在諸葛亮的計劃之內。

但是你要聯合孫權的計劃就泡湯了,因為荊州這個地方是關係東吳的命脈所在,孫權是不會讓你劉備得到的。

那麼現在荊州在你劉備手裡了,這就好像在孫權的心頭紮了根刺,明面上在合作,其實已經貌合神離了。

孫權一直在圖謀怎樣拿回荊州。

在劉備與曹操交戰之時,孫權讓劉備後院起火,派人奪取了荊州,還殺了劉備的結拜兄弟關羽。

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到這就失敗一半了。

本來就算丟了荊州,劉備依然可以復興漢室。

但是關羽死了,劉備不聽諸葛亮勸阻,急於報仇,調動大部分的兵力攻打東吳,還不帶諸葛亮。

夷陵之戰大敗之後,一蹶不振,只能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計劃失敗。

他沒能阻止劉備報仇,他也阻止不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周祥完美的計劃,等到你去實施的時候,可能事情和你做的計劃已經不一樣了。有了新的變化,你必須改變你原來的計劃隨機應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計劃趕不上變化,也許諸葛亮就輸在了變化上。


江水趣談


首先必須指出,題主所問十分不妥!!!為什麼呢?很簡單,如果沒有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的路線,方針,政策,如果不實施這一政策,劉備能有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勢嗎?眾人的回答是:根本不能!這就證明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提出的路線方針基本是正確的!西蜀的滅亡在諸葛亮死後多少年,主要是後主無道,聽宦官黃皓之言,不理正事造成的,與諸葛亮隆中對定的方針沒有半毛錢的關係!〇〇雖然,諸葛亮的隆中對方針路線,對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勢是正確的,但若論統一天下,隆中對提出的方針是有瑕疵的,存在著關鍵性的不足!具體是①,隆中對時亮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這個方針對統一天下,是有缺欠的!理由是把荊州這個重要的奪取天下的戰略要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卻把(運糧艱難)出兵秦川放在了主要位置!由於這種指導思想,致使荊州兵微將寡,加上關羽與東吳失和,加上劉備命關羽先出兵取樊城,造成吳魏聯合,腹背受敵,又犯了驕兵之錯丟了荊州。後來出兵秦川,大都因糧草不濟,無功而返。假如把荊州做為奪取天下的大本營,增兵添將,諸葛亮親統大兵北伐,而把出兵秦川放在次要位置,我想局面會大有改觀!②,諸葛亮並沒有作實地考察,只是主觀地認為,當年漢高祖劉邦就是從秦川,漢中出兵打敗項羽而得天下的,因而機械地效仿,也可能因當時交通不好,通訊不暢,諸葛亮對實情瞭解的少,產生了誤判!劉邦與項羽的主戰場並不在秦川,而是在成皋!現在的河南省滎陽縣西北,最終拿下成皋。也因另一路韓信統兵?已破魏,破趙,攻下三齊。佔領了楚的東方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完成了對項羽的包圍。在這種形勢下才最後奪取了天下。③在實施隆中對方針時,諸葛亮過分地自信,沒全面分析敵強我弱形勢,犯了急躁病,違背了當初定的戰略方針。以致收穫甚微!當初的方針是:待天下有變!!!!!可諸葛亮並沒有借力而行,並沒有待天下(敵國)有變,而是主觀認為憑自己的文韜武略能統一天下?可司馬氏做到了這一點!為什麼魏代蜀,蜀很快滅亡?因晉主瞭解到姜維屯田實屬避禍,瞭解到後主聽黃皓之言不務正業,君臣不和,因此才發兵伐蜀。晉主出兵伐吳,是瞭解到吳主孫皓,殘暴不仁,亂殺無辜,朝綱不振,君臣失和,因而才出兵。晉伐蜀伐吳,都是待兩國有變才出兵的!因此收穫巨大!!而諸葛亮並沒有待天下有變就出兵,因而造成出兵未捷身先死的結局。〇結論:劉備能得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勢,這是實施隆中對方針政策的結果。對於奪取天下而言,隆中對以出兵秦川主,以出兵荊州為次的戰略方針,是關鍵性的失務。諸葛亮未待敵國有變而出兵討伐,是實施隆中對方針中的不智之舉!但並非是造成蜀國滅亡的原因!


張永科38



隆中對策是一篇基於戰略層面的規劃。諸葛亮制定該戰略計劃的時候,劉備還客居荊州、寄人籬下。所以,隆中對也屬於諸葛亮為劉備量身定製的創業篇。

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需要有一個計劃、一個大綱之類的,制定好之後在具體實施。但是在實施階段經常出現預期意外的情況,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時就是考驗實施者應變能力的時候了。隆中對就是如此,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統一天下的戰略大綱後,劉備就開始具體實施。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變數,劉備應變不好導致失敗。這能怪諸葛亮的計劃制定錯了嗎?

諸葛亮的隆中對從全局入手,對各個割據人物、當下形勢都進行了很到位的分析。畢竟全國形勢至此,留給劉備的機會並不多了。取荊州、益州也是當時劉備唯一的選擇。就算劉備跨有荊、益,實力依舊無法與曹魏和孫吳抗衡,所以諸葛亮才建議劉備在拿下荊、益二州後以內部發展為主,伺機而動。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界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

然而呢?作為集團二把手的關羽一點都沒有做到。

劉備這邊剛拿下漢中,進位漢中王,百姓、軍隊都還沒得到一絲休整,關羽這邊就急忙出兵了,而且還是在天下沒變的情況下單線出擊。至於結好東吳就更不存在了,關羽就沒正眼瞧過東吳那些人,即使和曹魏這邊都開打了,關羽都還敢截取東吳糧倉,還罵辱其使。

荊州丟失以後,劉備倒是緊遵隆中對策,堅持伐吳,奪回荊州以重拾戰略主動。劉備伐吳有軍事目的也有政治目的,站在劉備的角度來看,伐吳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是從長遠計,劉備就錯了。此一時彼一時,劉備沒能做到因時而異、因勢而異。

結果,關羽一敗荊州、劉備二敗夷陵,兄弟交敗。最後丟給諸葛亮一個爛攤子,諸葛亮是費心費力,也只是勉勵維持而已了。




看看諸葛亮那絕望的眼神,諸葛亮表示:帶不動啊!

不過,對於諸葛亮的隆中對,末將覺得其中確實有一點漏洞。

那就是“坐擁荊州”和“結好東吳”。

諸葛亮是傑出的戰略家,他能夠為劉備設計和規劃戰略方向,同時他也應該瞭解東吳的戰略目標。諸葛亮應該意識得到荊州對於東吳的重要性。

荊州位於長江中上游,東吳無論是北上中原還是退保江東,都必須先拿下荊州。

劉備如何才能坐擁荊州的同時又能結好東吳?

孫權又會不會眼睜睜看著劉備做大做強而不作為?

面對東吳這個不穩定的盟友,諸葛亮卻沒有實際的考慮,只是一味的結好。所以在這個方面,末將覺得是蜀漢高層沒考慮到的。

茶餘飯後歷史小話題,如有更多見解,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左將軍


諸葛亮還未出山時在南陽臥龍崗給劉備制定了奪取天下大業的戰略——隆中對。

而隆中對的內容也成為了劉備的戰略目標一隻按著步驟再走,可以說劉備的成功崛起跟“隆中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隆中對也被稱為經典。但是隆中對也並不是完美的,既是諸葛亮對於天下的判斷還是有四處失誤之處,所以這也在開始就註定了劉備最終覆滅的結局。

第一處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這一點是諸葛亮針對曹操的行為作出的判斷,他認為此時此刻的曹操兵力強盛,朝中權力至上不能與他鬥爭這一點是對的,但是他卻忽略了曹操政權發展的動向與他自己集團內部危機的認識。當時曹操自己的目標是統一天下,所以天下的所有人都是自己必須要爭鋒的對象。在關中地區的西涼軍則對於曹操來說就是一個大患,當時的西涼軍屯兵在關攏地區,實力十分的強大,但是劉備在後來發展中竟沒有想到與之聯合來制衡曹操,導致最終他們歸屬了曹操,這便是諸葛亮的一大失誤處。

第二處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緩而不可圖也。”這裡諸葛亮對江東的東吳進行了一個分析,認為東吳只能是作為盟友而不可以去攻佔他,但是緊接著諸葛亮就提出需要佔領荊州地區,而荊州這個地方東吳早在孫堅時就開始有想法了,因為東吳需要荊州來自北方的入侵,因此荊州對於東吳來說十分的重要,從後面劉備從孫權手中借走荊州後,東吳幾次催人前來歸還就可以看出來,荊州對於他們來說的重要性。那麼這也為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埋下了伏筆,這便是諸葛亮的第二大失誤。

第三處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是諸葛亮根據劉邦的經驗得出必須要在蜀地益州建立起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是諸葛亮卻忽視劉邦真正的立足之點並不是在益州,益州不過是他當初修整軍隊地方罷了,而諸葛亮卻要把這裡作為立足點以此來效仿漢高祖劉邦,可見這便是第三大失誤。

第四處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是諸葛亮在隆中對最後的戰略對策,如果在完成了前面的內容那麼來看最後的謀劃看起來還是挺對的,但是如果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卻是難以實施起來的。首先就是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反向出發,首先要面對就是在黃淮平原上曹操精銳的騎兵的攻擊;另一方從蜀地出發的軍隊則會面臨道路艱險,路途中糧草難以供給的問題,同樣存在很大的風險。這邊是第四大失誤。


綜上所述的來看,隆中對的內容存在很大的失誤,而其內容也是過於理想化,所以這也就註定了最後劉備集團的失敗。

<strong>


談談歷史中的那些事


回答:當年諸葛亮在南陽的臥龍崗上曾給劉定下的軍事戰略-隆中對,也是在之後的數千年以來都被世人稱之為經典之作,而且呢也是把劉前期政權迅速成長起來也是歸功到這裡。可是事實上呢,這一戰略一出來,也就意味著劉政權最終會覆滅的,這早已經註定了的。其中內容的前半部分也是對當時的形勢作了一個詳細的分析,也是明確的表明了當時各勢力的一些實力上的對比。其中對曹政權的描述是:曹軍當時的強盛情況,可是還是比較的缺乏對於曹政權的發展動向以及一些內在危機的認識。   而且因為當時的曹政權目標也是很明確,便就是要實現統一天下,所以不管是誰都必須要面臨著與他爭搶的局面。而當時關中的西涼軍則是曹的一大陰患,當時的馬家軍勢力也是相當的強盛,而劉也是在之後吞併荊州之後,並沒有和馬家軍聯合一起來敵對曹,所以最後呢也是導致關中力量都成為了曹的部下。還有就是呢,諸葛亮在提出孫佔據有著江東之地,不能奪取卻也是可以作為援計,並就緊接著的覺得荊州可取,則是又犯了一個更大的戰略錯誤。孫當時在長江下游的揚州等地,畢竟從一開始呢從孫就對荊州一直惦記著,其原因呢。則是要保證江東安全就必然要收取荊州來抵抗北方的入侵。所以說吳也是對荊州也是很想得到,那麼諸葛想要在佔據荊州的同時還要確保吳這個援兵,就變得有一些不合實際啦。之後雙方也是在荊州上互不相讓就可以看出,吳肯定是不會在荊州上妥協的,所以諸葛的荊州這一謀略也就在一開始就是為後來的呂蒙渡江,關將軍敗走奠定了基礎。其後半部分則是他對於未來的一些戰略部署,然而,他的部屬並不那麼全面。諸葛讓劉佔據著蜀地,可是卻恰恰是將這個新生強軍置於這一地,當然了其最後的後果也是可以想象的到。最後,諸葛亮制定的宏偉計劃是一旦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一打算看起來也是比較的合情合理的,可是其中的一些事卻是很難完成的。出荊州北上之軍直至河洛,則要在黃淮平原上面對曹的精銳騎兵,而自己的步兵、水軍最為擅長的關將軍的軍隊,如果是出了漢水的流域便就變的前進就很難了,甚至是還要面對吳的一系列威脅。

所以,隆中對只是諸葛亮個人的理想主義的構想,就算是在早期的時候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是劉備政權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失敗。


qsx525479


隆中對,在歷史上非常的有名,很多人將其封為經典戰略,是成就劉備帝業的基石,有道是,『未出草廬,已定三分天下。』



然而也有不少人詬病,毛主席就曾批評《隆中對》的戰略,認為這是劉備失敗的根源,原因就是因為諸葛亮的戰略是讓劉備橫跨荊州和益州,下面做好小馬紮,聽我一一道來。

《隆中對》的策略:橫跨荊州益州、連吳抗曹。

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步——佔領荊州,聯合孫權。

第二步——以荊州為根本,佔領益州

第三步——待天下有變,從荊州益州同時出擊,一路攻打宛洛的中原腹心之地,一路攻打長安,如此則大事可成。



兩個核心焦點:一是要劉備掌握荊州和益州;二是要連吳抗曹。

連吳抗曹,這個顯然是正確的;問題的焦點是橫跨荊州益州可不可行。

荊州益州難相連 蜀漢一分為二

毛澤東評價《隆中對》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也認為,諸葛亮只以關羽守荊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據地,很難實現兩頭兼顧的目的。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認為呢,因為荊州和益州之間相距千里,更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阻隔,很難連成一片,二者相互聯繫就成了問題,兩路兵力很難相互呼應,協同作戰。於是形成了,關羽在荊州,諸葛在後方的二分兵力。這對於實力不濟的蜀漢來說,已然是吃不消的。



正所謂,一個拳頭打敵人,本就不強大的蜀國,如何應對分兵的局面?以後的關羽失荊州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是因為如此,才有人認為《隆中對》是一個戰略失誤。


小馬紮上聽歷史


"隆中對"的主要錯誤就是隻分析了局勢與地理,最大的缺失就是聚集人材方面的策略,三國中蜀國的治國人才是最單薄的,一個諸葛亮即使能耐再大怎麼能面面俱到,曹操手下戰將千員,謀士如雲,孫權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唯有劉備的手下人才曲指可數,文是諸葛的一言堂,武是關張的剛愎自用,又怎能不敗呢?

在所有的對三國的評論中,人們對諸葛亮象神一樣的崇拜,對劉關張也是稱頌有加,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菅造的人氣小圈子,並不是一個治國安邦的精英團隊,關張之後無強將,諸葛之後無謀臣,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

隆中對實際上是諸葛亮的人生藍圖,別人都是被他利用的人,不過他也終究未能如願完成自己的克己服禮,興滅國、繼絕世的偉大夢想,真是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