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屬於哪個國家?

Manny李文輝


目前是屬於埃及,此前曾被英國管轄。

埃及蘇伊士運河修建開始於1859年,10年後建成。蘇伊士運河的建成,極大了縮短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航程,船隻進出歐、亞之間,不必再繞道南非的好望角,航程省了上萬公里。

但蘇伊士運河修建的計劃,曾遭到英國的強烈反對,又得到法國的強烈支持。英國與法國,為何在修建蘇伊士運河的立場上截然對立?

英國在亞洲有重大的利益,比如控制印度。但是,英國寧可經非洲西海岸過好望角,再去亞洲,也不想走更近的亞洲航線。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歐洲人已注意到了一條相對便捷的通道。就是船隻先通過地中海抵達埃及港口,然後穿越陸地,來到蘇伊士灣,再經紅海進入亞洲海域。

不過,這條航線對英國來說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原因也很簡單:英國船隻要先通過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再穿越整條地中海,才能到達到埃及的港口,太麻煩,還不如走非洲西海岸方便自如。再說埃及也不在英國手上,還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所以英國不想走這條線,以免被奧斯曼卡住脖子。

法國打算從埃及修一條水道,連接地中海與蘇伊士灣,也是從自身利益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英國勢力接近好望角,法國船隻成天經過好望角,容易被英國卡住脖子。而且,法國南部瀕臨地中海,走埃及航線較近,這是英國所不具備的地理優勢。很多法國人支持在埃及開一條水道,繞過好望角。

時間到了1774年,隨著奧斯曼帝國的不斷衰落,讓法國看到佔領埃及的希望。但由於各種原因,法國一直沒有實際行動。直到1796年,英國完全控制好望角時,這才讓法國人驚出一身冷汗,對埃及的佔領速度越來越快。1798年,法國派拿破崙遠征埃及,他很快就佔領亞歷山大港。不過,由於法國在阿布基爾海戰中輸給英國,在埃及的法軍沒有後援支持,只好退出埃及。

法國的行動也提醒了英國,英國這才重視埃及的地緣作用。英國改變了單一依靠好望角的海洋戰略,打算在埃及開通一條航路。英國的想法,是船隻經地中海抵達亞歷山大港,然後進入尼羅河,走一段陸地,進入蘇伊士灣,再去亞洲。

法國的動作比較快。1846年,法國成立一個研究會,準備修建蘇伊士運河。英國對法國主導修建蘇伊士運河極力反對,到處放風說:修建運河勞民傷財,沒有實際意義。英國提出一個建議:不如修建一條由亞歷山大通往蘇伊士灣的鐵路,成本較小。

法國當然要反對英國修建鐵路的計劃。理由並不複雜:修建運河工程浩大,法國需要聯合其他國家才能完成。但修建鐵路成本較低,英國一家就可獨立完成。之後,英國就將完全控制鐵路,法國還玩什麼?

法國找到奧斯曼的埃及總督阿里,把上述理由說給了阿里。總督大人也不傻,無論在埃及修建運河還是鐵路,受益的都將是英、法,奧斯曼成了“圍觀觀眾”。阿里借法國的力,否決了英國修建鐵路,又借英國的力,否決了法國修建運河,可謀權謀高手。英國和法國互相挖坑,發現埋的都是自己,頓時傻眼,大罵阿里滑頭。

不過,讓英國高興的是,1849年,埃及迎來了新總督阿拔斯。這位新總督和英國關係較好,剛上任就同意英國修建鐵路,這引起了法國的不滿。1854年,又輪到法國人開懷大笑了,因為新總督賽義德是法國的“朋友”。賽義德當然要為法國站臺,可他本人並沒有批准法國修建蘇伊士運河的權力,此事需上報奧斯曼蘇丹。

英國人雖然遊說奧斯丹蘇丹,說法國修建運河成功之日,就是埃及脫離奧斯曼之時。道理,奧斯曼都懂,但英國和法國都是奧斯曼得罪不起的列強。何況,奧斯曼當時正在與北方強敵沙俄爭奪克里米亞,爭需法國的戰略支持。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拖,能拖多久是多久。

英、法早就堵死了這條路,告訴奧斯曼:趕緊二選一,“拖”是沒門的。奧斯曼只有最後一個辦法了,還是拖,但同時得罪英國與法國。修建鐵路,不同意;修建運河,對不起,也不同意。有什麼矛盾,讓英國與法國自己對掐去。

英國和奧斯曼都低估了法國修建運河的決心。1859年4月25日,法國“商人”萊塞普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令修建運河。看到生米即將煮成熟飯,英國人很憤怒,但轉念一想?又默認了法國修建運河。何之?不知道哪位高人出的妙計,說讓法國人修建完成運河,英國再奪回運河的控制權。不知道這位高人是否讀過《三國演義》,諸葛亮對劉備說過一句讓東吳非常氣憤的話:“主公不必憂慮。先讓周公瑾去廝殺,早晚讓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

十年後,蘇伊士運河開通。可法國人臉上的笑容還沒有褪去,就發現了問題:大量的英國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包括軍艦。英國軍艦瀟灑地穿過蘇伊士運河,東進亞洲。運河的修建,反而成了英國的助力器。你會說法國難道不會控制蘇伊士運河,一則奧斯曼不同意,二則法國之前用股票的方式籌資,法國在運河的管理上並沒有一錘定音的權力。

結果,還是法國白忙一場。英國於1882年控制了埃及,法國辛辛苦苦修建的蘇伊士運河,為英國維持世界級強國的地位,做出巨大貢獻……


地圖帝


蘇伊士運河由埃及管理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 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歐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

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島變成非洲大陸,埃及橫跨亞非,西南亞、東北非以及南歐的貿易更繁忙。

當地時間(2015年)7月29日,新蘇伊士運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已於(2015年)8月6日正式開通。


董說軍械


本問題涉及到蘇伊士運河的“前世今生”,其中的聚焦點便是充滿激烈衝突的所有權問題。

目前是埃及所有。



從地理上來看,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境內,地處埃及東北部西奈半島,是亞非兩大洲的分界線,是國際貿易路線的交匯點之一。



蘇伊士運河始建於1859年,經過十餘年的建設於1869年正式通航。

最初的蘇伊士運河所有權充斥著英國與法國的大爭奪。



在運河建成之時,法國通過佔有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52%的股份(埃及44%)而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此後,英法競爭不可收拾,1875年,英國從埃及購買了全部股份,並於1882年佔領埃及後以軍事手段控制了運河。

然後,經過歐洲大國競爭、一戰、二戰等,英國一直通過各種手段(特別是運河區的駐兵權)控制著運河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獨大,也開始參與蘇伊士運河的控制,開始與英國一起在運河地區駐軍。

以上種種,其實都伴隨著埃及的抗爭與談判,從20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埃及開始用稅收與收益分成等手段獲得運河的若干收入,但是英法控制的運河公司依然獲益頗豐。

到了20世紀五十年代,殖民地民族解放與獨立運動興起,埃及革命成功,埃及要求收回蘇伊士運河。



由此,在1956年7月,爆發了著名的“蘇伊士運河事件”。當時,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英國、法國與以色列於7月發動戰爭,埃及政府與民眾奮起抵抗,加上美國不支持軍事鬥爭,要求英法等停止軍事行動,最終埃及於11月份迫使英法與以色列停火撤軍。

當然,其中並沒有缺少蘇聯的影子,埃及與英美之間的關係更為惡化。

由此,運河主權徹底回到了埃及手中。

從國際政治角度來看,蘇伊士運河見證了西方殖民主義的興起、內鬥與衰亡,也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領導權的轉移,還啟示了中東地區之大國爭鬥地的必然命運。

號外:埃及正在致力於建造一條新的蘇伊士運河。


南大毛維準


蘇伊士運河屬於埃及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