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王頌餘(1910.7-2005),著名書法家、山水畫家。原名王文緒,齋室名曰:安素閣、易簡樓。先後從溥心畲(溥儒)、劉子久學畫,山水構圖新奇,筆墨老辣,別具一格。摘錄自《中國畫技法述要》,王頌餘編著,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年出版。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中國畫除少數只用顏色的畫法外,用色多數是在筆墨已完成基本造型之後,也就是在用色之前已具有許多筆墨效果。我們知道墨分濃淡乾溼,墨除黑色外,還有不同程度的灰色,它們之間有不同的明度,淡墨是灰色,有的幹墨也起灰色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國國多數留有大小錯綜的空白,這些空白是整個畫面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空白所表現的空間,可以是天、地、氣韻,可以是活略了的背景,以至是物與物間的間隔,於是整個畫面就形成了一個在顏色中間錯綜著許多黑、灰、白的關係,成為畫面的基調,顏色是在這個基礎上發揮作用。它們之間相互影響而發生變化,達到相互對比與映發,這種特點,在著色時應該注意適當地處理。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一幅畫上色與墨的關係,一般可分兩種:一種是墨與色相鄰接的對比關係,例如墨勾的輪廓與輪廓中間色彩的關係,一組濃淡墨與其四周色彩的關係等。一種是墨與色的覆蓋關係,例如在墨韻所表現的物體結構體面關係上加染顏色,下面分講這兩種關係。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黑、灰、白三色在一定條件下可有協調作用。把一塊濃墨塗在白紙上,如墨的邊緣湮出一些水墨 ,則黑白的對比可因湮出的水墨而發生變化,顯得協調。一幅畫的色彩經常錯綜在這種關係中間。把兩個對立的顏色平塗鄰接在一起,一般是不好看的,如用墨把它們劃開,則強烈的對比關係就會發生變化。又如把石綠、硃砂一類不透明色塗在濃墨當中,厚重有光澤,塗在淡墨當中效果就不同了,如四周是白紙,就會顯著灰暗。又如有的畫用濃淡墨中間的一段空白來虛一部分的手法,如在這個基礎上用色,用色是錯綜在黑、灰、白中間,就必須隨時照顧到和它們之間的鄰接對比關係,才能混為一體,相輔相成。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現講色與筆墨的覆蓋關係。如果著色之先已有筆墨,則色便有的是加在筆墨上面的。從筆墨來講,在這種覆蓋關係中,墨是一種襯托關係。這是著色是要照顧到的另一方面。因為處理得當,看上去似乎“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色彩不是硬附上去的,墨和色互相映發。處理不當,也會影響筆墨和色彩的效果。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例如水墨人物畫的面部,有時要用墨表現皺紋和體積,用墨多少和濃淡應參考對象的特點、年齡來酌定,從著色來講,在用墨時要考慮到下一步用什麼顏色,就像一般畫老年人的面部用墨多些,在要用覆蓋性較強的顏色或要重染的部分,如色把墨蓋過分,那一塊就會發“悶”,像是一塊髒,一塊黑。有時為了保護墨的效果,用色就把這部分墨有意地避開。畫青少年的面部,膚色要求紅潤有光澤,如需要用墨,就要慎重些,不宜多,不宜厚。又如同樣的暖色,染在淡墨底上比染在無墨處看去冷些,這種變化用得恰當可豐富色彩,但在用墨和染色時,也要注意這種變化的副作用。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又如已用墨畫過的山,著色前應根據整體情況考慮哪一部分要先用墨染,染到什麼程度?哪一部分不用墨染,可直接用色?用什麼色?例如需要明快透亮又準備薄用色的部分,一般不宜把墨用多用重,有的可不染墨,但有時其中有一部分需要突出墨的,就應該適當地多用些墨,因為這部分色彩並不要求有很鮮明的作用。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中國畫用色要求達到自然融化,看不到色彩上的人為的塗痕。把色用在筆墨上,筆墨負擔著基本造型的任務,如果著色後顏色壓倒筆墨,使已有筆墨所表現的效果被色攪渾,以至消失,從色彩效果講,從前稱為“色傷筆墨”,用色到這種地步,顏色可能變成灰濁,不只色澤晦滯,也會影響造型效果。但是如在著色後,先有的筆墨與色不能融為一體,筆墨不恰當地突出色外,用色到這種地步,顏色是軟弱輕浮“墨浮於色”,也是不好的。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除工筆平塗填法外,一般水墨畫著色也要見筆,不宜都平勻填塗,也要靈活處理筆的連接和間距,間距可以是細微的空隙,如顏色湮開,留有水漬,湮開的色掩沒整個或部分空隙。如筆較幹,有時間距的一部分是飛白,這種自然出現的效果都可以豐富色彩的變化。又如一筆分出顏色的深淺,也要靠用筆,這些變化可以在一個面上畫成深淺乾溼凝化交融的效果,對錶現物體的體積感、質感、達到生動,有一定作用。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中國畫的顏色、筆墨、空白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