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最大的祠堂--峡山华桥胡氏祖祠

<strong>via溪东诗轩

【声明】网络精选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峡山华桥(也称下桥)“胡氏祖祠” 位于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华桥乡寨内,为“建潮胡氏”二世祖祠,以奉祀京华二世祖宣义公,因宣义公是京陇与华桥之裔孙共祖也,称“京华始祖”也称“惠潮始祖”。

潮汕有谚语说:“下桥祠堂,棉湖厕缸。”它以棉湖厕缸之大下桥祠堂之恢宏

祠址是从练江发源(普宁铁山)至此99弯而定,祠堂坐向分金为坐乙向辛兼辰戌(坐东向西)建筑结构俗称“三厅二天井”,前厅增建左右二库房,中厅及后厅,分为正厅,左右旁厅,左右库房,旁通左龙门,俗谓“宫廷式官祠”。祠顶厝瓦中央51,左右各十吉,面积阔度24公尺,深度49公尺,墙厚60公分,祠堂前面灰埕与后厅地面高低2公尺,全座石柱99支,因龛后柱只有一支,瓦楞81槽,地师取《九九归原》法,为天地纲纪之意。嗣后,有位知名堪舆家慕名乘舟沿江前来观赏,惊叹此地竟有这稀罕奇特构筑,曾登上屋脊,极目远眺,那九十九弯练水胜似银蛇,蜿蜒曲屈、缓流而下。怪不得西门题匾:“

啣山吞江”,借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名句来表现浩瀚的练水,再恰切不过了。

前厅之大门楼,分为中正门及左右正门。全部建筑之石料,不论石柱,石梁,石匾,石屏,石鼓等,皆采用坚韧耐用,色泽美丽之花岗石叠砌,而不用灰泥镶接,石块连接吻合严密,粗看天衣无缝。建祠石料石雕,也甚少见:外三山,通栏石楣横架三门,正中门楣上面镌匾[胡氏祖祠],左右门匾则为[厚积]、[流光],后面镌匾[漳湖旧家],以记本源。匾额两旁及横梁上石屏,皆錾以通花(透刻)双面人物各异,前后俱见各种人物不同之美姿雄壮。左旁石壁上镌以浮沉[鲤跃龙门],右旁石刻以[丹凤朝阳],造形优美,工艺精细,形象生动,匠心妙运,堪称鬼斧神工,见者叹为观止矣!

正门照壁,以潮汕特有的嵌瓷工艺镶成塑像与瑞兽;中央[

麒麟献瑞],左旁嵌[梅鹿寿翁],右旁嵌[松鹤延龄],五彩缤纷,栩栩如生。集明代民间技艺之大成,精美细致乃潮汕罕见,闻名遐迩,且恢宏雄伟。木雕方面,什么“麻姑献寿、八仙过海、鹭鸶观荷、松鼠攀萄”等也精妙绝伦。四围墙垣,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为潮汕地区明代的工艺代表作品之一,是潮汕境内最大的祠堂。

潮汕最大的祠堂--峡山华桥胡氏祖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