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寫“鉤”真的筆筆精彩嗎?

宋曉培


鉤畫書法當中最基本的形態,有橫向、縱向、斜向和曲轉鉤等。鉤畫在字中能起到顧盼、聯繫和靈動等作用。

元代趙孟頫作為“楷書四大家”之一,也是元代最著名的書法家,二王書風的堅決捍衛者與傳承人,不敢說在他筆下就筆筆精彩,沒有敗筆,但可以說趙孟頫筆下的“鉤”畫整體水平都很高,達到了相當水準。下面就舉例來看:


一、趙孟頫橫鉤

趙孟頫橫鉤起筆承上筆之勢作橫,提筆向右下頓筆,略回收後蓄勢向左下出鉤。作橫、頓筆、回收適度,轉角方中帶圓,剛柔相濟。

1、楷書如《元 · 趙孟頫 · 仇鍔墓誌銘》“堂”字:


2、行書如《元 · 趙孟頫 · 後赤壁賦》“寂”字:


二、趙孟頫豎鉤

趙孟頫豎鉤寫法,行筆作豎時,中部微向左挺腹,使豎畫骨力挺拔。行至出鉤處時,駐筆後微向左下跑筆,以蓄勢增加出鉤的反彈力,在蓄勢後略回收,以45度角審勢彈出筆鋒。

1、行書如《元 · 趙孟頫 · 仇鍔墓誌銘》“村”字:

2、楷書如《元 · 趙孟頫 · 膽巴碑》“永”字:



三、趙孟頫臥鉤

趙孟頫臥鉤寫法,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呈弧形行筆,速度由快到慢,力量由小到大,到尾端處駐筆,蓄勢回抱出鉤,力量送至筆端。

1、楷書如《元 · 趙孟頫 · 仇鍔墓誌銘》“志”字:


2、行書如《元 · 趙孟頫 · 杜甫秋興詩》“氣”字:


以上為趙孟頫楷書、行書中的三種“鉤”的書寫技巧。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趙孟頫寫那一種“鉤”,都是一筆而成,氣韻十足。現在有一些人寫鉤畫,通過分解筆畫,反覆“描”的做法,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顏柳歐趙四大家對中國書法影響深遠,趙孟頫真草隸篆、繪畫、詩文樣樣精到。尤其是趙孟頫進入中老年後筆意老辣而又樸拙,應該是筆筆出彩。


青檀秋色


筆筆精彩,應該不太可能。但是否精彩,還要結合整個作品來考量。有時候,一個單獨看並不“精彩”的鉤,結合到上下文,卻是精彩的。而一個非常標準的鉤,放到整個作品中,有時候卻破壞了行氣。所以,書法主要講究的先是整體的氣息,然後才是筆畫。個人拙見,不吝賜教。


書藝課堂


這個鉤其實就是一個正常的“鉤”

他是怎麼出來的呢?

我簡單畫了一下,因為沒墨,就用墨底子沾點水。

大家簡單瞭解一下“筆鋒”的變化。

第一步首先是“豎”

豎有一個“彎”的部分,是筆向右下發力出現的。

為的就是一會寫“鉤”,起蓄力作用。

豎下行時筆鋒的狀態,當然,我這個太誇張了,按的力有點大。拍照的時候左手拿手機,所以筆鋒壓的匾了一點,其實沒這麼大,這個要注意。

駐筆向左出。

向左上行。

要注意的有三點。

有兩點是“角”,一點是圓。

這個鉤,裡邊書圓的,外邊是“方”的,出現角了。

角有兩個,圓圈裡是筆鋒停下時形成的。

橫線處是因為豎直的筆鋒挑起而形成的。

這就是說明趙孟頫駐筆的時候往下“錯”了一下,然後提筆挑鉤。

這個細微的動作,在行書表現的並不明顯。

看這個“寺”

在趙孟頫中年以後的楷書裡,這種筆法非常常見。

但是並不是筆筆都這樣寫,比如上邊“敢”就沒“錯”筆。

這是變化。

行書速度快,所以小動作初學者難發現。

在楷書中這種動作就多了。

所以這個不能直接就“抹”一下就挑鉤。

這個動作其實證明了趙孟頫取法唐楷,只不過初學時不注意罷了。

如果對大家有幫助,可以點一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